今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祝各位小朋友節(jié)日快樂。兒童節(jié)一過,,端午節(jié)就該來了,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吧,。端午節(jié)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端午節(jié)的來歷 源于紀念屈原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于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jié)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jié),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zhèn)改名為曹娥鎮(zhèn),,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于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qū),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jù)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fā)紋身的習俗,生活于水鄉(xiāng),,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chǎn)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jié)就是他們創(chuàng)立用于祭祖的節(jié)日,。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jīng)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則演變?yōu)槟戏皆S多少數(shù)民族,,因此,端午節(jié)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習俗 吃粽子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賽龍舟 江浙地區(qū)劃龍舟,,兼有紀念當?shù)爻錾慕裰鞲锩仪镨囊饬x,。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nóng)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jié)”,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jié)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qū),,每年端節(jié)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佩香囊 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端午節(jié)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更多推薦 寶寶咳嗽有痰怎么辦 寶寶便秘怎么辦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