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S7/S7 edge又回到了S5時代的多版本局面,,不但處理器分驍龍820和Exynos8890兩個版本,CMOS也有索尼IMX260和ISOCELL兩個版本,。處理器版本上的巨大差異,,讓大家不禁擔(dān)心三星會不會又作出差異對待。雙版本之間究竟孰強(qiáng)孰弱,?對比前代和iPhone又會怎樣,? 說明與拍照體驗使用驍龍820的國行和港版S7/S7 edge中,大部分都采用IMX240,,而新加坡版等使用Exynos的S7/S7 edge則多數(shù)采用ISOCELL(S5K2L1),。本次測試使用的國行版Galaxy S7 edge為驍龍820+索尼IMX260,新加坡版S7 edge為Exynos 8890+ISOCELL,。 它們都為1200萬像素,,1/2.5英寸,1.4μm單位像素尺寸,,都支持Dual Pixel雙像素對焦系統(tǒng)和光學(xué)防抖,,F(xiàn)1.7光圈,26mm等效焦距的廣角鏡頭,,而且ISP也是相同的,。兩者的拍照體驗幾乎完全一樣,快門響應(yīng),、對焦和成像速度,、HDR和夜景處理速度的差異都在毫厘之間。 有個比較特殊的細(xì)節(jié):實際成片中,,兩部機(jī)器的等效焦距都是26mm,,而之前測試的另一部國行版S7 edge的等效焦距為27mm,,未能確定是系統(tǒng)OTA之后影響了焦距數(shù)值輸出,還是新的機(jī)器變更了鏡頭模組設(shè)定,。 PS:下面樣張都采用自動HDR,、對焦點都是正中央。 廣角與樣張大小樣張大小與比例對比 等比放大,,景物大小對比 除了S6 edge+是16:9的1600萬像素外,,其他都是4:3的1200萬像素。雖然焦距和畫幅都已經(jīng)不同了,,但兩代三星旗艦的橫向畫面廣角比較接近,,只是縱向拓展非常明顯,視野范圍(廣角)要比iPhone要大一圈,。 而大廣角的副作用,,導(dǎo)致S7 edge成片中的物體會比同像素的iPhone要“小”一點,對其辨析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白平衡與測光白天場景場景1 場景2 場景3 燈光/弱光場景燈光場景1 燈光場景2 燈光場景3 弱光場景 弱光場景1 弱光場景2 測光:S6 edge+的畫面亮度最接近肉眼所見,,iPhone的測光略微偏暗,而且光線越弱越明顯,。兩個版本的S7 edge在白天時的測光很接近,,但燈光和弱光下,260版的測光要更亮一些,。在極弱光下,,它們都可以把黑夜拍得像白天一樣,是血統(tǒng)純正的“夜視儀”,。 白平衡:260版的白平衡有整體偏藍(lán)偏冷的傾向,,ISOCELL版的白平衡相對更準(zhǔn)一些,而且飽和度更高,,黃綠色表現(xiàn)更艷一些,。 辨析力點擊圖片可以查看大圖,日間場景下,,4部機(jī)器都一直維持最低ISO,。值得注意的是,iPhone最低ISO是25,,S6 edge+( IMX240) 和 ISOCELL 版 S7 edge 都為40,,IMX260版S7 edge最低則只有50。 場景1中央右側(cè)放大 場景2中央左側(cè)放大 場景3中央放大 場景4中央放大 場景4中央左側(cè)放大 場景5中央放大 場景6中央放大 場景6中央放大 場景7中央下方放大(紅框處的色塊) 日間辨析力方面,,IMX260版的算法涂抹更輕,,但銳化更加明顯,所以銳度上會稍強(qiáng)一點。但兩個版本都無法和同像素的iPhone 6s Plus拉開差距,,和1600萬像素的S6 edge+都有明顯的差距,。另外,在大光差場景,,IMX260版的暗部細(xì)節(jié),,和S6 edge+一樣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色塊。
燈光場景PS:以下樣張按照ISO和快門時間,,光線從強(qiáng)到弱排列,。點擊圖片查看原圖,樣張左上角有詳細(xì)的EXIF信息,。 燈光場景1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2中央放大 紅框處為ISO對比,,ISOCELL版和iPhone都壓在了50以下,IMX260版和S6 edge+分別為64和80,。 燈光場景3中央放大 S6 edge+和IMX260版S7 edge的ISO,、快門參數(shù)一致,但畫面亮度上有明顯的差別,。 燈光場景4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5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6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弱光場景1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2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2中央左側(cè)放大 弱光場景3中央左上角放大 弱光場景3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
極弱光場景:
總體來說,,兩個CMOS版本的S7 edge的差距,比處理器之間的差距要小得多,。比起版本差異,,大家更應(yīng)該糾結(jié)的是這一代對比前代,確實有比較明顯的辨析力倒退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