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亭橋 白塔 天寧寺 你見過民國時期五亭橋,、平山堂法凈寺(大明寺)、天寧寺,、徐園、史可法墓的照片嗎,?對歷史感興趣的市民余先生最近在查閱揚州史料時,,就無意中在《亞細亞大觀》等日本圖集中看到了這些讓揚州人眼熟的地方。這也為日軍侵華新添了罪證,。 《亞細亞大觀》中有揚州照片 其實就是侵華情報機構(gòu) 《亞細亞大觀》是由亞細亞寫真大觀社(大連)編輯的一部記錄亞洲(主要為中國)文化的照片集,,涵蓋風景,、宗教、民俗,、人物等多方面,,照片旁邊附有日文介紹攝影者,、拍攝地,、時間等。此套《亞細亞大觀》共16輯,,出版年代為1924年到1940年。 其實,,在“九一八”前后,,為大量獲取中國情報,,日本在我國成立了不少如“亞細亞寫真大觀社”或“大東亞寫真社”這樣的情報機構(gòu),,派出大量情報人員以攝影的方式對中國全境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城鎮(zhèn)、鄉(xiāng)村,、車站,、碼頭、名勝古跡,、商業(yè)街、重要廠礦等,,其拍攝范圍之廣,、內(nèi)容之豐富,前所未聞,。情報人員的日常“工作任務”,,就是將其拍攝的照片發(fā)表在“亞細亞寫真大觀社”下屬的雜志《亞細亞大觀》上,,每張照片上都配有一張印有日文說明的標簽,上有題名,、拍攝地點,、情況簡介等。 在數(shù)千幅照片中,,余先生發(fā)現(xiàn),,《亞細亞大觀》第七輯第九回為《揚州及其附近》,收錄了五亭橋、平山堂法凈寺(大明寺),、天寧寺,、徐園、史可法墓的照片,,這些照片是由島崎役治拍攝于1930年,。 1930年的五亭橋怎么沒有亭子? 可能當時因年久失修亭子殘破了 記者發(fā)現(xiàn),,在《亞細亞大觀》中,,就有瘦西湖白塔的照片,照片一旁的日文介紹:“這座塔位于揚州法海寺,。法海寺,,今被稱為蓮性寺,始建于隋唐,,重修于元朝,。” 此外,,《亞細亞大觀》中收錄了一張五亭橋照片,,旁邊附一段日文說明,寫道:“五亭橋是揚州二十四橋中屈指可數(shù)的名橋,。橋如其名,,由五座亭子組成,,水,、樹、樓像風景畫一樣錯落有致,,只要提到揚州的美景,,它必定位列其中。傳說清朝乾隆皇帝特別喜歡這座奇橋,,多次乘坐畫舫來此游覽,。如今其他的二十三座橋都已毫無蹤跡可尋,僅僅留存這座五亭橋矗立在那,?!笨梢姡逋蛟诿駠鴷r期就已經(jīng)聞名海內(nèi)外,。 但是,,讓人覺得奇怪的是,這張1930年由日本人拍攝的五亭橋,,和我們現(xiàn)在看見的五亭橋不一樣,,橋面上怎么光禿禿的,那么,上面的五個亭子去哪了,?余先生推測,,可能是年久失修,木結(jié)構(gòu)的亭子歷經(jīng)風雨逐漸殘破,,為此,,他還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有人曾在民國時期拍過五亭橋的照片,,就少了兩個亭子,,其他的亭子也有一定程度的殘損,還有人看過民國時期拍攝的1932年重修后的五亭橋的照片,,可以清楚看見亭中央豎立著“重修五亭橋”的石碑,。由此,余先生認為:“五亭橋重修前有幾個亭子已經(jīng)沒了,,所以,,施工人員在對其重修的時候拆除了剩下的壞的亭子。五亭橋沒有亭子的這一幕也恰巧被日本人用鏡頭捕捉到了,?!?/p> 日軍侵華再添罪證 日本人對揚州建筑素有興趣 聽聞民國時期的《亞細亞大觀》里面收錄了日本人拍攝的揚州的照片,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覺得并不稀奇,,他說,,這為日軍侵華再添罪證。而在民國時期,,日本人對揚州很感興趣,,不少專家學者、文人自發(fā)到揚州旅游,、考察,,通過文字或者相機記錄下在揚州看到的河流、特產(chǎn)以及標志性建筑等,,《亞細亞大觀》里收錄的這些帶有歷史印記的老照片,,也對研究揚州在晚清民國時期的方方面面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記者 陶敏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點擊中國著名財經(jīng)公眾號 (責任編輯:HN6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