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祛暑之劑1.三物香薷飲 三物香薷豆樸先 若云熱盛加黃連 或加苓草名五物 利濕祛濕木瓜宣 再加參芪與陳術 兼治內(nèi)傷十味全 二香合入香蘇飲 仍有藿香葛傳 2.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參草芪 當歸麥味青陳皮 曲柏葛根蒼白術 升麻澤瀉姜棗隨 3.縮脾飲 縮脾飲用清暑氣 砂仁草果烏梅暨 甘草葛根扁豆加 吐瀉煩渴溫脾胃 古人治暑多用溫 暑為陰證此所謂 大順杏仁姜桂甘 散寒燥濕斯為貴 4.生脈散 生脈麥味與人參 保肺清心治暑淫 氣少汗多兼口渴 病危脈絕急煎斟 5.六一散 六一滑石同甘草 解肌行水兼清燥 統(tǒng)治表里及三焦 熱渴暑煩瀉痢保 益元碧玉與雞蘇 砂黛薄荷加之好 十三、利濕之劑1.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陽腑 白術澤瀉豬茯苓 膀胱化氣添桂枝 利便消暑煩渴清 除桂名為四苓散 無寒但渴服之靈 豬苓湯除桂與術 加入阿膠滑石停 此為和濕兼瀉熱 疸黃便閉渴嘔寧 2.小半夏加茯苓湯 小半夏加茯苓湯 行水散痞有生姜 加桂除夏治悸厥 茯苓甘草湯名彰 3.腎著湯 腎著湯內(nèi)用干姜 茯苓甘草白術襄 傷濕身痛與腰冷 亦名干姜苓術湯 黃芪防已除姜茯 術甘姜棗共煎嘗 此治風水與諸濕 身重汗出服之良 4.舟車丸 舟車牽牛及大黃 遂戟芫花又木香 青皮橘皮加輕粉 燥實陽水卻相當 5.疏鑿飲子 疏鑿檳榔及商陸 苓皮大腹同椒目 赤豆艽羌瀉木通 煎益姜皮陽水服 6.實脾飲 實脾苓術與木瓜 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蔻附姜兼厚樸 虛寒陰水效堪夸 7.五皮飲 五皮飲用五般皮 陳茯姜桑大腹奇 或用五加易桑白 脾虛膚脹此方司 8.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羌獨芎 甘蔓藁木與防風 濕氣在表頭腰重 發(fā)汗升陽有異功 風能勝濕升能降 不與行水滲濕同 若除獨活芎蔓草 除濕升麻蒼術充 9.大橘皮湯 大橘皮湯治濕熱 五苓六一二方綴 陳皮木香檳榔增 能消水腫及泄瀉 10.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治疸黃 陰陽寒熱細推詳 陽黃大黃梔子入 陰黃附子與干姜 亦有不用茵陳者 仲景柏皮梔子湯 11.八正散 八正木通與車前 匾蓄大黃滑石研 草梢瞿麥兼梔子 煎加燈草痛淋蠲 12.萆解分清飲 萆解分清石菖蒲 草梢烏藥益智俱 或益茯苓鹽煎服 通心固腎濁精驅(qū) 縮泉益智同烏藥 山藥糊丸便數(shù)需 13.當歸拈痛湯 當歸拈痛羌防升 豬澤茵陳芩葛朋 二術苦參知母草 瘡瘍濕熱服皆應 (增輯) 1.五淋散 五淋散用草梔仁 歸芍茯苓亦共珍 氣化原由陰以育 調(diào)行水道妙通神 2.三仁湯 三仁杏蔻薏苡仁 樸夏白通滑竹倫 水用甘瀾揚百遍 濕溫初起法堪遵 3.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 茵陳滑石木通草 芩翹貝母射干薄 暑疫濕溫為末嘗 4.雞鳴散 雞鳴散是絕奇方 蘇葉茱萸桔梗姜 瓜橘檳榔煎冷服 腫浮腳氣效彰彰 5.中滿分消湯 中滿分消泊樸烏 歸萸麻夏蓽升胡 香姜草果參芪澤 連柏苓青益智需 丸用芩連砂樸實 夏陳知澤草姜俱 二苓參術姜黃合 丸熱湯寒治各殊 6.二妙丸 二妙丸中蒼柏煎 若云三妙膝須添 痿痹足疾堪多服 濕熱全除病自痊 十四,、潤燥之劑1.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參姜桂 麥冬生地大麻仁 大棗阿膠加酒服 虛勞肺痿效如神 2.滋燥養(yǎng)營湯 滋燥養(yǎng)營兩地黃 芩甘歸芍及艽防 爪枯膚燥兼風秘 火燥金傷血液亡 3.活血潤燥生津散 活血潤燥生津散 二冬熟地兼瓜蔞 桃仁紅花及歸芍 利秘通幽善澤枯 4.韭汁牛乳飲 韭汁牛乳反胃滋 養(yǎng)營散瘀潤腸奇 五汁安中姜梨藕 三般加入用隨宜 5.潤腸丸 潤腸丸用歸尾羌 桃仁麻仁及大黃 或加艽防皂角子 風秘血秘善通腸 6.通幽湯 通幽湯中二地俱 桃仁紅花歸草濡 升麻升清以降濁 噎塞便秘此方需 有加麻仁大黃者 當歸潤腸沁名殊 7.搜風順氣丸 搜風順氣大黃蒸 郁李麻仁山藥增 防獨車前及檳榔 菟絲牛膝山茱仍 中風風秘及氣秘 腸風下血總堪憑 8.消渴方 消渴方中花粉連 藕汁地汁牛乳研 或加姜蜜為膏服 瀉火生津益血痊 9.白茯苓丸 白茯苓丸治腎消 花粉黃連萆解調(diào) 二參熟地覆盆子 石斛蛇床篦至要 10.豬腎薺尼湯 豬腎薺尼參茯神 知芩葛草石膏因 磁石天花同黑豆 強中消渴此方珍 11.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參芪草 二地二冬枇斛參 澤瀉枳實疏二腑 躁煩消渴血枯含 12.酥蜜膏酒 酥蜜膏酒用飴糖 二汁百部及生姜 杏棗補脾兼潤肺 聲嘶氣憊酒喝嘗 13.清燥湯 清燥二術與黃芪 參苓連柏草陳皮 豬澤升麻五味曲 麥冬歸地痿方推 (增輯) 1.沙參麥冬飲 沙參麥冬飲豆桑 玉竹甘花共和方 秋燥耗傷肺胃液 苔光干咳此堪嘗 2.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參草杷 石膏膠杏麥芝麻 經(jīng)霜收下干桑葉 解郁滋干效可夸 3.瓊玉膏 瓊玉膏中生地黃 參苓白蜜煉膏嘗 肺枯干咳虛勞癥 金水相滋效倍彰 4.黃連陳膠湯 黃連阿膠雞子黃 芍藥黃芩合自良 更有駐車歸醋用 連膠姜炭痢陰傷 5.滋腎通關丸 滋腎通關桂柏知 溺癃不渴下焦醫(yī) 大補陰丸除肉桂 地龜豬髓合之宜 6.增液湯 增液湯中參地冬 鮮烏或入潤腸通 黃龍湯用大承氣 甘桔參歸妙不同 十五,、瀉火之劑1.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湯四味 黃柏黃芩梔子備 躁狂大熱嘔不眠 吐衄斑黃均可使 若云三黃石膏湯 再加麻黃及淡黃 此為傷寒溫毒盛 三焦表里相兼治 梔子金花加大黃 潤腸瀉熱真堪倚 2.附子瀉心湯 附子瀉心用三黃 寒加熱藥以維陽 痞乃熱邪寒藥治 惡寒加附治相當 大黃附子湯同意 溫藥下之妙異常 3.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黃連芩 干姜甘草與人參 大棗和之治虛痞 法在降陽而和陽 4.白虎湯 白虎湯用石膏偎 知母甘草粳米陪 亦有加入人參者 躁煩熱渴舌生苔 5.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人參 麥冬半夏竹葉靈 甘草生姜兼粳米 暑煩熱渴脈虛尋 6.升陽散火湯 升陽散火葛升麻 羌獨防風參芍儕 生炙二草加姜棗 陽經(jīng)火郁發(fā)之佳 7.涼膈散 涼膈硝黃梔子翹 黃芩甘草薄荷饒 竹葉蜜煎療膈上 中焦燥實服之消 8.清心蓮子飲 清心蓮子石蓮參 地骨柴胡亦茯苓 芪草麥冬車前子 躁煩消渴及崩淋 9.甘露飲 甘露兩地與茵陳 芩枳枇杷石斛倫 甘草二冬平胃熱 桂苓犀角可加均 10.清胃散 清胃散用升麻連 當歸生地牡丹全 或益石膏平胃熱 口瘡吐衄及牙宣 11.瀉黃散 瀉黃甘草與防風 石膏梔子藿香充 炒香蜜酒調(diào)和服 胃熱口瘡并見功 12.錢乙瀉黃散 錢乙瀉黃升防芷 芩夏石斛同甘枳 亦治胃熱及口瘡 火郁發(fā)之斯為美 13.瀉白散 瀉白桑皮地骨皮 甘草粳米四般宜 參茯知芩皆可入 肺炎喘嗽此方施 14.瀉青丸 瀉青丸用龍膽梔 下行瀉火大黃資 羌防升上芎歸潤 火郁肝經(jīng)用此宜 15.龍膽瀉肝湯 龍膽瀉肝梔芩柴 生地車前澤瀉偕 木通甘草當歸合 肝經(jīng)濕熱力能排 16.當歸龍薈丸 當歸龍薈用四黃 龍膽蘆薈木麝香 黑梔青黛姜湯下 一切肝火盡能攘 17.左金丸 左金茱連六一丸 肝經(jīng)炎郁吐吞酸 再加芍藥名戊已 熱瀉熱痢服之安 連附六一治胃痛 寒因熱用理一般 18.導赤散 導赤生地與木通 草梢竹葉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腸火 引熱同歸小便中 19.清骨散 清骨散用銀柴胡 胡連秦艽鱉甲符 地骨青藁知母草 骨蒸勞熱保無虞 20.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芩連鼠 玄參甘桔板藍根 升柴馬勃連翹陳 僵蠶薄荷為末咀 或加人參及大黃 大頭天行力能御 21.清震湯 清震湯治雷頭風 升麻蒼術兩般充 荷葉一枚升胃氣 邪從上散不傳中 22.桔梗湯 桔梗湯中用防已 桑皮貝母瓜蔞子 甘枳當歸薏杏仁 黃芪百合姜煎此 肺癰吐膿或咽干 便秘大黃可加使 23.清咽太平丸 清咽太平薄荷芎 柿霜甘桔及防風 犀角蜜丸治膈熱 早間咯血頰常紅 24.消斑青黛飲 消斑青黛梔連犀 知母玄參生地齊 石膏柴胡人參草 便實參去大黃躋 姜棗煎加一匙醋 陽邪里實此方稽 25.辛夷散 辛夷散里藁防風 白芷升麻與木通 芎細甘草茶調(diào)服 鼻生息肉此方攻 26.蒼耳散 蒼耳散中用薄荷 辛荑白芷四般和 蔥茶調(diào)服疏肝肺 清升濁降鼻淵瘥 27.妙香散 妙散山藥與參芪 甘桔二茯遠志隨 少佐辰砂木香麝 悸悸郁結夢中遺 (增輯) 1.紫雪散 紫雪犀羚牛樸硝 硝磁寒水滑和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 更用赤金法亦超 2.至寶丹 至寶朱砂麝息香 雄黃犀角與牛黃 金銀二箔兼龍腦 琥珀還同玳瑁良 3.萬氏牛黃丸 萬氏牛黃丸最精 芩連梔子郁砂并 或加雄角珠冰麝 退熱清心力更宏 4.玉女煎 玉女煎中地膝兼 石膏知母麥冬全 陰虛胃火牙疼效 去膝地生溫熱痊 5.清瘟敗毒散 清瘟敗毒地連芩 丹石梔甘竹葉尋 犀角玄翹知芍桔 瘟邪瀉毒亦滋陰 6.化斑湯 化斑湯用石膏元 粳米甘犀知母存 或入銀丹大青地 溫邪斑毒治神昏 7.神犀丹 神犀丹內(nèi)用犀芩 元參菖蒲生地群 豉粉銀翹藍紫草 溫邪暑疫有奇勛 8.青蒿鱉甲湯 青蒿鱉甲知地丹 陰分伏熱此方攀 夜熱早涼無汗者 從里達表服之安 十六,、除痰之劑1.二陳湯 二陳湯用半夏陳 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氣調(diào)中兼去濕 一切痰飲此方珍 導痰湯內(nèi)加里枳 頑痰膠固力能訓 若加竹茹與枳實 湯名溫膽可寧神 潤下丸僅陳皮草 利氣祛痰妙絕倫 2.滌痰湯 滌痰湯用半夏星 甘草橘紅參茯苓 竹茹草蒲兼枳實 痰迷舌強服之醒 3.青州白丸子 青州白丸星夏并 白附川烏俱用生 曬露糊丸姜薄引 風痰癱瘓小兒驚 4.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星夏橘 杏仁枳實瓜蔞實 芩苓姜汁為糊丸 氣順火消痰自失 5.順氣消食化痰丸 順氣消食化痰丸 青陳星夏菔蘇攢 曲麥山楂葛杏附 蒸餅為糊姜汁摶 6.礞石滾痰丸 滾痰丸用青礞石 大黃黃芩沉水香 百病多因痰作祟 頑痰怪癥力能匡 7.金沸草散 金沸草散前胡辛 半夏荊甘赤茯因 煎加姜棗除痰嗽 肺感風寒頭目顰 局方不用細辛茯 加入麻黃赤芍均 8.半夏白術天麻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 參芪橘柏及干姜 苓瀉麥芽蒼術曲 太陰痰厥頭痛良 9.常山飲 常山飲中知貝取 烏梅草果檳榔聚 姜棗酒水煎露之 劫痰截瘧功堪詡 10.截瘧七寶飲 截瘧七寶常山果 檳榔樸草青陳伙 水酒合煎露一宵 陽經(jīng)實瘧服之妥 增輯 1.三子養(yǎng)親湯 三子養(yǎng)親痰火方 芥蘇萊菔共煎湯 外臺別有茯苓飲 參術陳姜枳實嘗 2.指迷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最精 風化芒硝枳半并 臂痛難移脾氣阻 停痰伏飲有嘉名 3.紫金錠 紫金錠用麝朱雄 慈戟千金五倍同 太乙玉樞名又別 祛痰逐穢及驚風 4.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夏蔞 寬胸開結滌痰周 邪深大陷胸湯結 甘遂硝黃一瀉柔 大陷胸丸加杏藶 項強柔至病能休 5.十棗湯 十棗湯中遂戟花 強人伏飲效堪夸 控涎丹用遂戟芥 葶藶大棗亦可嘉 6.千金葦莖湯 千金葦莖生薏仁 瓜瓣桃仁四味鄰 吐咳肺癰痰穢濁 涼營清氣自生津 7.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痰飲嘗 和之溫藥四般良 雪羹定痰化痰熱 海蜇葶薺共合方 8.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用二陳 再加熟地與歸身 別稱神術丸蒼術 大棗芝麻停飲珍 9.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 陳皮桔梗草荊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 感冒咳嗽此方先 十七、收澀之劑1.金鎖固精丸 金鎖固精芡蓮須 龍骨蒺藜牡蠣需 蓮粉糊丸鹽酒下 澀精秘氣滑遺無 2.茯菟丸 茯菟丸療精滑脫 菟苓五味石蓮末 酒煮山藥為糊丸 亦治強中及消渴 3.治濁固本丸 治濁固本蓮蕊須 砂仁連柏二苓俱 益智半夏同甘草 清熱利濕固兼驅(qū) 4.訶子散 訶子散用治寒瀉 炮姜粟殼橘紅也 河間木香訶草連 仍用術芍煎湯下 二者藥異治略同 亦主脫肛便血者 5.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治便數(shù) 參茯龍骨同龜殼 草蒲遠志及當歸 補腎寧心健忘覺 6.真人養(yǎng)臟湯 真人養(yǎng)臟訶粟殼 肉蔻當歸桂木香 術芍參甘為澀劑 脫肛久痢早煎嘗 7.當歸六黃湯 當歸六黃治汗出 芪柏芩連生熟地 瀉火固表復滋陰 加麻黃根功更異 或云此藥太苦寒 胃弱氣虛在所忌 8.柏子仁丸 柏子仁丸人參術 麥夫牡蠣麻黃根 再加半夏五味子 陰虛盜汗棗丸吞 9.牡蠣散 陽虛自汗牡蠣散 黃芪浮麥麻黃根 撲法芎藁牡蠣粉 或?qū)埞悄迪爳?/p> (增輯) 1.桃花湯 桃花湯用石脂宜 粳米干姜共用之 為澀虛寒少陰利 熱邪滯下切難施 2.威喜丸 威喜丸治血海寒 夢遺帶濁服之安 茯苓煮曬和黃蠟 每日空心嚼一丸 3.濟生烏梅丸 濟生烏梅與僵蠶 共末為丸好醋參 便血淋漓頗難治 醋吞惟有此方堪 4.封髓丹 失精夢遺封髓丹 砂仁黃柏草和丸 大封大固春常在 巧奪先天報自安 十八,、殺蟲之劑1.烏梅丸 烏梅丸用細辛桂 人參附子椒姜繼 黃連黃柏及當歸 溫藏安蛔寒厥劑 2.化蟲丸 化蟲鶴虱及使君 檳榔蕪荑苦楝群 白礬胡粉糊丸服 腸胃諸蟲永絕氛 (增輯) 1.集效丸 集效姜附與檳黃 蕪荑訶鶴木香當 雄檳丸內(nèi)白礬入 蟲嚙攻疼均可嘗 十九,、癰瘍之劑1.真人活命飲 真人活命金銀花 防芷歸陳草節(jié)加 貝母天花兼乳沒 穿山角刺酒煎嘉 一切癰疽能潰散 潰后忌服用毋差 大黃便實可加使 鐵器酸物勿沾牙 2.金銀花酒 金銀花酒加甘草 奇瘍惡毒皆能保 護膜須用蠟礬丸 二方均是瘍科寶 3.托里十補散 托里十補參芪芎 歸桂白芷及防風 甘桔厚樸酒調(diào)服 癰瘍脈弱賴之充 4.托里溫中湯 托里溫中姜附羌 茴木丁沉共四香 陳皮益智兼甘草 寒瘍內(nèi)陷嘔瀉瑯 5.托里定痛湯 托里定痛四物兼 乳香沒藥桂心添 再加蜜炒罌粟殼 潰瘍虛痛去如拈 6.散腫潰堅湯 散腫潰堅知柏連 花粉黃芩龍膽宣 升柴翹葛兼甘桔 歸芍棱莪昆布全 (增輯) 1.醒消丸 醒消乳沒麝雄黃 專為大癰紅腫嘗 每服三錢陳酒化 醉眠取汗是良方 2.小金丹 小金專主治陰疽 鱉麝烏龍靈乳儲 黑炭膠香歸沒藥 陰瘡流注乳癌除 3.梅花點舌丹 梅花點舌用三香 冰片硼珠朱二黃 沒藥煎葶蟾血竭 一丸酒化此方良 4.保安萬靈丹 萬靈歸術與三烏 辛草荊防芎活俱 天斛雄麻全蝎共 陰疽鶴膝濕痹須 5.蟾酥丸 蟾酥丸用麝蝸牛 乳沒朱雄輕粉儔 銅綠二礬寒水石 疔瘡發(fā)背乳癰瘳 6.一粒珠 一粒珠中犀甲冰 珍朱雄麝合之能 癰疽發(fā)背無名毒 酒化一丸力自勝 7.六神丸 六神丸治爛喉痧 每服十丸效可夸 珠粉腰黃冰片麝 牛黃還與蟾酥加 8.陽和湯 陽和湯法解寒凝 外癥虛寒色屬陰 熟地鹿膠姜炭桂 麻黃白芥草相承 二十,、經(jīng)產(chǎn)之劑1.妊娠六合湯 海藏妊娠六合湯 四物為君妙義長 傷寒表虛地骨桂 表實細辛兼麻黃 少陽柴胡黃芩入 陽明石膏知母藏 小便不利加苓瀉 不眠黃芩梔子良 風濕防風與蒼術 溫毒發(fā)斑升翹長 胎動血漏名膠艾 虛痞樸實頗相當 脈沉寒厥亦桂附 便秘蓄血桃仁黃 安胎養(yǎng)血先為主 余因各癥細參詳 后人法此治經(jīng)水 過多過少別溫涼 溫六合湯加芩術 色黑后期連附商 熱六合湯梔連益 寒六合湯加附姜 氣六合湯加陳樸 風六合湯加艽羌 此皆經(jīng)產(chǎn)通用劑 說與時師好審量 2.膠艾湯 膠艾湯中四物先 阿膠艾葉甘草全 婦人良方單膠艾 胎動血漏腹痛全 膠艾四物加香附 方名婦寶調(diào)經(jīng)專 3.當歸散 當歸散益婦人妊 術芍芎歸及子芩 安胎養(yǎng)血宜常服 產(chǎn)后胎前功效深 4.黑神散 黑神散中熟地黃 歸芍甘草桂炮姜 蒲黃黑豆童便酒 消瘀下胎痛逆忘 5.清魂散 清魂散用澤蘭葉 人參甘草川芎協(xié) 荊芥理血兼祛風 產(chǎn)中昏暈神魂貼 6.羚羊角散 羚羊角散杏薏仁 防獨芎歸又茯神 酸棗木香和甘草 子癇風中可回春 7.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生姜羊肉湯 產(chǎn)后腹痛蓐勞匡 亦有加入?yún)④握摺∏Ы鹚奈锔使鸾?/p> 8.達生散 達生紫蘇大腹皮 參術甘陳歸芍隨 再加蔥葉黃楊腦 孕婦臨盆先服之 若將川芎易白術 紫蘇飲子子懸宜 9.參術飲 妊娠轉胞參術飲 芎芍當歸熟地黃 炙草陳皮兼半夏 氣升胎舉自如常 10.牡丹皮散 牡丹皮散延胡索 歸尾桂心赤芍藥 牛膝棱莪酒水煎 氣行瘀散血瘕削 11.固經(jīng)丸 固經(jīng)丸用龜板君 黃柏樗皮香附群 黃芩芍藥酒丸服 漏下崩中色黑殷 12.柏子仁丸 柏子仁丸熟地黃 牛膝續(xù)斷澤蘭芳 卷柏加之通血脈 經(jīng)枯血少腎肝匡 (增輯) 1.交加散 交加散用姜地搗 二汁交攔各自妙 姜不辛散地不寒 產(chǎn)后伏熱此為寶 2.天仙藤散 天仙藤散治子氣 香附陳甘烏藥繼 再入木瓜蘇葉姜 足浮喘悶此方貴 3.白術散 白術散中用四皮 姜陳苓腹五般奇 妊娠水腫肢浮脹 子腫病名此可醫(yī) 4.竹葉湯 竹葉湯能臺子煩 人參芩麥茯苓存 有痰竹瀝宜加入 膽怯悶煩自繼根 5.紫苑湯 紫菀湯方治子嗽 天冬甘桔杏桑會 更加蜂蜜竹茹煎 孕婦咳逆此為最 6.失笑散 失笑蒲黃及五靈 暈平痛止積無停 山楂二兩便糖入 獨圣功同更守經(jīng) 7.如圣散 如圣烏梅棕炭姜 三般皆煅漏崩良 升陽舉經(jīng)姜梔芍 加入補中益氣嘗 8.生化湯 生化湯宜產(chǎn)后嘗 歸芎桃草炮姜良 倘因乳少豬蹄用 通草同煎亦妙方 9.保產(chǎn)無憂方 保產(chǎn)無憂芎芍歸 荊羌芪樸菟絲依 枳甘貝母姜蘄艾 功效稱奇莫浪譏 10.泰山磐石飲 泰山磐石八珍全 去茯加芪芩斷聯(lián) 再益砂仁及糯米 婦人胎動可安痊 11.抵當丸 抵當丸用桃仁黃 水蛭虻蟲共合方 蓄血胞宮少腹痛 破堅非此莫相當 12.安胎飲子 安胎飲子建蓮先 青寧還同糯米煎 神造湯中須蟹爪 阿膠生草保安全 13.固沖湯 固沖湯中芪術龍 特蠣海蛸五倍同 茜草山萸棕炭芍 益氣止血治血崩 附:(一)便用雜方 1.望梅丸 望梅丸用鹽梅肉 蘇葉薄荷與柿霜 茶末冬冬糖共搗 旅行賚服勝瓊漿 2.骨灰固齒散 骨灰固齒豬羊骨 臘月腌成煅碾之 骨能補骨咸補腎 堅牙健啖老尤奇 3.軟腳散 軟腳散中芎芷防 細辛四味碾如霜 輕撒鞋吉行遠道 足無箴瘡汗皆香 附:(二)幼科 1.回春散 回春丹用附雄黃 冰麝羌防蛇蝎襄 朱貝竺黃天膽共 犀黃蠶草鉤藤良 2.抱龍丸 抱龍星麝竺雄黃 加入辰砂痰熱嘗 琥珀抱龍星草枳 苓淮參竺箔朱香 牛黃抱龍星辰蝎 苓竺腰黃珀麝僵 明眼三方憑選擇 怠驚風發(fā)保平康 3.肥兒丸 肥兒丸用術參甘 麥曲薈苓楂二連 更合使君研細末 為丸兒服自安然 驗方別用內(nèi)金樸 苓術青陳豆麥聯(lián) 檳曲蟾蟲連楂合 砂仁加入積消痊 4.八珍糕 八珍糕與小兒宜 參術苓陳豆薏依 淮藥欠蓮糯粳米 健脾益胃又何疑 5.保赤丹 保赤丹中巴豆霜 朱砂神曲膽星嘗 小兒急慢驚風發(fā) 每服三丸自不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