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 牡丹圖 吳昌碩善畫牡丹,,公推為清末以來第一人,。 吳昌碩 玉蘭富貴神仙圖 吳昌碩的寫意牡丹,一是重氣尚勢,,以渾厚豪放為宗,,二是“直從書法演畫法”,以書入畫,,以印入畫,,以金石氣入畫,如寫如拓,,高古凝重,。 吳昌碩 牡丹水仙圖 吉林省博物館藏 吳昌碩筆下的牡丹,比之于白陽,,更顯磅礴,;比之于徐渭,更厚重蒼茫,;比之于八大山人,,顯得爛漫,;比之于復堂,更沉雄,;比之于趙之謙,,更老辣。 吳昌碩 牡丹水仙圖 北京故宮藏 吳昌碩在談創(chuàng)作牡丹的經(jīng)驗時說:“畫牡丹易俗,,畫水仙易瑣碎,,只有加上石頭,才能避免這種弊病,?!?/p> 吳昌碩 牡丹靈石圖 吳昌碩在繪畫用色時喜歡用濃艷對比明顯的顏色,尤其擅長用洋紅,。他常常把紅、黃,、綠等顏色調(diào)入到赭石色中,,在沖突中取得協(xié)調(diào)。它在傳統(tǒng)的用色基礎(chǔ)上,,汲取了民間繪畫用色上的特點,,成為歷代寫意畫家中比較擅長用色的一位,也正因為此,,他的作品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喜愛,。 吳昌碩 貴壽多福 吳昌碩 墨牡丹 吳昌碩 富貴牡丹 1919年作 吳昌碩晚年較多畫牡丹,花開爛漫,,以鮮艷的胭脂紅設(shè)色,,含有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葉相襯,,顯得生氣蓬勃,。 《富貴牡丹》畫面右側(cè),巨石之上,,幾株牡丹綻放盛開,。花朵艷麗,,紅黃相間,,光彩奪目,碩大的花朵在枝壯葉茂的映襯下顯得風姿綽約,,左側(cè)矗立幾枝含苞待放的牡丹,,與之形成視覺上的鮮明對比。 此幅牡丹以單純樸厚的筆法,,大寫意出花卉與奇石,;復色運用酣暢自如,,豐富的灰色層次使畫面的張力得以增強,蒼茫渾厚之氣蓬勃而出,。 吳昌碩 牡丹 1916年作 此幅《牡丹》描繪富貴之花盛開的情景,。花分兩組,,有聚有散.有多有少,,形成對比。左下方的花以勾填法表現(xiàn),,線條流暢,,層次分明,中心的一組花,,以沒骨畫法,,花辦盡情舒展,色澤腴潤.筆法凝練,。 吳昌碩十分熟悉所要表現(xiàn)的對象,,將其不同的姿態(tài)和神韻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真實,、生動,。在這幅畫中,吳昌碩重點追求的是表現(xiàn)牡丹花開的紅艷和燦爛,,展示花開季節(jié)的盎然生意,,使畫作洋溢著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從而充滿了感染力,。 吳昌碩 牡丹圖 此幅《牡丹圖》,,設(shè)色鮮麗,牡丹用洋紅或杏黃,,顯得醒目動人,。畫面又突破常規(guī),大膽施用赭綠色,,觀感強烈,,敢于摒棄素樸恬淡、靜穆散逸的文人意趣,。 花卉葉片墨中帶色,,色中帶墨,重彩淡墨,,淡彩濃墨,,不拘一格,自得靈性。尤其畫幅下端一枝,,枝葉婆娑,,令人覺有風來襲,頗具動感,。輔以圓熟的題款,,整幅別具意趣。 吳昌碩 嫣紅姹紫 1921年作 吳昌碩 神仙富貴 1925年作 吳昌碩 國色天香 1918年作 吳昌碩 神僊貴壽 1923年作 這幅描繪含露微嫩的牡丹,,亭亭玉立的水仙的畫中,,牡丹花色濃重但不輕佻,花瓣層層迭迭表現(xiàn)出一種雍容華貴之態(tài),,恰暗合了畫題中的富貴之寓意,。 縱觀這幅畫,可見吳昌碩一貫的繪畫理念,,即繪畫雖然是放筆寫意,,但他認為“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要照顧到氣魄”,。 吳昌碩 牡丹 1917年作 吳昌碩 牡丹蘭石圖 吳昌碩 牡丹蘭石圖 吳昌碩 牡丹蘭石圖 吳昌碩 牡丹 1917年作 吳昌碩 富貴堅固 此作牡丹皆作臨風搖曳之態(tài),,含露嬌羞之姿,其交相穿插,,以苔點連成一氣。畫中蒼石,、牡丹,,揮寫淋漓,勢如草書,,不斤斤于形象之是與非,;其設(shè)色,水墨寫石,,而間施淡赭,,胭脂寫牡丹,牡丹花葉,,墨間稍摻綠意,,與筆法同一路,得其意而已,,創(chuàng)造出飽滿向上的磅礡氣象,。淋漓奇古的水墨蒼石,點綴濃艷的牡丹,,以石之剛,,映現(xiàn)牡丹之柔。 吳昌碩 富貴神仙 1917年作 吳昌碩 富貴牡丹 吳昌碩 富貴牡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