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很多人屋里都是泥土地,,很容易起灰,下雨天就更“慘”了,,徹底變成了“水泥地”,。后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屋里地面都是打的水泥地,,給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可是水泥地面經(jīng)常遇到起砂的情況,,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是使用的水泥質量不好?其實,,水泥地面起砂的原因很多,,找對原因才能更好解決問題。 一,、水泥地面起砂這是為什么? 水泥地面起砂的原因很多人都都會覺得是水泥不夠而造成的,,其實不單單是如此,。而水泥地面起砂的原因差不多有以下幾種: 1,、水灰比過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導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強度,。 2、砂石料的級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級配不合理,、過細的土砂也易導致地面起砂,影響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結,。 3,、施工過程中的過分振搗:加劇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導致混凝土表面強度較低,。 4,、養(yǎng)護不當:未能及時養(yǎng)護或養(yǎng)護不充分,暴曬或大風導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導致強度較低。 5,、其它原因:壓光時間掌握的不好,、混凝土表面未達到一定的強度就上人作業(yè)、低溫下施工混凝土表面受凍等,。 二、碰到水泥地面水泥起砂怎么解決,? 工地上常常使用界面劑攪拌水泥進行涂刮,,希望將起砂部位覆蓋,事實上這樣不會達到預期效果,,一般情況干燥后表層又會龜裂,,剝落,大面積起殼,。這是由于基層未處理好的原因,,基層起粉,想通過覆蓋達到修復的效果是完全錯誤的想法,。 材料用法:分兩步進行,,先用1#號料進行增硬處理,再用2#料進行耐磨處理即可,。 1,、基層要求 對于起砂地面進行清掃,無浮灰,,保持干燥(可允許潮濕,,但不得有明水),; 裂縫及缺損部位應用工程師灌漿系列及A3高強修補料修補后,統(tǒng)一用A5混凝土硬化劑進行硬化處理,。 2,、增硬處理 直接噴灑1#料,保證基層充分浸潤吸收,,隨時補充被吸收1#料,,保持浸潤狀態(tài),使整個地面完全浸透,; 隨時將低洼處多余的1#料掃至已吸收處,,應保證2小時內基層充分吸收1號料,且不應有余料堆積,;起砂嚴重的地面可連續(xù)三天重復噴灑1#料一遍,。 3、耐磨處理 1#料施工至少48小時后采用2#料直接涂刷于經(jīng)過增硬處理的地面,,一遍即可,,應均勻飽滿,不需養(yǎng)護,,7天后可正常使用,。 在上述的第二點中說到的專用的水泥地面處理的處理方法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出錢請專業(yè)人士來解決水泥地面起砂的問題,,而另一種方法就是采用水泥地面起砂處理劑,這也算是一種建筑膠水,。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處理劑分為很多類型,,大家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針對自己家的情況而選定。 三,、水泥地面也要注重養(yǎng)護 1、養(yǎng)護方式 對于機械攤鋪的混凝土地面,,可以先使用噴灑養(yǎng)護劑再進行保濕覆蓋,。最好是不要采用圍水養(yǎng)護方式。 2,、塑料薄膜 薄膜厚度要適中,,寬度應大于覆蓋面600mm。兩條薄膜對接時,,搭接寬度不應小于400mm,,養(yǎng)護期間應始終保持薄膜完整蓋滿。 3,、覆蓋養(yǎng)護 宜采用保濕膜,、土工氈,、土工布、麻袋,、草袋,、草簾等覆蓋物保濕養(yǎng)護并及時灑水,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潮濕狀態(tài),。晝夜溫差大于10度以上或日平均溫度不大于5度的地區(qū),,施工地面應采取保溫保濕的養(yǎng)護措施。 4,、養(yǎng)護時間 根據(jù)混凝土地面抗壓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抗壓強度的80%,應特別注重前7天的保濕保溫養(yǎng)護,。一般養(yǎng)護天數(shù)宜為14-21天,,高溫天氣不宜少于14天,低濕天氣不宜少于21天,。 對于水泥地面起砂,,其實還有一種方法,我們可以在原有的起砂水里地面上灑水并且清理干凈,,然后再在原有的水里地面上撫上一層質量好的水泥,,如此就非常的省時省力了。不過建議大家扶的時候稍微扶薄點,,但是也不能太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