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大全
(一)文言文通假字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xué)》)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鸢榻泽@忙。(《木蘭詩》)帖:通“貼”,?;穑和ā盎铩薄?br>
9,、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dāng)于“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11,、路轉(zhuǎn)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xiàn)”,。
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xiàn)”。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見:通“現(xiàn)”,。
12,、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么,。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閑情記趣》)強:通“僵”,,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dǎo)”,,引導(dǎo),。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
29、虞山王毅叔遠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3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3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錯:通“措”,。
32,、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倉:通“蒼”,。
33、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裁:通“才”,僅僅,。
34,、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適:通“謫”,。
35,、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dǎo)。
36,、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
37,、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
3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食:通“飼”,,喂。
39,、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材:通“才”。
40,、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dāng)于“嗎”,。
41、自余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記》)僇:通“戮”,,遭到貶謫。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峽江寺飛泉亭記》)暴:通“曝”。
4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曾:通“增”。
45,、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拂:通“弼”,,輔佐。
46,、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皆。
47,、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屬:通“囑”,。
48,、饌酒食,持其貲去,。(《越巫》)貲:通“資”,,資財,錢財,。
49,、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50,、玉盤珍饈直萬錢,。(《行路難》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辯:通“辨”,辨別。
5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 與:通“歟”,,語氣詞。
5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鄉(xiāng):通“向”,從前,。
55,、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信:通“伸”。
56,、自董卓已來……(《隆中對》)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
59、雞棲于 (《君子于役》) :通“橛”,,指為棲雞做的木架。
二 文言實詞
古漢語實詞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他們有實在的意義,,能單獨回答問題,。
(一)古今異義,。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時詞,,由于演變的結(jié)果,,詞的含義表現(xiàn)出以下幾種差異:
①詞義擴大,。如“江”和“河”古時專指長江與黃河,,現(xiàn)在泛指江河,。
②詞義縮小,。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兒子,,現(xiàn)在專指男子的配偶,。
③詞義轉(zhuǎn)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義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見識淺),,而現(xiàn)在是品德惡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詞義交叉,。如“憐”,,古今意義都有憐憫的意思,但“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中的“憐”解釋為愛憐比較適合文意,。
古今異義的單音詞集錄
去 湯 郭 尋(不久)走 裙 致詞(對――說話)但(只是) 贊(傳記結(jié)尾處的議論文字)曾(還,、尚且)謝(道歉) 借(即使
假設(shè)借第令勿斬) 比(等到 比至陳) 間 控(拉開)惡(怎么) 委 池 入 出 發(fā) 舉 征(征驗)夫 或(有的人 某人)進
退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獄 鄙 再 向(過去的 以前的)師(軍隊 取法)
古今異義的雙音詞集錄
絕境 交通 妻子 無論 前途(前面的路程) 所以(――的方法――的原因)會計(聚會商議) 往往
經(jīng)綸(籌劃治理)親戚(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緣關(guān)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員 古意:父母兄弟至親骨肉) 南極(從南面到達某地)
排空(沖向天空)卑鄙(低微而鄙俗) 痛恨(痛心和遺憾) 開張 感激(感慨而激動) 犧牲
于是(介詞于和代詞是的連用)以為(把――作為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可以 明年 幾何(多少)
(
二)詞類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某些實詞臨時改變它原來所屬詞類的意義和功能,,當(dāng)成另一類詞使用,,這種現(xiàn)象叫“詞類活用”。詞類活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一狼洞其中 打洞 婦撫兒乳喂奶 名之者誰 取名 公將鼓之
擊鼓置人所罾魚腹中 用網(wǎng)捕 狼不敢前 上前 愿為市鞍馬 買 不能名其一處也 說出
②名詞作狀語。如“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裝土石),,表示運輸?shù)墓ぞ摺?/p>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樣 狐鳴呼曰 孔子?xùn)|游 乃丹書帛曰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亮躬耕于隴畝 親自
③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誠良的人,。
④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親賢臣,,遠小人”中的“親”“遠”意為親近,,疏遠,。 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長 善于 恢弘志士志氣 發(fā)揚光大
⑤動詞活用為名詞。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中的“出”“入”意為出產(chǎn)的東西,,收入的東西。 猛浪若奔 奔跑的馬
屠懼,,投以骨屠戶
⑥意動用法,。某些名詞、形容詞帶了賓語,,語意含有“以……為……”,,“認為……是……
A.名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是什么 例: 父利其然也 ,。利:原為名詞,,現(xiàn)做意動動詞,可譯為“認為這樣是有利的”
B.形容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某種特征、特點,。 例:不恥下問 認為――是恥辱 一覽眾山小 認為――都是渺小的
固以怪之矣認為這樣很怪異
⑦使動用法 A.動詞的使動用法 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 使――惱怒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無案牘之勞形 使――勞累
(三)一詞多義,。古漢語絕大多數(shù)是一字一詞,因此一詞多義實際上主要是一字多義,。所謂“多義”,,即既有本義又有引申義,比喻義等,。理解一詞多義要了解學(xué)習(xí)它們在古漢語中的多種意義,,并要在具體語境中辨別確定其含義。
初中常見文言實詞集錄
安 (1)形容詞,,安定的,、安逸的 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形容詞,,安穩(wěn)的,、穩(wěn)定的 如: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3)疑問代詞怎么
如:安得廣廈千萬間 (4)動詞 養(yǎng)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把 (1)動詞 拿,、持 如:把酒話桑麻 把酒臨風(fēng) (2)形容詞,白色的如:綠楊陰里白沙堤 可憐白發(fā)生
比 (1)動詞 挨著 對著 天涯若比鄰 (2)動詞 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3)動詞 相比 曹操比于袁紹
兵 (1)士兵 軍隊 如:可汗大點兵 (2)兵器 武器 兵革非不尖利也
池 (1)名詞,,古代 護城河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詞水池 墨池記
出 (1)動詞,出現(xiàn),、露出 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2)動詞出去、出來 如:不復(fù)出焉 (3)動詞 拿出 如:皆出酒食(4)動
詞產(chǎn)生 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處(ch?)(1) 名詞 地方 幾處早鶯爭暖樹 (2)名詞 時候 時間 鄉(xiāng)書何處達
(3) chǔ 動詞 處在 處江湖之遠
次 (1)名詞,, 層次 不可計其層次矣 (2)動詞 ,,編次、編排 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
(3)動詞,,駐扎、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次北固山下
從 (1)動詞,,跟從,,跟隨 擇其善者而從之 (2)動詞,依從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3)形容詞,,從前的,以前的 來從楚國游 (4)形容詞,,從容
道 (1)動詞 說 不足為外人道也 (2)名詞 道路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3)名詞 道德 伐無道,,誅暴秦 (4)名詞
規(guī)則正確的方法
以諮諏善道 (5)名詞 學(xué)問 即加冠,益幕圣賢之道 (6)名詞,,道義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得 (1)動詞,得到 既出,,得其船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2)動詞,達到
(3)動詞 ,,能夠,,可以 余因得遍觀群書 (4)通“德”動詞 感激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發(fā) (1)名詞,,頭發(fā) 可憐白發(fā)生 (2)動詞 出發(fā) 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3)動詞 發(fā)出 野芳發(fā)而幽香 (4)動詞
征發(fā)、征派發(fā)閭左謫
戍魚陽
負 (1)動詞,,背負 負者歌于途 (2)動詞 依靠,,依附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感 (1)動詞 感動 帝感其誠 (2)動詞 傷感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3)動詞 感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臣不勝受恩感激
觀 (1)名詞 景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2)動詞,觀看,觀賞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動詞 閱讀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以上盡是一些例子,,復(fù)習(xí)時,應(yīng)學(xué)會歸類整理
三 文言虛詞
文言虛詞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沒有明確實在意義,,而偏重于語法意義的一類詞,。它的基本作用是幫助實詞構(gòu)成句子,表達一定的意思,,初中
階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蓋、則,、焉”13個文言虛詞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應(yīng)重
點掌握,。在學(xué)習(xí)和掌握文言虛詞時,首先根據(jù)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當(dāng)什么成分,,再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詞語間的相互關(guān)系,,確定它
的詞性,,辨別它的意義。
之 (1)代詞 指代前面出現(xiàn)的人,、事,、物。如:漁人甚異之 愿陛下親之信之
(2)助詞 a 用在主謂之間 無意 兩狼之并趨如故 無絲竹之亂耳
b 結(jié)構(gòu)助詞“的”忘路之遠近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3)復(fù)指代詞 譯為“這樣的,,那樣的”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4)動詞 譯為 “到 ”輟耕之隴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5)音節(jié)助詞 無實際意義,可不譯 悵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6)提前的標(biāo)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于 (1)介紹與動作發(fā)生相關(guān)的時間地點 a 在 其一犬坐于前b 到 指通豫南
C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2)介紹行為動作所涉及的對象,可譯為 “向”“給”“對” a向 告之于帝
b 給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對 萬鐘于我何加焉
(3)介紹比較的對象,,可不譯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以 (1)紹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憑借的條件 可譯為“憑借,、用”以刀劈狼首
(2)介紹行為動作的對象 可譯為“把”屠懼,,投以骨 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介詞(3)介紹行為動作的原因 可譯為 “因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起點時間 可譯為“從”
(5)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根據(jù) 可譯為“根據(jù)”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連詞(1)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以便”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河曲智叟無以應(yīng)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屬予作文以記之
(2)表原因 可譯為“由于”“ 因為”扶蘇以數(shù)諫故
(3)表結(jié)果 可譯為“以致”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以傷先帝之明
(4)表連接 可譯為“而”,,或不譯 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焉 語氣詞 (1)用在句尾,,表直陳的語氣,,相當(dāng)于“呢”“了”,也可不譯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寒暑易節(jié),,始
一反焉
(2)用在句尾,表疑問語氣,,相當(dāng)于“呢”萬鐘于我何加焉,? 又何間焉?
兼詞 相當(dāng)于“于之”其中于為介詞 之為代詞 可譯為“在這里”“從這里”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 夫大國,,難測焉,懼有伏焉
代詞 (1)用在動詞后做賓語,,相當(dāng)于“之”,,可譯為與之相當(dāng)?shù)脑~語
(2)疑問代詞“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為 (1)介紹與行為動作發(fā)生相關(guān)聯(lián)的對象,可譯為“替”“給”等 尚思為國戍輪臺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為天下唱 不足為
外人道也
介詞(2)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譯為“為了”“因為”等
愿為市鞍馬 為宮室之美 為報傾城隨太守
(3)介紹動作的主動者,,譯為“被”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士卒多為用者
連詞 w?i 表因果關(guān)系 因為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語尾助詞 夫子何命焉為
所(1)特殊代詞,,它不能單獨做句子成分,,必須和別的詞組成所字短語,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經(jīng)常位于動詞前和動詞組成“所”字短
語,,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動詞支配的人、事、物,。這種短語是名詞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語、賓語,、謂語,、定語。
問女何所思-……-所思 所憶都是所字短語 ,,即想的人,、事、物,,做賓語
問所從來,,具答之 所從來,即來的地方,,做賓語
(2)“所以”,,這是“所”字短語后來慢慢發(fā)展成的,“以 ”是介詞,,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1)知識代詞,常用來指代上文所說的情況,,含有“這樣”的意思,,常常充當(dāng)謂語,也可單獨成句,,偶爾還做狀語,。雖然,受地于先王
(2)由代詞演化來做詞尾,,常常附在動詞,、副詞,、象聲詞,、形容詞等后面,一起充當(dāng)謂語或狀語,,以模擬聲響或描繪事物,、動作、狀態(tài)
,、可譯為“……的樣子”,,或不譯
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整齊的樣子 雜然相許
(3)連詞 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但是”“卻”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4)連詞 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人恒過,,然后能改
然則 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既然這樣,,那么”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然而 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雖然這樣,,可是”表轉(zhuǎn)折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
其 (1)代詞 a 通常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時在句子里做定語,。代人,,可譯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
可譯為“它的” 屠大窘,恐前后
受其敵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b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詞,那么“其”就譯為“其中的”,,做定語,。 其一犬坐于前
c 特殊:第一人稱代詞 蹲其身,使與臺齊
(2)加強語氣 其如土石何,?
乃 (1)連詞a 表前后兩件事在情理上順承,,時間上一前一后,可譯為“于是就 于是才 終于” 陳勝,、吳廣乃謀曰
乃行卜乃悟前狼假寐
b 表條件關(guān)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條件,后一分句說明了這種條件的結(jié)果
弗勝,,守臣死,,乃入據(jù)陳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2)副詞 a表示對事物或事情的確認,。可譯為“是”“實在是”“本來是”等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b表出
乎意料之外,。可譯為“竟然”
聞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夫 (1)指示代詞 念f? 表遠指,相當(dāng)于“彼”,,可譯為“那”“那個”予觀夫巴陵勝狀
(2)語氣詞 a用于句尾 表感嘆,,相當(dāng)于“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b用于句首,,表示將要發(fā)表議論,,用來引出議論。夫戰(zhàn),,勇氣
也 夫環(huán)而攻之
而 (1)表順接 可譯為“然后”“就” 溫故而知新 聚室而謀曰
(2)表轉(zhuǎn)折 可譯為“卻”“可是”人不知而不慍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3)表并列 可譯為“并且”,,或不譯 黑質(zhì)而白章 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4)表修飾,,可譯為“地”,,或不譯 默而識之 恂恂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