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中,,有時需做一些不凡之事?!?/p> 1992年,,俄羅斯科學(xué)院“謝爾紹夫海洋研究所”的阿納托里·薩加列維奇博士,,受到詹姆斯·卡梅隆的合作邀請,成為《泰坦尼克號》深水?dāng)z影難題的解決者,。該研究所和薩加列維奇博士,,當(dāng)時都處于深度窘境,蘇聯(lián)解體,,他們經(jīng)費全無,,無力再進行哪怕一次下潛。所以,,當(dāng)詹姆斯·卡梅隆到來時,,他們給了他最熱烈的接待,希望能完成這次合作,,即便這計劃指向一部商業(yè)電影,,和科研關(guān)系不大。 后來,,詹姆斯·卡梅隆一度猶豫不決,,不知是否該拍攝這部電影,博士發(fā)來傳真,,上面寫著這句話,。 這句話適用與《泰坦尼克號》有關(guān)的一切人,包括凱特·溫絲萊特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在娛樂圈,有一種魔咒,。 這種魔咒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奧斯卡魔咒”,、“童星魔咒”——它通常出現(xiàn)在那些驟然間被巨大名利砸中的人身上,,他們似乎無力掌控這突然而來的好運,,不得不用長時間的落魄來做出償還。 凱特·溫絲萊特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本來也應(yīng)該是被魔咒籠罩的人——1997年,,《泰坦尼克號》上映,,最終收獲18億美元票房,在中國內(nèi)陸,,《泰坦尼克號》在盜版出現(xiàn)半年后上映,,依然收獲3.6億人民幣票房。1998年的第七十屆奧斯卡,,給了它14項提名,,最終讓它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dǎo)演在內(nèi)的11項獎,,凱特·溫絲萊特則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劇情類影片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他們本可以沖昏頭腦,、坐享其成——這是多數(shù)魔咒的真正成因,要知道,,這種驟至的巨大聲名,,通常是虛名,是泡沫,,是一個幻境,,只等當(dāng)事人沉浸其中。但他們卻拒絕被虛名籠罩,,以許多年的努力,,奮力將聲名夯實,最終擺脫了那個魔咒,。 他們一直試圖讓自己不凡,。 1 時間表:1997年之前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生于1974年11月11日,凱特·溫絲萊特生于1975年10月5日,。在1997年和“泰坦尼克號”這個龐然大物撞上之前,,他們其實已經(jīng)略具聲名。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成名很早,,五歲參演電視劇,,十六歲出演《成長的煩惱》,十九歲和羅伯特·德尼羅合作,,同年因為《不一樣的天空》獲得1994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稍后又主演了他早期最重要的電影《日之全蝕》,在這部電影里,,他扮演天才詩人蘭波,。 凱特·溫斯萊特的經(jīng)歷與他相近,。她生于演藝之家,,從小被英國的戲劇傳統(tǒng)浸染,五歲參演舞臺劇,,十一歲到戲劇學(xué)校讀書,。1994年,十九歲時,,她從175個報名者之中勝出,,主演了彼得·杰克遜的電影《罪孽天使》,在這個以真實案例改編的電影中,,她扮演一個因為朦朧而又強烈的蕾絲邊情愫幫助朋友殺母的女孩,。接下來她出演了李安導(dǎo)演的《理智與情感》,并因此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萬事俱備,,只等大船起航。 1 時間表:1997年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里說,,女孩總是比男孩成熟得早,溫絲萊特和迪卡普里奧在1997年的表現(xiàn)證明了這一點,。 《泰坦尼克號》的選角人是瑪麗·芬恩(她曾是《真實的謊言》的選角人),,她向詹姆斯·卡梅隆推薦了凱特·溫絲萊特——她寫了很多信向劇組自薦??催^她的試鏡錄像帶后,,卡梅隆贊嘆:“她看上去令人驚嘆,儀表莊重,、威嚴(yán),,又不乏脆弱、天真,、悲憫,。她內(nèi)心具備的那種不可或缺的鋼鐵品質(zhì),使人們相信,,無論精神還是肉體,,她都能熬過那個晚上?!贝_定由溫絲萊特扮演露絲后,,她回了英國,給卡梅隆寫信并寄上一支玫瑰,,署名是“你的露斯(Rose)”,。 隨后獲得推薦的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卡梅隆認(rèn)為他瘦弱,,缺乏陽剛之氣,,但當(dāng)他來討論角色時,卡梅隆公司的女職員卻都跑來參加會議,,這使卡梅隆最終圈定了迪卡普里奧,,盡管有心出演者中,,還有湯姆·克魯斯,。 對迪卡普里奧來說,《泰坦尼克號》不夠吸引人,,“生死戀”主題過于老套,,杰克一角過于端正和質(zhì)樸,與他過去那些纖細(xì)而又神經(jīng)質(zhì)的角色相去甚遠(yuǎn),,卡梅隆給他劇本時,,他宣稱:“我從不對臺詞”,。但卡梅隆如此勸說他:“我覺得你思路不對頭……你總在做自己會做且已得到認(rèn)可的事,扮演一個白癡,,或者一個癮君子,。你總是在找一根表演的拐棍?!?/p> 在他和溫絲萊特試過對手戲后,他們的契合度征服所有人,,溫絲萊特對卡梅隆說:“即使你不雇我,,你也一定要雇他?!?/p> 正式拍攝時,,迪卡普里奧卻顯得過于“嬌貴”,拍攝沉船后的戲時,,他把腳伸到水里,,馬上又抽出來,并要求用溫水,,溫絲萊特則要求用冷水,,以幫助她盡快入戲。 最終,,迪卡普里奧融入了《泰坦尼克號》的工作氛圍,。多年后他表示,是這部戲“把我打造成了一個男人”,,別人則如此評價他和溫絲萊特的互動:“他帶出了她的青春,,而她又使他成熟了一層?!?/p> 1 時間表:1997—2016 無數(shù)事實表明,,《泰坦尼克號》這種歷史機遇,往往會透支人的幸運,,要打破這種魔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做很多很多“不凡之事”,。 走下“泰坦尼克號”的溫絲萊特,,開始了讓人意外又最不意外的選擇,她主演了電影《圣煙》和《鵝毛筆》,,前者是女導(dǎo)演簡·坎皮恩的作品,,講述宗教迷思,后者是菲利普·考夫曼作品,,講述大作家薩德生平,,都是商業(yè)氣息不夠濃厚的作品,,兩部電影反響平平。但她隨即在2001年出演了《長路將盡》,,和朱迪·丹奇飆戲,,并因此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角獎提名,然后是2004年的《暖暖內(nèi)含光》,,她出演女主角,,得到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2007年的《身為人母》,讓她第五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她目前最重要的電影,,出現(xiàn)在2008年,一部是《朗讀者》,,一部是她和萊昂納多合作的《革命之路》,。2009年,她憑借《朗讀者》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然后是《殺戮》,、《欲海情魔》……可以看出,她未來的指向,,或許是梅麗爾·斯特里普,。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此后的履歷,,也并不遜色,。他拒絕僅僅成為偶像,竭力脫離那些較為輕松的路,,1998年,,他曾:“我討厭被選為‘本月最可愛寶貝’或被稱為‘猛男’”。事實上,,當(dāng)他演過《海灘》,、《貓鼠游戲》、《紐約黑幫》,、《飛行家》,、《血鉆》、《無間風(fēng)云》,、《革命之路》,、《禁閉島》,、《盜夢空間》和《胡佛》,、《了不起的蓋茨比》,、《華爾街之狼》、《荒野獵人》之后,,沒人再敢當(dāng)他是“寶貝”了,。 以《飛行家》為例,為了扮演霍華德·休斯,,他“讀了幾千頁的休斯傳記,、看了很多舊的新聞影片,還花了好幾天時間和強迫癥專家杰佛瑞·舒瓦茲共處”,,此時的他,,已經(jīng)不是《泰坦尼克號》時代,那個怕水涼,、僅僅依靠青春氣息和脆弱天賦獲得肯定的迪卡普里奧了,。 而在拍攝《荒野獵人》時,,為了再現(xiàn)北方大地的壯美,,導(dǎo)演和攝影師堅持用真實外景和自然光,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說,,為了獲取細(xì)微的景致變化,,劇組“瘋狂地緊緊追著神奇的自然光的節(jié)奏,有些光可能就只有在這一個小時,,甚至半小時才會出現(xiàn)”,。為了這部電影,他挨凍遭罪,,裸體鉆血淋淋的馬肚子,。 終于,一切都有了結(jié)果,。 在《泰坦尼克號》中的契合,,到這里才顯示出它的真意,他們都是那種人,,對浮華表象之外的事物,,對更為沉厚的人生念念不忘,他們一邊在花邊新聞中出現(xiàn),,一邊在企及最高目標(biāo)的路上奔走,。 所以,在2009年金球獎頒獎禮上,,當(dāng)溫絲萊特說出那段話時——“LEO,,我很高興我可以站在這里告訴你我有多愛你,我愛你十三年了。 你在影片里的表現(xiàn)讓我嘆為觀止,。 我非常非常的愛你感謝你,,真的”, 人們都以為那是愛情,,是遲來的表白,,我們卻知道,那不只是愛,,是那些追求不凡者之間,,更為深厚的同志之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