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jié):跌放量 放量跌 今天大盤選擇向下突破,我們發(fā)現了一個現象就是指數放量下跌,而那時成交量僅27億,靜悄悄的,現在已經36億,明顯放量。沒跌的時候不放量,現在一跌,量就放出來了,。見(圖177-1)所示,。 圖177-1 如圖中b線所示,成交量是逐步放大的,越跌越放量。以前在1400點附近橫向盤整的時候,成交量很小,一旦往下跌卻開始放量,這種現象就叫【跌放量】,越跌越恐慌,越恐慌越會放量,這就達到了市場主力想要達到的效果,。主力要達到一個什么市場效果呢,?就是驅趕散戶。 我們知道一輪浩浩蕩蕩的下跌,跌到最后不能再跌的時候,主力希望把籌碼都弄到自己手里去,股價下跌過程,就是籌碼從散戶手中轉移集中到主力手中的過程,。量放不出來,就達不到主力充分收集籌碼的效果,所以主力要制造一輪又一輪向下突破,突破再突破,在這種突破中間,成交量就放出來了,。 C處下跌成交量轟轟烈烈地逃出來,說明散戶是怕跌的。你不跌他就不逃,他放心得很,你越跌他就越恐慌,從20元跌到10元他不怕,從10元跌到5元他不怕,從5元跌到2.5元他就徹底害怕了,。你看c處那么大的恐慌量噴出來,而今天一天也沒有放那么大的量,。也就是說,你跌得越低,它就越放量,正因為能夠放量,說明散戶還在拋籌碼,說明散戶手里面還有籌碼?;I碼出來了,說明盤中有人要把籌碼賣出來,這就沒有見底,。真正的見底就是莊家使勁往下砸,但是它再也放不出量了,不管跳水也好,快跌也好,慢跌也好,滑跌也好,總之放不出量來,這時散戶手中就幾乎沒有籌碼了,割肉也全部割完了。散戶手里沒有了籌碼,籌碼已經集中到莊家手里,這就完成了籌碼由分散到集中的過程,。 那將來上漲呢,?比如股價從1000點上漲到3000點,莊家不斷地把籌碼甩出去,到了3000點終于把籌碼全部甩給散戶了。這時籌碼就是由莊家那里分散到散戶手里了,或者說籌碼從莊家的集中狀態(tài)分散到各個散戶那里去了,由籌碼集中狀態(tài)到分散狀態(tài),莊家就完成在股市中的獲利任務了,。 下跌過程是籌碼由散戶手里集中到莊家手里,上漲時籌碼是由集中狀態(tài)變成分散的狀態(tài),。既然下跌還能放量,就說明放量還要跌,這種跌勢沒有止住,根本沒有止住。一跌就放量,表示散戶手里籌碼還很多,所以放量后面一定還有跌勢,。 什么時候不跌了呢,?那就要倒過來,跌不放量,漲放量,那就OK了。那個時候我們操作股票風險就小,買進以后就會漲,而現在風險大,買進以后就會跌,正好相反,。什么時候能達到這個效果呢,?將來形勢好了成交量是怎么分布的呢?那個時候和現在恰恰相反,就是【放量漲,漲放量】,走勢就相當優(yōu)美了,。 現在,我們必須要在d箭頭所示的位置趕快逃跑,那是最后撤退時間,。這一點大家要有清醒認識,不然你在滾滾跌勢里面就會失去方向的,你會不斷地去買進,買進再買進。有的莊家就教散戶:下跌再買進,又下跌了,下跌再買進,而且要加倍買進,攤平成本,。過了一陣子又跌了,還叫你再買進,。散戶家里又不是開銀行的,哪有那么多錢加倍買進? 我們的理論就不一樣,我們的理論稱為【坨理論】,一個坨往下突破了,不要理它,一個坨又往下突破了,不要理它,我們就是不介入,。跌放量說明后面還要跌,放量跌還要跌,一直要跌到價量配合好了,漲放量,放量漲,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的用武之時,千萬不要相信跌了再買,因為我們都不是開銀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