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如何過年
丁璐
明人沈榜在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曾任順天府宛平縣知縣,他所著的地方史志書籍《宛署雜記》,,記載了明代京城百姓的一些過年方式,。
400余年前的京城,正月初一一大早起來,,一家之主就會帶領(lǐng)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至于祭神祭祖的儀式,,也是隆重而嚴格的,。把草紙剪成紙錢,配以不同的供品,,分別供奉于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為三牲熟食,紙錢在三天后焚毀,;神像前則供以果子素食,,紙錢在過了元宵之后才焚毀。
祭祖完畢,給長輩祝壽,,全家一起做匾食,。匾食是北地方言,泛指餛飩,、水餃之類的面食,。若是出門游玩,路上見到了親戚朋友,,小輩就當(dāng)街給長輩磕頭行禮,。
無論男女老幼,在節(jié)日期間皆以金箔紙折成飛鵝,、蝴蝶,、螞蚱等形狀的飾物,插在頭上,,用于烘托喜慶氣氛,,名為戴“鬧嚷嚷”。大的鬧嚷嚷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如銅錢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個,也有故意炫富的有錢人,,在頭上插滿了鬧嚷嚷,。
明代的煙花爆竹已經(jīng)有了相當(dāng)高的制作水平,品種有數(shù)百種之多,,可以表現(xiàn)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圖案,。煙花從制作材料和形態(tài)上進行區(qū)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鍋兒”;用紙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裝的叫“花盆”,;只發(fā)出聲響的叫“響炮”;能飛上天空的叫“起火”,;飛上天空后發(fā)出響聲的叫“三級浪”,;在地上旋轉(zhuǎn)的叫“地老鼠”。一些權(quán)貴大戶人家,,每年都會請巧手匠人制成各色煙花,,在除夕通宵燃放,一年僅是放煙火就要數(shù)百兩銀子,,相當(dāng)于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
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賞燈的日子,。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地的制燈工匠和商人紛紛云集京城,,把自己的產(chǎn)品拿到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售賣。燈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燈,,應(yīng)有盡有,,專程前來觀賞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熱鬧非常,。正月十四開始試燈,,各種花燈開始點亮懸掛,;正月十五燈會正式開始;正月十六罷燈,。
罷燈這天晚上,,京城的婦女會結(jié)伴夜游,由其中一人持著點燃的香在前面走,,其余的人跟在后面,,名為“走百病”,祈禱在新的一年里無災(zāi)無咎,。如果走過的地方有橋,,就三五個婦女相攜而過,取度厄之意,。在城門處,,婦女還會在黑暗中摸索城門釘,如果能摸到,,就是吉兆,。這一夜,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都通宵不閉,任由百姓往來,,士卒校尉則通宵巡邏,,維持秩序。至此,,年才算是真正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