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惟穎 每年這個時候,,總有一部國產(chǎn)片給人出乎意外的驚喜。去年是婁燁的《推拿》,,今年則是徐皓峰的《師父》,。 作為徐皓峰的第三部長片,《師父》的制作比前兩部預(yù)算增加了很多,一個創(chuàng)作團隊一旦有時間,、有燈光,、有美術(shù)、去拍鏡頭,,自然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不再捉襟見肘,。盡管劇中所有角色都秉承著一股不好好說話的神經(jīng)兮兮的氣質(zhì),但依然無法抹殺這部電影“好看”的硬道理,。有評論稱《師父》是“武俠電影的全部未來”,,我倒覺得這頂帽子太高,也無有要緊,,我寧可贊美此片是樹立了中國酷片的一種向好勢頭,。耍酷是需要有料的,,否則就是自證傻冒,。這個道理的反面教材有陳凱歌的若干電影。正面典范比如作家須蘭以前的小說,,比如這個“師父”,,他體現(xiàn)了一股短頻快的自信,以及形式美的主張,,這個是智力與磨煉的成果,哪怕他的格局僅僅只是打一套拳腳,,或講一個段子,,都是一次幾近完美的表演。 在這場表演里,,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零件都有光彩,但最重要的表演者,,一定是那個師父,,在電影里他幾乎沒有名字,觀眾只大概知道他是陳師父,,他真正的名字叫廖凡,。 《師父》等于廖凡,兩者之間幾乎可以彼此解釋,。我們常常說,,某個角色特別適合某位演員,這種情形,,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里,在《白日焰火》里都似乎發(fā)生在廖凡身上,并為他帶來了殊榮,,對此我沒有異議,,只是覺得他太苦了。他為角色減肥增肥歇斯底里,,在戲里苦透,,戲外也太辛苦,那么努力的一個男演員,,即便獲得了柏林電影節(jié)影帝,,世道似乎還是欠了他一場真正酣暢的喝彩,直到《師父》,,人們才終于見識到了廖凡是誰,。《師父》對于他,,不是苦盡甘來,,而是恰如其分。 你在國內(nèi)大概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知名男演員,,像廖凡那么硬冷了,。他的硬冷不僅僅體現(xiàn)在可以為了鉆研表演,像武術(shù)隊員一樣閉門造車地練功,。他不上綜藝節(jié)目,,不參加商業(yè)活動,在私生活方面也緘口不言,,他是個拒絕被娛樂化的藝人,。在注重包裝與炒作的大環(huán)境里,你可以想象他這樣不擅“交際”又不鮮肉的男藝人,,需要另一方面付出多大艱辛,,才能站到舞臺中央。他早就盡到了自己的本分,,如今稛載而歸,,絕大部分同行依然不敢像他那么做。 十二月初上海戲劇學院校慶,,在老校友的餐館里,,碰到93級表演系班聚,一大堆人熱鬧喝酒,,廖凡坐在角落里和某個同學在聊家人生病治療的事,,飯局結(jié)束全體轉(zhuǎn)場繼續(xù)玩耍,他告辭要先走,,周圍一眾校友要求與他合影,,他靦腆又耐心地一一滿足,,還配合站位。和那些前呼后擁,、大隊人馬跟隨的偶像們相比,,廖凡樸素又低調(diào),穿個黑長外套,,冷僻地獨來獨往,,連個助理都不帶。和電影里的師父一個腔調(diào),。 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1995年末在上海商城劇院,廖凡他們班連演意大利喜劇《借我一個男高音》,,盛況非凡,,我們一眾小朋友沒有票子,趕到劇場門外被攔住,,里面座位很滿,,出示上戲?qū)W生證沒用。過了一會兒,,不知道誰把廖凡喊了出來,,他是主角,帶著彩妝,,穿著外國人的戲服跑出來,,很高大的樣子,不拘言笑,。他懇請門衛(wèi)放我們進去,,好說歹說門衛(wèi)心軟了,我們來不及謝他,,他已經(jīng)匆匆轉(zhuǎn)身進后臺,自始至終沒有一秒客套笑臉,。 他真的從青春時期起,,就不大愛笑,和哥們兒一起時也是似笑非笑,。 師父有一身好功夫,,師父不稀罕假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