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可以冷卻原子和分子,、制備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tài),、制作光鐘乃至進(jìn)行量子模擬——這已經(jīng)是一些實驗室里的家常便飯了。激光制冷不僅實現(xiàn)了宇宙中前所未有的低溫,,而且顯著地推動了精密測量技術(shù)的發(fā)展,,真是了不起的技術(shù)。關(guān)于這種技術(shù)的科普文章有很多,,連我這個外行也忽悠過一次,。 既然激光制冷這么熱門,有人就想著把它推廣到原子分子以外的體系里,,比如說固體或者液體——但我是不相信的,因為知道里面的難度,。這兩天看到個新聞,,美國科學(xué)家用激光把液體冷卻了20度[1],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就把文章[2]找了出來,??赐暌院缶头判牧耍簺]錯,確實是忽悠,。 激光制冷固體的想法早就有了,,跟冷卻原子的道理是類似的:物體一邊吸收光、一邊發(fā)射光,,只要吸收的光子能量比放出的光子能量小,,物體就會自然而然地冷下去。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biāo),,原子靠的是多普勒效應(yīng),,而固體靠的是聲子(也就是晶格的振動)。固體吸收了光子之后,,如果能夠吸收一個聲子,、跳到更高的能級后再發(fā)射光子的話,總能量就降低了——光子悄悄的去了,,正如它悄悄的來,,只帶走了一朵云彩,oops,,一個聲子,。把固體冷卻了,再冷卻液體就簡單了,。把一小片固體扔到水里,,用激光來照射這塊固體,等固體冷了,,周圍的液體當(dāng)然也就冷了,。新聞里講的工作就是這么做的。 道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如果想要激光來冷卻固體,激光就必須只做冷卻這件事,,其他啥事都不干,。也就是說,來一個光子,,固體就吸收一個,,而且立刻就有一個聲子來配合,把它變成能量更高的光子,,然后發(fā)射出去(這個過程有個專門的名稱,,叫作拉曼散射,更確切地說,,它是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可惜的是,,光子并非總這么友好,,固體并非總這么單純,聲子也不總是這么配合——世界這么大,,人人都很忙——有些人就不幸地忘掉了這些因素,。 激光冷卻液體這項工作的主要結(jié)果是[2]:波長1020nm、功率密度25MW/cm2的紅外激光把YLF晶體(2%Er和10%Yb摻雜,,尺寸略小于1微米)冷卻到室溫以下20度,。這塊小小的YLF晶體是懸浮在水里面的(利用了激光光鑷技術(shù))。 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因為它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入射激光的波長是1020nm,出射的反斯托克斯光的波長是1000nm,,冷卻效率大概是5%(1?1000/1020=0.05),。入射光功率 25MW/cm2×(1um)2=250mW。固體樣品的吸收長度大約是1厘米[3],,而其尺寸才1微米,,最多只能吸收0.01%也就是萬分之一的入射功率??偟闹评涔β首疃嘁簿?.3uW(250mW×0.01%×5%=1.3uW),。
我認(rèn)為問題出在溫度測量上,。由于尺度太小了,,不可能用溫度計,溫度是間接測量的——通過測量小顆粒在水里的布朗運動來推斷的,。其實,,這是所有激光冷卻固體工作的通病,他們采用的都是間接方法來測量溫度(最常用的是光譜法),。參考文獻(xiàn)[3]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而且讓人奇怪的是,那里樣品的尺寸很大,,好幾個厘米,,完全可以用溫度計測量(比如說,電阻型溫度計),,他們說制冷功率有幾十個毫瓦,,可還是擇了用光譜方法來推斷溫度?;仡^再看看1995年激光冷卻固體的Nature文章[4],,用間接法推斷溫度,沒有考慮吸收系數(shù)之波長依賴關(guān)系的影響,,輕率地打發(fā)了再吸收的影響,,至少可以說是讓人疑問重重。二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同樣的做事方法仍然在繼續(xù),只是這次忽悠的更大了一些,。雖然沒有仔細(xì)分析過其他文章,,但我懷疑他們有著類似的問題。 在PNAS這篇文章里,,作者描述了很多細(xì)節(jié),,分析了很多因素,可是偏偏忘掉了樣品的吸收長度和周圍液體的導(dǎo)熱效率,。真是遺憾,,讓我們回憶朗道的話: 確定對研究現(xiàn)象的近似程度在理論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最嚴(yán)重的錯誤是,,采用非常精確的理論并詳細(xì)計算所有的細(xì)節(jié)修正,,同時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雖然這個教訓(xùn)針對的是理論研究,,但是同樣也適用于實驗科學(xué),。 參考文獻(xiàn): [1] 華盛頓大學(xué)重大突破:首次實現(xiàn)用激光制冷液體 http://www./index/cnkepunews/kepunews/201511/t20151118_1925161.shtml
為了實現(xiàn)這項突破,,華盛頓大學(xué)研究團(tuán)隊使用了商業(yè)激光領(lǐng)域常見的一種材料,,但本質(zhì)上卻與激光現(xiàn)象相反。他們用紅外激光照射一個懸浮在水中的微小晶體,,激發(fā)出一種獨特的光線,,這個光線的能量比光吸收的能量要稍微多一點。
http://www./releases/2015/11/151116181338.htm [2] Roder et. al., Laser refrigeration of hydrothermal nanocrystals in physiological media, PNAS 2015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November 20, 2015, doi:10.1073/pnas.1510418112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1510418112 [3] MelgaardSD, Seletskiy DV, Di Lieto A, Tonelli M, Sheik-Bahae M (2013) Optical refrigeration to 119 K, below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cryogenic temperature. Opt Lett 38(9):1588–1590. 吸收長度的數(shù)據(jù)是這樣推斷出來的:樣品長度是1.2厘米,,激光在里面打了5個來回,,所以吸收長度應(yīng)該是厘米的量級。注意,,這篇文章里的樣品是5%Yb的YLF樣品,,而不是10%Yb+2%Er。這篇文章也被[2]引用了,。 [4] EpsteinRI, Buchwald MI, Edwards BC, Gosnell TR, Mungan CE (1995) Observation of laser-induced fluorescent cooling of a solid. Nature 377(6549):500–503. 樣品尺寸為2.5×2.5×6.9mm,,吸收峰值出現(xiàn)在980nm,在920nm和1010nm處下 降到峰值的大約10%,。 來源:姬揚科學(xué)網(wǎng)博客 |
|
來自: 昵稱1159723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