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部分 一、地下車庫停車數(shù)的要求,、平面形式,、層數(shù)確定 (一)、地下車庫停車數(shù)的要求
●規(guī)范依據(jù) 項目的地下停車位數(shù)量應根據(jù)各地方停車位配建標準進行配建,。按擬開發(fā)項目的住宅、商業(yè),、配套等建筑面積分別進行停車位數(shù)計算,,然后求其總和得到項目停車位數(shù)量。以下例舉幾個地區(qū)停車位配建標準供參考,。 表:重慶市停車位配建標準表 a)住宅建筑應當在室內配建停車位,,室外停車位不計入住宅建筑的配建指標。商業(yè),、辦公,、醫(yī)院、旅館,、文化藝術館建筑室外停車位數(shù)量應當為其配建停車位數(shù)量的 10%—30%,。 b)(機械式停車位)特大城市中心區(qū),、大城市中心區(qū)的建設項目設置機械式停車位的,其停車位數(shù)量均計入配建指標,。特大城市中心區(qū),、大城市中心區(qū)范圍外的建設項目設置機械式停車位的,其停車位數(shù)量按照普通車道式停車位計算,。 表:上海市停車位配建標準表 表:長沙市停車位配建標準表 北京市停車位配建標準如下: ① 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車場標準 表: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車場標準 a)露天停車場的占地面積,,小型汽車按每車位25平方米計算,自行車按每車位1.2平方米計算,。停車庫的建筑面積,,小型汽車按每車位 40 平方米計算,自行車按每車位 1.8 平方米計算,。 b)旅館中的一類指《旅游旅館設計暫行標準》規(guī)定的一級旅游旅館,,二類指該標準規(guī)定的二、三級旅游旅館,,三類指該標準規(guī)定的四級旅游旅館,。 c)餐飲中的一類指特級飯莊,二類指一級飯莊,。 d)商場中的一類指建筑面積 10000 平方米以上的商場,,二類指建筑面積不足 10000 平方米的的商場。 e)體育場館中的一類指 15000 座位以上的體育場或 3000 座位以上的體育館,,二類指不足15000 座位的體育場或不足 3000座位的體育館,。 f)多功能的綜合性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車場車位按各單位標準總和 80%計算,。 ② 居住區(qū)配套停車位要求 表:北京市居住區(qū)配套停車位要求 ●常見問題: 1) 設計停車位數(shù)量較規(guī)范要求偏多,,造成項目成本增加; 2) 可計入指標的地上停車位數(shù)量未做夠導致地下停車位數(shù)增多,,造成項目成本增加,; 3) 機械式停車位和微型車位的指標計算不準確,造成車位數(shù)量指標計算錯誤,。 ●設計指引: 1) 進行地下車庫設計時嚴格控制地下車庫規(guī)模及面積,,只要滿足報批和功能要求即可。車位配比根據(jù)項目所處的地域,、成本控制以及樓盤定位和目標客戶群制定,。建議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和省會城市做到 1.0 輛/戶以上,相對欠發(fā)達地區(qū)做到 0.7 輛/戶以上,。同時需在周邊商業(yè)用房部位合理設置必要的商業(yè)用停車位,。 2) 地上停車位指標在滿足綠地率等要求的條件下盡量用足以較少地下車位數(shù)量。 3) 某些品質較高的項目可根據(jù)項目具體情況適當提高停車位配比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求。 4) 各地停車位計算一般以小型車為標準,,計算車位時應注意各地方相應規(guī)定,。 5) 停車位數(shù)確定后方可確認車庫的設計等級和防火分類,以便進行下一步的車庫設計,。 車庫設計等級和防火分類詳見下表: 表:汽車庫建筑分類 表:車庫的防火分類 (二),、地下車庫平面位置、外形輪廓 ●常見問題: 1) 車庫在項目中位置設置不合理,,造成后期使用不便,; 2) 車庫平面異型不方正,平面銳角多,,不利于停車的空間較多,,造成停車效率偏低; 3) 車庫外擋墻曲折,,擋墻偏長,,成本提高; ●設計指引: 1) 規(guī)劃總體設計時應將地上住宅樓的布局與地下車庫的設置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原則上在中庭大的地塊布置地下車庫時,,優(yōu)先選擇獨立地下室;在地形狹長或地上住宅樓均布的規(guī)劃項目中布置地下車庫時宜選擇整體地下室,。 2) 住宅地庫設計可優(yōu)先考慮開敞地庫的設置,,其次設置為半地庫,再次為全地庫設置,。盡量避免設計為多層地庫,,盡量減少因滿足抗浮、地下室排水,、通風等要求而增加的地下室結構造價以及增加土方與邊坡費用,。應盡可能形成集中的,規(guī)整的地下停車空間,,以提高相同面積下的停車數(shù)量,。 圖:外形方正車庫實例 3) 外形輪廓設計: 輪廓線應簡潔,避免出現(xiàn)多段折線,,造成外墻增多,; 輪廓線應緊湊,避免出現(xiàn)多余空間,,造成無效面積; 輪廓線應方正,,避免出現(xiàn)銳角弧線,,造成布車障礙。 4) 地下車庫位置應根據(jù)地形充分考慮埋深,頂板覆土厚度應結合園林景觀規(guī)劃,,設備 管網布置等綜合因素確定,;總平面設計時盡量減少消防車道和撲救面的面積,有利于減 少地下車庫頂板荷載,,節(jié)約結構成本,。若消防車道如必須在地下車庫頂板通過時,應考 慮設置在兩個柱子的中間(只占用一跨)。 (三),、地下車庫層數(shù) ●常見問題: 未能結合地形標高和現(xiàn)場情況設計車庫層數(shù),,造成現(xiàn)場土石方量大?;蛘咴谟袟l件設置單層車庫的情況下做多層車庫,,造成成本的增加。 ●設計指引: 確定車位總數(shù)和車庫平面范圍后,,原則上盡量單層車庫解決停車問題,。若由于條件限制必須設置多層地下車庫時,需要考慮項目現(xiàn)場標高關系和基礎地質條件,,選擇最優(yōu)的平面和建筑層數(shù)的組合關系,,降低車庫的成本。 二,、車庫出入口設置 ●規(guī)范依據(jù) 1) 車庫出入口數(shù)量:(根據(jù)《汽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 100-98,、《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97),。車庫出入口數(shù)量的設置參見下表: 表:出入口數(shù)量的設置 2) 車庫出入口設置其他要求: 特大、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出入口應設于城市次干道,,不應直接與主干道連接。 庫址車輛出入口與城市人行過街天橋,、地道,、橋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離應大于 50m;距離道路交叉口應大于 80m,。 汽車庫庫址的車輛出入口,,距離城市道路的規(guī)劃紅線不應小于 7.5m,并在距出入口邊 線內 2m 處作視點的 120°范圍內至邊線外 7.5m 以上不應有遮擋視線障礙物,。 圖:車庫出入口視線遮擋示意圖 ●常見問題: 1) 車庫出入口開向城市主干道,,或不能滿足與城市人行過街天橋、地道,、橋梁或隧道等引 道口的距離,,距離道路交叉口不足 80m,。 2) 出入口有視線遮擋,存在安全隱患,。 3) 車庫出入口設置在小區(qū)內部非隱蔽位置,,并對住戶產生較大干擾。 ●設計指引: 1) 為滿足人車分流的安全需求及利于景觀營造,,地下車庫宜盡量靠近小區(qū)出入口設置,,減 少行車道路面積; 2) 如有必要進入小區(qū)內部,,地下車庫宜與山墻面平行,,以減少對居民的干擾,保證景觀空 間的完整性,。 3) 車庫出入口部應開敞,,宜采用低矮的景觀綠化設計,防止視線遮擋,; 4) 為弱化一般地庫入口生硬的感覺,,地下車庫入口可考慮適當擴大附設人行通道,并用立 體綠化進行處理,,使這一區(qū)域的景觀更為豐富,。 5) 地下車庫入口坡道應結合景觀統(tǒng)一設計,確保小區(qū)整體景觀效果,。 三,、車行道組織 ●規(guī)范依據(jù) 汽車庫內停車方式應排列緊湊、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證安全和與柱網相協(xié)調,并應滿足一次進出停車位要求,。 ●常見問題: 車庫內車行道組織迂回,,通達各車位不便,停車效率降低,。車行道同結構柱網沖突,,未能滿足停車位和 行車道的寬度要求。 ●設計指引: 1) 根據(jù)出入口位置確定主車行道,。主行車道應清晰明了,,行車道主要考慮通達各車位的便捷性。 2) 根據(jù)柱網布置確定每組停車數(shù)量,、次要車行道,,并與主車行道按最短路徑自然、平順相接,。 3) 車庫中盡量避免盡端式停車位,,提高車位的合理性,。 4) 停車位盡量在行車道雙向布置,提高車庫的停車效率,; 四、車位布置方式 ●設計指引: 1) 根據(jù)車庫層數(shù),、上下層之間坡道需占比例確定豎向交通連接方式:坡道式或機械式,。 2) 根據(jù)車庫單層面積、出入口與市政道路的高差,、距離確定布置方式,。 3) 在用地緊張及一層地下車庫不能滿足停車要求的情況下,盡量采用機械式停車以避免設計雙層地下車庫,。但需要注意各地方對機械停車庫車位指標的計算原則的規(guī)定,。 4) 機械式停車應根據(jù)停車設備確定平面柱網尺寸及凈高。設計圖紙中應明確汽車庫內的機械停車位分布,,其平面,、凈高尺寸及停放方式等應由設備廠家核準確定。 五,、車庫坡道設計 ●規(guī)范依據(jù) 1) 汽車庫內坡道可采用直線型,、曲線型??梢圆捎脝诬嚨阑螂p車道,,其最小凈寬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嚴禁將寬的單車道兼作雙車道,。 表:坡道最小寬度 2) 汽車庫內當通車道縱向坡度大于 10%時,,坡道上、下端均應設緩坡,。其直線緩坡 段的水平長度不應小于 3.6m,,緩坡坡度應為坡道坡度的 1/2。曲線緩坡段的水平長度不 應小于 2.4m,,曲線的半徑不應小于 20m,,緩坡段的中點為坡道原起點或止點。 坡道坡度: 直線坡道: 最大坡度為 15% 曲線坡道: 最大坡度為 12% 橫向坡道: 坡道橫向坡度 5% ●常見問題 1) 坡度大于 10%未設置緩坡段,。 2) 緩坡段坡度小于或大于坡道坡度的 1/2,。 3) 坡道上方凈空高度不足。 ●設計指引 1) 為減少坡道長度,,按汽車庫設計規(guī)范設計出入口主坡道的最大坡度,、最短距離、緩沖段 坡度,、距離(分直線與曲線),。 直線坡道: 最大坡度為 15% 曲線坡道: 最大坡度為 12% 橫向坡道: 坡道橫向坡度:5% 2) 坡道式汽車庫,,除螺旋坡道式外,均應使其坡道系統(tǒng)在每層樓面上周轉通車道暢通,,形成上,、下行連續(xù)不斷的通路,并應防止上,、下行車交叉,。 3) 坡道截水溝的設置原則:一般在起坡點,車道頂板封板位置以及坡道進車庫位置設置截水溝,,防止室外雨水進入車庫,。 4) 車庫坡道上方的凈空高度應做到 2 .2m 以上,考慮實際使用效果,,建議做到 2.4m,。 六、防火分區(qū)與防煙分區(qū) ●規(guī)范依據(jù) 1) 汽車庫應設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qū),。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 a)汽車庫內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規(guī)范表中的規(guī)定增加一倍,。 b)敞開式,、錯層式、斜樓板式的汽車庫的上下連通層面積應疊加計算,,其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表規(guī)定值增加一倍,。 c)室內陸坪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過該層汽車庫凈高 1/3 且不超過凈高 1/2 的汽車庫,或設在建筑物首層的汽車庫的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超過 2500 m2,。 d)復式汽車庫的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應按本表規(guī)定值減少 35%,。 2) 設有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汽車庫,其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 2000m2,,且防煙分區(qū)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防煙分區(qū)可采用擋煙垂壁、隔墻或從頂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劃分,。 3) 機械式立體汽車庫的停車數(shù)超過 50 輛時,,應設防火墻或防火隔墻進行分隔。 ●常見問題 防火分區(qū)劃分不合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防火分區(qū)面積偏小,,導致防火分區(qū)面積增多,成本增高,; 2) 防火分區(qū)劃分曲折,,導致防火墻和防火卷簾多,成本增高,; 3) 多層地下車庫上下層防火分區(qū)劃分差別大,,位置不對應,,導致風井和煙道數(shù)量增加; 4) 防火分區(qū)跨越結構縫,,未作特殊防火分隔處理,; ●設計指引 1) 每個防火分區(qū)面積應盡量靠近防火分區(qū)上限,減少防火分區(qū)數(shù)量,,防火分區(qū)設置時減少防火墻和防火卷簾長度,,節(jié)約成本; 2) 結合各地方相關規(guī)定,,在計算防火分區(qū)面積時扣除規(guī)定中可不計入防火分區(qū)面積的設備用房等房間; 3) 多層車庫中每層防火分區(qū)劃分盡可能上下一致,,可合用風井和煙道,; 4) 面積超過 2000m2的地下汽車庫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tǒng)。機械排煙系統(tǒng)可與人防,、衛(wèi)生等排氣,、通風系統(tǒng)合用。結合暖通設計合理布置機房和井道,,在滿足車庫管線下凈空尺寸,、暖通風量和風速計算的條件下,將可能把機房和井道合用,;注意進排風口出地面的水平和豎向距離,,避免互相干擾; 5) 設有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汽車庫,,每個防煙分區(qū)應設置排煙口,,排煙口宜設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排煙口距該防煙分區(qū)內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 30m,。 七,、與住宅建筑主體連接方式 ●規(guī)范依據(jù) 1) 汽車庫、修車庫的人員安全出口和汽車疏散出口應分開設置,。 2) 汽車庫,、修車庫的室內疏散樓梯應設置封閉樓梯間。建筑高度超過 32m 的高層汽車庫的室內疏散樓梯應設置防煙樓梯間,,樓梯間和前室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地下汽車庫和高層汽車庫以及設在高層建筑裙房內的汽車庫,其樓梯間,、前室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3) 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樓梯間的距離不應超過 45m,當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距離不應超過60m,。單層或設在建筑物首層的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室外出口的距離不應超過60m。 ●常見問題 1) 車庫同住宅連接走道太長,,通道寬度太窄,; 2) 疏散距離計算時只計算到走道門口位置,未計算至樓梯間或前室門的位置,; 3) 出地面不能直接采光通風的車庫疏散樓梯間未做防煙樓梯間,; ●設計指引 1) 按經濟適用原則,以最短通道連接車庫與住宅,; 2) 車庫同住宅采用走道連接,,盡可能利用住宅下方設置設備間,可節(jié)約造價,,并容易解決設備間的疏散問題,; 3) 按消防規(guī)范,設計車庫與住宅的疏散方式:樓梯位置,、梯段寬度,。 4) 根據(jù)各地方消防執(zhí)行情況不同,若允許防火分區(qū)之間借用疏散口的考慮借用,,在滿足使用功能的條件下減少疏散口數(shù)量,,提高停車效率,減少成本,; 5) 盡量利用住宅樓梯作為人員疏散梯通向車庫,,并在首層與地上住宅疏散口分隔; 6) 車庫樓梯盡量通過首層出地面采光通風,,避免設置防煙樓梯,,以節(jié)約造價; 八,、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 表:最小轉彎半徑 ●規(guī)范依據(jù) ●常見問題 誤把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r1)理解為汽車環(huán)道內半徑(r2),,導致汽車環(huán)道內半徑過大,從而增加車庫面積 ●設計指引 1) 針對城市高層住宅地下車庫,,按小型車考慮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 2) 汽車最小轉彎半徑(r1)為汽車回轉時汽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 3) 針對城市高層住宅地下車庫,,汽車環(huán)道內半徑(r2)的取值在原則上為 3.9~4.2m,; 九:柱網布置 ●規(guī)范依據(jù) 1) 汽車設計車型外廓尺寸 注:針對城市高層住宅地下車庫,應根據(jù)當?shù)匾蟀词裁窜囆驮O計才計算成有效的停車位為原則,,來選擇車型及尺寸,。若當?shù)責o特殊要求,原則上按小型車進行設計。 2) 停車方式:汽車庫內停車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有傾角 300,、450、600)和垂直式,,或混合采用此三種停車方式,。 從駕駛和停車的安全、方便,、習慣上講,,原則上應優(yōu)先選擇或只采用垂直式停車方式 3) 汽車與汽車、墻,、柱,、護欄之間最小間距 縱向指汽車長度方向、橫向指汽車寬度方向,,凈距是指最近距離,,當墻、柱外有突出物時,,應從其凸出部分外緣算起 4) 各車型建筑設計最小停車帶、停車位,、通車道寬度 a)通常情況下,,垂直式后退停車的小型車的停車位最小尺寸宜為 5.3m(長)X2.4m(寬),通車道最小寬度宜為 5.5m,; b)汽車庫內的通車道寬度應按上表選用,,但至少應大于或等于 3.0m; c)通過對上表的數(shù)據(jù)分別計算(下表數(shù)據(jù)只包含停車和緊鄰車位的通車的面積,,不是每停車位的建筑面積),,小型車采用垂直式后退停車方式時,其占用的面積最??; ●常見問題 1) 柱網偏大造成停車位尺寸偏大、通道偏大,,從而增加車庫面積,; 2) 柱網偏小造成停車位尺寸、通道寬度不滿足規(guī)范,,從而影響停車使用,; 3) 較多處出現(xiàn)停放一輛車、二輛車的不經濟的柱網開間,; 4) 確定柱網時,,沒考慮建筑抹灰厚度、消火栓對停車位尺寸和通道寬度的影響; 5) 不熟悉規(guī)范,; 6) 確定柱網時沒考慮場地地質條件和地下水位,; ●設計指引 1) 柱網的確定方法 2) 柱網的考慮因素及確定 a)中低檔產品,除北京外,,中柱停車位尺寸取值為 5050X2400,邊柱停車位尺寸取值為5300X2400,;通車道寬度取值為 5500; b)高檔產品,,除北京外,,中柱停車位尺寸取值為 5250X2500,邊柱停車位尺寸取值為5500X2500,通車道寬度取值為 5700,; c)北京中柱,、邊柱停車位尺寸為 6000X2500,通車道寬度取值為 6000,; d)柱子截面寬度按 600 設計,,加上抹灰厚度后為650,正好與消火栓同寬,,不占用停車位寬度,; e)柱子外邊應內退停車位端線至少 250,以避免消火栓安裝后占用通車道寬度,; f)表中數(shù)據(jù)已考慮防撞板厚度 50,; g)表中數(shù)據(jù)沒考慮停車位縱向之間有墻體,若有,,相應位置的柱網應調整加大,,以滿足汽車縱向與墻體間的間距; 十,、層高 ●規(guī)范依據(jù) 凈高指樓地面表面至頂棚或其他構件底面的距離,,未計入設備及管道所需空間; ●常見問題 1) 車庫層高與項目定位不匹配,; 2) 車庫層高過高,,增加不必要的建設成本; 3) 車庫層高不足,,不滿足規(guī)范且影響停車使用,; ●設計指引 1) 車庫層高的計算公式: 車庫層高=結構高度+噴淋管高度或電纜橋架高度(兩者取大值)+風管高度+樓地面裝修面高度+車庫最小凈高. 2) 車庫層高的考慮因素及確定 a)上表數(shù)據(jù)沒考慮人防。若有人防,,應根據(jù)人防等級,,應經計算后確定結構高度及層高; b)負1層結構高度已考慮消防車荷載(20kN/㎡),。若無,,應經計算后確定結構高度及層高; c)若采用的結構形式與上表不一致時,應經計算后確定結構高度及層高,; d)結構高度取值是按 8.1mX8.1m 柱網考慮的經驗值,; 十一、覆土厚度 ●規(guī)范依據(jù) 各地要求不同,,應按項目所在地的綠地管理技術規(guī)定執(zhí)行 ●常見問題 1) 覆土厚度不滿足當?shù)鼐G地管理技術規(guī)定,; 2) 覆土厚度過厚,增加不必要的建設成本,; 3) 覆土厚度不足,,不滿足景觀及總平面管網要求; ●設計指引 1) 應根據(jù)當?shù)鼐G地管理技術規(guī)定確定覆土方案和計算覆土厚度,; 2) 根據(jù)小區(qū)場地豎向布置,,按照減少土石方開挖原則來考慮覆土厚度; 3) 根據(jù)多利用場地原始土壤少采用車庫屋頂覆土來分配綠化面積,,確定覆土厚度,; 4) 應滿足景觀要求,確定覆土厚度,; 5) 應滿足總平面管網要求,,確定覆土厚度; 十二,、人防面積及布置 ●規(guī)范依據(jù) 各地要求不同,,應按項目所在地的人防管理技術規(guī)定執(zhí)行 a)所有建筑均按建筑形式分類,指標計算與使用功能無關,。計算方法:(1)十層以上(含十層)的建筑,應修建“滿堂紅”防空地下室,,可按其第十層標準面積指標計算,;(2)十層(不含十層)以下,基礎埋深超過 3 米(含 3 米)的建筑,,應按其面積(含地下)的 3%修建,;(3)十層(不含十層)以下,基礎埋深不超過 3 米的建筑,,應按其面積(含地下)的 2%修建,;(4)單建工程(地上建筑投影范圍之外的地下建筑)應按其面積的 30%修建。如一棟建筑既有高層又有多層,,應按上述要求對建筑進行豎向分割后,,分類計算應建設人防面積指標。 b)為小區(qū)配套建設的中小學,、幼兒園,、市政站點等可不結合修建防空地下室。如上述項目與其它建筑合并設置,應將其面積指標扣除,。 ●設計指引 1) 平戰(zhàn)結合,; 2) 為減少人防對車庫的干擾,將人防布置在次要交通流線區(qū)域,; 3) 為節(jié)約建造成本,,多建物資儲備所、少建人員掩蔽所,; 4) 避免出現(xiàn)人防門在平時開啟后對車位影響,; 5) 人防的防護單位盡可能做大,并結合防火分區(qū)進行分隔,,以節(jié)約建設成本,; 6) 車庫通向人防單元通道的門采用活門檻; 十三,、車庫防水及排水 ●規(guī)范依據(jù) 1)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2008,; 2) 《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程》JGJ155-2007; ●設計指引 1) 防水措施及辦法 ·確定正確及合理的防水等級 ·確定正確及合理的主體結構,、施工縫,、后澆帶、變形縫的防水措施,; ·盡量采用不設或少設變形縫的結構方案,; ·處理好車庫底板、頂板,、側墻的防水構造,; ·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及施工進度,在成本許可的情況下,,選擇合理的防水材料,; 2) 排水措施及辦法 ·在最下邊一層的車庫底板處,沿擋墻四周設置排水溝(溝寬 300,,起點深 150,,坡度 0.5%),以防擋墻滲水,; 3) 在車庫坡道處設置截水溝: ·連接室內外的車庫坡道:應在坡道頂和底均設置截水溝(溝寬 300,,起點深 300,坡度 1%),;若坡道上空全無或部分無遮蓋物,,原則上應在坡道上再增加一截水溝,以防雨水過大,、出現(xiàn)雨水順坡流淌而影響車庫使用,。 ·非連接室內外的車庫坡道:應在下的坡道口設置截水溝(溝寬 300,,起點深 150,坡度 0.5%),,以防止車庫清洗時,,污水順坡道串樓層流淌。 4) 地下室頂板排水: ·確定找坡方式(結構找坡還是建筑找坡): 優(yōu)先選擇結構找坡,;具體情況,,要視車庫屋面大小、屋面形狀的規(guī)則性,、屋面給排水系統(tǒng)的排水方案,、建筑室外內高差處理等情況來定; ·北方地區(qū)視具體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找坡,; ·確定合理的排水方案(排水組織方向,、間距),結合場地情況,,盡量分區(qū),、分段、分方向的進行排水,; ·排水坡度≥1%,; 十四、重要經濟指標 ●設計指引 十五,、車庫細部做法 ●設計指引 1) 地下汽車庫在出入地面的坡道端應設置與坡道同寬的截流水溝和耐輪壓的金屬溝蓋及閉合的擋水檻,。 2) 汽車庫的停車位的樓地面上應設車輪擋,車輪擋宜設于距停車位線為汽車前懸或后懸的尺寸減 200mm 處,,其高度宜為 150~200mm,,車輪擋不得阻礙樓地面排水。 3) 汽車庫的樓地面應采用強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非燃燒體材料,。 4) 汽車庫內坡道面層應采取防滑措施,并宜在柱子,、墻陽角及凸出構件等部位設防撞措施。 5) 汽車庫內應在每層出入口的顯著部位設置標明樓層和行駛方向的標志,,宜在樓地面上用 彩色線條標明行駛方向和用10~15cm 寬線條標明停車位及車位號,。在各層柱間及通車道盡端應設置安全指示燈。 6) 室內裝修做法 1)樓地面:環(huán)氧自流平樓地面或其他耐磨地面 2)墻面:涂料(臨土壤的內墻面為防霉涂料) 3)天棚:涂料 第二部分:結構 一,、結構專業(yè)管控要點 本次優(yōu)化設計的目的是通過采用適宜的結構形式,一方面達到可以降低地下車庫的層高, 減少基礎埋深,、墻高、外墻防水面積,、土方及護坡,、降水及抗浮費用,;另一方面達到直接降 低樓層(屋面)梁、板及基礎土建造價,。 為達到上述目的,,需要從基礎選型、柱網布局,、樓蓋(屋蓋)結構選型,、荷載取值等方 面綜合考慮。 二,、基礎選型 由于車庫柱軸力不大,,在考慮車庫基礎時一般根據(jù)當?shù)氐刭|條件選型,持力層較深采用樁基,,較淺采用獨基,,有地下水時還需考慮抗水板。 如在重慶地區(qū),,巖石埋深淺,,一般都以中風化巖石作為基礎持力層;同時由于通常情況下無地下水,,也不需要考慮抗水板,。所以在重慶車庫基礎常見的是嵌巖樁基礎和獨立基礎:巖層距車庫地坪標高超過 2.0~2.5m 左右時會采用嵌巖樁基礎;小于 2.0~2.5m 左右時采用獨立基礎,。而這兩種基礎中獨立基礎的費用較低,。具體如圖 4-2 所示。 但是在成都或北京地區(qū)持力層一般為土層,,同時由于地下水影響,,車庫一般會考慮獨立基礎+抗水板設計或筏板設計。由于有地下水存在,,基礎埋深越深水壓越大,,基礎成本也就越高,所以應盡量控制層高來減小基礎埋深,,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在車庫地下室周邊一般采用與車庫結構連為一體的鋼筋砼擋土墻。對于其它區(qū)域因環(huán)境設計產生的擋土墻,,采用重力式擋土墻,、錨桿擋土墻、樁板式擋土墻等形式,。一般而言,,對擋土高度小于 8.0m,邊坡變形要求低的區(qū)域,,采用重力式擋土墻,;對擋土高度大于 8.0m,,邊坡變形要求高的區(qū)域,采用錨桿擋土墻,;對場地大小受限,、邊坡需要小開挖的區(qū)域,采用樁板式擋土墻,。 在無地下水的地區(qū),,不需考慮水對擋墻的側壓力,擋墻的高度對造價影響不大,,如重慶,;但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qū),擋墻過高會增加較多造價,。特別是在大城市中,,已建的房屋可能會離地下室很近,還需考慮基坑支護及抽水費用,,應該盡量控制層高以控制成本,,如成都及北京。 綜上所述,,在重慶等地質條件較好,,無地下水的城市地下室層高對基礎部分土建成本的影響遠遠不如成都或北京等地區(qū)。 我們以北京富盛二期地下車庫頂板分別采用方案一(無梁樓蓋)和方案二(梁板式樓蓋)為例,,列舉了五種類型的基礎形式進行比較,,分別為 1) 獨立柱基加防水板; 2) 滿堂平筏板正柱帽,; 3) 滿堂平筏板倒柱帽,; 4) 滿堂十字型次梁沿柱主梁筏板; 5) 滿堂沿柱一個方向為主梁,、另一個方向為間距三分之一柱距的單向次梁筏板,; 基礎形式參見圖 4-1。按一個中柱基礎進行綜合經濟比較發(fā)現(xiàn),,如表 4-1 所示,,如果地下室層 1、2 采用無梁樓蓋或梁板式樓蓋,,當考慮地下室分隔墻,、樓梯、車道等項目時,,其綜合經濟造價基礎形式 3 與形式 1 接近,,而形式 2,、4,、5 均比形式 1 的高得很多,。 (1)獨立柱基抗水板: (2)滿堂平筏板正柱帽: (3)滿堂平筏板反柱帽: (4)滿堂十字形次梁沿柱主梁筏板: (5)滿堂沿柱一個方向為主梁、另一方向為間距三分之一柱距的單向次梁筏板 a)每個中柱基礎的鋼筋,、混凝土用量及造價為 8.2mX8.2m 所屬面積的值,,其他造價包括:土方、護坡,、外墻混凝土,、外墻防水按整棟工程總面積比例攤算到一個中柱所屬面積;回填砂石,、墊層混凝土,、底板防水按中柱所屬面積計算,帶括號數(shù)值為當前考慮與高層主樓基礎處理不均勻沉降筏板下墊 50mm厚聚苯板軟墊層的值,,地下室頂板上防水及地下室地面做法不計在內,。 b)對比比率以基礎形式 1 為 100%,方案 1 為無梁樓蓋平托板柱帽,,方案2 為粱板式式樓蓋,。 以下為重慶地區(qū)常用的基礎形式,列舉了樁基或獨立基礎,,如下圖所示 樁基平面如下: 獨基平面圖如下: 三,、柱網布局 車庫的柱網設置,首先應根據(jù)建筑對該項目的產品定位及建筑對車庫的不同需求來進行初步布置,;結構應在滿足建筑要求的情況下對柱網進行調整,。 在柱網設置中,8.0x7.8 或以上的柱網稱為大柱網,;8.0x(5.0+6.2)或以下的柱網稱為小柱網,。 大柱網的柱子和基礎的數(shù)量少,建筑布局靈活,,采用這種柱網布局可以減小柱子及基礎成本,;但相應在荷載較大時梁板造價高于小柱網。所以當基礎為樁基且為多層車庫時,,建議考慮大柱網,;當基礎為獨立基礎且為單層車庫時,建議考慮小柱網設置,。 大柱網及小柱網如下圖所示: 大柱網: 小柱網: 四,、樓(屋)蓋結構選型 a)以上選型未考慮人防結構。 ●各種樓蓋附圖如下: 1) 無梁樓蓋: 2) 十字梁板樓蓋: 3) 井字梁板樓蓋: 我們對部分城市的項目及典型案例進行了統(tǒng)計,,如表下圖所示: a)LG1: 井字梁樓蓋 LG2: 無梁空心樓蓋 LG3: 無梁實心樓蓋 LG5: 十字梁樓蓋 LG6: 無梁樓蓋平托板柱帽 LG7: 無梁蜂巢芯樓蓋 LG8: 單向主次梁樓蓋 LG9 無次梁梁板樓蓋,; b)+表示含土石方造價; c)表格中空格部分為缺失數(shù)據(jù),; d)其他造價包括外墻和底板的卷材防水,;土方和護坡等,; e)涂陰影部分為獨立柱基礎加防水板(基礎),無梁樓蓋平托板柱帽(樓蓋),。 通過上表中各實際工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對比和分析,,可以看出,無梁樓蓋加平托板柱帽的樓蓋形式是目前項目中比較經濟的方案,。 上述地區(qū)采用無梁樓蓋可以減小層高,,降低造價;而在重慶地區(qū)采用梁板式樓蓋更為節(jié)約造價,。 下圖所示為北京富盛二期的部分結構平面圖及剖面,,具體詳圖 4-7 所示,僅供參考(方案一:無梁樓蓋;方案二:梁板式樓蓋) 五,、荷載取值 1,、車庫荷載 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取值。 2 覆土及景觀荷載 根據(jù)建筑種植屋面,、設備管道埋深,、景觀造型的要求綜合考慮,按需要的最大覆土厚土取值,。 3 消防車荷載 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要求,,并根據(jù)覆土厚度進行折減取值。 4 人防荷載 根據(jù)人防設計等級,,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取值,。 六、各地區(qū)地下車庫樓(屋)蓋及基礎選型的建議 車庫一般屬于地下結構,,地區(qū)不一樣,,場地情況就不一樣,那么車庫結構控制的目標就不一樣,,如果場地情況復雜,,譬如地下水位高,水浮力大,,基坑支護及基礎造價高,,就應以控制層高為主要目的,減少水浮力,,降低基礎造價,,如成都、北京,,由于柱距較大,,如采用梁板式樓蓋時,梁截面高度大,機電管道需在梁下通行,,導致層高多數(shù)在 3.8~4.5 米之間,,而采用無梁樓蓋時,層高可降低到 3.3~3.4 米。根據(jù)以上分析,,建議樓蓋形式采用無梁樓蓋平托板柱帽,基礎形式采用獨立柱基加防水板,;如果場地情況簡單,,譬如無地下水,基坑開挖只需放坡就能解決,,基礎僅是獨立基礎或樁基礎,,不需要做抗水浮力底板,就應以控制樓(屋)面造價為主要目的,,如重慶,。 另外根據(jù)現(xiàn)行《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地下一層頂板如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應采用梁板結構,。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在不同的地區(qū),根據(jù)不同的地質條件來選擇不同的車庫作法,,在保證安全及滿足規(guī)范的前提下達到節(jié)約造價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