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臣術
一,、立節(jié)
60. 歷觀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積累殊異之跡,勞身苦體,,契闊勤思,,平居不惰其業(yè),窮困不易其素,。(卷二十八 吳志下) 【譯】縱觀古往今來有功于社會國家的人士,,都積累了特異不凡的事跡,他們勞累身體,,承受艱辛,,勤奮思考,平常生活不荒廢學業(yè),,遭遇窮困也不改其志向,。
61. 夫賢者之為人臣,不損君以奉佞,,不阿眾以取容,,不墮公以聽私,不撓法以吐剛,,其明能照奸,,而義不比黨。(卷四十四 潛夫論) 【譯】賢者作為臣子,,不以奉承和花言巧語使君主圣德受到損害,,不為討人高興而曲意迎合大眾,不損壞公義來順從私欲,,不擾亂法紀而畏懼強暴,。他們的明智能夠辨別奸邪;他們的行為符合道義,從不結黨營私,。
62. 楊震字伯起,,弘農人也。遷東萊太守,。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拐鹪唬骸柑熘裰?,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卷二十三 后漢書三) 【譯】楊震,,字伯起,弘農人,。遷官東萊太守,。赴任途中經(jīng)過昌邑,以前所推薦的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求見,。到了晚上,王密身帶黃金十斤準備贈送給楊震,。楊震說:「身為老友的我了解您的為人,,而您卻不了解我的為人,這是為什么呢,?」王密說:「在黑夜里是沒有人知道的,。」楊震說:「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您知道,,怎么說沒人知道呢,?」
63. 昔者晉寧公問于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重祿不極諫,,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梗ň硎?后漢書二) 【譯】從前晉寧公問叔向說:「國家的禍患,以何為大,?」叔向說:「大臣重祿位而不愿力諫,,小臣怕獲罪而不敢說話,下情不能上達,,這是國家很大的禍患,。」
二,、盡忠
64. 人臣之行,,有有作行六正①則榮,犯六邪②則辱,。(卷四十三 說苑) 【譯】作為人臣的操守,,實行六正就會獲得尊榮,觸犯六邪就會自取其辱,。 【批注】 ①六正:一,、高瞻遠矚,防患未然,,此為「圣臣」,;二、虛心盡意,,扶善除惡,,此為「良臣」;三,、夙興夜寐,,進賢不懈,此為「忠臣」,;四,、明察成敗,轉禍為福,,此為「智臣」,;五、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此為「貞臣」;六,、剛正不阿,,敢諍敢諫,,此為「直臣」。 ②六邪:一,、安官貪祿,,不務公事,此為「具臣」,;二,、溜須拍馬,曲意逢迎,,此為「諛臣」,;三、巧言令色,,嫉賢妒能,此為「奸臣」,;四,、巧舌如簧,挑撥離間,,此為「讒臣」,;五、專權擅勢,,結黨營私,,此為「賊臣」;六,、幕后指揮,,興風作浪,此為「亡國之臣」,。
65.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梗ň砭?孝經(jīng)) 【譯】孔子說:「君子奉事君王,在朝為官時,,想著如何盡忠,,謀劃國事;從朝廷退居在家時,,又想著如何來糾正補救君王的過失,。對于君王的優(yōu)點,,必定幫助發(fā)揚;對于缺點,,則必定匡正補救,。所以在上位的君王和在下位的臣子,都能夠相親相愛了,?!?/SPAN>
三、勸諫
66. 忠有三術: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謂之防也,;發(fā)而進諫進諫作止之,謂之救也,;行而責之,,謂之戒也。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卷四十六 申鑒) 【譯】臣子進忠有三種表現(xiàn):第一種是預防,,第二種是補救,,第三種是告誡。錯誤尚未發(fā)生而設法避免,,稱為「防」,;發(fā)生錯誤而能進行勸阻,稱為「救」,;已經(jīng)造成了再直言指責,,稱之為「戒」。預防是最上等的措施,,補救是次等的,,告誡是最下等的。 【補充】商務印書館排印《群書治要》,,有眉批「進諫作止之」,,而世界書局二○一一年三月出版的《群書治要》則無。
67. 孔子曰:「侍于君子①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卷九 論語) 【譯】孔子說:「隨侍君子時有常犯的三種過失:話沒有到當說時說,,這就犯了心浮氣躁之過,;話當說而不說,就犯了隱匿之過,;沒有觀察君子的神色(神色表示意向),,猶如盲者說話不看對方,大為失禮,,所以也是過失,。」 【批注】①君子:指有德或有位之人,。
68. 景公問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何若?」對曰:「有難不死,,出亡不送,。……言而見用,,終身無難,臣何死焉,;謀而見從,,終身不出,臣何送焉,。若言不用,,有難而死,是妄死也,;謀而不從,,出亡而送,是詐偽也,。忠臣也者,,能納善于君,而不與君陷于難者也,?!梗ň砣?晏子) 【譯】齊景公向晏子問道:「忠臣應該如何輔佐國君?」晏子回答說:「國君有危難,,忠臣不送死,;國君出外逃亡,忠臣不送行,?!页嫉闹G言如果被采用,,國君一生都沒有危難,忠臣何需送死,?忠臣的謀劃如果聽從了,,國君終身不會出逃,忠臣何需送行,?如果諫言不被采納,,國君有危難而跟著去死,這樣做是盲目地死??!謀劃不被聽從,國君出逃時去送他,,這樣做是欺騙,、偽善的行為啊,!所以當忠臣的人,,能夠向君主進諫善言,而不和君主一起陷入危難的境地,?!?/SPAN>
四、舉賢
69. 子曰:「……汝聞用力為賢乎,?進賢為賢乎,?」子貢曰:「進賢賢哉?!棺釉唬骸溉?。」(卷十 孔子家語) 【譯】孔子說:「……你知道是努力做事稱為賢明,,還是舉薦賢才稱為賢明呢,?子貢說:「舉薦賢才才是賢明?!箍鬃诱f:「對,。」
70. 忠臣之舉賢也,,不避仇讎,;其廢不肖也,不阿親近,。(卷四十 韓子) 【譯】忠臣推薦賢能之人,,不避仇怨者;廢黜不肖之人,,不偏袒親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