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病
介紹 常識 病因 癥狀 預防 治療 診斷 飲食 保健
高血壓介紹
高血壓腦病是指當血壓突然升高超過腦血流自動調節(jié)的閾值(中心動脈壓大于140mmHg)時,腦血流出現(xiàn)高灌注,,毛細血管壓力過高,,滲透性增強,導致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的形成,,引起的一系列暫時性腦循環(huán)功能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
高血壓腦病為高血壓病程中一種危及患者生命的嚴重情況,,是內科常見的急癥之一,。起病急,進展快,,及時治療其癥狀可完全消失,,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則可導致不可逆腦損害及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甚至可導致死亡,。
高血壓腦病的發(fā)病病因
一,、高血壓腦病的發(fā)病病因
1.原發(fā)性高血壓
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占1%左右,高血壓病史較長,,有明顯腦血管硬化者更易發(fā)生,,既往血壓正常而突然出現(xiàn)高血壓的疾病,如:急進性高血壓和急性腎小球腎炎病人也可發(fā)生,。
2.繼發(fā)性高血壓
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腎小球腎炎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血壓中等程度增高,,也有發(fā)生高血壓腦病的可能。
3.某些藥物或食物誘發(fā)高血壓腦病
少見情況下,,高血壓患者應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同時,,又服用蘿芙木類,,甲基多巴或節(jié)后交感神經抑制劑,也會引起與高血壓腦病相似的癥狀,,進食富含胺類的食物也可誘發(fā)高血壓腦病,。
4.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后
高度頸動脈狹窄患者行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后,腦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壓腦病,。
二、高血壓腦病的發(fā)病機制
高血壓腦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有兩種學說:
1,、過度調節(jié)或小動脈痙攣學說:正常情況下,腦血管隨血壓變化而舒縮,,血壓升高時,,腦部血管收縮;血壓下降時腦血管擴張,當血壓急劇升高時可造成腦膜及腦細小動脈持久性痙攣,,使流入毛細血管的血流量減少,,導致缺血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內水分外滲增加,,可導致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在此基礎上可發(fā)生壞死性小動脈炎,斑點狀出血或多發(fā)性小栓塞,,引起腦血液循環(huán)急性障礙和腦功能損傷,,從而產生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
2,、自動調節(jié)破裂學說:腦血管通常隨血壓變化而擴張或收縮,,以保持腦血流量的相對穩(wěn)定,直接測量腦膜血管的直徑和用同位素間接測量入腦血流量,,均說明血壓下降時腦膜血管擴張,,血壓升高時則收縮,正常人當平均動脈壓(MAP)在60~120mmHg之間時腦血流量是恒定的,,血壓明顯上升,,如MAP≥180mmHg時,自動調節(jié)機制破壞,,原先收縮的腦血管(血壓升高時收縮)由于不能承受過高的壓力而突然擴張,,產生所謂被動性擴張現(xiàn)象,結果腦血管過度灌注,,腦血流量增加,血漿滲透壓增高,,滲入血管組織周圍而導致腦水腫和顱內高壓,從而產生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
高血壓腦病的典型癥狀有什么
1.高血壓腦病平均發(fā)病年齡為40歲,,兒童和60歲以上亦可發(fā)生。發(fā)病年齡與病因有關,,急性腎小球腎炎引起多見于兒童或青年,慢性腎小球腎炎以青少年及成年多見,,子癇常發(fā)生于年輕婦女,,惡性高血壓引起多見于30~50歲。動脈壓升高通常發(fā)生在高血壓基礎上,,起病時先突然出現(xiàn)血壓急驟升高,,舒張壓常在140mmHg以上,平均動脈壓常為150~200mmHg,。由于兒童,、孕婦或產后婦女的初始血壓較低,以及妊娠毒血癥造成子癇的患者和急性腎小球腎炎患兒,,當血壓突升至180/120mmHg時即可發(fā)病,。
2.高血壓腦病臨床表現(xiàn)頗相似,可把高血壓腦病看作發(fā)生在腦部的高血壓危象,。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發(fā)生高血壓腦病一般需12~48h,,短則數(shù)分鐘,,長則1~3天,出現(xiàn)劇烈頭痛,、嘔吐,、視盤水腫和黑矇,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一過性失語,、偏癱,、偏身麻木、聽力障礙和病理反射等,。有時出現(xiàn)前驅癥狀,,如精神錯亂、水腫,、無力和不適等,,此時病人臥床休息,適當處理,,??杀苊膺M展。頭痛常為早期癥狀,,局限于后枕部或全頭痛,,清晨明顯,,情緒緊張、咳嗽及用力時加重,,與血壓增高及腦水腫導致顱內壓增高有關,,降壓藥和脫水劑可緩解。視盤水腫常伴火焰狀出血,、絨毛狀滲出物和動脈痙攣變細等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視力模糊、偏盲或黑矇等,。
3.有些患者可伴頸強直,,可能為枕骨大孔疝前期表現(xiàn)。癲癇發(fā)作常見(10.5%~41%),,為腦缺血缺氧所致,,多為全面性強直-陣攣發(fā)作,意識喪失可伴舌咬傷和尿失禁等;少數(shù)患者為局灶性,,歷時1~2min,,可反復發(fā)作,最后進入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個別病例因發(fā)作誘發(fā)心力衰竭死亡,。病人可出現(xiàn)嗜睡或昏迷,通?;杳猿潭炔簧?,可見煩躁、精神錯亂,、定向力及判斷力障礙和沖動行為等,。個別病人出現(xiàn)陣發(fā)性呼吸困難,是呼吸中樞缺血及酸中毒所致,。及時降壓治療,,患者所有癥狀可在數(shù)分鐘至數(shù)天內消失,病程短,,不遺留任何后遺癥,,如不及時救治可導致嚴重神經功能損害,甚至死亡,。
高血壓腦病應怎樣預防
一,、合理飲食
1、飲食對于高血壓腦病的重要性:民以食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
2,、高血壓腦病患者的飲食宜忌:
(1)碳水化合物食品:
適宜的食品:米飯,,粥,,面,面類,,葛粉,湯,,芋類,,軟豆類。
應忌的食品:蕃薯(產生腹氣的食物),,干豆類,,味濃的餅干類。
(2)蛋白質食品:牛肉,,豬瘦肉,,白肉魚,蛋,,牛奶,,奶制品(鮮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納豆,,黃豆粉,油豆腐),。
應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豬的五花肉,排骨肉,,鯨魚,,鯡魚,金槍魚等,,加工品(香腸),。
(3)脂肪類食品。
適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醬。
應忌的食品:動物油,,生豬油,,熏肉,油浸沙丁魚,。
(4)維生素,,礦物質食品,。
適宜的食品:蔬菜類(菠菜,白菜,,胡蘿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黃瓜)水果類(蘋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類,菌類宜煮熟才吃,。
應忌的食物:纖維硬的蔬菜(牛蒡,,竹筍,豆類),。
刺激性強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蔥,,芥菜)。
(5)其他食物
適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飲料,。
應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 酒類飲料,,鹽浸食物(成菜類,,成魚子)醬菜類,咖啡,。
二,、適量運動
運動對高血壓腦病的重要性:有句話說:“年輕時,用健康換取金錢,,年老時,,用運動換取健康,”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jié)僵硬的發(fā)生,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續(xù)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才會有幫助,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都是有氧運動。
高血壓腦病應怎樣治療
1,、高血壓腦病發(fā)作時應在數(shù)分鐘至1h內使舒張壓迅速降至110mmHg(高血壓患者)或80mmHg以下(血壓正常者),,恢復腦血管自動調節(jié)機制,但降壓不要過快,、過低,,以防發(fā)生腦血流灌注不足,誘發(fā)腦梗死;老年人個體差異大,,血壓易波動,,用藥應從小量開始,逐漸加量,,以免血壓降得過快,、過低,引起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臨床常用:
(1)硝普鈉(Sodium nitroprusside):可同時使小動脈,、毛細血管及小靜脈擴張,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左心室前后負荷均降低,,適于伴左心衰或急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患者,5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滴速1ml/min,,每2~3min測1次血壓,調整滴速及用量使血壓維持在適宜水平;此藥降壓迅速穩(wěn)定,,無不良反應,,但理化性質不穩(wěn)定,配制后須在12h內使用,。
(2)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25mg加于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根據(jù)血壓調節(jié)滴速,降壓作用迅速,監(jiān)護較硝普鈉簡單,,副作用較少,,有人主張用它代替硝普鈉,尤適宜合并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功能不全者,。
(3) 利舍平(利血平)(Reserpine):可耗竭交感神經末梢兒茶酚胺貯存,擴張血管及降低血管周圍阻力,。1mg肌內注射,,1.5~3h起效,必要時每6~12h可重復注射,,適于快速降壓后維持用藥,。副作用為鼻塞、口干,、心動過緩,、嗜睡和帕金森病樣表現(xiàn)。
(4)卡托普利(captopil):主要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系統(tǒng))的特異性競爭型抑制劑,,抑制RAA系統(tǒng)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阻止血管緊張素-Ⅰ轉換為血管緊張素-Ⅱ,抑制醛固酮分泌,,減少水鈉潴留,。12.5~25mg口服,3次/d,,60~90min顯效,。可見胃腸道反應,、失眠,、口干及中性粒細胞減少,心衰患者不宜使用,。
(5)降壓后可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心痛定)10~20mg舌下含服或咬碎咽下或直腸給藥,3次/d,,也可用氣霧劑噴入口咽部,,每次0.5mg,連用6次;本藥為鈣通道拮抗藥,,20~30min起效,,1.5~2h降壓明顯,1次用藥后奏效達80%,,可使平均動脈壓下降25%,。對高血壓腦病合并冠心病,,病情不太嚴重患者最理想,是較安全,、迅速的降壓藥,。
高血壓腦病的鑒別診斷
1.高血壓腦病與高血壓危象都是高血壓的特殊臨床表現(xiàn),共同特點均表現(xiàn)血壓急劇升高,,但發(fā)病機制及臨床表現(xiàn)不同,。
2.出血性卒中: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SAH)均可出現(xiàn)腦水腫及顱內壓增高癥狀,如高血壓,、劇烈頭痛,、嘔吐、癲癇發(fā)作,,甚至昏迷等,。高血壓腦病以舒張壓升高為主,神經功能缺失癥狀體征為一過性,,腦出血神經功能缺失體征固定并可加重,,SAH可見腦膜刺激征,CT檢查有肯定的鑒別價值,,高血壓腦病顯示彌漫性腦水腫,腦卒中可見高密度或低密度病灶證據(jù),。
3.尿毒癥性腦?。耗蚨景Y合并高血壓并出現(xiàn)腦部癥狀時,須鑒別為高血壓腦病或尿毒癥腦病引起,。高血壓腦病常伴癲癇發(fā)作和黑矇,,降壓后癥狀迅速好轉;尿毒癥腎功能障礙嚴重,常伴撲翼樣震顫或肌陣攣,,血尿素氮或肌酐增高,,透析治療后癥狀可緩解;尿毒癥患者很少發(fā)生癲癇樣發(fā)作和黑矇,有助于鑒別,。
4.高血壓性心臟病引起的肺水腫需與高血壓腦病鑒別,,前者有明顯肺水腫癥狀體征,糾正肺水腫后血壓下降,,可資鑒別,。
5.顱內占位性病變:雖有嚴重頭痛,但為緩慢出現(xiàn),,非突然發(fā)生,,其他顱內壓增高癥狀和局灶性神經體征亦是進行性加重。血壓雖可升高,,但不及高血壓腦病的顯著增高,。
6.顱內腫瘤,可通過腦超聲波,腦血管造影或CT等檢查加以確診,。顱內腫瘤是生長于顱內的腫瘤通稱為腦瘤,,包括由腦實質發(fā)生的原發(fā)性腦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fā)性腦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腫瘤發(fā)生自腦,、腦膜、腦垂體,、顱神經,、腦血管和胚胎殘余組織者,稱為原發(fā)性顱內腫瘤,。由身體其他臟器組織的惡性腫瘤轉移至顱內者,,稱為繼發(fā)性顱內腫瘤。顱內腫瘤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以20~50歲為最多見,。小兒時期比較常見的腫瘤之一,因為小兒顱內腫瘤惡性者多及良性腫瘤位置深在險要而切除困難,,故常危及小兒生命,。
高血壓腦病患者飲食禁忌
1、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量,,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尤其是深色蔬菜。像芹菜,、黃瓜,、豆角、西紅柿等,,富含抗氧化維生素和食物纖維,,這對血壓或心血管病有保護作用。其他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B12均應及時補充,以防止缺乏,。
2,、保證膳食中鈣的充足攝入,有利于控制血壓,。另外,,雖然蛋白質有助于促進鈣的攝入,但高蛋白飲食,,容易造成尿鈣排出增加,,需要及時補充,。含鈣(鈣食品)豐富的食物有脫脂奶、豆制品等,。
3,、食用油宜多選植物油,其他食物宜選用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以及深海魚類,、禽肉、瘦肉及低脂乳等,。
4,、減少食鹽攝入量。高血壓病患者每天攝入鹽量應少于5克,,大約小湯匙每天半匙,,尤其對鹽敏感的患者要更少。
5,、保證合理膳食,。高血壓病患者飲食應限制脂肪攝入,少吃肥肉,、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糕點,、甜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魚、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6、有效控制體重可預防高血壓,。減肥,、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法是節(jié)制飲食,減少每天攝入的總熱量,。
7,、戒煙。煙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8,、限酒。大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壓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飲酒后當時血壓不高,,但過后幾天仍可呈現(xiàn)血壓高于平常,。
高血壓腦病見于高血壓患者,由于動脈太突發(fā)急驟升高,,導致腦小動脈痙攣或腦血管調節(jié)功能失控,,產生嚴重腦水腫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任何類型高血壓只要血壓顯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壓腦病,,但臨床上多見于既往血壓正常而突然發(fā)生高血壓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妊娠中毒癥等,,也好發(fā)于急進型或嚴重緩進型高血壓伴明顯腦動脈硬化的病人。除血壓突然升高外,,常伴劇烈頭痛與神志改變,,有時還出現(xiàn)肢體活動障礙,眼底檢查有局限性或彌漫性視網膜小動脈痙攣,,但不一定有出血,、滲出或水腫,降壓治療后可迅速恢復,。
高血壓腦病患者的保健措施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guī)律,,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刺激,。應早睡早起,不宜在臨睡前活動過多和看刺激性的影視節(jié)目,。睡眠,、工作和休息時間大致各占1/3。注意保暖,,宜用溫水洗澡,,水溫在40℃左右。避免受寒,,因為寒冷可以引起毛細血管收縮,,易使血壓升高,。飲食要求低鹽、低脂肪,、低熱量,、禁忌煙酒。每日食鹽量控制在10克以下,,如有心力衰竭和水腫者,,還應減少食鹽量?;颊呷巛^肥胖,,還要控制脂肪、膽固醇和糖的攝入,,以素油素食為好,。
2、進行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有利于減肥,,降低高血脂,防止動脈硬化,,使四肢肌肉放松,、血管擴張,有利于降低血壓,。
高血壓腦病見于高血壓患者,,由于動脈太突發(fā)急驟升高,導致腦小動脈痙攣或腦血管調節(jié)功能失控,,產生嚴重腦水腫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任何類型高血壓只要血壓顯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壓腦病,,但臨床上多見于既往血壓正常而突然發(fā)生高血壓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妊娠中毒癥等,,也好發(fā)于急進型或嚴重緩進型高血壓伴明顯腦動脈硬化的病人。除血壓突然升高外,,常伴劇烈頭痛與神志改變,,有時還出現(xiàn)肢體活動障礙,眼底檢查有局限性或彌漫性視網膜小動脈痙攣,,但不一定有出血,、滲出或水腫,降壓治療后可迅速恢復,。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占1%左右,,高血壓病史較長,,有明顯腦血管硬化者更易發(fā)生,既往血壓正常而突然出現(xiàn)高血壓的疾病,,如急進性高血壓和急性腎小球腎炎病人也可發(fā)生,。繼發(fā)性高血壓,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腎小球腎炎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血壓中等程度增高,,也有發(fā)生高血壓腦病的可能,。少見情況下,高血壓患者應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同時,,又服用蘿芙木類,,甲基多巴或節(jié)后交感神經抑制劑,也會引起與高血壓腦病相似的癥狀,,進食富含胺類的食物也可誘發(fā)高血壓腦病,。 來自 求醫(y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