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和曹禺黑嬰(張又君)遺作原載 - 印尼《生活報半周刊》1946年2月6日
老舍原名舒舍予,,生長于北平,是中國新文壇上的一員老將,。遠在鄭鐸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的時代,,老舍就以兩部長篇小說出了單行本:《老張的哲學》和《趙子曰》。老舍的文筆幽默,,又是完全用北平口語寫成的,。大概是民國十八九年時,倫敦牛津大學把他特請去做東方學院中國文學的講師,,在倫敦居留的期間,,他完成了一部《二馬》,寫馬氏父子在倫敦的生活,,很是生趣,,連載在《小說月報》上。 從英倫回國以后,,老舍任職于濟南的齊魯大學,。他繼《二馬》而完成的長篇小說《太明湖》,即寄到商務印書館,,剛巧“一二八”戰(zhàn)爭爆發(fā),,閘北的商務印書館連同東方圖書館一同為炮火所毀,老舍的小說稿子也燒掉了,,沒有能夠與讀者相見,。這一次被日寇炮火所毀的文稿很多,單就長篇小說而言,《太明湖》以外,,還有巴金的《新生》,,不過,巴金在一年以后重寫了他這一部小說,。 由“一二八”至“八一三”的幾年中,,老舍的作品相當?shù)亩啵郧八麘T寫長篇,,后來是短篇也寫了,。《文學》,,《文藝月刊》,,《宇宙風》,時有老舍的作品出現(xiàn),,如最近由賽珍珠譯成英文的《老牛破車》就是其中之一,。《老牛破車》是一個洋車夫的故事,,老舍仍舊保持他幽默的作風,,很透徹地描寫了洋車夫的生活和他的人生觀。 抗戰(zhàn)爆發(fā)后,,老舍怱怱南下,,決心獻身救亡工作,這和周作人之流比較,,是不能同日而語的,。他到上海,又到漢口,,隨著戰(zhàn)局的推移,,他隨后到了重慶。這時候,,全國文藝作家在抗戰(zhàn)第一號召之下團結起來了,,組織了“中華文藝作家協(xié)會”,老舍就是這個組織的負責人,。在種種困難的情形下,,他工作著,為了抗戰(zhàn),,為了建國,。 現(xiàn)在,老舍與曹禺已應美國務院之聘,,本月內(nèi)將到美國去了,。正如他在重慶所說的,,到了美國,他將努力使美國人明瞭中國新文學的內(nèi)容,,消除中美之間精神上的隔膜,。同時,并將替“文協(xié)”募捐基金,,相信同情中國作家的美國人士一定不少,,老舍此行,必有相當?shù)某删汀?/P> 說起曹禺,,凡是留心中國劇壇的人,,無人不曉這一個名字。曹禺原名萬家寶,,湖北人,,在天津南開大學肄業(yè)時,即對戲劇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轉(zhuǎn)學北平的清華,,用四年的時間,完成了他的處女作《雷雨》,,馬上得到中外的好評,。這時曹禺還不上三十歲呢! 《雷雨》在中國各大都市連續(xù)上演,,一九三七年上海各職業(yè)劇團在“卡爾登”聯(lián)合公演時,,中國旅行劇團上演,,一連二十天,,每天三場,場場滿座,!復旦劇社演出曹禺的第二部巨制《日出》,,也很成功?!对啊?,《北京人》,《蛻變》,,一部又一部,,可見這青年劇作家創(chuàng)作力的豐富了。 據(jù)重慶的報導,,曹禺最新的劇作是《橋》,。他今年不過三十六歲,生得很漂亮,,而且擅長京劇,,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也常常粉墨登場,演的是女角,。 |
|
來自: 梭羅河 > 《黑嬰(張又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