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然 來源:微信號smr8700 錢是人類制造的用來量化價值的商品,。顧名思義,,錢具備兩種功能: ①量化價值:這里只是衡量商品等價于多少數量的錢,而不需要實際存在一筆錢,。 ②作為商品交易:利用錢的商品屬性進行交易,,這里必須是實際存在的錢。 但由于這兩個功能通常是關聯(lián)發(fā)生的,,所以很多人會把它們混淆,、捆綁,但其實這兩個概念是獨立的,。 舉例:鑒寶欄目,,專家鑒定這個古玩價值40萬,他并不需要現場拿40萬出來買下來,。 問題核心:“值多少錢”和“有多少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描述商品價值,后者是描述資金量,。 股市同理,,大家把“股票值多少錢”和‘股市里流動的資金’搞混了。有人以為股票值多少錢,,股市里就有同樣數量的錢,,當股票價值縮水20%,他們會覺得有等價于20% 的錢也不見了,。 所謂的股市里的錢蒸發(fā)了,,是指股票貶值等同于多少錢損失了,并不是真有一筆等價的錢蒸發(fā)”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拿一個蘋果舉例,你有一個蘋果,,今天蘋果賣3塊一個,,明天降價賣2塊一個,你的蘋果還是蘋果,,但是從價值上,,你損失了1塊,這就是蒸發(fā),。 很多人提到股市蒸發(fā),,還是有人得利的,,這樣的說法也對,但是這是針對整個經濟體系的,,市場中任何一件商品的價格變化,,必然帶動影響了整個市場。 就好像豬肉掉價了,,賣肉的虧了,,但是消費者賺了。但是單獨談豬肉,,它的價值是蒸發(fā)了,。 所以很多人提到股市是一個交易的過程,這沒有錯,,但是這其實和股市蒸發(fā)增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股票不存在生產的過程,,只有交易的過程,賺錢的方法就是漲的時候持有,,跌的時候交給別人持有,。所以股市有著名的“搏傻理論”,股票賺錢就是比誰更傻,,更傻的人會在跌的時候接盤,,就會賠錢。 很多人理解,,賺的錢就是別人賠的錢,。這是錯誤的。股票真正賺的錢,,是該股票的市場價值的變化,,所以你能在升值的時候去持有,貶值的時候做空,。 你賺多少和別人虧多少無關,,只是股票的價值發(fā)生了變化。所以玩股票賺錢,,關鍵是何時持有的問題,。 最大的區(qū)別是股票沒有其他意義,股票僅有的意義就是他所代表的股權,。在中國,,這個股權只能在股市上體現他的市場價值,所以中國股票的唯一功能就是交易,。不像蘋果還可以吃,,還可以做糖,。但是如果單從交易形式上,它們沒有區(qū)別,。 拿房子來舉例,。我十年前買了個房,當時只要10W,,現在轉手可以賣80W,,房產商建好后賣給我,整個過程它一直是我的房子,,它漲了70W,,這個過程沒人虧損,只是我在持有房子的過程中,,它的價值發(fā)生了變化,。 蒸發(fā)也是一個道理,在商品價值的屬性上,,股票和房子沒有任何區(qū)別,。 還是那句話,我們要做就是股票增值的時候持有,,虧損的時候不持有而已,。
假設股市里只有一只股票,,單價為1元,總量為100股,,全部都由A持有,,B不持有股票,但是持有200元現金,,全世界就他們倆人,。那么全部的資本額就是200元現金,和市價100元的股票,。 B看好股票未來的發(fā)展,,所以愿意花120元購買這100股,A同意,,成交后(不計算交易費用),,A擁有120元現金,B擁有80元現金和市價為120元的股票,。全部的資本變?yōu)?00元現金和市價120元的股票,。 僅僅是B對于股市的預期變化并購買,,就造成了股市市值的增長,股市這20元的增加是虛擬資本的增加,,也就是媒體常說的“泡沫”,。之后由于該股票的發(fā)行公司表現不好,沒有分紅,,B覺得自己判斷錯了,,想要賣掉,最后100元和A成交,,那么最后A擁有100元市值的股票和20元現金,,B擁有180元的現金,整個市場還是200元現金,,但是股票回到了100元,,就是所謂的“蒸發(fā)了20元”。 相比最初,,股票的價格沒有變,,但是A和B的資本量發(fā)生了變化,所以股市的蒸發(fā)僅僅是虛擬資本的變化,,實體資本變化是由于虛擬資本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現實資本轉移。這才是股市的實質,。 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于非流通狀態(tài),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杠桿效應,?!笆聦嵣希墒惺橇魍ㄕ叩?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于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后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于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于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后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于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后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后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fā)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并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fā)并不等同于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fā)的奇觀源于“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里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于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于自己夸張的“數字杠桿”,。 ①股票的買賣 買賣股票的時候是眾多買家賣家一起出價,,看誰和誰的正好碰在了一起,。如果市場普遍看好某支股票,更多的人都想把它買進來,,愿意把它賣出的人相對比較少——賣的人報的售價就會比較高,,以滿足自己獲利的目的;買的人看到價位比較高,,就會考慮買入是否合算,,如果覺得合算,就可以報一個比上一次成交價更高的價位,,達成一次新的成交價,。這樣價格就逐步抬上去了反之如果股票不被看好,多數人希望趕緊拋掉,就會壓價賣,,讓買方接收過去,,價格就逐步被壓下來。 ②公司業(yè)績 股票的價格和業(yè)績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緊密相關,,投機型的莊家手里操縱著數十萬,、數百萬股,股價即使只波動幾分錢,,都會帶來巨大的資金變化,,他們不會像中小股民那樣愿意捂著等結果,而是會積極地尋求新的投機方向,,因此一旦有苗頭某支股票今后可能會跌,,就要在其成為事實之間趕緊出逃,反之就得迅速建倉,。只有投資型的莊家,,對某支股票買上百分之十幾到幾十的股份,等著最后吃紅利的,,就不會隨意拋售,。 比如有1000股,價格10元,。 如果有10人要買,,且愿意付出一定的溢價也能接受。結果愿意在10塊這個價格賣的股票只有100股,,有一個人手很快很高興的全買走了,。然后其他9人看到沒有了,于是有個人提高了價格,,說,10.1我買100股,。正好只有一個人愿意賣,。于是他們又成交了。又沒有賣的了,。于是又有人加價買,,依次股價就漲起來了。 根據市場的需求和銷售曲線,。股價越高賣的量越多,,反之相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