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前子看父,,三十歲后父看子”。很多老年人湊在一起喜歡比較自己的孩子,,談?wù)労⒆拥某删蜁屗麄兏械叫腋?,可是回家后老人再對自己的孩子夸獎“老誰家的那小誰”多么多么好,這樣做會讓自己的孩子徒增心理壓力,。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康復(fù)科心理治療師肖迅說,,很多老年人的攀比孩子的行為體現(xiàn)了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問題,。人到老年,,要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聚在一起談?wù)搩号畷r,,要認識到“兒孫自有兒孫?!保约旱纳眢w好才是最重要的,。攀比往往就會生氣,,生氣就會傷神,從而影響健康,。自己在外面生氣,,回家再讓兒女跟著生氣,實在是件不值得的事情,。對于老伙伴們的各種“顯擺”,,不妨一笑置之,轉(zhuǎn)身后依然過自己的生活,,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比家底 想證明自己還有用 案例:小順的父母退休前一直經(jīng)商,經(jīng)濟比較富裕,。小順剛剛工作,,父母就給他買了房買了車。跟鄰居們聊天時,,有人問小順的父母:“你兒子有女朋友了嗎,?什么時候結(jié)婚啊,?”小順的父母避開兒子是否有女朋友的話題不談,,而是直接說:“我給我兒子買房買車了,現(xiàn)在很多女孩子都找他呢,,不著急,,要慢慢挑,。”時間長了,,小順父母的這種行為招來了鄰居們的反感,,覺得他們老兩口“顯擺”、“炫富”,,很多鄰居都不愿意和他們聊天了,。 心理透視:本來是聊孩子的婚事,可是小順的父母卻不時顯擺自己的家底,,讓鄰居們感覺他們是在炫耀自己家里有錢,。肖迅說,事實上,,這一類老人的幸福感是很低的,。為了獲得人們的認可,有意無意地露露富,,內(nèi)心實際上比較空虛,。 老人們通常很排斥把錢看得很重的人。在大多數(shù)老人看來,,活得簡單快樂才是人生的幸福,。所以當(dāng)一些老人拿錢財攀比的時候,就已經(jīng)失去了大部分的朋友,。肖迅說,,老年人借孩子來“炫富”在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同時,其實也在證明自己還有用,?!昂芏嗬夏耆藭耄銊e看我現(xiàn)在好像不怎么樣,,但是我年輕時曾經(jīng)很輝煌,,所以我才能有錢給孩子買房買車?!睂嶋H上,,這反映了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不安全感,“‘秀’什么往往是擔(dān)心什么,,越是擔(dān)心別人認為他沒本事,,越是想通過‘有錢’來證明自己還有用?!?/P> 比孝順 其實是怕孩子不孝順 案例:薇薇是個孝順的女孩,,從小就討父母的喜歡,長大了也知道疼惜父母,,隔三差五的就給父母買東西,,給零花錢,。薇薇的爸媽也特別得意,逢人就說女兒如何孝順,,鄰里街坊,、親戚朋友沒有人不知道薇薇孝順的。薇薇的父母甚至跟不認識的人也夸自己女兒孝順,。有一次,,薇薇帶母親去商場買運動鞋,試鞋的時候,,母親坐在小凳上,,一邊試鞋一邊對售貨員說:“你看我這身衣服,全是我閨女給我買的,;你看我這包,,是我閨女出國給我?guī)Щ貋淼模晃艺f不要運動鞋了吧,,她非要給我買……”母親這種逢人就夸自己的舉動,,有時候讓薇薇覺得很尷尬:自己就是做了應(yīng)該做的事兒,母親至于走哪兒說到哪兒,、見到不認識的人也說嗎? 心理透視:攀比孩子孝順的老人往往是很細心的,,因為只有細心觀察兒女們平日里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才能有和其他老人攀比的內(nèi)容。肖迅說,,有些老年人攀比兒女孝順,,細致到“誰家的孩子昨天又買了什么東西來看父母,誰家的媳婦每天給父母打掃房間,、洗衣服,、下班過來做晚飯”等等,這些都是老人們攀比孩子孝順的一種表達,。形成這種習(xí)慣以后,,一些老人會把注意力放在兒女甚至兒媳、女婿的日常行為上,,不但忽略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會變得非常敏感,兒女稍有一點做得不順父母的心意,,就會被冠以不孝的罪名,。 有些老人還會想辦法暗示孩子去做一些表示孝心的事情,不斷增加攀比的資本,?!坝械睦先藭唤?jīng)意地說:你張叔叔下周要去歐洲游,。”“你李阿姨又要去美國了……”這樣過高的期望不但使自己活得累,,也讓孩子活得累,,壓力倍增,甚至使孝心變成一種形式,。 肖迅認為,,老年人越是攀比孩子孝順,越說明他內(nèi)心的顧慮:他怕孩子不孝順,。兒女給自己買了件衣服,、買了雙鞋子,都要四處夸耀,,不斷地放大,,這樣會使老人內(nèi)心的焦慮減少一些。但是老年人并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給兒女帶來的壓力,,老人到處炫耀,,四處表揚孩子的好,兒女并不領(lǐng)情,,反而覺得像戴上了“緊箍”,,仿佛對老人稍微有點不好,就對不住老人,。 如果遇到這樣的父母,,兒女怎么做才合適呢?肖迅建議,,不要和老人對著干,,“如果他通過這樣的表達能夠緩解自己內(nèi)心的壓力,就要讓他表達出來,。如果不讓老人說,,老人便會有‘我說兩句話他都嫌煩’的感覺。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其自然,,實在聽不下去,,就想法兒岔開話題?!?/P> 比出息 可能會傷害兒女 案例:小博從小就是品學(xué)兼優(yōu)的好孩子,,屬于那種經(jīng)常被別人的家長當(dāng)成榜樣,激勵自己兒女的杰出少年,。其實,,小博的學(xué)習(xí)成績也就是中等偏上。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憑著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工作,,在一家事業(yè)單位上班,,薪水不高,但是穩(wěn)定,。鄰居朋友們都夸他有出息,。但是,幾年過后,,小博的進步并不明顯:工資還是那么多,,在單位的職位也沒能上升,但這個時候,,小博一些親戚家的孩子掙了大錢,。親戚們聚在一起聊天時,經(jīng)常說誰的孩子掙錢多,,誰的孩子已經(jīng)升官了,,有房有車了,給了父母多少錢,,誰的孩子已經(jīng)出國定居了,,把父母都接到國外享福了……小博的父母越聽越不舒服,當(dāng)年的那個優(yōu)秀少年,,現(xiàn)在成了普通人,,他們一直很難接受。 心理透視:沒有什么比自己的孩子功成名就更讓父母興奮的了,,但有一些老人得意過了頭,,和老朋友或者親戚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會互相比一比誰的孩子做了大官,誰的孩子掙錢多,,誰家的孩子買了大房子…… 肖迅說,老年人心理脆弱,,有的時候很容易陷入“被動攀比”,。看著人家各方面條件比自己好,,自己心里就不是滋味,。老人聽到別人的孩子好,回家之后往往就會對自己的兒女提及,。如果兒女過得比較好,,老人的嘮叨也就是個“談資”,說說就過去了,;但對于那些自己過得并不太好的孩子來說,,這種嘮叨會給孩子增加很大的壓力。許多老人甚至拿孩子根本做不到的程度來要求孩子,這反而會刺激兒女,,甚至?xí)鲅皂斪?,“從小就和別人比,長大了還要比,,我現(xiàn)在這樣不也是你們教育出來的嗎,?你們是自己有錢了還是你們自己當(dāng)大官了?你們做不到的憑什么要求我做到,?”這時,,兒女已經(jīng)在情感方面站到了父母的對立面上,父母在無意間已經(jīng)傷害了孩子,。 專家支招 不比孩子 老人還能 說什么,? 肖迅說:有些人可能把比孩子當(dāng)成一生的一件大事兒,小時候比誰家的孩子長得高,、長得壯,;上學(xué)了比孩子的學(xué)習(xí)成績;工作了比誰家的孩子掙錢多,,誰家的孩子官兒大……其實,,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只要孩子快樂就好,。為人父母者,最重要的是盡職盡責(zé)地把孩子養(yǎng)育成人,,不能期待孩子去完成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且也要意識到孩子不可能永遠圍著父母轉(zhuǎn)。為人父母者更不要拿孩子的弱項與別人的長處相比,;孩子長大后,,特別是在生活、事業(yè)出現(xiàn)低谷的時候,,不要埋怨,,而要多加鼓勵。這是長輩們應(yīng)該做到的,。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绻夏耆松磉叺呐笥汛蠖嗍窍矚g攀比的人,,你想不攀比都難;如果身邊的朋友是下棋的,、愛讀書的,、養(yǎng)花的、運動的……每天探討的話題也就不一樣。因此,,老年人應(yīng)該有自己的愛好,,也要選擇合適的交友對象?!叭说嚼夏?,活得就是一個知足,知足者常樂,?!?/P>
記者賈曉宏J146
|
|
來自: tuzididie > 《心理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