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秋,,大批城市知識青年“病退”返城。至1979年知青返城達8000多人,。用農場誌的話說:“大批城市知識青年,,隨著歷史驅駛的潮流到邊疆來工作生活了10年,,又被歷史的浪頭卷回了城市?!敝?000年末全場各地知青合計也不過300人,。 知青的離去,使各個農場陷入勞動力恐慌之中,,當時除了高考錄取的荒二代,,全部加入職工隊伍依然遠遠不足,這時候,,職工家屬在集體評議的形式中絕大部分加入職工隊伍,。我們不能忘記當年曾有這么一位家屬。孫賢芳,,1937年1月出生于山東莒南縣,,1955年10月來二九零農場,56年8月加入青年團,。59年2月在原三分場8隊任女子農工小隊隊長,。60年7月入黨。孫賢芳女子農工小隊被合江農墾局授予先進集體,,孫本人被授予墾區(qū)標兵,、“女子飛刀手”等稱號。60年春,,孫賢芳從佳木斯開群英會回來,,帶領女子小隊積肥,8個小時就刨一個廁所,,超過了當時男工效的三倍,。1960年秋天,孫賢芳這位聞名墾區(qū)的“飛刀手”再次大顯身手,,她帶領農工小隊,,每天兩點踏著冰雪下地,冒著凜冽的寒風收割大豆,,20多天共割1,,650畝,平均日工效5.22畝,,孫賢芳自己割了248畝,,創(chuàng)造了日割6畝全隊最高紀錄。這一年孫賢芳又被評為先進,,出席了合江農墾局召開的群英會,,總局黨委獎給一面錦旗,上面書寫著9個大字“一面永不褪色的紅旗”。1962年國家經(jīng)濟困難時期,,她被精減,,仍堅持參加農忙勞動。1965年被評為五好家屬,,出席了總局召開的五好職工,、五好家屬代表會議。直到1983年由家屬工改為固定職工,,1985年12月(48歲)退休,。 在二九零農場的改革中,許多職工特別是身體欠佳,、技術缺乏的留場知青,,遠沒有孫賢芳那么幸運了。土地或工廠承包后,,生產資料被無情剝奪,,給承包戶打工,換取微薄的臨時工資,,就是他們全部的收入,。原二分場某隊有個“缺心眼”的老北京知青,平時靠揀破爛為生,,可以想象,,在荒漠原野的路邊,有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拾荒者,,頂風踏雪,艱難地行進著……難道鄧麗君的“酒干倘賣木”才是你的真實寫照,?更有甚者,,前些天北京知青在農場中發(fā)現(xiàn)他們失聯(lián)多年的一位戰(zhàn)友竟然家徒四壁,,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神情恍惚,,妻子早離他而去,,農場不予關心,更令人發(fā)指的是他當年的連長今天的雇主,,居然對戰(zhàn)友們說他已經(jīng)讓人認不出來了,!
今天的二九零場部建設得空前豪華,主要公路也說得過去,,原來連隊的家屬(磚基坯)房基本推翻,,知青集體宿舍(磚房)成為農忙時雇工宿舍,食堂成為承包人的倉庫。每三四個隊建立一個協(xié)作組,,由組長,、會計和保管員組成,他們是農場最小的地主階層,,上面還有場長,、管理局、總局等等,。下面是家庭農場的承包人,,往往由原隊領導、機務干部等等擔綱,。剩下什么都不是的,,你就天天在場部等待雇主的挑選,選上的有一份工錢,,選不上或者沒有雇主,,只能自己想轍,沒人管你,。 有人會問,,干嘛住場部,我住連隊不行嗎,。不行,!城鎮(zhèn)化建設已經(jīng)把連隊和分場消滅,所有職工應當搬遷到場部就是前面說過的太平山,,地圖上的軍民那個地界去居住,。那是地道的商品房,集體供暖,,年供暖費2400元,。家庭做飯、洗澡用液化氣罐,。你自己打柴?更沒門,。許多農場采取強遷,以保證城鎮(zhèn)化建設速度,,農場職工失去了柴火垛,、自留地、子弟學校,、衛(wèi)生員,,不得不徹底改變原生態(tài)的生存狀況,加速破產,。有人說,,這種城鎮(zhèn)化建設猶如賣給窮人一塊金表,窮加債,淚奔,。個別無法放棄自給自足生存形式的,,有的就在綠化林邊那些機車到不了的地方少量種植蔬菜,通過減少買菜實現(xiàn)節(jié)省開支,。當然,,這不合法更不方便。雖然城鎮(zhèn)化建設還在進行中,,但經(jīng)濟發(fā)展的趨勢是任何人也無法阻擋的,。 【二九零農場的文藝節(jié)目走進省電視臺】 今天的二九零,出行靠私家車,,沒車可以打的,,農場有出租汽車公司日夜服務。雇工由雇主派卡車接送,,如果有人出行(去連隊耕種),,上分局,去鶴崗只要打個電話就有出租車來到,,實際雙程計費,。農場現(xiàn)擁有大型農機具6000多臺(套),綜合機械化程度達96%以上,。早在1965年7月,,農場首次為大豆進行飛機噴施鉬酸銨以來,機械化,、科學化程度始終領先全國,,生產的有機大米,你懂的,。大家都還記得,,二九零地處兩江三角洲,防澇工作極為重要,。當年知青在時新修水利,,很少江水倒灌。現(xiàn)在承包了,,有機械,,卻沒人疏通,隔三差五泛濫,,什么N年不遇,天曉得,。
農場的主導產業(yè)是農業(yè),,種植業(yè)以水稻、大豆、玉米,、小麥和部分經(jīng)濟作物為主,,糧豆總產量2009年已達37萬噸,,,人均年收入20000元,。但這個數(shù)字與黑龍江農墾總局北大荒股份公司相關財務報告內容有差異。黑龍江農墾總局擁有對各個國營農場領導干部的任免權,,所以管理分局和各農場不得不對總局指令言聽計從,。長期以來,國營農場對外實行市場機制,,對內實行計劃體制,,各農場權利集中在總局??偩峙c北大荒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兩塊牌子,一套班子,。2003年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交易,,各種問題逐漸暴露,主要是未能按照股份制公司相關制度運作,。令投資者失望的不僅是公司連年虧損,,而且這個代碼為600598的上市股票終于被打入ST另冊。2015年春節(jié)前,,又一個關于總局領導隋文富落馬的詳細消息浮出水面,,股價依然在10.65元的位置停步,這似乎并不是消息面不起作用,,應該是ST的特殊性使然,,這給像我這樣注重消息面的投機者有了可乘之機,所以我在廣告朋友之后大大地撈了點干的,。 今天的二九零,,我們在農場時期的老職工真的所剩無幾,有的老了,,有的返回了故鄉(xiāng),,有的去兒女所在地共享天倫之樂,有的憑借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在更加發(fā)達的地方自由落戶……我們要去農場看望他們,,確實難以盡如人意,。我們在農場時期的老職工子女同樣所剩無幾,他們當中除了極少數(shù)在農場當家作主,,許多去了大城市發(fā)展,,也有的隨父母回到祖籍盡孝,,更多的只能由命運和機遇四處飄零……我們當中除了少數(shù)教過他們的老師,即使在我們自己的單位相遇,,只能相見不相識,。 目前,二九〇農場飛機場北部地下900米,,發(fā)現(xiàn)可采煤層厚度分別為6米和20米的2層煤礦,,目前預計儲量在6—7億噸。這又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因為對褐煤洗煤造成的污染將嚴重危害周邊的環(huán)境,。半個世紀以來,這種讓我國的環(huán)境付出巨大代價換來的教訓,,雖然慘痛,,卻屢見重蹈覆轍的悲劇發(fā)生。 前些天,,看見農場發(fā)布有意舉辦60周年場慶的消息,,但言明由于住宿困難,廣大知青只能被安排在19連往西的小集賢屯,、再往西的忠仁鎮(zhèn),,或者住綏濱農場(原二師九團)。場慶可以激發(fā)知青回二九零看看,,看看可以拉動農場的旅游業(yè),,旅游可以給當?shù)貛砜捎^的財富。這個機遇不能放棄,,成本只要排演一臺節(jié)目,,其他都是有償服務,這都是明確的,。但不明確的是,,如果綏濱農場也住不下,比方說有那里有200個知青同時來到,,那時候只能住寶泉嶺或者鶴崗,,因為二九零農場和綏濱農場的閑置客房都不會超過100個床位。不知道是組織者有為難,,還是不能逾越組織旅游的合法性,,二九零既然要搞,就應當搞大,,可以在三個方面作出嘗試,。一是挖潛增能,開發(fā)私人客房,,挖掘包括住家,、連隊倉庫,、辦公場所等等資源,,滿足臨時需求高峰,,投資極少,解決問題,。知青的夙愿,,無非回到早年的連隊再住一晚,以了卻思念之情,。二是利用暑假期間,,騰出場部學校教室,按連隊安排住宿,,這既能讓大家集中居住,,也為各地知青歡聚一堂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三是組織蘿北——俄羅斯跨境游:在蘿北住宿,,第二天早上9點乘船從蘿北出境,,10點左右在俄羅斯阿穆爾捷特口岸入境,下榻友誼賓館,,參觀列寧廣場,、二戰(zhàn)英雄紀念碑、教堂,、地方博物館后午餐休息,。下午逛街購物休閑,晚餐后回賓館,。第二天一早返回蘿北,。對知青來說,回農場必然枯燥乏味,,到異國他鄉(xiāng)領略一番,,確也不虛此行。當然,,我只是經(jīng)驗之談,,組織者要付出辛勤的勞累。同時,,也請農場領導考慮,,是否應該建立農場歷史博物館,包括建場歷史,、英雄人物歷史和考古歷史文物三個方面,,第三方面可以依出土文物實物制作復制品展示。
說到學校,,農場還有一件事情可以嘗試,。我們了解到二九零中學在美術教學方面頗具特色,,為什么不在木刻(荒娃版畫)方面進一步探索,在北大荒版畫的基礎上,,推出藏書票教學實踐,,就是超小型木刻創(chuàng)作。藏書票是起源于歐洲的私人藏書標誌,,一般為黑白木刻形式,,篇幅在6~12公分范圍,就是一張夾在書本里的紙片,,相當于中國傳統(tǒng)的藏書印,。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自己制作的藏書票大部分與童年生活有關,,可以是反映北方特有的童年游戲的,,也可以表現(xiàn)北大荒冬天厚厚的積雪下住房和原野的天然情趣的,當然遼闊的田野和機械化作業(yè),,更是二九零荒娃們無窮的創(chuàng)作源泉,。另外,像二九〇農場走出來的冰上健兒張路,,更是學生創(chuàng)作的獨特內容,。目前,全國有藏書票展覽雙年展,,上海,、深圳有中學生藏書票教學活動交流,還有藏書票的交易和書刊介紹等等,。藏書票可以適當改善學生生活,,當然,對回到農場的知青,,還是以學?;驅W生的名義向知青贈送更富有意義。
未來的二九零,,將隨著國家建設的步伐被帶入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歷史新階段,,我們未必能親眼目睹其結果,但可以想象,,這是在借鑒國內外成敗經(jīng)驗的基礎上,,按照黑龍江的具體特性,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自然規(guī)律,,成就了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她不需要絢麗奪目的色彩加以修飾,因為老五團也好,,知青也罷,,在后輩巨大的努力付出之后,,一切歷史只僅僅是過眼云煙而已,任由后人評說,。 引用照片源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與作者陳紀祖聯(lián)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