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湖南的民間社會 ——關(guān)于女書 圖、文 / 唐朝暉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感覺精神中的那個自己越來越虛無縹緲,,腳下的土地不再如前那般堅實。少了些什么,?什么是我真正需要的,?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我好像一直在說,,沒有去做,?——那又該如何?
質(zhì)問自己到體無完膚,,陣痛之后,,靜下來。
第三年的一個下午,,兩個詞突然降臨,,揪心地疼,一陣緊似一陣,。"湘楚大地"四個字,,突然把我喚醒。從那時開始,,至今,,只要提及湖南,提及湘楚文化,,情緒如浪,,一波接一波地沖擊著生活的堤岸。
我出生在湖南湘鄉(xiāng)農(nóng)村,,少年,、青年時期全部在那里度過。
"必須回到那片土地,。"強烈的使命感吸引著我,,那里是我精神核心的散發(fā)地。但如何回去?回到哪里,?關(guān)注什么,?寫什么?怎么寫,?又是一片茫然,,幸運的是,我終究有了一個方向,,明白自己的筆應(yīng)該放在哪里,。多次請教于張承志先生,聊起這些話題,,得到他的肯定,。他說,一定要在湖南有自己的大本營,,不要離開今天的現(xiàn)實,。我理解他的意思,銘記于心,。
三年前,,從北京出發(fā),回到湖南,。面對蒼蒼莽莽的湘楚大地,,我無從下手。機緣巧合,,我登上了一艘船,,隨船而飄,當(dāng)時我的想法是,,正好可以先整體感受一下深重的湖湘文化,,從中發(fā)現(xiàn)契機。
從澧水上船,,之后在湘江、沅江,、資水,、汨羅江、洞庭湖,,一直漂到長江的武漢南段,,才返回湖南境內(nèi)里的河流。連續(xù)在船上住了二十多天,,沒有登岸,,一直漂著,湘楚文化的悲壯之氣,激蕩著我,。尤其是船長劉春生一家三口,,他們在河流上駕船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生活在船上,,他們的簡樸,、善良和對愛的理解,讓我尋找的心有了安放之處,,我要關(guān)注的就是數(shù)千年的湖湘文化如何來到今天,,影響當(dāng)下環(huán)境中這些鮮活的人。
從流動的河流,,從湘楚文化的東北邊,,我又去到了湘西花垣。通過作家龍寧英的介紹,,我去了一個原生態(tài)的苗族村寨:花垣板栗村,。住在老村長吳海深先生家里,老奶奶自己織布,、縫衣,,村子的大部分人老人還是穿自己做的苗族衣服,每天與老村長一起到寨子里轉(zhuǎn)轉(zhuǎn),,看幾百年前的巨石圍墻,,村子里有自己的蠟染作坊,有漢法師和苗法師,。
去年,,我去了湖南最南邊,永州江永,,那里不僅地理位置特殊,,重要的是有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吸引著我——女書文化。外界都知道女書,,但其到底是什么,,除了少數(shù)幾位專家學(xué)者以外,并不太為人所知,。
去之前,,我初步的想法是先大而全的了解,然后找角度深入進去,。有一點是明確的,,我不是去做女書學(xué)術(shù)研究,不是去做人類學(xué)考察,,那是西方觀察的一種方式,,我要用東方的方式,,用文學(xué)的方式來寫出真實的女書。
經(jīng)過各種調(diào)查了解,,在三位好朋友的幫助下,,我們來到永州江永縣里的一個小村寨,找到了何艷新老人,。
圖|女書傳人何艷新老人
整個村莊就是一個美好的秘密,,暗暗地深藏在群山的山凹里,即便路過,,村莊的秘密也不可能被發(fā)現(xiàn),。
何艷新老人家,從房屋的環(huán)境,,到屋子里的陳設(shè)擺件,,沒有一點女書的影子,更不要說女書傳人的跡象了,。與每戶農(nóng)家一模一樣,,甚至,沒有一個女書字出現(xiàn)在任何可見的地方,。
第一次見面,,因為去的人較多,何艷新被動地接受我們的采訪和談話,,一問一答,,對于女書的書寫,她說,,眼睛不好,,而拒絕。
幾十年以來,,采訪和了解女書的專家學(xué)者都會想方設(shè)法找到何艷新,。音樂家譚盾做的"女書"音樂,就來過她家數(shù)次,,并讓她在微電影和音樂里唱了一首女書古歌《思念歌》,。日本和臺灣的女書研究專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與何艷新保持密切聯(lián)系,,她們每年都會來看她,,生活上也給過何艷新老人諸多幫助,她們也早已結(jié)拜為姊妹,。這是幾個與她保持有密切聯(lián)系的人,其他大部分采訪者,,就是一次性,,過眼云煙,今天來了,鬧哄哄地架起機器,,明天就煙消云散,,不見蹤跡,一撥又一撥的采訪者,,估計已經(jīng)讓她多少有些疲倦,。
當(dāng)然,大部分時間,,她就是和家里人在村莊里勞動,,過著農(nóng)村老太太最普通的生活。但在她的心里,,有她自己的追求,。
第一次見老太太,直覺就告訴我,,她就是我要尋找的人,,她點亮了我的筆,好像這片土地在等待我的歸來,。
第二天,,我去了,第三天,,我又去了,。第四天,她帶我們?nèi)タ此錾姆孔?,村里的祠堂,。后來,很多天,,每天都去?/span>
我開車,,去她學(xué)習(xí)女書的地方--田廣洞村,外婆的家,。站在外婆家的天井里,,她指給我們看她小時候住的房間。
她帶我們?nèi)テ渌迩f,,找姊妹一起唱誦女書,。
女書,不只是一種字,,它是一種完整的民間文化,,圍繞女書,婚喪嫁娶都深層次地涉及到女書文化,。
女書的核心地:江永縣上江圩,,群山中的一個小鎮(zhèn)而已,,各個村寨低低地,沿山的低洼處婉轉(zhuǎn)回迂,。2000年前,,這些自然村落里,都有擅長女書的女學(xué)人,,她們是當(dāng)?shù)氐呐悴?,為婦女、姊妹們寫信,,傳情達意,,為不認識女書的婦女唱誦女書,她們就是人們稱之為的女書自然傳人,。
女書,,深藏在文明的最隱秘處,藏身于幾十個小小的村落里,,方圓不外乎幾十公里,,用現(xiàn)在并不準確的轄區(qū)來劃分,也就分布在江永和道縣兩個縣的相鄰處,,幾十個村子,,相對于中國幾百萬個村來說,是一個微乎至微的數(shù)字,,但她們竟然形成了自己的文字,、語言、歌謠,、習(xí)俗等等,。
有一個調(diào)查顯示,江永縣上江圩鎮(zhèn)曾有女書自然傳人45人,,江永縣黃甲嶺有1人,,道縣有15人(其中何艷新的外婆家所在的田廣洞村有12人)。
在這么小的幾十個村寨里,,能夠上千年的流傳一種自己獨有的文化,,不能說不是一種奇跡。我只有敬畏,??上У氖牵F(xiàn)在女書自然傳人只剩何艷新老人一位,。
女書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為女性所專用的文字,不為男人所識,、所用,,八百多個女書字,,可以完整地表達漢字所要表達的一切內(nèi)容。
于江永的女性來說,,女書,是她們?nèi)粘I畹囊徊糠?,就像全中國一樣,,清明?jié)應(yīng)該給祖先上墳掃墓,春節(jié)是全家團聚的時候,,因為女書,,使得江永女性們有了自己的一個個節(jié)日,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間習(xí)俗,。
村里女子出嫁,,有伴紅娘、嘈屋,、坐歌堂,、鬧歌堂、哭嫁等系列習(xí)俗活動,。其中,,女書在婚嫁中起到重大作用的《三朝書》是女書文化的重點體現(xiàn)之一。
《三朝書》就是女性嫁到夫家的第三天,,娘家挑來貨擔(dān),,里面有最重要的一件東西就是《三朝書》,是新娘的姊妹給她寫的,,綢布的封面,、封底,紅紙為前后環(huán)扉,,中間是幾張素雅的白紙,,上書女書詩句,道出姊妹情深,。這一天,,夫家村里的姊妹會集聚閣樓,她們唱誦《三朝書》,,這也是對新娘的一種了解,。這一天,新娘回到娘家,,懷孕后才可以回夫家居住,,這種"不落夫家"的習(xí)俗,因為有了女書才代代相傳,。
昭顯女性精神的另一寶物是《結(jié)交書》,,這是情投意合的姐妹們結(jié)交的文字物件,,類似于桃園結(jié)義,只是,,她們有文字作證,,《結(jié)交書》寫在紙上或手帕上。女書自然傳人陽煥宜,、唐保貞,、義年華等七姊妹雖然命運各部一樣,但姊妹情意讓她們走完艱苦的一生,。想念姊妹的時候,,她們會把思念的詩句寫在折扇上,托人帶給對方,,一把折扇,,是她們世界里一盞溫暖的燈。
江永女性,,在出生不久,,父母會找到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孩子,讓她們結(jié)為姊妹,,叫"同庚",,如果是同年出生的孩子,就叫"老同",,終生為姊妹,,終生為情感的依靠,當(dāng)?shù)厝苏J為,,這樣認了姊妹的孩子好養(yǎng)活,。李冰冰主演的《雪花秘扇》里,就是女書的風(fēng)俗,。
村莊里,,有花山廟,敬奉有她們自己的神仙,,是兩位姐妹,。村民家中有事,男人女人都會爬上山,,在菩薩前,,跪下,燒香,、燒紙錢,,不同的是,她們還會燒寫有女書字的紙,內(nèi)容就是她們的愿望,。
當(dāng)?shù)嘏运篮?,尤其是女書傳人逝世后,家人會把家里的女書作品焚燒,。何艷新說,,她們在另外一個世界也要看書,需要女書,。這也是女書作品流傳不廣的原因之一,。女性的墓碑上,刻寫的全部是女書字,,而男人的墓碑才刻漢字。
女書最動人的另一形式是歌謠,,何艷新說,,給你唱首歌吧。她聲音一起,,我的眼睛閉上,,短短幾秒,我回到了遠古的叢林,,幾千年前的情境來到了現(xiàn)在,,時間不再是一條河流,而是一個小小的圓點,。
其實,,一切都沒有遠去。
何艷新老人,,一首接一首地唱,。她的聲音可以救治一個孤獨的靈魂。
終究有分別之日,,當(dāng)她知道我第二天要離開時,,她說,我的漢語不好,,你看需要寫什么,,我就寫什么。
老人年近八十,,身體,、精神狀況都很好,我想到了一個字,,也是對她健康長壽的一種祝福,,"那就請您寫一個"鹿"字吧。村子里,,石頭上的浮雕,、木板上的雕刻,、墻上的壁畫,都有"鹿"的影子,。老人說,,在女書里,"鹿"就用"路"來代替,,"路"即"鹿"是同一個字,。女書字中這種表音字占了絕大部分。
黑色的天空慢慢地給大地拉上帷幕,,該休息了,。老人在燈光下,給我寫了一個又一個女書字,。她的字古樸簡單,,蘊含古韻,這些字里,,有著遠古的信息,。老人還寫了我的名字"唐朝暉九月"五個字,她說在女書字里"暉""輝""飛"是同一個字,。
今天上午,,與何艷新老人聯(lián)系好了,我將于2015年4月9日,,從北京去到她的身邊,,用直覺去發(fā)現(xiàn)那片土地的美麗,用敬畏的愛去接觸每一個真實的人,,用文字去觀看今天的湘楚民間社會,,用行動的影像記錄她們的情感。
口傳心授,,讓女書始終保持鮮活的姿態(tài),,如植物,生長在江永一帶的山水之間,,用浪漫的情懷,,形成女性的獨立精神世界,那里有自由,,有愛,,還有美,那里陽光充足,,雨水充沛,。
此文發(fā)表于中國作協(xié)主辦的《作家通訊》)2015年3月,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在鳳凰讀書發(fā)布 注:本文作者唐朝暉,湖南人,,現(xiàn)居北京,。中國作協(xié)會員,出版人,。原《青年文學(xué)》雜志執(zhí)行主編,,筆名九月。有作品發(fā)表于《花城》《大家》《天涯》等報刊,?!段以谑腋G的青春年華》上榜《北京文學(xué)》舉辦的"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最新作品排行榜"。出版有個人作品《一個人的工廠》《夢語者》《通靈者》等圖書,。 |
|
來自: 真友書屋 > 《傳統(tǒng)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