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羅烈杰一日,收到侯軍兄送來的一幅“集印詩屏”,,窄窄的條幅,,中間是一排錯落有致的印蛻,兩旁分別書寫七言集印詩句,,既有印屏的非書寫性制作,,又有書法的筆墨流轉,端詳這幅藝術新品,,不得不為集印詩擊掌叫絕,。 記得幾年前有幸造訪侯軍兄,在他的寄荃齋談文論藝,,見識他讀書,、揮毫、鑒賞,、收藏,、品茶的瀟灑人生:讀信札得知,一個偶然的機會,,從他多年收藏的閑章印文中,,“靈光乍現(xiàn)”,,找到詩歌創(chuàng)作的文學素材,玩出了新花樣,,一種詩歌的新品種“集印詩”橫空出世,,深得圈中文友追捧。大概是得到鼓勵,,便常常宅在家里,,擺弄印石陣,聯(lián)結印文詩,。隨后為了豐富創(chuàng)作題材,,又把篆刻家陳浩、李賀忠拉下水,,一同創(chuàng)作玩樂,,玩出這個與眾不同的書法篆刻展,。 這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法篆刻展,,而是一個綜合藝術體的展示,。這種詩書印的集合,它的奇妙之處在于,,乍一看,,像是展示篆刻作品的印屏,;細端詳,卻是集篆刻,、詩歌、書法創(chuàng)作于一身,,用印蛻裝點作品,由印文創(chuàng)作詩歌,,集印詩寫出書法,,印,、詩、書三者“聯(lián)姻”,,文學與藝術融為一體,,詩歌是對印文的闡釋和文學升華,,書法是對印詩的解讀和藝術再現(xiàn),,兩者交相融合,相得益彰,。這種新鮮樣式獨具魅力,,耐人玩味,,是因其作品內容的豐富性,,藝術構成的多元性,表現(xiàn)形式的獨創(chuàng)性,。品賞這一藝術綜合體,,品詩、讀印,、賞字同時進行,,立體多元的文藝欣賞,帶來的是無窮的樂趣和愉悅,。
詩心造印,,是不少篆刻家及評論家的藝術主張。倡導和追求篆刻向文學靠攏,,重視詩的意象美,,章如詩,印如畫,,詩情畫意入印來,,將單純的視覺藝術豐富為內蘊豐富的綜合藝術,。集印詩則是印文造詩,,侯軍兄把它看作是集句詩的“近親”,不無道理,。將印文中的名言雋語串綴成詩,,巧妙聯(lián)結,妙趣橫生,。印文造詩,,是詩的意蘊構思和再創(chuàng)造,要以有限的印文詞語為創(chuàng)作材料,,巧妙拼裝,立意構篇,,要滿足詩歌的起承轉合,、韻律節(jié)奏,,還要尋找印文意境,揣摩印家情懷,,其創(chuàng)作還是有相當難度的,。他創(chuàng)作的集印詩,看似信手拈來,,隨興所至,實則是苦心孤詣,,煞費神思,,可謂“妙手排出印石陣,奇思構得美詩篇”,。文人雅事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他們對文學藝術的癡迷,對美好人生的熱愛,。自古以來,,文人雅興留下無數(shù)佳話,留下無數(shù)傳世之作,。侯軍兄玩出這樁雅事,,固然因他早年習金石,,愛收藏,會鑒賞,,與金石家結交廣,手中藏品豐富,。也在于他的文學功底,每每把玩閑章,,自然詩心蕩漾,,詩興大發(fā)。還有他的雅興玩心,,潑墨揮毫,,品茶對酌,,談文論藝,,廣交文友,,始終樂此不疲。陳浩與李賀忠都是國內知名的書法篆刻家,,書法和印學均有較高造詣,他們的加盟,,使得集印詩從書齋走向展館,,從單一走向多元,。如果說,侯軍在書齋中“排出印石陣”類似于創(chuàng)作腳本,,陳浩和李賀忠的加盟,則使得這些腳本變成了一幅幅可觀可賞的藝術作品,,而且風格迥異,各具神采,,打出文人雅集式的藝術“組合拳”。他們能夠一同“玩”出這次集印詩的首展,,皆因他們與侯軍一樣,具有濃厚傳統(tǒng)文人氣質,,詩文兼擅,,雅趣相投,,志于道而游于藝的文化同道,。侯軍、陳浩,、李賀忠以才情妙想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品種,,顯示出高雅的藝術情趣和生活追求,,這種文人雅士所獨有的生活狀態(tài)和精神境界,,著實令人艷羨和向往,。 藝術的魅力在于創(chuàng)造,藝術的生命在于革新,。深圳這座創(chuàng)意城市,因其不懈的變革,、無窮的創(chuàng)意而帶來活力,集印詩正是這座創(chuàng)意城市的一朵奇葩,。文學與藝術“聯(lián)姻”原來是如此好玩,但愿他們還能不斷地玩下去,,玩出更新更妙的花樣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