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記分析 日記是一種理解兒童、青少年心理很重要的方法。學生的不安,、困擾可以在日記中表露出來,,心理輔導教師可通過剖析學生的日記,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他們在日記中的表露程度也不同。有的學生寫的日記,,內(nèi)容單調(diào)機械,、千篇一律,從中可以剖析出它可能有自我封閉的傾向,;有的日記內(nèi)容是他個人的投影,,也是他個人秘密的見證者和守護者;有的日記內(nèi)容隱密,、多愁善感或充滿了挫折,、欲求不滿等,從中可以了解他的性格,、苦惱,。 在校園中,孩子欺侮孩子事件常常在學生的日記中表露出來,。有的學生不堪欺侮,,從而導致自殺悲劇,但從遭受欺侮到自殺的整個心理過程有時都在自己的日記中詳盡地表露出來,。如果心理輔導教師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學生的日記中表露出的苦惱情緒,,予以及時的心理援助,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但是,,學生一般不會隨便把自己的日記給別人看,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建立充分的信賴關系,。日記是學生自我情緒釋放的手段,,教師必須充分地理解學生,有共感理解和同情心,,而不是濫用說教和斥責,。在日記的交流中師生關系是一種對等的關系,,有的時候甚至教師要進行必要的退化,,讓他們與學生看起來同齡,,這樣可以使學生自尊心得到滿足,。教師還必須嚴守秘密,讓學生感到教師沒有泄露他的隱私,、秘密,,以建立起良好的信賴關系,。 不同年齡學生的個人日記內(nèi)容和側重點各不相同,主要表現(xiàn)在: 兒童日記,,指初中以下兒童的日記,,這類日記與兒童作文不同,不講究文法和語句,,主要是兒童情緒,、感情的表露、釋放,; 中學生日記,,指初中生的日記,主要關于學習,、家庭壓力等反面問題的表露,; 青春日記,主要記錄個人的心理隱私,,難于對同學,、老師、家長啟齒的心理問題,,日記涉及戀愛,、社交、升學,、職業(yè),、前途等各種問題。 還可以通過集體日記了解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狀況,。 以班級為主體,,學生之間輪流執(zhí)筆,教師也加入其中,,或執(zhí)筆抒懷或做紅筆評述,。這種日記是非知識性的,針對某一事件進行不同評論,,形成意見的交流: 另一種集體日記稱為友人組合日記,,即兩三知己之間的心理感情交流,教師不加入其中,。 日記可以兩種形式交流:一種是學生之間的交換,,即彼此間有一種信賴關系的同學間進行的一種交流。另一種是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換,。如果發(fā)展成雙向關系,,即教師也把自己的日記拿出來交流,更能進一步加強師生間的信賴關系。
2.繪畫測量法 通過繪畫來分析,、診斷人的內(nèi)心世界,。個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理想、痛苦,、不滿,、矛盾等,可以在繪畫上表現(xiàn)出來,,具有治療的作用,。 繪畫有樹木人格測量法、風景構成法,、人物畫,、HTP(人、樹,、木,、家測量法)等多種。抑郁癥,、精神分裂癥患者,、問題行為兒童、神經(jīng)性厭食癥患者在繪畫時有獨特的表現(xiàn)和問題行為傾向,。繪畫法同時也可以作為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即藝術療法。繪畫作品可以作為資料保留,,反復研究,。 (1)樹木人格測量法。 樹木與人相似,,具有站立性,,每個人心中都有理想的樹木,通過繪制樹木可以看出人的心理傾向,。 例如,,所畫的樹木樹干成一根線,表示人的心理退化,,呈小兒狀態(tài),,性格、情緒未成熟,;精神分裂癥患者所畫的樹干,、枝、葉是不均的,,分裂,、零碎、缺乏統(tǒng)一感,;抑郁癥患者不會充分利用紙面大小,、空白位置,通常畫在某一角落里,,整個樹萎縮,,樹小葉少,樹根服從于樹干,,而且樹干比較細弱,;躁狂患者筆鋒急躁,沒有地平線,,有時沒有樹根,,或多了些別的風景,樹會溢出紙面,,色彩多,,筆法夸張;學校壓力癥,、恐怖癥兒童繪畫的筆跡細弱無力,,樹看上去缺乏成熟感、站立感,、立體感,;心理創(chuàng)傷的兒童所畫的樹干有折斷、傷痕,,是其內(nèi)心不安,、矛盾、壓抑的表現(xiàn),。 (2)人物畫測量法,。 繪畫者在畫人物畫時,會將自我形象投射在所畫人物上,。例如,,完善的人會將人物畫得盡量漂亮,而強健的人則會盡量畫得健壯,。人物畫是自我印象的表現(xiàn),,但有時也會加入自己喜歡或仇恨的人的形象。例如,,有心理不適的兒童,,內(nèi)心很苦惱,他繪出的人物歪曲較大,,但這并不表示他不喜歡畫漂亮的人物,,而是自我身心有不良傾向的表現(xiàn),。再如,精神分裂癥患者所繪人物,,身體的某部分有缺陷,,有時各部位的比例失調(diào)。細長的像針,、棒,;抑郁癥患者所繪人物常缺乏生活性,整個形象收縮,;患有神經(jīng)癥的青少年所繪人物的臉有陰影,,或不喜用顏色,此外眼,、鼻會被省略,,頸部很短,甚至沒有,;學??植腊Y學生所繪的人物纖細.不成熟..主要人物形象為爸爸、媽媽這表示他還不能從心理上產(chǎn)生獨立于父母的感覺,。 ①利用人物畫法進行診斷時,,主要診斷項目如下。 他在何處,,在做什么,,為著什么目的? 他的年齡? 他的性別? 是否有兄弟姐妹? 如果他是成人,那么他做何種工作? 他的形象如何(是否活躍,、健康等)? 他較強健的部位是什么,,不好的部位是什么? 他有什么不安的事情嗎? 他幸福嗎? 他的長處和短處分別是什么? 他孤獨嗎?他有朋友嗎?有幾個?他們的年齡? 別人對他有什么看法? 他的家庭環(huán)境好嗎? 他喜歡學校嗎? 他什么時候感到愉快? 他打算什么時候結婚?和什么樣的人結婚?(此題僅用于16歲以上的青少年) 他有什么樣的理想與愿望? 你想成為畫中的人嗎? ②在進行人物畫心理診斷和分析時的幾點要求。 人物畫是一種常用的性格診斷法,,常用于小學四年級到大學生,,有時也用于教師、成人,,主要是對自我形象或他人形象的表現(xiàn),。對于初中生、高中生,,可要求其畫同性的人物,,這是對其有無性別同一感的測量。 使用A4紙,。小于13歲的用筆不限,,可以是鉛筆或蠟筆,而成人則必須用鉛筆,。 所繪人物的姿勢不限,。 畫面可以有背景,。 不能完成上述18個項目的人,若是兒童,、青少年,,則其注意力或其堅持性可能較差。對于成年來說,,則表示其心理抵抗較強。 ③人物畫分析,、診斷法的技術分析要點,。 項目l——檢查被試者思想是否紊亂,情緒是否穩(wěn)定,。 回答后,,看是否觀念正常(如,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場景),;是否有想象力,,富于幻想(如,在天空中,,在月球上),;有無特異場所(如.監(jiān)獄中、賭場中——反應其特異性),。 項目2——一般的回答與被試者自己年齡差不多 但如40歲被試畫嬰兒——有可能表現(xiàn)其對現(xiàn)狀不滿,,希望新生,或精神退化,,或有些欲望未得到滿足,。、 小孩畫老人——想成長,,對目前智力,、活動和地位不滿足等。 項目3——看其對性的調(diào)節(jié)狀態(tài)及對異性的感覺,,在臨床心理學上檢測同性戀,、性變態(tài)或性別的厭惡(是否受過傷害,有抵抗感等),。 項目4——一般回答的內(nèi)容是自己的投影,,也可能反應其孤獨的內(nèi)心(在生活中是獨子,但在畫中希望有兄弟姐妹),。 項目5——看其有無成熟感及社會責任心,。 項目6——反應其目前自我的精神狀況。 項目7——優(yōu)秀部位:多數(shù)反映自己現(xiàn)實中這一部位不理想,,希望在畫中得到良好的狀況,。如指出的是“性”部位,,說明被試的性欲沖動處于需調(diào)控狀態(tài)。如所指的優(yōu)秀部位是特異部位(如大腳趾,,需考慮被試者是否有性變態(tài)狀況),。 項目8——檢查其心緒狀況,有無神經(jīng)質(zhì),。 項目9——判斷其對人生的價值觀,。 項目10——一般是被試個體的投影。 項目11——檢查被試目前的人際交往情況,。朋友數(shù)目:正常人是2~3個,。數(shù)目很多——有輕躁傾向。異性朋友——代表被試的愛或交流,、接觸的愿望,。 項目12——測量被試是否有神經(jīng)質(zhì)、過敏癥狀,。 項目13——是被試自我實現(xiàn)的投影,。 項目14——是被試自我約束或心理自由狀態(tài)的反映,自由度大的人一般答“不喜歡”,。 項目15——測量被試最近一段時期生活適應情況和心理背景,。 項目16——測量其對人生的看法和成熟度及被試個人的價值觀。 項目17——有怎樣的理想,、愿望無所謂,,關鍵看被試有無理想、愿望,。 項目18——判斷其在人際關系中對人厭惡還是喜歡以及對完美度的追求程度,。 分析時注意:對學生生活不適應的兒童,人物畫常故意扭曲,、歪曲,,人物常表現(xiàn)苦惱,回答問題時有厭惡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人物畫,,身體與身體間有缺陷,人像棒,、針,,身體形象不統(tǒng)一,有斷裂現(xiàn)象,;抑郁癥患者的人物畫:人物較收縮,,缺少感情色彩,人物縮在紙的一個角落中,;神經(jīng)癥患者的人物畫,;人物的面部或身體敏感部位被涂黑或涂陰影,,把眼、鼻省略,;學??植腊Y患者的人物畫,人物多未成熟,,筆跡細弱(多數(shù)人畫爸爸,、媽媽) 判斷標準: 正常的情況下,起碼在18個問題中有14項以上的答案處于正常狀態(tài) 只有12~13個問題答案處于正常狀態(tài)者,,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有輕微的不適應,或者心理的異常處于邊緣境界狀態(tài),。 只有8~11個問題答案處于正常狀態(tài)者,,則立即就要進行心理咨詢,。 只有3~4個問題答案處于正常狀態(tài)者,,心理問題嚴重,必須引起高度注意,。 3.風景構成描繪測量法 在這種方法中,,畫畫的內(nèi)容可包括河流、田地,、家舍,、人物、動物,、山,、路、樹木,、花,、石等lO種事物。其中山,、路,、家是三個最主要的成分。它們被畫于什么部位,、它們之間的空間位置如何是診斷其心理發(fā)展狀況的依據(jù),。例如,精神分裂癥患者所繪的畫面,,其三個主題不連續(xù),、破碎、且不可理解,;抑郁癥和壓力癥患者所繪的畫面,,主題欠缺,,路被阻塞,沒有人物,,只有動物,;神經(jīng)癥患者所繪的畫面,路上經(jīng)常有障礙物,,或者路被山阻斷,,或者路彎曲纏繞,看似可以通過,,實際上通不過,。 測量操作: 用紙:A4紙、鉛筆(13歲以下兒童可用顏色筆,,13歲以上者一般用鉛筆,,成人用鉛筆)。 測量時間:10-20分鐘,。 風景畫構成在指導被試繪畫時要明確10要素:河流,、山、田地,、路,、家舍(房屋)、樹木,、人物,、花、動物,、石頭或巖石,。 分析時3種要素很重要:山、路,、家,。山——代表生活中的理想;家——代表生活中的現(xiàn)實,;路——代表生活中現(xiàn)實和理想的聯(lián)接,。 家和山的距離是作者心理的投影。 4.剪貼作品理解,、測量法 剪紙是現(xiàn)代美術的一種技法,,現(xiàn)被用于兒童工藝課、心理咨詢與治療以及精神診斷等方面,。它是指將雜志報紙上廣告商業(yè)招貼廣告紙或喜歡的圖案和文字剪下,,重新拼貼于紙板上。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測量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可以進一步了解他的心理狀況,。 (1)準備與操作。 材料:學生自帶膠水一瓶,;剪刀一把,;雜志、報紙,、小冊子若干,;塑料袋一個(用于存放剪下丟棄的廢紙)。 指導語:“同學們,,請將你喜歡的人物,、圖案、風景等貼到紙板上,?!?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用紙:A3、A4,、B4紙,。 ., 分類:第一類,,學生自己收集的作品,、資料等東西,,制作時間:45~60分鐘,。第二類,治療者預先剪下圖案等資料,。指導語:“請在盒中取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貼在紙板上,。”制作時間15-20分鐘,。 第一類方式的長處:學生選的是自己的東西,,有很大的創(chuàng)造力,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第一類方式的短處:最終出現(xiàn)怎樣的作品,,治療者無法控制。 第二類方式的長處:教師易掌握,,控制時間短,。 第二類方式的短處:集體使用困難,創(chuàng)造性小,。 (2)提問,。 請給你的作品起個題目。 在這個作品中你想給老師一個怎樣的內(nèi)容? 你在這個作品之中想表現(xiàn)怎樣的感情? (3)教師對作品的分析。 首先在進行分析時,,對系列性的作品(如,,系列剪貼作品——幾周連續(xù)進行制作的,與某個主題有關聯(lián)的作品),,不立即進行分析,,要集中后再做分析。 其次對于系列但不連續(xù)的,,主題不同,、內(nèi)容不連貫,但思想感情相同的作品,,可對作品進行前,、中、后三期分析,。 對于剪貼作品法,,教師要通過讓學生給作品命題,描述作品所表達的內(nèi)容,,對作品進行解釋,,來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測量與分析。 5.成長的煩惱”問卷調(diào)查法 (1)分析學生產(chǎn)生煩惱的原因,。 第一,,現(xiàn)代社會信息、認知的多樣化,,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 第二,考試競爭,、升學競爭的激烈化對學生的精神,、身心的影響; 第三,,親子關系,、友人關系緊張,特別是在重點學習班里,,友人關系尤為淡薄,,學生全部心思都在學習上,從而對性格成長產(chǎn)生影響,; 第四,,睡眠不足(由于學習緊張,不肯比別人早睡)對身體體質(zhì)的影響,。 以上原因會導致學校壓力癥,、學校恐怖癥和學習困難、障礙等不適應問題,,在問題表現(xiàn)出來之前,,學生肯定有一個煩惱期,沉淀于無意識中,。學校心理咨詢工作是具有預防性,、發(fā)展性功能的,應致力于了解學生的煩惱,,因此可以采取問卷調(diào)查法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2)兒童青少年成長煩惱的分類。 幼小的孩子煩惱時會哭鬧,,表示其情緒不滿,,有時會破壞玩具,這是因為他們只能將煩惱發(fā)泄在玩具上,;而少年有解決不了的煩惱時,,他們可走上社會進行盜竊等反社會行為。 中,、小學生的煩惱主要來自于學習,、情緒的不適應,它會導致學生學習意欲喪失,。 高中生中多發(fā)神經(jīng)癥,、自殺、對自我同一性問題的困惑等,。由于其在身心成長,、成熟過程中受到侵蝕.煩惱無處傾訴,在心理咨詢過程中要使其充分發(fā)泄煩惱,。 (3)“成長的煩惱”問卷的制作,。 項目數(shù):對于中學生,,一般不超過100個項目,,以40個項目為最佳。 目的明確,,項目制作科學化,。 調(diào)查問卷的項目制作要注意以下幾點:先做準備性調(diào)查,例“我對……感到……”,,收集學生答案中相同之處,,將共性的問題合并,然后將代表性問題項目選人問卷,;查閱資料,、文獻,將標題、觀點用筆畫出,,將陳述句改成疑問句,,并采用中、小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制作問題項目,;對于別人已做過的問卷,,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加減一些項目,,制作出新的調(diào)查問卷,。 答案構成:即問卷采用二選一(是、否),、三選一(是,、?、否),;程度五分法,、七分法(例如特別喜歡、喜歡,、比較喜歡,、一般、比較不喜歡,、不喜歡,、特別不喜歡等)。 指導語的提示:在調(diào)查問卷的卷首語要強調(diào)“個人隱私,、絕對保密”等說明,,解除學生的心理顧忌。此外要講清如何回答及回答問卷所需時間等,。 調(diào)查中注意事項:調(diào)查應采取兒童青少年易表現(xiàn)易回答的方式,,使他們在回答時能把心里內(nèi)在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調(diào)查應有利于促進師生間的相互交流,、相互信賴關系,;對于調(diào)查的結果嚴守秘密,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
(三)心理測驗結果的分析與應用 測驗結果的分析應結合會談和觀察的結果,,如果二者的結論相去甚遠,不可輕信任何一方,,必須重新進行會談,,然后再次進行測評。在保證來訪者資料來源可靠性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心理診斷,。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診斷 (一)資料整理 由于獲得的資料可能混雜在一起,,受環(huán)境條件、個人情緒,、行為表現(xiàn),、個人主觀看法等影響,不利于心理診斷,。所以經(jīng)過會談,、心理測驗收集到關于來訪者的資料之后,咨詢者首先要對資料進行整理,,并判斷資料的真實可靠性,,然后才能進行診斷。 可按以下提綱整理來訪者的資料,。 一般資料,,包括來訪者的人口學資料、生活狀況,、婚姻家庭狀況,、工作記錄、社會交住,、娛樂活動,、自我描述、個人內(nèi)在世界的重要特點,、其他相關資料,。 個人成長史資料.包括嬰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具體情況: 目前精神,、身體和_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狀態(tài)。 為更好地了解不同資料之間的縱向關系,,在整理資料時還可以按照與心理問題有關的三個方面進行整理,,即個體情況、環(huán)境情況,、專業(yè)初步評價,。 在驗證資料可靠性時要考慮影響可靠性的可能因素,把各種資料相互比較,,各種想法彼此聯(lián)系,,以便全面整體地做出結論。咨詢者方面的影響因素有:過分隨意地交談,,咨詢者的傾向性可能給來訪者形成暗示,造成來訪者自我評價和環(huán)境判斷的失真,;收集資料者是后來的決策者會由于早期印象影響診斷和咨詢決策,;決策者不參與收集資料,,由另一個人完成,會造成對資料的理解錯誤,;來訪者在陌生環(huán)境中袒露自己的情況會出現(xiàn)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況,,咨詢者能否根據(jù)情況靈活地做出談話調(diào)整;初期印象和后期新收集到的資料之間產(chǎn)生矛盾,;咨詢者的職業(yè)背景和專業(yè)理論背景影響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角度,。 (二)初步診斷 在心理診斷中需要判斷來訪者心理問題的類型和嚴重程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心理問題表現(xiàn)的強度,、頻度,,使得心理問題加重的因素,判斷是否根源深(有關事件發(fā)生得早,,來訪者暫時遺忘),,心理問題是否有泛化的現(xiàn)象,是否和來訪者的性格甚至人格特點結合在一起,。咨詢者在整理來訪者的各種資料后要確定他的問題是否屬于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在正常心理活動范疇內(nèi)的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幫助其解決心理問題,屬于異常心理活動的心理咨詢效果不大,。通常一般心理問題最適合接受心理咨詢,,某些嚴重的心理問題單獨使用心理咨詢或配合其他治療方法也能受到良好的效果。精神病性心理障礙目前主要需要藥物治療,,不是心理咨詢的工作對象,。人格障礙和心理疾病邊緣狀態(tài)者,心理咨詢的作用也很有限,。 咨詢者可借助判斷正常與異常的心理活動的三原則來判斷來訪者的心理問題是否屬于正常范圍,,三原則分別是: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性原則;精神活動的內(nèi)在協(xié)調(diào)一致性原則,;個性的相對穩(wěn)定性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