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學(xué)學(xué)圣人最重要的教化,,這個教化的核心,它的起步就是一個“孝”字,。因為這個“孝”字呢,,多少年來被我們國人忽視了。我們在平常的生活當(dāng)中真正的把這個“孝”當(dāng)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去做的人越來越少了,。孝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而我們對它的道理又不明白,也沒有盡最大的努力去做的時候,,它的結(jié)果是什么,?就是我們身心的疾苦得不到解決。所以,,自古至今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的少如麟角。是什么原因,?原因就在這個地方,。但是,今天如果要我來講這個孝,,我是沒有這個資格的,。過去自己不孝,自己沒覺悟到,。學(xué)了傳統(tǒng)文化,,慢慢的覺得自己有點不孝,越學(xué)呢,,越覺著不孝,。既然這件事情這么重要,我們也知道做人要從這兒開始,,那么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這個問題,。 《孝經(jīng)》首章題為“開宗明義”,。開是揭示,宗是宗旨,,明是講明,,義是義理。就是這部經(jīng)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它的義理是怎樣的,?在短短的一段經(jīng)文里面給它說清楚。這部《孝經(jīng)》是孔子對他的傳承弟子曾子講的,,因為曾子是個至孝之人,,所以孔子跟他講這個孝他容易領(lǐng)會。至于這個文字有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或者甚至是曾子的弟子幫助記錄整理出來的,但是它的傳承是直接由孔子傳承下來的,。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第一”的內(nèi)容: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fù)坐,吾語汝,。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洞笱拧吩疲骸疅o念爾祖,聿修厥德,?!?/b> 經(jīng)文的開始先交代這個經(jīng)是怎么來的:“仲尼居,曾子侍,?!?/font> 《孝經(jīng)》有兩種流行的本子:一種是今文本,一種是古文本,。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的是今文本,,這是焚書坑儒以后,漢代的儒生們憑記憶傳授下來的。古文本是在漢代的時候魯恭王為了建宮室拆除孔子家的墻壁時在夾墻中發(fā)現(xiàn)的,,今古文《孝經(jīng)》除了章數(shù)不一樣,,內(nèi)容基本上是相同的,里面有些文字稍微有出入,。比如開頭“仲尼居”,,在古文本里面用的是“仲尼閑居”,多了個“閑”字,,閑居是平時不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還有下面“曾子侍”,古文本用“曾子侍坐”,,單用一個侍或侍側(cè),,一般是指人站在那里陪,侍坐則指坐著陪,,意思有所區(qū)別,。下文講曾子避席,孔子講了一段話后叫他“復(fù)坐”,,這樣看來用侍坐是更合適的,。 我們知道《論語》里面記載的內(nèi)容,好多都是弟子有問題來問,,孔子解答,。佛說法也基本上是待弟子請法而后作答。因為講法講道都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但是有些很重要的地方,,弟子反而不知去問,這時候佛也好,,圣人也好,,就會主動去講。因為行孝對修身來說至關(guān)重要,,夫子不待曾子問,,就直接問他:“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老師首先提一個問題,,看這個弟子明白不明白,用的是啟發(fā)式教育,。他說我們過去這些圣王們,,代代相傳的有一個最重要的修身治國的法寶,,有了這個法寶,天下的人心就會歸順,,老百姓也會和睦相處,,而且上上下下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是什么嗎,?我們現(xiàn)在講安定團結(jié),,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夫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把秘訣告訴我們了,,——得用至德要道這個法寶,。 何謂“至德要道”?先說“至德”,。至德是至高無上的德。這個“德”是什么,?德是我們?nèi)巳吮居械牧贾?。《大學(xué)》里面“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這個“明德”就是我們內(nèi)心最本質(zhì)、最清凈的那一部分,,在佛教里面就叫做佛性了,。這部分是我們?nèi)俗詈诵牡牟糠郑寮乙步小叭省?,就像水果似的,,水果有個果核,果核里面有個果仁,,這個果核能長成果樹,,如果沒有這個果仁它是長不了的。那么我們?nèi)酥苑Q為人,,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有這個“仁”,,有仁愛。這就是《大學(xué)》里面講的“止于至善”的那個至善之心,。我們講做人,,什么叫做人呢?我們本來都具備至善之心,,后來慢慢被七情六欲遮蓋了,,被物欲遮蔽了,然后我們通過學(xué)習(xí)把它重新發(fā)掘出來,,這個過程就叫做人,。所以作為人,我們這個心是身之本,而德是我們的心之本,,孝則是德之本,。所以后面夫子就講:“夫孝,德之本也,?!?/font> 這個“孝心”即是“仁心”,如果分成兩種心來講,,就是敬愛之心,。我們這顆心最內(nèi)在的那部分就是敬與愛的高度統(tǒng)一:敬的一面是我們內(nèi)心能夠明理的一面,也是我們內(nèi)心清靜的一面,,這個心能夠清靜了我們才能明理,,如果這個心很雜亂,這個理是不能明的,。所以三教都要講這個“靜”,,要入靜。如果我們這顆心是浮躁的,,就像鏡子似的,,如果它在那里晃,它能反映外面的景象嗎,?當(dāng)然做不到,。這個鏡子只有靜靜地擱在那,照什么它才能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相狀,,所以我們做人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怎么讓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我們不明白這個理,心是靜不下來的,我們心靜不下來,,這個理也不能明白,。因此,在我們修持的過程當(dāng)中,,面臨著怎么去私欲的問題,,因為私欲是我們?nèi)腱o的大敵。有欲望了,,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我們的心怎么靜得下來,?靜不下來,。所以這個功夫在儒家講叫“持敬”,就是我們要時時刻刻讓這顆心處在敬的這種狀態(tài),,也就是一種專注的狀態(tài),,使這個神不亂跑,。老子把這個功夫叫做“守中”,孔子叫做“時習(xí)”,,孟子叫“收放心”,。我們知道這個雞白天給它放出去,晚上還要給它關(guān)回去,??墒俏覀冞@顆心整天胡思亂想,都不知道給它收回來,,心存不住,,性自然養(yǎng)不了,人自然也就成不了,。因此離開持敬,,想身心健康是不可能的。說起來圣道自孟子以后失傳,,失傳的便是這“存心養(yǎng)性”的功夫,。 但是,只有“敬”的一面不夠,,這是冷靜的一面,如果失去了熱情的一面,,它不平衡了,,也會出問題。這個“持敬”是尋找“中”的那個功夫,。但是這個道它是有本有末的,,有它的本體,有它的展現(xiàn),,合起來才叫做道,。我們一般人都落在一邊,凡夫容易落在道所展現(xiàn)的萬事萬物這一面,,修行人容易落到空的一面,。我們中國文化自古傳下來的大中至正之道,它是一種中庸之道,,講究“內(nèi)外兼修,,動靜交養(yǎng),本末并進”,,而這個東西沒有圣師指點我們是很難把握得好的,。 另外和它平衡的一面就是愛,儒家叫仁愛,,佛家叫慈悲,,基督教叫博愛,。注意這個“愛”既不是普通的情愛,更不是貪愛,。我們往往把這三教里面講的這種愛,,誤解為情愛與貪愛。貪愛是出自私欲,,看到一個寶貝喜歡了就想占為己有,,不拿到它心里放不下,天天想著怎么搞到手,,這是貪愛,。用貪愛貪到這個東西的時候,實際上是用自己的內(nèi)財,,即精神財富,,傳統(tǒng)上叫福德,去換它,,所以你外在的財富越來越多,,可是你的心靈越來越空虛了。稍微高一點就進入情愛,,情愛是發(fā)自私情,,它超越了物質(zhì)這個層面,但是在情感上放不下,,愛上一個人愛得要死要活,,別人不理他,他也放不下:“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這也很苦,。由情愛導(dǎo)致的求不得也是一種苦,。怎么讓這種愛達到只有樂沒有苦呢?還得要升華,,要升華到仁愛上來,。這仁愛是哪里發(fā)出來的?它既不是私欲發(fā)出來的,,也不是私情發(fā)出來的,,它是我們從性德里面流露出來的。因為這種愛是由我們的本性產(chǎn)生的,,它不做作,,是自然的。就像太陽,,它在普照萬物的時候不是有意的,,因為它本身就是發(fā)光的,,這個就是自然。所以當(dāng)一個人去掉私欲,、私情,,回歸到本性的時候,那本性就帶有愛的素質(zhì),,愛的能量,。這種能量就有一種親和力,它的表現(xiàn)就是和,。所以萬物都是道化生出來的,,而物與物之間都相互依賴,這種相互依賴就是親和力造成的,。這種親和力來自于仁愛,。 敬和愛并不是相對立的兩種心,而是一種心的兩種表現(xiàn)形態(tài)或存在方式,。敬是靜,,愛是動。敬是體,,愛是用,。敬是中,愛是和,。敬是仁,,愛是義。敬是禮,,愛是樂。而敬與愛的和諧統(tǒng)一便叫做孝,。 我們中國文化重在得樂,,而快樂實際上是所有人的自然需求,是生命的本質(zhì)追求,??鞓肪褪欠鹦裕褪侨说谋拘?。不僅人如此,,動物也是如此。哪個生命喜歡痛苦呢,?沒有,!但是,在我們的一生中,,由于我們不合道德,、不合自然的思想與作為,,我們就要承受生命之苦。如何把這種苦去掉呢,?你去信宗教也好,,信科學(xué)也好,它可以在一定層面上解決我們的問題,,但是不管科學(xué)還是宗教,,它如果不把你引入到自己平常做人做事去把握合情合理之度,那我們還是不能得到究竟的安樂,??茖W(xué)與宗教實際上是不相矛盾的??茖W(xué)要研究物理,,物有物性,事有事理,。所以我們要在處事中找到自由,,就必須明白事理物性。種花的了解花性,,才能把花種好,。搞航天的,能明航天之理,,才能把航天器送到外太空去,。因此,不明物理便不能用物,。那宗教呢,?它更多的力氣是放在明情理上。我們心靈的痛苦怎么去解決呢,?只有明白人的情理,、心理,我們才能設(shè)法加以對治,。所以,,情理與物理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大道。本來科學(xué)和宗教是不矛盾的,,只不過整個大道衰退了以后,,它們分別承擔(dān)了某一方面的研究與實踐,但從完整的大道來看,,它們都在道之中,。我們?nèi)思热簧钤谔斓刂g,要接觸那么多的事物,,又生活在人群之間,,要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要想得到快樂該怎么辦?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明物理,、懂情理,,并使自己的為人處事合乎人情物理。這個事情上帝不能代替你,,圣人,、佛菩薩也不能代替你,他們只能指點我們,,把道理告訴我們,,聽不聽在我們,行不行在我們,,能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最后還得看我們自己,。我們早一點明白這個道理,實際上就早一點進入自由的境界,,所以這個孝說它是至德,,是因為下面講的,孝是德之本,。這個“本”是我們心靈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我們真正快樂的源頭。而這個地方怎么到達,?就從“孝”字做起,。這講的是“至德”。 下面講“要道”,。什么叫“道”,?“道”是人倫日用之所當(dāng)行,它是人人共行之大路,。我們?nèi)嘶钪袥]有人離得開這個大道呢,?“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我們本身就是道化生出來的,,一切眾生都是如此,,我們怎么離得開這個道呢?所以不管我們愿不愿意,,我們都在道之中,。我們既然在道之中,如果不明這個道,,我們的行為就會違背它,,違背它就會受到道的制約,,從而給我們造成痛苦。我們的心態(tài)不合道就有心靈的痛苦,,我們的行為不合道,,就有身體上這種病痛。所以,,“要道”就在這個地方,。圣人給我們指出一條路,它是最關(guān)鍵的,,最簡單的,,你只要抓住它就行了,你馬上就能上路了,。我們學(xué)東西,,如果抓不到根本的東西,抓不到關(guān)鍵,,可能學(xué)了好久也沒有什么進展,。所以學(xué)東西要跟明師去學(xué),為什么,?他能夠把最核心的關(guān)鍵給我們指點出來,。就像打井似的,特別有經(jīng)驗的,,他能探測出哪個地方水位比較高,,地又比較軟,在這里打一口井可能花不多時間就能打到水了,??墒牵偃缒悴恢?,跑到一個水源很深的地方,,地又特別硬,可能你打一輩子也打不到水,。入道有各種各樣的門,,尤其從法上來講多如牛毛,如果在道上圣人不給我們指點最關(guān)鍵的那個地方,,我們可能修持一生還找不到什么感覺,。所以,從立身的角度來講,,這個孝,,便是我們達到“至德”的“要道”,而修身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因此,孝又是平治天下的要道,。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教化,。我們在做人的過程中,往往怎么做好自己沒有經(jīng)驗,,碰到問題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一個過來人告訴你應(yīng)當(dāng)怎么辦怎么辦,你可能一聽照著做了,,問題就解決了。就是說有人把一個道理告訴你,,而你本來是不知道的,然后你又能夠相信,,又能照著去做,最后還是你自己把自己化了,,這個叫教化,。這個教化從形式來講它是通過禮樂,所謂“至德”,,就是孝悌,,“要道”,就是禮樂,。但這個禮樂假如不是從我們的仁愛之心生出來的話,,就會變得很做作,有點假,。就是說“禮”與“樂”是一種外在的表現(xiàn),,只有當(dāng)它是從仁愛之心發(fā)出來的時候,這時才是合道的,,于人于己有益的,。所以夫子講:“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如果這個道理不明白,,我們只是表面地去做,,不管祭祀也好,喪禮也好,,形式是做了,,但不是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它就成為一個假的東西,。這種東西你很勉強的去做,,外表和內(nèi)心是有沖突的,所以表面的禮樂對我們也沒有好處,。但是你內(nèi)在如果有仁愛之心,,它發(fā)到外面來就是一種真實的禮樂,所謂誠于中,,必形于外,。所以,在這個教化當(dāng)中,,最沒有弊病的是走“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路子,,以本帶末,本末并進,。當(dāng)然,,從末起手,也可以到本,,習(xí)藝可以進道,,這個路也是通的,但如沒有過來人指導(dǎo)很容易出問題,。三教的修持法中,,有從心性入手帶動身命的,也有從身命入手帶動心性的,。一般來說,,以性帶命的修法慢而穩(wěn),以命帶性的修法速而險,,因此,,以命帶性的修法一般不宜廣傳,象道家的丹法,,佛家的密法,,都是擇人而授,師徒雙方只要有一方不具格,,都會出問題,,所以不能亂傳。但是走以本帶末的路子那誰都可以走,,所以圣人所講的道誰都可以聽,,誰都可以修,因為它是人人都需要的一個東西,,是不會出問題的,。 夫子把“孝”定位在至德要道上,其蘊意是很深很深的,,不是我們現(xiàn)在能輕易理解的,。你看曾子,,境界已經(jīng)很高了,夫子晚年給他傳這個東西,,問他至德要道到底是什么,,他也不清楚。所以聽了夫子這句問話以后,,曾子避席,。這是過去的規(guī)矩,古人都是席地而坐,,不像我們現(xiàn)在坐在椅子上,,一般都是在席子上跪坐。但是老師提問了,,為了表示恭敬,,站起來走到席子的外面去回答。曾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回答說:“參不敏。何足以知之,?”他不明何為至德要道,,說自己腦袋不靈敏,哪里能明白得了這個問題,。曾子從性格上看有點“魯”,,用現(xiàn)在的話說有點笨笨的。注意,,這個“魯”也不見得是不好的詞,。人往往有大慧與小慧之別,有些人我們覺得他特別聰明,,善于算計,,做生意的話挺精明,這屬于小慧,。小慧就是他后天的腦袋靈光,,往往這種人比較好利,怎么搞到利,,腦筋轉(zhuǎn)的很快,。世俗對這種人比較佩服,認為這種人聰明,。但是有大慧的人利心不強,,所以吃虧了也沒有什么感覺,得利了也沒有什么感覺,,這是因為他這個心不在這個境界上,,他超越了利這個境界,,這種人往往有大志。所以,,曾子這種“魯”,,是一種大智慧的表現(xiàn)。 從這里可以看出,,孝的道理是很深很深的,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明白的,。我們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為什么千百年來,尤其是現(xiàn)在,,對孝順反感的人那么多,,就是因為這個理太深太深,尤其是在我們沒有踐行,、沒有體悟的時候,,我們更是不明白。佛教里面有一部經(jīng)叫《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里面透露的也是這么一個理,。有一次,佛和幾個弟子在路邊看到一堆枯骨,,佛當(dāng)即就向枯骨禮拜,。阿難不怎么理解了,高貴的世尊怎么會去禮拜路邊的一堆枯骨,?佛就講這堆枯骨也許就是自己過去父母的遺骸,,然后叫弟子把男骨與女骨分開?;钪臅r候男女容易辨別,,成了枯骨怎么辨別?佛就說男骨又重又白,,女骨又黑又輕,。這是因為母親在生養(yǎng)孩子時付出的要比父親多得多,母親的乳汁都是血化的,。所以父母的這種養(yǎng)育之恩,,是無法用金錢回報的,因為這種恩情是超越物質(zhì)的,。你的某一種情感值多少錢?。磕苋ズ饬繂??所以高層次的價值是不能用低層次的價格去衡量的,,是無價的,。既然是無價的,我們用有形的東西是報答不了的,。佛在經(jīng)里面講,,你就是把眼珠挖出來,把五臟掏出來,,把骨髓敲碎了,,千百億劫你都還不了,就是在物質(zhì)層面你怎么做都還不了父母養(yǎng)育這個恩德,。弟子們聽佛這么一說,,個個嚎啕大哭,捶胸頓足,。也就是說,,他們都有很高的修為了,這個孝的道理要不是經(jīng)佛這么一說,,他們還一時悟不過來,,所以孝這個理很深很深。 好了,,既然曾子不知道,,這個時候夫子就跟他講這個孝道的秘密:“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做人一是立身,,一是治國,,儒家主要落在這兩塊。什么叫立身,?立身的主旨是繼善成性,,但我們現(xiàn)在往往把它看成立業(yè)了。顏回那么窮,,也沒有什么顯赫的功業(yè),,你能說他沒有立身嗎?所以立身的內(nèi)涵是繼善成性,。這個善就是道的特性,,繼善就是我們不斷地同化于道。做合理的事情就是行善,,任何事情你找到合適的度去做了,,這個叫善。表面上你也是為了做好事,,但做過分了對別人對自己都沒有好處,,都不算真正的善,。所以,所謂行善就是適度地去做合理的事情,,不斷尋找適度的過程就是求“中”的過程,。只有不斷求“中”,不斷求“中”,,最后我們才能成性,,把我們善良的本性給全部發(fā)掘出來,這個叫立身,。 所以,,一個人只有通過 “孝”,把 “至德”挖掘出來,,能夠復(fù)性了,,那么這個人就做成了,,就成圣了,,印度文化就說成佛了。 孝既然如此重要,,我們怎么著手去做,?一步一步怎么走?有句話叫“立愛自親始,,立敬自長始”,,這個是很自然的,就是因為父母對我們有養(yǎng)育之恩,,所以我們對父母的這種敬愛之情也是比較容易地能夠產(chǎn)生出來,。另外,我們這個愛敬之心,,在我們整個人生的過程當(dāng)中,,它是可以不斷地擴大的,如果我們修得不好,,這個心就在不斷地縮小,,所以儒家要強調(diào)愛有差等。這里講的是次第問題,,修行如果沒有次第,,我們會不得力。在宗教里面可能更多的會直接拿最后的結(jié)果要求我們:要沒有分別心,,要兼愛,,要愛一切眾生,要度一切眾生,。那種境界是人修成了以后的一種自然的境界,,叫大慈悲心,、大仁愛心。但這也是一種修法,,一開始就把最后的境界告訴你,,要求你,是屬于果上起修法,。但如果把握不好呢,,很難有實際的進展。你會感覺自己的心和實際是不相符的,。說愛一切眾生,,可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兄弟姐妹有時候都愛不起來,那么,,所謂的愛一切眾生的那種愛是真實的嗎,?如果不真實,又該怎么辦,?所以在這個地方容易出問題,。 儒家講的呢就是要一步一步地來,每一步都要做真做好,。你現(xiàn)在的心量還沒有到達愛一切眾生,,對仇人還愛不起來,還討厭,,甚至憎恨,,那也沒有問題,那些別管了,。你先在父母這樣的大恩人面前,,把這個愛敬之心培養(yǎng)出來再說。在這個地方開始立身,,一是比較自然,,二是容易出感覺,出效果,。一個人一旦有了真愛,,自然就會擴大到他人,這是很自然的,,因為這是由真愛的屬性決定的,。怕的是培養(yǎng)出來的是“不愛其親而愛他人”那種悖德的假愛。我們在這里出問題,主要是忽視了立愛要從自己的親人做起,。如果走別的路,,不是不能通,但真走通了,,發(fā)現(xiàn)是走了彎路,,繞了圈子,最后還是要返回來補課,。沒有一個成就的人,,無論是成仙、成佛,,還是成圣,,對自己的父母生不出敬愛之心來的,這是從來沒有的,。 從自己的親人開始做,,一步一步擴大開來,最后要落到治國的層面,。這個治國,,我們現(xiàn)在對它有一種誤解,認為只要國家變得富強了,,就是國治得好了,。國家變富強了,,這是教化的基礎(chǔ),,而不是終結(jié),真正的治國必須落在德教上,。你看秦始皇的秦國很富強,,能統(tǒng)一六國,但他很快就滅亡了,。西方國家從物質(zhì)角度看很富強,,但危機四伏,不能說已經(jīng)達到治世了,。 夫子給我們講了“養(yǎng)教之道”,,就是治國和我們養(yǎng)小孩子是一個道理。首先是養(yǎng),,孩子生下來要有吃的,,穿的,不能讓他凍死,,餓死,,然后還要讓他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就是教,。否則,,你有個好的身體,,但沒有一個健全的心靈,到時候你的身體也會保不住,,比如你犯了死罪,,不就失去這個身了嗎?國家也是如此,,作為整個民眾來講,,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君子,普通人沒有飯吃是很難講道德的,,因此,,把富強作為第一個目標去實現(xiàn)沒有錯,但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富了以后如果不教的話,,從某種角度講,他做壞事的能力也增強了,,那亂起來就更亂了,,就像現(xiàn)代科技文明發(fā)達以后,我們想毀滅別人也更容易了,,這個時候這種教化的重要性就顯得更加突出,。 教化從哪里開始?因為孝是德之本,,修身當(dāng)然要以孝為起始與根本,。但夫子同時告訴我們,孝是“教之所由生”,,也就是教化也必須從孝開始,,以孝為根本?!耙孕⒅翁煜隆笔枪糯螄拇笳结?,其功效也為漢代文景之治所證明。孟子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蹦憧矗_到天下太平多么簡單,!可是,,如果不遵圣人的教誨,不以孝道教育天下的百姓,又如何能達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的局面,?不管你用民主制還是用君主制,只要做不到孟子說的這句話,,天下是不可能太平的,。 那么孝從何做起?從敬身做起,?!抖Y記》開篇就講“毋不敬”,這是禮的本質(zhì),。對萬事萬物都要懷有敬意,,對他人要學(xué)會尊重。但在這些敬里面最重要的敬是什么呢,?叫敬身為大,。古人講的這個身是包含身與心的整個生命體,修身是指修我們這個人,。人是精神與肉體的有機統(tǒng)一,,肉體是精神的載體,精神是肉體的主人,,只有精神沒有肉體是鬼神,,只有肉體沒有精神是尸體,兩者都不是人,。人是兩方面都具足的,。 我們作為這樣有身體的一個生命體,我們和我們的祖輩,、父母有沒有聯(lián)系呢,?實際上這種聯(lián)系是非常密切的,,只不過我們因為智慧沒有打開,,看不到。我們?yōu)槭裁纯偸且透改笇χ?,就是因為我們?nèi)狈χ腔?,沒有認識到父母和我們是一體的。不單是父母,,我們通過修學(xué)慢慢會認識到,,我們和我們的祖宗,和所有人,,甚至和萬物都是一體的,。儒家講的這個身,實際上是一個大身,孟子講“萬物皆備于我”,,就是所有的人與物都是我的一部分,,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是一體的,。我們敬自己的身就是敬一切眾生,,但假如你連自己的身都不敬,又談何去敬別人呢,?從修持次第上講就是要從敬自己的身開始,,所以《孝經(jīng)》底下講:“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里面講的是什么道理呢,?我們的身體是從娘肚子里生出來的,,所以古人講我們的身體是父母遺留下來的,也就是你這個身體是父母的,,不是你自己的,,是父母托付給你的。你如果是個孝子,,那你要把父母的這件寶貝保護好,,別犯法遭刑禍,也別跑到危險的地方去,,那容易遭災(zāi)禍,。你的身都守不住,你拿什么去孝???所以,孝親從守身開始,。當(dāng)我們在生活中變得越來越無私的時候,,我們和父母的關(guān)系就越來越和諧了,能以父母之心為心,,哪里還會和父母對著干呢,?自然不會這么去想,也不會這么去做了,。 這個生命本來是一種自然,,就像一棵樹一樣,樹有樹根,,有樹干,,有樹枝樹葉,。子女就像樹葉似的,父母是樹根,。作為樹來說,,它的自然是什么?樹根從地面吸收營養(yǎng),,它不會只是自己用,,它要輸送到上面提供給枝葉,這是很自然的,。那父母呢,?他勞作得到吃的穿的,首先也想到我們,,養(yǎng)育我們,,心里常常牽掛我們:怕我們生病,怕我們出事故,,怕我們找不到工作,,怕我們找不到對象,他的心念呢,,時時刻刻在我們身上,,在父母來說,這種符合自然的特性就是慈,。父母有了這種慈,,他就合乎他的道,他當(dāng)父母就會當(dāng)?shù)煤芸鞓?,不管兒女對自己怎樣,,他就一直想著為兒女好,這種心態(tài)如果很純粹,,他就沒有煩惱,,因為他合乎他的本分之道。 那么,,我們作為子女呢,?就像樹一樣,如果你把樹皮割掉,,營養(yǎng)不能到達樹枝,,那樹枝就枯萎了。也就是說,,父母對我們的情誼我們不能領(lǐng)會,不愿接受的時候,,那么營養(yǎng)就不能到達我們身上,,我們就枯萎了,。這個枯萎就是我們的身體會出問題,精神也會出問題,。我們可以去觀察,,凡是不孝的人,他肯定是不快樂的,,而且身體也不會好,,就是因為他拒絕了父母給他的最好的營養(yǎng),心和父母隔離開了,。所以,,當(dāng)一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去孝的時候,他的感覺會特別好,,因為他得到了父母給他的營養(yǎng),,他的身心會健康起來。 所以在孝親這個地方最能找到感覺,,有了跟父母一體的感覺,,跟他人一體、跟萬物一體的感覺,,慢慢的就全出來了,。孝親的過程就是盡性的過程,這個道才是大道,,叫倫常大道,。所以古人說:“道莫大于倫常?!币簿褪钦f你要修道的話,,最大的道在這個地方,最核心的道也在這個地方,。你要是把大部分的時間精力用在修這個法術(shù)那個法術(shù)上,,那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不但道很難修成,,而且你所學(xué)的法術(shù)說不定還會給你帶來麻煩,。 這個道就像土壤似的,你種的東西離開土壤就會死去,?!叭藷o倫外之人”,“倫外無學(xué)”,,學(xué)道之人無視倫常,,不重敦倫,不敬圣人,,無異于離土的莊稼,,會漸漸枯死,。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修身就從行孝開始,,而行孝則從敬身開始,。接著就是“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立身的過程就是行道的過程,,所謂行道是按道理去做人做事,,做人做事時時刻刻都要站在理上,這樣自然會德高望重,。揚名于后世不是為了揚我們自己的名,,是為了彰顯父母,落腳點還是落在父母身上,,這個地方還是無私,。這個名一定要立在德的基礎(chǔ)上,要有德名,。德高望重,,德高了,名望自然就重了,,所以《中庸》認為“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當(dāng)然,這個 “位,、祿,、名、壽”按佛家講有真諦,、俗諦之分,,俗諦就是站在世俗的角度來看,這個人做官了,,有位了,;家里財富多,有祿了,;名望大,,有名了,;活得長久,,有壽了,。但是《中庸》里面講的“位、祿,、名,、壽”,除了俗諦還有真諦,。真諦是指什么呢,?就是這個位,不見得就是世俗的位,,就是你的境界高了,,你的位就高了。就像孔子,、周公,、文王,他們都是圣人,,但他們都不是天子,,沒有那個實際王位,但孔子雖然沒有世俗的王位,,卻被封為文宣王,,受到萬世尊重,連皇帝都要對他頂禮膜拜,,這也是一種位,;祿,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一心想怎么修道,、成道,這樣,,天地萬物都會養(yǎng)活他,,這個祿大不大?歷史上從來沒有真修道的人是餓死的,,不會沒有飯吃,;名,歷史上這些古圣人,,萬古流芳,,就是因為他的德高到那個份上了;壽,,當(dāng)圣賢完成了他在這個世間的使命,,有的走得早,,有的走得晚,像顏回,,三十幾歲就走了,,但“死而不亡者壽”,他內(nèi)在的道德精神與好學(xué)的美名一直存在世上,,大家都忘不了他,, 這也是一種壽。所以壽有身壽,、名壽,、神壽之分。 所以這個孝,,從敬身開始,,到揚名于后世,能夠立身為止,,“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分三個階段,。這個“中于事君”,就把孝升華到忠君的層面了,,因為你的孝心已經(jīng)大到可以孝順天下的父母了,,所以你就做大臣協(xié)助國君去治國。 一個人的孝能及到所有的人,,他這個德位就是天子,。如果德不配位,他就不是真君,,這個時候老天會派別的人取代他,,比如歷史上的湯武革命,這是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的,。所以孝也好,,忠也好,不是簡單的聽話,、服從,。從孝的角度講,并不是從父之命就是孝,,如果父母不對,,你也聽之任之,這是陷親于不義,這也是不孝,。國君的做法,、思想有問題,你不去諫阻,,讓他禍國殃民,,你這個大臣也是有罪的,也是不忠,,所以過去有“順道不順君”的說法,。在我們中國文化里,,這個道永遠是至高無上的,,只要你合乎道,你怎么做都是對的,,不合道,,怎么做都不對。所以孝順不是一個表面的問題,,行孝難也難在這個地方,。我們對孝的認識、踐行,,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需要我們一生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實踐,,不斷升華,。什么時候能稱為孝子了,那就成為君子了,,就是個成就的人了,。從佛家角度講,你把孝父母的心擴大到孝一切眾生的時候,,你就成佛了,。 《孝經(jīng)》首章最后引用《詩經(jīng)》里面的《大雅·文王》篇:“無念爾祖,聿修厥德,?!?“無念爾祖”,意為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聿修厥德”,,聿修是繼承發(fā)揚的意思,厥是其的意思,,這里指先人,。全句的意思是要繼承發(fā)揚先人的德業(yè)。我們平時常說“祖宗保佑”,“祖宗保佑”是什么意思,?就是我們的心想到祖宗,,和祖宗合到一塊的時候,我們就能吸收到祖宗輸送給我們的營養(yǎng),。因此,,保佑不是祖宗單方面的事,最關(guān)鍵的是我們能不能與祖宗合德,,能不能將祖德發(fā)揚光大,。 這就是《孝經(jīng)》第一章的內(nèi)容,我們就學(xué)習(xí)到這里,。下面大家可以談?wù)勼w會,,交流一下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