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墻功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功,,簡稱撞墻?,F今這種簡單易行的養(yǎng)生法已被廣泛推廣,不論是在公園中晨練的長輩,,還是許多政商名人都很熱衷于撞墻,。
撞墻功可以說是太極拳練發(fā)勁的一個竅門、基本功,,要練「透勁」也非此不可,,這是太極拳致用于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手法。
撞墻功可幫助疏通督脈,,及兩邊共4條膀胱經,,而督脈暢通就可以改善許多病癥,,膀胱經上則有背俞穴,心俞,、肝俞,、腎俞、脾俞等,,這意味所有內臟疾病皆可改善,,程度不同而已。
撞墻功的5大要領
全身求放松
全身放松即不能過度用力或僵硬,,尤其在撞擊瞬間,,更須如此。撞墻功主要就是使體內臟腑能隨著身體撞墻,,而達到振動作用,,如果因出力而使肌肉韌帶緊繃,就會影響臟腑運動而達不到效果,。
全身放松,,尤其是腰背放松,同時在撞擊瞬間加點意念,,會使撞擊得到加倍的效果,。而且腰背放松,又能使背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尤其是靜脈回流加快,,令全身氣血充沛。
撞墻時,,氣沖督脈而上,,傾身離墻時,頭上之氣順任脈而下,。也就是說,,撞墻一次,氣隨任督兩脈走一圈,!
撞墻功中靠墻的部位
最初要求撞擊面在肩胛骨以下,且撞擊瞬間只能出現一聲,,這樣做除了身體感覺較舒服外,,也與臟腑器官多數在腹部有關。撞墻時,,應是整個背部(含肩胛骨與夾脊)都是撞擊面才對,。
撞墻時步法
撞墻時兩腳平行與肩同寬。腳跟與墻邊的距離,,依上半身重心往前微傾,,能輕松自然離墻為準。
不論靠墻或離墻,都要注意腰背部的放松,,使氣和身體重量能沉到整個腳掌支撐為原則,。
撞墻時雙手位置
撞墻時雙手要自然下垂擺蕩,即離墻時,,手往前擺動,;撞墻時手往后擺動。
除了雙手自然下垂,,還可選擇雙手環(huán)抱,,置于胸前。這樣做的好處,,一是使內氣集中于夾脊,,二是可以避免肩胛骨受傷,這是個人體會的層次問題,,可隨練習者自身的情況與感受而定,。
撞墻時呼吸
太極拳呼氣、吸氣都是以鼻子自然行之,。(道家養(yǎng)生學說:「最好的調息就是不要去調息,。」)重點是在撞墻的瞬間,,絕不可憋氣或停止呼吸,,讓氣自然吐出,一定不可刻意由喉頭吐氣,,以自然為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