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瓷器的傳統(tǒng)紋樣,。指以魏晉時的山濤、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人于竹林飲酒,、撫琴、吟詩作樂為題材的畫面,。明清時景德鎮(zhèn)瓷器常以此為主題紋飾,,有青花及五彩繪"竹林七賢"的器物傳世。 寶相花:瓷器的傳統(tǒng)裝飾紋樣,。將某些自然形態(tài)的花朵,,經(jīng)過藝術(shù)處理后,變成一種裝飾化的花朵紋樣,。通常指的是變形蓮花,,花朵緊湊又富麗。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瓷器的此類裝飾題材較多,。 釉:瓷器裝飾物,。指覆蓋在陶瓷表面的玻璃質(zhì)薄層。一般以長石,、石英,、粘土等作原料?;瘜W(xué)組成為硅,、鋁、鐵,、鈦,、鈣、鉀,、鎂,、鈉等的氧化物。釉的種類很多:按胎體質(zhì)地,,可分為瓷釉和陶釉,;按配料,可分為長石釉,、鉛釉,、無鉛釉等;按燒成溫度,,可分為高溫釉和低溫釉,;按外觀特征,,可分為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結(jié)晶釉、裂紋釉,。 釉下彩:高溫顏色釉品種,。因彩色紋飾在釉下不易脫落,故名,。先在生坯上彩繪紋樣,,施釉后入窯高溫燒成。釉下彩瓷器最早見于1983年南京雨花臺吳末晉初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青瓷盤口壺,,為釉下彩繪羽人鳥獸和仙草云氣的紋飾,。 青花:釉下彩品種。亦稱"白地藍花",。是以氧化鈷為著色劑在器胎上彩繪,外罩一層透明釉經(jīng)1250攝氏度高溫一次燒成,。青花具有恬靜素雅,、清新明快之感。據(jù)考證,,青花首先燒成于唐代河南鞏縣窯,。明清兩代除用國產(chǎn)陂塘青、珠明料外,,還使用進口的蘇泥勃青和回青料,。 元青花 釉里紅:釉下彩品種。指以氧化銅為呈色劑在素胎上彩繪,,然后施釉,,經(jīng)高溫一次燒成,白地紅花,,色彩鮮艷明快,。此品種燒成于元代德鎮(zhèn)窯。 青花釉里紅:釉下彩品種,。指一件器物上同時用青花,、釉里紅兩種色彩裝飾,藍紅輝映格外艷麗,。始燒于元代景德鎮(zhèn)窯,。以藍、紅兩彩表現(xiàn)的四季花開庭園景色的"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是元代的代表性作品,,于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 釉里紅 釉上彩:低溫顏色釉品種。因色彩附于器物表面,,故名,。先在燒好的素白釉器物上,彩繪各種紋飾,,再經(jīng) 750- 900攝氏度低溫爐烘烤而成,。釉上彩品種有紅彩、五彩,、三彩,、粉彩、金彩,、墨彩,、琺瑯彩等。 五彩:釉上彩品種,。是在已燒成的素白釉器物上,,用多種彩料描繪圖案紋樣,再入彩爐低溫二次燒成,。五彩品種創(chuàng)燒于明宣德年間,。明嘉靖、萬歷期間有一種官窯彩瓷,,以釉下青花作為一種色彩,,和釉上多種色彩相結(jié)合,稱青花五彩,。清代康熙五彩以民窯居多,。 粉彩:釉上彩品種,亦稱軟彩,。此品種借鑒國畫中的用粉及渲染技法,,在素器上以"玻璃白"打底,用彩料渲染作畫,,再經(jīng)低溫爐烘烤而成,。焙燒溫度比五彩略低,色彩比五彩更加豐富,,以淡雅秀麗為特色,,感覺上比五彩柔軟,因此又有"軟彩"之稱,。粉彩是在清代康熙五彩基礎(chǔ)上,,受琺瑯彩影響創(chuàng)燒的一個釉上彩新品種。粉彩用料多為進口料,,故又有"洋彩"之稱,。 粉彩 琺瑯彩:釉上彩品種,。又名瓷胎畫琺瑯。是在燒好的細白瓷上作畫,,然后入窯爐供燒而成?,m瑯彩料的主要成分是硼酸鹽和硅酸鹽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的琺瑯料中,,加入適量金屬氧化物色素即成具有色澤的琺瑯彩。琺瑯彩瓷具有輕,、薄,、堅、細,、潔的特點,,有黃、藍,、紫,、紅等著色。琺瑯彩是在康熙時由宮廷造辦處琺瑯作的畫師創(chuàng)燒,。屬于清代宮廷御用瓷器,。 結(jié)晶釉:高溫顏色釉品種。是利用高溫下釉料中金屬的飽和溶液,,在緩冷過程中析出的晶體密集地形成線狀的,、點狀的,、斑塊狀的,、花朵狀的結(jié)晶形態(tài)。在黑釉上露銀白色細絲如兔毫狀的,,稱為"兔毫",;銀灰光澤的小圓點稱為"油滴"。清朝又出現(xiàn)"茶葉末",、"蟹甲青",、"鱔魚黃"等新品種。 黑釉:高溫顏色釉品種,。指釉料中鐵的氧化含量超過5%,。經(jīng)高溫焙燒而呈黑色光澤。最早產(chǎn)于東漢浙江上虞地區(qū),,但釉色不純正,,呈黑褐色。唐代長沙窯和宋代的定窯,、耀州窯,、磁州窯等均有燒制,,其中以定窯燒制的薄胎黑釉器最為名貴。 白釉:高溫顏色釉品種,。指以不含金屬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于潔白細膩的坯體上,入窯高溫燒制而成,,釉色白潤光亮,。白釉色調(diào)有粉白、象牙白,、青白,、黃白(牙黃)、雪白等多種,。 天藍釉:高溫顏色釉品種,。指以鈷土礦為著色劑,生坯掛釉,,經(jīng)高溫還原焙燒成后呈淺淡藍色,,近于天空之藍。呈色穩(wěn)定,,釉面光潔,。是康熙時景德鎮(zhèn)窯的新品種。 青釉:高溫顏色釉品種,。指釉中含有3%左右鐵在高溫還原氣氛中呈現(xiàn)青色,,使瓷器表面掛釉有一層锃亮的青光。商周時原始瓷器的青黃釉色,,是青釉的初期階段,。六朝的青釉呈色青綠,勻凈光潤,。唐宋時日臻成熟,,創(chuàng)出了千峰翠色、艾色,、粉青,、梅子青。蘋果青,、冬青等不少名貴品種,。 灑藍釉:高溫顏色釉品種。也稱"雪花藍",。以鈷為呈色劑的色釉與白釉相疊施釉,,經(jīng)過高溫燒成后呈現(xiàn)不均勻的如灑出的藍色斑點,暈散開來又如片片的雪花,。始燒于明宣德年間,,其特點是釉層較厚,,微微凸起,凝重的藍色中微微露白,,白中又閃出淡淡的藍色,,這種制品極少。清康熙時,,釉色轉(zhuǎn)薄不凸起,,灑藍釉加金彩裝飾的較多見。 茄皮紫:高溫顏色釉品種,。以錳為呈色劑的釉料中加入適量的堿,,經(jīng)高溫燒成后呈現(xiàn)如茄皮一樣的深紫色。清康熙時景德鎮(zhèn)窯燒成,。 胭脂紅:低溫顏色釉品種,。也稱"'胭脂水",。在燒好的白瓷上,,吹上一層極薄的含金的鉛釉,再用800攝氏度低溫燒烤而成,,外釉鮮艷,,明麗如胭脂。制成器物,,胎薄,、體輕、小巧秀麗,,里釉潔白,,外釉鮮紅,。燒成于清康熙時,雍正時制品最美,,傳世品稀少,。 珊瑚紅:低溫顏色釉品種。因色近于紅珊瑚,,故名,。以鐵為呈劑經(jīng)低溫烘烤而成。雍正時珊瑚紅地粉彩牡丹紋瓶,、珊瑚紅地粉彩花鳥紋瓶,,皆為罕見精品。 孔雀綠 孔雀藍:低溫顏色釉品種,。以鋼為呈色劑,生坯掛釉,,經(jīng)低溫氧化焰燒成,,呈現(xiàn)嬌翠的藍綠色,近似于孔雀尾翎上的藍色羽毛,。此為清康熙時景德鎮(zhèn)窯的新品種,。 郎窯紅 圈足:陶瓷器足的一種樣式,。是指器物底部承制一個圓形圈來托器身。圈足始于唐代的瓶,、壺,、盤、碗等器具上,,但不普遍,,宋以后盛行,各類器皿幾乎全有圈足,,很少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