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注釋】 駱氏亭:處士駱峻所建,,在長安郊外,。 崔雍、崔袞:崔戎之子,,李商隱的從表兄弟,。李商隱曾兩次應(yīng)試不中投奔表叔崔戎家中,崔戎都熱情接納,,崔氏兄弟也與詩人形同手足,。 水檻(jiàn),指臨水有欄桿的亭子,。檻,,欄桿,此處點(diǎn)駱氏亭,。 迢遞:遙遠(yuǎn),。重(chóng)城:指多層的長安城。 秋陰句:陰云連日不散,,霜期來得晚,,故下句說“留得枯荷”。 【賞析】 全詩沒有借用任何典故,,只執(zhí)意于周身景物:竹塢,、流水、秋霜,、枯荷,、雨聲,卻渲染出動人心魄的晚秋清冷意境,,抒發(fā)了對故人的無盡思念,。 首句“竹塢無塵水檻清”點(diǎn)出駱氏亭的環(huán)境:流水清澄,翠竹幽幽,,一塵不染,。詩人也因如此冷清孤寂之景,觸發(fā)懷人之情,。相思綿綿,,無奈無處傾吐;秋陰不散,,自是詩人愁緒難解,。而末句“留得殘荷聽雨聲”,韻味深長,,無限惆悵盡在其中,。詩人綺思遐想,,妙筆天成,其中的傷感讀來令人銷魂,。 【匯評】 屈復(fù):一駱氏亭,,二寄懷,三見時(shí),,四情景,,寫“宿”字之神。(《玉溪生詩意》) 姚培謙:秋霜未降,,荷葉先枯,,多少身世之感!(《李義山詩集箋注》) 紀(jì)昀:分明自己無聊,,卻就枯荷雨聲渲出,,極有余味;若說破雨夜不眠,,轉(zhuǎn)盡于言下矣,。“秋陰不散”起“雨聲”,,“霜飛晚”起“留得枯荷”,,此是小處,然亦見得不茍,。(《玉溪生詩說》) 何焯:下二句暗藏永夜不寐,,相思可以意得也。紀(jì)昀曰:不言雨夜無眠,,只言枯荷聒耳,,意味乃深。直說則盡于言下矣,。又曰:“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寄懷之意,,全在言外。(《李義山詩集輯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