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仲呂均可不可以用西樂C調來定弦,?文/范煜梅 中國音樂可不可以追隨西方音樂的標準定弦定律? 不可以,! 為何不可以,? 范煜梅《歷代琴學資料選》(資料圖 圖源網絡) 中國音樂的教科書上不是都這樣要求學音樂的人按西樂的標準聽音高,、調弦樂,,笛子、竹簫上不都是刻著C調,、D調,、E調、F調,、G調,?怎么不可以? 我用事實說不可以,! 中國樂律學的規(guī)則:一是律是律,音是音,,聲是聲,;十二律屬律學范疇的概念,五音七聲屬樂學范疇的概念,。二是律名固定不變,,律序固定不變,十二個律準恒定,;五音七聲在十二律上移動,,不固定。因此,,宮音可以由十二律中的任意一律開始,。 簡而言之:十二律是固定的,五音七聲是移動的,。 中國樂律學的通用規(guī)則是:均,、調、音,。均由律定宮音,,調由同一均中的五音定起調,音由這一均的五音配所屬的調。 自一九五零年起,,正式出版的古琴曲譜,、中國音樂作品曲譜的前面加注西樂的C調、D調,、E調,、F調、G調,、A調,、B調等等,這六七十年來各種音樂專業(yè)的教授,、研究員,、各種學位的音樂專業(yè)學生發(fā)表各種專業(yè)文章,把中國音樂作品放在西樂的理論框架內討論并以這些結論放進音樂教材,,繼續(xù)灌輸給后來人,。 自零六年秋職業(yè)教琴以來,不斷聽到關于古琴定弦不同的說法,,自己不在意,。但是自去年秋天起我看到這種謬論肆虐,影響我認識的琴友和樂律研究者判斷是非的時候,,我覺得這些說法危害甚深,。 前些天同等重要古琴教室的一位學中醫(yī)的琴友說起她就讀的研究所新來的學妹用她的琴彈出《湘江怨》的泛音段落后感嘆:你的琴彈出的聲音真好聽,我的琴彈出來怪怪的,。教室的琴友問她的中醫(yī)學妹:你用什么調弦,?她學妹說:調音器。教室的琴友心里明白學妹的感覺為何怪怪的:沒有用泛音調弦,! 古琴弦上的泛音定弦是在沒有標準律準情況下用不同弦上同律名的泛音來決定散音的律準,,判斷標準是同律名同律準。 古琴仲呂均的泛音調弦方式:一弦九徽與四弦七徽同律準,、二弦九徽與五弦七徽同律準,、三弦九徽與六弦七徽同律準、四弦九徽與七弦七徽同律準,,同時一弦十徽與三弦九徽同律準,、二弦十徽與四弦九徽同律準、四弦十徽與六弦九徽同律準,、五弦十徽與七弦九徽同律準,;三弦十徽與五弦九徽同律準。 列圖示意: 仲呂宮泛聲協(xié)律圖 黃鐘 林鐘姑洗 黃鐘 林鐘 姑洗 黃鐘 姑洗 林鐘 黃鐘 姑洗 林鐘 黃鐘 倍徵(散音65hz) 太簇 南呂蕤賓 太簇 南呂 蕤賓 太簇 蕤賓 南呂 太簇 蕤賓 南呂 太簇 倍羽(散音73.13hz) 仲呂 黃鐘南呂 仲呂 黃鐘 南呂 仲呂 南呂 黃鐘 仲呂 南呂 黃鐘 仲呂 宮(散音86.67hz) 林鐘 太簇應鐘 林鐘 太簇 應鐘 林鐘 應鐘 太簇 林鐘 應鐘 太簇 林鐘 商(散音97.5hz) 南呂 姑洗大呂 南呂 姑洗 大呂 南呂 大呂 姑洗 南呂 大呂 姑洗 南呂 角(散音110hz) 黃鐘 林鐘姑洗 黃鐘 林鐘 姑洗 黃鐘 姑洗 林鐘 黃鐘 姑洗 林鐘 黃鐘 徵(散音130hz) 太簇 南呂蕤賓 太簇 南呂 蕤賓 太簇 蕤賓 南呂 太簇 蕤賓 南呂 太簇 羽(散音146.26hz) 注:仲呂均前四弦九徽與隔兩弦的七徽同律準,;三弦仲呂十徽高五弦南呂九徽姑洗一律,。 琴弦上的泛音律名對應相應的律準,,同律名同律準,因此《湘江怨》的開頭一段泛音旋律很能說明這條古琴泛音規(guī)則,?!断娼埂愤@首琴曲是在仲呂均定弦的前提下以九徽泛音的排序來彈黃鐘均的借調琴曲,但是這七條散音弦不是黃鐘均排序,。 古琴黃鐘均七條弦排序:黃鐘(65hz),、太簇、姑洗,、林鐘,、南呂、半黃鐘,、半太簇,。 古琴仲呂均七條弦排序:黃鐘(65hz)、太簇,、仲呂,、林鐘、南呂,、半黃鐘,、半太簇。 西樂的十二個音與音階綁定,,音名決定音準,。在鋼琴的鍵盤上可以一目了然。 以古琴仲呂均七條弦的律準對照鋼琴鍵的音準頻率數(shù)據,,我們可以看到兩者之間的差異: 西樂C調的五個白鍵的音準是:C鍵65hz,,D鍵73.416hz,E鍵82.407hz,,(F鍵87.307hz),G鍵97.999hz,,A鍵110hz,、 古琴弦一弦黃鐘:倍徵(散音65hz);二弦太簇:倍徵(散音73.13hz),;三弦仲呂:倍徵(散音86.67hz),;四弦林鐘:商(散音97.5hz);五弦南呂:角(散音110hz),;六弦半黃鐘:徵(散音130hz),;七弦半太簇:羽(散音146.26hz)。 西樂C調按中國的樂律學的五音排序是:C鍵宮(黃鐘),、D鍵商(太簇),、E鍵角(姑洗)、G鍵徵(林鐘)、A鍵羽(南呂),,但是仲呂均的三弦是仲呂,,對應西樂的F音(F鍵),固定排序的西樂西樂C調不能給古琴定仲呂均的七條弦,。 如果用西樂的F調來定古琴仲呂均的七條弦,,那么一弦黃鐘、二弦太簇,、三弦仲呂(F鍵:87.307hz),、四弦林鐘(G鍵97.999hz)、五弦南呂(A鍵110hz),、六弦半黃鐘(C鍵:130.81hz),、七弦半太簇(D鍵146.83hz),一六弦倍半差距,、二七弦倍半差距,。 古琴的仲呂弦散音是86.67hz,與西樂的對應音準有差距,。泛音的三弦九徽與六弦七徽也會有差距,。如果用西樂的音準來調古琴弦,然后導致《湘江怨》的泛音旋律聽起來感覺不準,。 古琴定弦是確定七條弦的本律律準,,在定均的前提下確定借用這一均彈另一均的音。 仲呂均排序的七條弦上產生九徽上的黃鐘均泛音僅為仲呂均本律音的衍生物,,不可能替代仲呂均定弦,。 這是唐初武則天敕撰的《樂書要錄》所載的十二均的排序: 現(xiàn)用鋼琴鍵替代古琴弦來舉例兩者的差距: 以上三種黑白鍵圖:鋼琴白鍵表示琴弦,,黑鍵表示白鍵之間的間隔律名。古琴定弦五音關系恒定,,宮音可以在不同的白鍵上出現(xiàn),。 當我們學習自己的音樂時請按中國音樂自己的樂律學規(guī)則定弦、彈奏音樂作品,,請按中國樂律學的概念與內涵傳授學生相關知識與作品分析,。 學音樂、傳授音樂知識與彈奏音樂作品需要遵守科學原理與客觀判斷標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