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讀書訊 北京時間10月9日19時,,瑞典學院宣布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頒獎詞為:他用記憶的藝術(shù)展現(xiàn)了德國占領(lǐng)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其代表作有《環(huán)城大道》《暗店街》等,。 法國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是當今仍活躍于法國文壇并深受讀者喜愛的著名作家。1968年莫迪亞諾發(fā)表處女作《星形廣場》,,離奇荒誕的內(nèi)容和新穎獨特的文筆,,使他一躍而成為法國文壇一顆熠熠閃光的新星。1975年的《凄涼的別墅》獲書商獎。1978年的《暗店街》獲龔古爾文學獎,。莫迪亞諾的小說主題大多和“尋根”還有“記憶”有關(guān),。這和莫迪亞諾的本人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父親是猶太人,,但在二戰(zhàn)時候和蓋世太保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guān)系,而他母親作為演員,,也曾為德軍效勞過,。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的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他也希望借助寫作來解開自己的困擾,或者說是舒解那種永遠不知道真相的焦慮情緒,。 他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揚古的一個富商家庭,。父親是猶太人,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從事走私活動,,戰(zhàn)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為比利時籍演員,他有個哥哥呂迪,,但不幸早逝,。莫迪亞諾自幼喜愛文學,10歲寫詩,,十四五歲便對小說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學畢業(yè),后入巴黎索邦大學學習,,一年后輟學,,專事文學創(chuàng)作。 他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祖籍是佛蘭德爾的猶太人,,六十年代的西方世界,人們?yōu)榱颂钛a日益加深的精神空虛,,曾興起一般追“根”熱潮,。在法國,這股熱潮至今方興未艾,。 主要作品: 《星形廣場》 《星形廣場》,,1968年莫迪亞諾發(fā)表處女作,離奇荒誕的內(nèi)容和新穎獨特的文筆,,使他一躍而成為法國文壇一顆熠熠閃光的新星,。他的文學才華受到評論界的矚目,該小說獲得當年的羅歇·尼米埃獎?!缎切螐V場》通過一名猶太裔法國青年的故事反映占領(lǐng)年代法國社會底層的生活和猶太人的困境,。 《夜巡》 《夜巡》的敘述者是個既為蓋世太保賣命,又為抵抗運動組織效力的雙料間諜,,在兩面夾逼下最后走上了絕路,。《環(huán)城大道》是兒子尋父的故事,。一張發(fā)黃的舊照片勾起敘述者對往事的回憶,,他重新回到占領(lǐng)時期兵荒馬亂的年月,并終于在黑市奸商,、詐騙犯,、替德寇賣命的法奸和受到追捕的猶太人中間找到了失蹤的父親。 《暗店街》 《暗店街》的敘述者是位患了遺忘的私家偵探,。為了找到自己的真實身份,,了解自己前半生的經(jīng)歷,他孜孜不息地尋訪可能是自己的那個人及其親朋友好友的蹤跡,,他們出生或生活過的地點,,甚至遠涉重洋,來到法屬波利尼西亞的一個小島尋找青年時代的友人,。他的調(diào)查對象中有俄國流亡者,、無國籍的難民、餐館或酒吧間的老板,、夜總會的鋼琴演奏員,、美食專欄編輯、古城堡的園丁,、攝影師,、賽馬騎師等等。這些調(diào)查把讀者帶回到作者情有獨鐘的占領(lǐng)年代,。再現(xiàn)了這一黑暗時期法國社會生活的某些側(cè)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小說作者繼承了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 《環(huán)城大道》 《環(huán)城大道》寫于1972年,,這是一個較為奇特的故事:17歲時才第一次與父親見面的兒子,不久就被父親狠心地推下地鐵站臺,,險遭大難,。但脫險的兒子竟不記此仇,反而千方百計尋找父親和接近父親,,并同情他,、親近他,,與他共患難。尋覓一下這種奇特故事和奇特情感產(chǎn)生的原委,,就是我們對這部中篇小說的審美與鑒賞過程,。小說故事結(jié)構(gòu)和敘述手法的獨特,使我們既感撲朔迷離,,又覺清晰精巧,。 《夜半撞車》 《夜半撞車》是“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2003”評選中法國文學入選作品。深夜,,一名孤獨的青年在巴黎街頭漫步,,被一輛湖綠色的“菲亞特”轎車撞倒了。他與肇事車輛的車主,,一位名叫雅克琳娜-博塞爾讓的女子一起坐上警車,被送往醫(yī)院,。等他清醒時,,卻只身躺在一家診所,那名女子已不見蹤影,,而他得到了一筆錢,。為了弄清事實,離開診所后,,他按照一個不確切的地址,,開始尋找、調(diào)查那位女子,,而那輛肇事的湖綠色“菲亞特”則成了他追尋中的最重要的線索,。這位女子使他想起了另一名女子,湖綠色的“菲亞特”使他想起了一輛小型貨車,。整個尋找的過程又是一個回憶的過程,。 《緩刑》(1988) 這篇小說更短,不足4萬字,,然而它從一個新的角度,、即以一個孩子的目光來描寫他所處的環(huán)境,以無數(shù)細微的跡象來回憶他童年時代的種種經(jīng)歷,,暗示他的父親以及他周圍的大人的命運,。大人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被捕,?甚至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這些問題都留給讀者去敢想了正如作者對書中的許多問題只有暗示、想象而沒有提供任何答案樣,,小說的內(nèi)容似乎與題目“緩刑”毫無關(guān)系不過作為一種聯(lián)想,,我們似乎可以認為,法國人在占領(lǐng)時期過著動蕩不安的生活,時時受到威脅,,而臨著可能發(fā)生的“嚴重的事情”,,而作者當時由于是個孩子,才得以免除大人們的焦慮和瞥察的盤問,,才得以“緩刑”然而正是孩子的目光和童心,,才毫無掩飾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既真實可信又充滿疑問的世界。
【相關(guān)閱讀】
(責編:zjy)
|
|
來自: 昵稱14979747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