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排序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詩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語言銜接和感悟傳統(tǒng)詩歌語言的能力,,但是,多數(shù)學生望而生畏,。據(jù)不完全調(diào)查,,能夠做對此類題的學生還不足30%,。為此,特寫此文,,以便幫助考生順利,、快速地完成詩句排序題。
詩句排序題常以格律詩設題,,特別是絕句和律詩最常見,,因此要排列打亂了的絕句或律詩的順序,就必須了解格律詩的有關(guān)知識,。 格律詩講究押韻,、對仗和平仄,富于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從表達方式看常常表現(xiàn)為先寫景后抒情或先寫景后寫人,,先敘述后議論或先敘事后抒情,先比后興等,。我們可根據(jù)格律詩的這些特點,,尋求排序的具體方法。 1,、 看押韻 格律詩偶句相押,,首句可押可不押,其它詩句不入韻,;押韻一韻到底,,押平水韻。根據(jù)押韻特點,,可完成較簡單的此類選擇題,。如98年出版的《高考命題與科學應考》訓練題部分第90題。 下面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七言律詩《西塞山懷古》,,詩句的次序打亂了,,后面幾種排列次序,哪一種恰當,? ①一片降幡出石頭 ②今逢四海為家日 ③金陵王氣黯然收 ④山形依舊枕江流 ⑤西晉樓船下益州 ⑥故壘蕭蕭蘆荻秋 ⑦人世幾回傷往事 ⑧千尋鐵鎖沉江底 A 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 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C 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 ⑤③①⑧④⑦⑥② 看詩:全詩押ou韻(附注),,①③④⑤⑥五句入韻,屬首句入韻的七言律詩,;看備選答案,,皆首句入韻;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詩句是否相押,,發(fā)現(xiàn)A答案⑦⑧,,C答案⑧,D答案⑧⑦②都是不入韻的詩句而處在偶句位置上。所以正確選項為B,。 2,、 看對仗 格律詩對仗,律詩中最多,;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對仗,,其它兩聯(lián)也有用對仗的,但極少,;絕句可對可不對,。格律詩對仗特點,可換成以下兩點說法: ①律詩對仗為中間兩聯(lián),,其它兩聯(lián)一般不對仗,; ② 絕句可看作律詩的一半,對仗聯(lián)在前還是在后,,可根據(jù)詩意和表達方式的特點確定,。如劉國材主編的《最新十年(1989—1998)高考試題分類解析》綜合測試題二第10題: 排出下邊四句詩的順序(把字母填在方格里): A 彎彎綠水繞青山 B 江心來往打魚船 C 青山綠水風光好 D 重重青山抱綠水 觀詩:A與B兩句押韻,作偶句,;D與A對仗,,C與B相連;由C句詩意“青山綠水風光好”知C句上承A句,。由此排出順序: D A C B ,。 3、 看平仄 格律詩極富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其主要原因是講究平仄,。古人寫詩是按他們的音韻安排平仄的,即平為平,,上,、去、入為仄,,后來語音發(fā)展,,平分陰陽,入派四聲(陰陽上去),。因此如果用今天的四聲聲調(diào)去估量古人寫詩的平仄,,有時會出差錯。但是,,古入聲字較少,,派入四聲后入平聲的字又極少,就高中學生而言,,可以忽略這些極少的派入平聲的古入聲字,,用現(xiàn)代漢語四聲估量古詩平仄,即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但要把握以下知識: ①粘對 粘,,上聯(lián)的下句與下聯(lián)的上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對,,每聯(lián)的上下兩句第二字平仄相對,。 ②平水韻 格律詩韻腳字皆是平聲。 ③五言近體詩的四種基本句式: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④四種基本句式的每一種都可以作首句,,排序時,從首句始,,往下順序循環(huán)排序,。如: 甲 乙 丙 丁(甲種句),, 丙 丁 甲 乙(丙種句),;但是乙種句(乙作首句)和丁種句(丁作首句),偶句分別為丙句和甲句,,韻腳字皆是仄聲,,違反押平水韻的原則。因此,,排序時,,就跳過它再順而排之。 跳過丙句 乙種句順序為:乙 丁 甲 乙 跳過甲句 丁種句順序為:丁 乙 丙 丁,。 ⑤如果能夠知道詩的首句是否入韻(可由押韻句數(shù)的多少確定:絕句有三句入韻,,律詩有五句入韻,便是首句入韻)和某一句的平仄,、位置,,便能得出全詩的平仄。如:知某詩是首句不入韻的,,又知第三句的平仄為“平平平仄仄”,,根據(jù)押韻特點,粘對和第④點,,便知全詩平仄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屬甲種句,;王之渙《登鸛雀樓》的平仄就是這樣。 ⑥排序時遇平仄不規(guī)律,,有三種情況:一是古之平仄不如此,,二是拗救,三是自己聲調(diào)有誤,。不過,,我們可以總觀全詩,確定一句平仄,,按照上述四種句式的平仄規(guī)律,,便能完成排序了。 ⑦七言近體詩的平仄,,其基本句式只要在五言四種基本句式前面加上與五言前兩字之平仄相反的兩個平仄就可以了,,其它要求和五言一樣。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⑧各句的平仄,,一般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但是,,由于創(chuàng)設意境的需要,,古人遵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音韻原則,。 下面舉例說明: 將下面五句詩刪去一句,,再把余下的排序組成七絕(原詩為《三衢道中》,曾幾作),,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綠陰不減來時路 ②梅子黃時日日晴 ③秋水蘆花一片明 ④添得黃鸝四五聲 ⑤小溪泛盡卻山行 A ①③②⑤ B ②④①⑤ C ②⑤①④ D ③②①④ (說明:上例選自99年海淀區(qū)高考模擬題五月份考題) 觀各詩句,;除①句外,其它四句都入韻,,四句中必須舍去一句,;觀備選答案,A答案②句入韻作了第三句,,錯誤,;BCD三個答案皆合乎押韻規(guī)律??磳φ逃植幻黠@,。為此,,只能用平仄了。用現(xiàn)代漢語四聲確定平仄: ①丨一丨丨一一丨 ②一 丨一 一丨丨一 ③一丨一一丨丨一 ④一 一 一丨丨丨一 ⑤丨一丨丨丨一一 (丨表仄,,一表平) 舍去前兩個字,,發(fā)現(xiàn)各句平仄還是相對規(guī)則的。 ① 丨一丨丨一 一丨 丨丨一 一丨 ② 一 丨一 一丨丨一 一 一丨丨一 ③ 一丨一 一丨丨一 一 一丨丨一 ④ 一 一 一丨丨丨一 一丨丨丨一 ⑤ 丨一丨丨丨一 一 丨丨丨一 一 由前面的分析知:①句為全詩第三句(第三句不能入韻),,有三句入韻,,屬首句入韻的七言絕句,這樣便得全詩的平仄(屬乙種句): 丨丨一 一丨丨一 (乙) 一 一丨丨丨一 一 (?。?/P> 一 一丨丨一 一丨 (甲)① 丨丨一 一丨丨一 (乙) 我們雖然不能確定一、四兩句,,但能確定第二句是⑤句,;再看備選答案,便能很快得出合理順序為C(②⑤①④),。 用平仄,,還能解答詩句銜接題。如下題: 下面《詠梅》的空缺詩句是 不變塵埃半點侵,, ,。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A何用浮多絆此身 B 尋得桃源好避秦 C 竹籬茅舍自甘心 D 與梅并作十分春 看首句平仄:丨丨一 一丨丨一,,知第二句平仄是一一丨丨丨一 一??碅BCD四句平仄,,僅C答案平仄合乎要求,所以選C,。(注意,,雖然“茅”為平聲,這是拗救,,我們可暫時不管拗救,,可從整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觀察,,得知其基本句式) 4,、看表達 從表達方式看,格律詩常常表現(xiàn)為先寫景后抒情或先寫景后寫人,,先敘述后議論或先敘事后抒情,,先比后興等??聪旅嬉坏李}: 下面兩首詩,,分別是北宋文學家張舜民的《村居》和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詩句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②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③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④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觀察第一首《村居》,①前兩句寫靜景,,突出描繪秋日村居的寧靜,,后兩句寫動景,悠閑中帶幾分孤寂,;②剛好相反,。根據(jù)先寫景后寫人(抒情)的思路,不難確定①對,。再看第二首《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恰睂懢埃捌矫魉涂统焦隆睌⑹?,“洛陽親友如相問”發(fā)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抒情。按照先寫景敘事后議論抒情的思路,,可判斷③錯,。于是,選出正確答案B,。 綜上所述,,詩句排序,有法可依,,一看押韻,,二析對仗,三查平仄,,四觀表達,,結(jié)合意境,,綜合運用,定可準確排序,。 注: “押ou韻”的說法用的是今韻,,古人寫詩是按他們那個時代的韻入韻的;由于語音發(fā)展,,可能一些韻今天看來已不入韻,,這種情況極少。一般情況下,,古入韻今仍入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