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上海人的中秋節(jié)這樣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佳節(jié),,轉(zhuǎn)眼已在眼前。老上海人,,也把這個日子叫做“八月半”,,定規(guī)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的。上海人的團圓飯吃什么,?還有哪些被我們遺忘的習(xí)俗呢,?今天跟著小編來重溫吧! ▌煠芋艿頭,,蘸糖吃覅忒嗲哦 芋艿,,吃的是本地的“紅梗芋艿”,根部稍微帶點粉紅色,煠了不糊,,蘸點白糖,,一口咬下,香糯爽口,。芋艿是用球莖繁殖的植物,,象征著“母子相依”,因此中秋吃芋艿,,有著美好的寓意,。 ▌剝毛豆節(jié),小囡吃好快點汏汏手 毛豆,,吃的是本地產(chǎn)的“牛踏扁”(這種毛豆的豆子像被牛踩過一樣扁平肥大),,味道有點甜津津。而大人一定會教育小孩子,,吃好快點汏手,,不然會癢。毛豆里面排列著好幾粒豆子,,也象征著兄弟姐妹的團結(jié)。
一家人圍坐,,剝剝毛豆,,吃吃芋艿,談?wù)勆胶=?jīng),,這是中秋節(jié)特別的前菜,。 ▌毛鴨子,最討阿拉上海人歡喜 中秋節(jié)的餐桌上少不了有鴨子,。鴨子的燒法有很多種,,八寶鴨,香酥鴨,,醬鴨,,扁尖火腿老鴨湯……最讓小儂念念不忘的還屬八寶鴨,鴨子的肚皮里要塞進火腿,、冬筍,、香菇、栗子肉,、蝦仁等八種吊鮮頭的食材,,記憶里都是滿滿的鮮香。 ▌酒釀小圓子,,勿吃勿過念頭 團圓飯的最后,,一定要來一碗酒釀小圓子,象征著團團圓圓,。里面的甜酒釀,,就連小孩也會搶著要,。 ▌吃一杯桂花酒,在桂花爛漫時 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杯杯桂花酒,,何等美事,!
▌分月餅,小小一塊甜到心里向 鮮肉月餅是當(dāng)早飯吃的,。當(dāng)中秋的一輪圓月升起,,全家人圍坐一起吃的,通常還是廣式月餅,。蛋黃,、蓮蓉、豆沙,,椰蓉……各種口味的月餅擺在桌上,,由家里最具權(quán)威的那個人進行切分。即便每種口味只能分到一小塊,,也會甜到心里,,幸福極了。 除了中秋美食習(xí)俗外,,老底子上海人都喜歡坐在弄堂里,,一邊看月亮,一邊拉家常,。興致高的人家,,還會特為跑到外灘去,一面吹著江風(fēng)一邊望月亮,。 另外,,上海人還有一個更古老的中秋習(xí)俗。還記得小儂之前為大家介紹的“上海老八景”嗎(沒看過的童鞋,,可回復(fù)0330查看),,其中有一景為“石梁夜月”,講得就是老上海流行中秋“踏月”(也叫走月亮)——老上海人夜出游玩賞月,,都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觀賞橋下水中的皎月倒影。 夜空晴朗,,經(jīng)過精心裝扮的女人結(jié)伴一道出門,,迎著染桂花香的秋風(fēng),默默向月亮女神傾訴心愿。她們最后往往來到陸家石橋,,雖然長裙已被秋露弄濕,,仍然興致勃勃地賞著圓月倒影……小編腦補了一下場景,也覺得很是唯美呢,。 隨著時代變遷,,現(xiàn)在上海人賞月地點發(fā)生了變化,踏月的風(fēng)俗也已消失,,但“中秋節(jié)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這一觀念,,仍然深深地印刻在上海人的腦海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