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 劉某,男,,17歲 【主訴】 發(fā)熱惡寒兩周,,加重2天 【現(xiàn)病史及既往史】 患者于了月中旬勞動后,淋浴感寒而致發(fā)熱(39℃),,經西藥治療兩周發(fā)熱仍未退,。住院期間,每日下午體溫波動于38.℃上下,。經西醫(yī)多種檢查未能明確診斷,。發(fā)熱運今已三月余。來診時每天下午4點至夜間2點發(fā)熱(38.5℃),,燒前先有惡寒,,繼而身熱,無汗,,伴有頭暈,,咽干,胸部覺隱痛,,隨后汗出熱退,,飲食尚可,二便一般,。舌苔自厚,、質紅。脈細稍數(shù),,略顯浮象,。 【中醫(yī)辨證】 陰虛發(fā)熱,營衛(wèi)不和,。 【治療經過】 治法:養(yǎng)陰清熱,,調和營衛(wèi)。 方藥:青蒿10克 鱉甲10克 秦充6克 地骨皮12克 玄參12克 銀花15克 天花粉15克 鮮生地12克 丹皮10克 赤白芍各10克 僵蠶6克 鮮石斛30克 燈芯1.5克桂枝3克 甘草6克 鮮茅根30克 銀柴胡3克 二診:服上方4劑后,,熱勢稍減,,下午體溫38.9℃,胸部時痛,,脈滑稍數(shù),,上方去桂枝加常山3.5克,銀柴胡改為3.5克,,繼服6劑,。 三診:藥后曾有兩天體溫正常,昨日又達38℃ ,苔白較厚,,脈細數(shù),?;颊呷詹赴l(fā)熱,屬于陽明氣機不暢,,積熱不清,,上方加焦檳榔10克,蟬蛻3.5克,,繼服6劑,。 四診:燒未大作,昨日體溫37℃,,右側耳痛,,流黃水(素有中耳炎),別無不適,,脈沉細稍數(shù),,舌苔白,上方再進4劑,。 五診:近日發(fā)燒未作,,一般清況良好。 |
|
來自: 123xyz123 > 《感冒發(fā)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