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集團】屋面工程標準做法(參考價值極高)
工程質量通病管理是施工企業(yè)生產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本工程施工質量通病管理中,,我們將有效地運作我公司質量體系,實施標準化質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在項目部建立一個由項目經理領導的質量通病防治機構, 形成一個橫到邊,、縱到底的項目質量通病控制網絡, 使工程質量通病處于有效的監(jiān)督控制狀態(tài),。 一,、外墻滲漏 1.本項目工程外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應按設計要求外墻全面掛金屬網,。 2.支承在懸臂梁和懸臂板上的墻體,,應按圖1.1a和圖1.1b所示設置鋼筋混凝土抗裂柱。 圖1.1a 圖1.1b 3.當外墻設置通長窗時,,窗下應設鋼筋混凝土壓頂,,壓頂配筋見圖1.2;壓頂下應設置抗裂柱,,間距不大于3m,,抗裂柱內配不小于4ф12縱筋及ф6@200箍筋,;壓頂和抗裂柱縱筋搭接、錨固長度不小于500mm,。拉結筋設置應符合抗震要求,。 圖1.2 4.混凝土結構在找平層施工前應鑿毛或甩漿,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在找平層施工前應充分淋水濕潤,。 5.外墻從基體表面開始至飾面層應留分隔縫,,間隔宜為3×3m,可預留或后切,,金屬網,、找平層、防水層,、飾面層應在相同位置留縫,,縫寬不宜大于10mm,也不宜小于5mm,,切縫后宜采用空氣壓縮機具吹除縫內粉沫,,嵌填高彈性耐侯膠。 6.找平層水泥砂漿宜摻防水劑,、抗裂劑,、減水劑等外加劑。 7.找平層每層抹灰厚度不大于10mm,,抹灰厚度≥35mm時應有掛網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8.防水層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漿。 9.當建筑長度超過規(guī)范設縫要求(以下簡稱超長建筑)時,,設計及施工應制訂專門的抗裂措施,,外墻面宜采用高彈性涂料。 關于此部分外墻滲漏除按此做法外,,由于存在有外墻排柵拉結的穿墻做法及外墻電線管的埋設,、空調管孔的做法都存在滲漏的控制關鍵節(jié)點,此部分做法須嚴格執(zhí)萬科外墻的節(jié)點做法,。 二,、屋面漏裂 1.天溝或女兒墻應按DBJ15-19-97規(guī)定留設溢水孔。 2.屋面工程防水保溫隔熱嚴格按照設計構造和有關規(guī)范施工,,注意以下事項,。 (1)①高彈性防水油膏嵌縫10×20;②泛水收口處設金屬網;③固定金屬網螺絲(或鐵釘)@500;④砌體女兒墻與砼交接處設金屬網(本商住項目工程為鋼筋砼女兒墻),;⑤女兒墻內側及壓頂每隔3m設10mm分隔縫,,嵌填密封材料; (2)圖2.1中,,當采用現(xiàn)場發(fā)泡的硬泡聚氨酯時,,其面上可不做找平層和柔性防水層,; (3)本商住項目采用C20細石混凝土,內配ф4@100雙向鋼筋網,,鋼筋應在分隔縫處切斷,。 三、排水口積水及滲漏 屋面,、露臺地漏匯水區(qū)直徑宜≥500mm,,坡度宜≥5%,如圖3.1和圖3.2所示: 圖3.1 圖3.2 四,、門窗滲漏 1.推拉窗扇應設限位裝置,。 2.外窗下框宜有泄水結構,如無時應做如下處理: (1)推拉窗:導軌在靠兩邊框處銑8mm寬的泄水口,; (2)平開窗:在靠框中挺位置 每個扇洞銑一個8mm寬的泄水口,。 3.鋁合金窗外周邊留寬5mm深8mm槽,防水膠嵌縫,。 4.安裝所用的螺絲應為銅螺絲或不銹鋼螺絲,,圖4釘口應做好防滲處理。 5.每條窗邊框與墻體的連接固定點不得少于2處,,間距不得>0.5m,,邊框端部的第一固定點距端部的距離≤0.2m。 6.窗高≥2m或面積≥6m2的窗框宜固定在混凝土或其它可靠構件上,。 7.鋁合金門窗框安裝前,,應撕去水泥砂漿接觸處的包裝紙并涂刷聚氨酯清漆等保護劑。門窗框與墻體安裝縫隙宜用防水砂漿或聚合物水泥砂漿嵌填飽滿,,必要時也可采用注漿工藝,,不得使用混合砂漿嵌縫。 五,、玻璃安全使用 1.玻璃:在人流出入較多,,可能產生擁擠和兒童集中的公共場所的門和落地窗,必須采用鋼化玻璃或夾層玻璃等安全玻璃,。 2.層數(shù)≥7層時,,應采用安全玻璃。 3.無室外陽臺的外窗臺距室內陸面高度小于0.9m時,,必須采用安全玻璃并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窗臺高度小于0.6m的窗,其計算高度應從窗臺面開始計算,。 4.單塊玻璃大于1.5m2時應采用安全玻璃。 六,、欄板,、欄桿,、扶手使用安全 1.陽臺、外廊,、室內回廊,、內天井及上人屋面臨空處防護欄桿高度h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10m 注:以上高度指施工完成后的凈高度,起算面從陽臺地面算起,。 2.欄板和欄桿應以堅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規(guī)范規(guī)定的水平荷載,。 3.陽臺欄板和欄桿與外墻交接處應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嵌填處理,。 4.欄板或欄桿距樓面或屋面0.1m高度范圍內不應留空。 5.住宅和有兒童經常使用的建筑,,其欄桿垂直桿件間的凈距不應大于0.11m,,欄桿應采用不易攀登的構造。 6.樓梯扶手高度h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住宅室內樓梯扶手h≥0.9m,,當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m時,,其扶手高度h≥1.05m; (2)中小學室外樓梯扶手h≥1.1m,; (3)其它建筑室外樓梯扶手h≥1.05m,; (4)其它建筑室內樓梯扶手h≥0.9m; (注:以上高度均指施工完成后的凈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 7.住宅和有兒童經常使用的樓梯,,垂直桿件間的凈距不應大于0.11m,欄桿應采用不易攀登的構造,;梯井凈寬大于0.20m時,,必須采取防兒童攀滑的措施。 七,、混凝土梁板裂縫 1.樓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當埋設線管較密、或線管交叉時,,板厚不宜小于120mm,。建筑外轉角處的室內角部板塊和井式樓蓋的角部板塊,其板厚不宜小于120mm(見圖7.1a,、7.1b),。建筑物平面剛度突變處的樓板宜適當加厚。 圖7.1.a 圖7.1.b 2.挑出陽臺宜用梁式結構,;當挑出長度L≥1.5m時,,應采用梁式結構;當1.0m≤L<1.5m且需采用懸挑板時,,其根部板厚不小于L/10且不小于120mm,。 3.板面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10mm,。受力鋼筋的間距不大于200mm,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大于300mm,。 4.單向板長跨方向底筋配筋量As≥1.5bh/1000,,鋼筋間距不宜大于200mm,直徑不宜小于6mm,。 5.陽臺懸挑板長度1.0m≤L<1.5m時,,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2mm。< p=""> 6.建筑外轉角處的室內角部板塊和井式梁角部板塊宜按圖7.1a和7.1b配筋,。 八,、模板工程夾渣、蜂窩 柱,、梁柱節(jié)點,、混凝土墻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裝均應在其根部預留100×100mm的垃圾出口孔,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處出現(xiàn)夾渣現(xiàn)象,。垃圾出口孔按下列要求留設: 1.柱、梁柱節(jié)點每根(處)留一個垃圾孔,; 2.樓梯板每跑留一個垃圾孔,; 3.混凝土墻每3m留一個垃圾孔。 九,、鋼筋工程施工質量
(1)一,、二排縱筋之間的凈距不小于25mm和一排縱筋直徑的較大者。如箍筋彎勾阻擋二排縱筋位置,,應按如圖9.1a,、 9.1b或圖9.2b處理。 (2)分隔筋直徑不小于25mm和縱筋直徑的較大者,,一,、二排縱筋與分隔筋三者必須靠緊,用粗鐵絲綁扎。 (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處設置,,以后每增加3m設一處,,同一面縱筋每跨不少于2處; (4)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處設置,,以后每增加3m設一處,,每跨不少于2處; 2.箍筋 框架梁,、柱箍筋應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梁,、柱箍筋應按圖9.2a制作;當梁、柱縱筋較密,,無法按圖9.2a制作時,,應做成焊接封閉環(huán)式箍筋(如圖9.2b或規(guī)范的焊接工藝),,不得焊傷箍筋,。 圖9.2a、圖9.2b (2)梁柱節(jié)點箍筋必須按圖9.2a或焊接封閉環(huán)式箍筋制作,,并按設計要求的間距加密箍筋,。當現(xiàn)場安裝有困難時,可在柱每側設置不少于1根ф12鋼筋段與節(jié)點箍筋點焊制成鋼筋籠,,隨綁扎后的梁筋一齊下沉至設計位置,,如圖9.2c、圖9.2d,。 圖9.2c,、圖9.2d 3.墊卡、墊塊及鋼筋保護層 (1)墊卡及墊塊: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基礎等鋼筋保護層的墊塊。梁,、板,、柱、墻,、基礎的鋼筋保護層采用砂漿墊塊時,,強度應不低于M15,面積不小于40mm×40mm,。梁柱墊塊應墊于主筋處,,厚度為縱筋保護層厚度減去箍筋直徑;基礎墊塊厚度同基礎保護層,。墊塊上應按圖9.3.1預留18#綁扎固定鐵絲,。 (2)當板面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的直徑均小于10mm時,應采用圖9.3.2.a所示支架,,支架間距為:當采用ф6分布筋時不大于500mm,,當采用ф8分布筋時不大于800mm,支架與受支承鋼筋應綁扎牢固,。當板面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的直徑均不小于10mm時,,可采用圖9.3.2.b所示馬蹬作支架。馬蹬在縱橫兩個方向的間距均不大于800mm,,并與受支承的鋼筋綁扎牢固,。當板厚h≤200mm時馬蹬可用ф10鋼筋制做;當200mm≤h≤300mm時馬蹬應用ф12鋼筋制做;當h>300mm時,,制作馬蹬的鋼筋應適當加大,。 (3)應采用增高型的燈頭盒和過線盒,保證接線孔下緣至盒的開口面的距離,不小于板底筋直徑與規(guī)范規(guī)定的板筋保護層厚度兩者之和。 十,、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 1.樓板,、屋面板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搭設可靠的施工平臺,、走道,,施工中應派專人護理鋼筋,確保鋼筋位置符合要求,。 2.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養(yǎng)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終凝后)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保濕養(yǎng)護: ①根據(jù)氣候條件,,淋水次數(shù)應能使混凝土處于潤濕狀態(tài)。養(yǎng)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 ②用塑料布覆蓋養(yǎng)護,,應全面將混凝土蓋嚴,并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 ③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淋水。 (2)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應根據(jù)所用水泥品種確定: ①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d。 ②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jié)B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3)對不便淋水和覆蓋養(yǎng)護的,,宜涂刷保護層(如薄膜養(yǎng)生液等)養(yǎng)護,減少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fā),。 3.施工縫設置及處理: (1)當設計未作要求時,,樓屋面施工縫留設位置及表面處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有主次梁的樓板應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 (2)板厚>200mm時應按圖10.1.a留階梯縫,。 (3)板厚≤200mm時應按圖10.1.b留直縫。 3.施工縫設置及處理: (1)當設計未作要求時,,樓屋面施工縫留設位置及表面處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有主次梁的樓板應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 (2)板厚>200mm時應按圖10.1.a留階梯縫,。 (3)板厚≤200mm時應按圖10.1.b留直縫,。 (4)進行表面處理時、混凝土強度必須大于1.2N/mm2 ,。主要處理工作有:清除雜物,、水泥薄膜、松動碎石和砂漿鑿毛并濕潤養(yǎng)護。 (5)繼續(xù)澆筑混凝土時施工縫表面應充分濕潤且不得積水,。 十一,、砌塊墻材裂縫 1.砌塊 砌筑時,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齡期不得少于28d,,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齡期不應少于15d,。 2.砂漿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砂漿的密度不應大于1800kg/m3,分層度不應大于20mm,,粘結強度(剪切)不應小于0.2MPa,,收縮率不應大于0.11%,。 3.砌筑方法 非承重砌體應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5 m。應待前次砌筑砂漿終凝后,,再繼續(xù)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非承重砌體頂部應預留空隙,,再將其補砌頂緊,。墻高小于3m時,應待砌體砌筑完畢至少間隔3d后補砌,;墻高大于3m時,,應待砌體砌筑完畢至少間隔5d后補砌。補砌頂緊可用配套砌塊斜頂砌筑,,在砌體頂部預留200㎜左右空隙,,按下圖所示方法砌筑。 圖11.3 十二,、排水地漏地漏返臭 選用水封高度符合規(guī)范的產品或加設存水彎,,確保水封高度不低于50mm,避免因水蒸發(fā)或氣壓波動影響隔氣效果,。 十三,、生活、消防給水系統(tǒng) 1.根據(jù)給水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水溫,、敷設場所等情況合理選材,管件應與管材配套,。 2.必須按《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進行水壓試驗,。 十四、生活,、消防給水系統(tǒng)鍍鋅鋼管焊接 鍍鋅鋼管應采用螺紋,、絲扣法蘭或卡套式(溝槽式)連接,一般不得采用焊接;若局部確需焊接(包括焊接法蘭),,應進行二次熱浸鍍鋅處理,。 十五、電源插座接地支線串接 同回路插座間連接的接地(PE)線,,嚴禁串聯(lián)連接,,應采用接線帽或焊錫等可靠的永久連接方式。 十六,、金屬導管,、線槽(母線槽)、橋架及其支架保護接地(含跨接)不良 1.非鍍鋅電纜橋架,、線槽間連接板和螺紋連接的金屬導管接頭的兩端跨接接地線應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銅芯導線,,其中導管、線槽應采用的跨接地線應為銅芯軟導線,。 2.接地(含跨接)連接點防松裝置齊全,、可靠;連接面的涂層應先局部清除,,確保接觸良好,。 3.金屬導管、線槽(母線槽),、橋架全長應不少于2處與接地干線可靠連接,;其中母線槽和橋架的支架也應不少于2處與接地干線可靠連接,。 十七,、套接緊定式金屬導管的機械,、電氣連接不良 1.所選配的導管及接頭、緊定螺釘,、爪型螺母等連接件應符合《套接緊定式鋼導管電線管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CECS120)的要求,。 2.導管與接頭連接時,管端應插到止位環(huán)處,,緊定螺釘應緊固并擰斷釘頭,。 3.導管與箱(盒)連接時,爪型螺母的爪應壓緊并刺入箱(盒)壁,。 十八,、避雷針(帶)、均壓環(huán),、接地干(支)線的型鋼接地(含防雷)裝置焊接不良 1.避雷針(帶),、均壓環(huán)、接地干(支)線焊連接時,,圓鋼與圓鋼,、圓鋼與扁鋼應雙面施焊,,搭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扁鋼與扁鋼應不少于三面施焊,,搭接長度為扁鋼寬度的2倍,。 2.接頭焊縫連續(xù)飽滿,焊渣清除干凈,;除埋設在混凝土中的以外,,接頭應防腐良好。 十九,、屋面金屬管道設備未做防雷接地 1.所有屋面金屬管道設備應與建筑物防雷系統(tǒng)可靠連接,。 2.鍍鋅管道的防雷連接應采用抱箍式連接卡與系統(tǒng)連接。不得直接在鍍鋅管上焊接,。 二十,、通風空調工程防排煙系統(tǒng)柔性短管未采用不燃材料及工藝不良 1.柔性短管必須為不燃材料。 2.短管長度宜為150~300mm,。 3.連接處應嚴密,、牢固可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