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1011——1077)是北宋五子之一,,他的“先天易學(xué)”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理學(xué)思想,,在“宋明理學(xué)”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先天易學(xué)”的主要載體又在“先天一圖”,。那么,,邵雍《觀物外篇》中所謂的《先天圖》,是如何來的,?或曰由華山隱者陳摶始傳,,經(jīng)穆修、李之才而至邵雍,;或曰“蓋其所自得”,。《先天圖》究竟是邵雍自作還是得之他人,?這是我們研究邵雍“先天易學(xué)”,,必須首先弄明白的問題。 對(duì)于這個(gè)問題的考證,,我們不能聽信兩宋間人朱震于《進(jìn)易傳表》中的說法(大半是胡說),,而只有依據(jù)邵雍及其子邵伯溫之說,方能得到正確答案——蓋其所自得也,。 邵伯溫《易學(xué)辨惑》曰:“先君之學(xué)雖有傳授,,而微妙變通蓋其所自得也。能兼明意、言,、象,、數(shù)之蘊(yùn),而知《易》之體用,,成卦立爻之所自……其學(xué)主于意,、言、象,、數(shù)四者不可闕一,,其理具見于圣人之經(jīng)。不煩文字解說,,止有一圖以寓其陰陽消長之?dāng)?shù)與卦之生變,。圖亦非創(chuàng)意以作,孔子《系辭》述之明矣,?!贝苏f,我們可從《觀物外篇》中找到答案,。 “止有一圖”: 如《觀物外篇》“先天圖,,環(huán)中也”及“圖雖無文,吾終日言未嘗離乎是,,蓋天地萬物之理盡在其中矣”之說,,是指止有《先天圖》一圖而言; “微妙變通蓋其所自得”: 如《觀物外篇》“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門,,天地之所闔辟,日月之所出入,,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長短,、行度盈縮,,莫不由乎此矣”及“乾為一,乾之五爻分而為大有……乾之四爻分而為小畜……乾之三爻分而為履……乾之二爻分而為同人……乾之初爻分而為姤……是謂分?jǐn)?shù)也,。分大為小,,皆自上而下,故以陽數(shù)當(dāng)之,。一生二為夬……二生四為大壯……四生八為泰……八生十六為臨……十六生三十二為復(fù)……三十二生六十四為坤,,當(dāng)無極之?dāng)?shù)也。是謂長數(shù)也,。長大為小,,皆自下而上,,故以陰數(shù)當(dāng)之”之說,為邵雍自述《先天圖》之微妙變通,,實(shí)為邵雍自得,; “圖亦非創(chuàng)意以作,孔子《系辭》述之明矣”: 如《觀物外篇》謂《先天圖》“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門”,正與《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fēng)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cuò)”一章有合,; “寓其陰陽消長之?dāng)?shù)與卦之生變”: 如《觀物外篇》“天圓而地方,圓者數(shù)之起一而積六,;方者數(shù)之起一而積八,。順數(shù)之,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逆數(shù)之,震一,,離兌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之說,是言《先天圖》寓有“陰陽消長之?dāng)?shù)”,,“一變而二,,二變而四,三變而八卦成矣,。四變而十有六,,五變而三十有二,六變而六十四卦備矣”之說,,是言《先天圖》寓有“卦之生變”,; “能兼明意,、言、象,、數(shù)之蘊(yùn),,而知《易》之體用,成卦立爻之所自”: 如《觀物外篇》“起震終艮一節(jié),,明文王八卦也,;天地定位一節(jié),明伏羲八卦也”及“乾坤縱而六子橫,,易之體也,;震兌橫而六卦縱,易之用也”之說,,是明《易》之體用,。 下面,我們就具體地分析《先天圖》是如何由“卦之生變”而得及其所寓“陰陽消長之?dāng)?shù)”,,同時(shí)也談一談朱熹對(duì)《先天圖》由來的錯(cuò)誤解釋,。 一 《先天圖》是由“卦之生變”而得 南宋林至嘗曰“長陽郭氏序李氏象學(xué)先天卦變”(見《易裨傳》),謂李之才以《卦變圖》授邵堯夫,、陳安民,,安民以授兼山(郭雍之父郭忠孝),并以李之才“卦變”為“先天卦變”,。然而,,朱熹以之百般推《先天圖》的八貞卦方位,卻終歸于失?。ㄔ斠姟兑讓W(xué)啟蒙》三十二幅卦變圖),。這就證明《先天圖》根本不是由李之才傳給邵雍,而邵雍的《先天圖》所寓“卦之生變”應(yīng)該是另外的一種方法——逆爻序的邏輯卦變法,。 邵雍《觀物外篇》曰:
“八卦成”是“一變而二,,二變而四,三變而八”的結(jié)果: 以乾為祖的“卦之生變”: 一變乾之上爻,,得兌,,是為“一變而二”; 二變乾,、兌之中爻,,得離,、震,是為“二變而四”,; 三變乾,、兌、離,、震之下爻,,得巽、坎,、艮,、坤,是為“三變而八卦成”,。 示意圖如下: 祖 乾1 → 巽5 一變而二 兌2 → 坎6 離3 → 艮7 二變而四 震4 → 坤8 三變而八 以坤為祖的“卦之生變”: 一變坤之上爻,得艮,,是為“一變而二”,; 二變坤、艮之中爻,,得坎,、巽,是為“二變而四”,; 三變坤,、艮、坎,、巽之下爻,,得震、離,、兌,、乾,是為“三變而八卦成”,。 示意圖如下: 三變而八 8乾 ← 4巽 二變而四 7兌 ← 3坎 6離 ← 2艮 一變而二 5震 ← 1坤 祖 依《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fēng)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cuò)”之說,可將以乾坤為祖所得卦變結(jié)果作成“乾坤縱而六子橫”八卦圓圖: 乾 兌 巽 離 坎 震 艮 坤 所得之“乾坤縱而六子橫”八卦圓圖方位,,即《先天圖》六十四卦圓圖之內(nèi)八貞卦方位:上天下地,;東南多澤、西北多山,;雷起東北,、風(fēng)疾西南,;日東出月西墜。 (注:以六子卦為變母,,經(jīng)三變亦可得“八卦圖”,,然而其圖之方位不與《說卦》“天地定位”一章有合。) “六十四卦備”是“一變而二,,二變而四,,三變而八,四變而十有六,,五變而三十有二,,六變而六十四”的結(jié)果: 以乾為祖的“卦之生變”: 一變乾之上爻,得夬,,是為“一變而二”,; 二變乾、夬二卦之五爻,,得大有,、大壯,是為“二變而四”,; 三變乾,、夬、大有,、大壯四卦之四爻,,得小畜、需,、大畜,、泰,是為“三變而八”,; 四變乾至泰八卦之三爻,,得履、兌,、睽,、歸妹、中孚,、節(jié),、損、臨,,是為“四變而十有六”,; 五變乾至臨十六卦之二爻,得同人,、革,、離,、豐、家人,、既濟(jì),、賁、明夷,、無妄,、隨、噬嗑,、震,、益、屯,、頤,、復(fù),是為“五變而三十有二”,; 六變乾至復(fù)三十二卦之初爻,,得姤、大過,、鼎、恒,、巽,、井、蠱,、升,、訟、困,、未濟(jì),、解、渙,、坎,、蒙、師,、遯,、咸、旅,、小過,、漸、蹇,、艮,、謙,、否、萃,、晉,、豫、觀,、比,、剝、坤,,是為“六變而六十四”,。 示意圖如下: 祖 乾1 ︻ → 姤33 ︻ 一變而二 夬2 貞 → 大過34 貞 大有3 → 鼎35 二變而四 大壯4 乾 → 恒36 巽 小畜5 八 → 巽37 八 需6 → 井38 大畜7 卦 → 蠱39 卦 三變而八 泰8 ︼ → 升40 ︼ 履9 ︻ → 訟41 ︻ 兌10貞 → 困42 貞 睽11 → 未濟(jì)43 歸妹12 兌 → 解44 坎 中孚13 八 → 渙45 八 節(jié)14 → 坎46 損15 卦 → 蒙47 卦 四變而十六 臨16 ︼ → 師48 ︼ 同人17 ︻ → 遯49 ︻ 革18 貞 → 咸50 貞 離19 → 旅51 豐20 離 → 小過52 艮 家人21 八 → 漸53 八 既濟(jì)22 → 蹇54 賁23 卦 → 艮55 卦 明夷24 ︼ → 謙56 ︼ 無妄25 ︻ → 否57 ︻ 隨26 貞 → 萃58 貞 噬嗑27 → 晉59 震28 震 → 豫60 坤 益29 八 → 觀61 八 屯30 → 比62 頤31 卦 → 剝63 卦 五變而三十二 復(fù)32 ︼ → 坤64 ︼ 六變而六十四以坤為祖的“卦之生變”: 一變坤之上爻,得剝,,是為“一變而二”,; 二變坤、剝二卦之五爻,,得比,、觀,是為“二變而四”,; 三變坤,、剝、比,、觀四卦之四爻,,得豫、晉,、萃,、否,是為“三變而八”,; 四變坤至否八卦之三爻,,得謙、艮,、蹇,、漸、小過,、旅,、咸、遯,,是為“四變而十有六”,; 五變坤至遯十六卦之二爻,得師、蒙,、坎,、渙、解,、未濟(jì),、困、訟,、升,、蠱、井,、巽,、恒、鼎,、大過,、姤,是為“五變而三十有二”,; 六變坤至姤三十二卦之初爻,,得復(fù)、頤,、屯,、益、震,、噬嗑,、隨、無妄,、明夷,、賁,、既濟(jì),、家人、豐,、離,、革、同人,、臨,、損、節(jié),、中孚,、歸妹、睽、兌,、履,、泰、大畜,、需,、小畜、大壯,、大有,、夬、乾,,是為“六變而六十四”,。 示意圖如下: 六變而六十四 乾64 ︻ ← 姤32 ︻ 五變而三十二 夬63 貞 ← 大過31 貞 大有62 ← 鼎30 大壯61 乾 ← 恒29 巽 小畜60 八 ← 巽28 八 需59 ← 井27 大畜58 卦 ← 蠱26 卦 泰57 ︼ ← 升25 ︼ 履56 ︻ ← 訟24 ︻ 兌55 貞 ← 困23 貞 睽54 ← 未濟(jì)22 歸妹53 兌 ← 解21 坎 中孚52 八 ← 渙20 八 節(jié)51 ← 坎19 損50 卦 ← 蒙18 卦 臨49 ︼ ← 師17 ︼ 同人48 ︻ ← 遯16 ︻ 四變而十六 革47 貞 ← 咸15 貞 離46 ← 旅14 豐45 離 ← 小過13 艮 家人44 八 ← 漸12 八 既濟(jì)43 ← 蹇11 賁42 卦 ← 艮10 卦 明夷41 ︼ ← 謙 9 ︼ 無妄40 ︻ ← 否 8 ︻ 三變而八 隨39 貞 ← 萃 7 貞 噬嗑38 ← 晉 6 震37 震 ← 豫 5 坤 益36 八 ← 觀 4 八 二變而四 屯35 ← 比 3 頤34 卦 ← 剝 2 卦 一變而二 復(fù)33 ︼ ← 坤 1 ︼ 祖 邵雍《觀物外篇》曰: 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父,,故母孕長男而為復(fù),,父生長女而為姤。是以陽起于復(fù)而陰起于姤也,。 夫《易》根于乾坤而生于復(fù)姤,。蓋剛交柔而為復(fù),柔交剛而為姤,,自茲而無窮矣,。 以乾為祖逆爻序經(jīng)六變而得《易》六十四卦,以坤為祖逆爻序經(jīng)六變亦可得《易》六十四卦,,此即“《易》根于乾坤”之義,。第六變,以乾變姤為“父生長女而為姤”,、“柔交剛而為姤 ,;,坤變復(fù)為“母孕長男而為復(fù)”,、“剛交柔而為復(fù)”,。復(fù)變坤與姤變乾為“夫《易》……而生于復(fù)姤”;復(fù)變坤為“陽為陰之父”,,姤變乾為“陰為陽之母”,。 左方復(fù)至乾三十二卦為陽,且“陽起于復(fù)”,;右方姤至坤三十二卦為陰,,且“陰起于姤”。 只有如此逆爻序卦變,,方能以所得之乾變姤與坤變復(fù)之結(jié)果,,理解邵雍上述語錄之義,。 邵雍《先天圖》由外六十四卦圓圖與內(nèi)六十四卦方圖構(gòu)成,用以寓“天圓地方”之義,。 我們將上面示意圖左右三十二卦,,乾與姤接、坤與復(fù)接而擴(kuò)展成圓圖(○),,并以卦象替代之,,即成《先天圖》象天之圓圖。此圓圖貞卦(內(nèi)卦)之方位即為“乾坤縱而六子橫”,。 我們將上面示意圖的八貞卦(一貞八悔),,以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自下而上疊成方圖(□),,并以卦象替代之,即成《先天圖》形地之方圖,。 將六十四卦象方圖置于六十四卦象圓圖之內(nèi),,即成《先天圖》。 (注:邵雍《先天圖》只有卦象,,無卦名標(biāo)注,。以乾坤之外六十二卦為變母,經(jīng)六變亦可得六十四卦方圓之圖,,然而其圖之方位不與《說卦》“天地定位”一章有合,。) 二 《先天圖》所寓“陰陽消長之?dāng)?shù)” 邵雍《觀物外篇》曰:
《先天圖》六十四卦圓圖象天,,因乾變姤,、坤變復(fù),故乾與姤接,、坤與復(fù)接而成一○型模式,。“陽起于復(fù)而陰起于姤”,,以內(nèi)貞卦看其“陰陽消長之?dāng)?shù)”:震一陽,,離、兌各二陽,,乾三陽,,巽二陽,坎,、艮各一陽二陰,,坤無陽;三陰,;巽一陰,,坎、艮各二陰,,坤三陰,,震二陰,離,、兌各一陰,,乾無陰。圓者數(shù)之起一而積六,,配以六數(shù)而逆數(shù)之則為:震一,,離兌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觀物外篇》曰:“時(shí)可逆知,?!逼鹫鹬芾椤澳妗保ń耥槙r(shí)針循環(huán)方向),而起坤周震則為“順”(今逆時(shí)針循環(huán)方向),。 《先天圖》六十四卦方圖形地,,方者數(shù)之起一而積八,八貞卦自下而上配以八數(shù)而順數(shù)之則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觀物外篇》曰:“物必順成?!弊韵露蠟椤绊槨?。 邵雍《觀物外篇》曰:
《先天圖》圓圖自乾與姤之中起,,起乾左旋歷震,、坤至巽為一周,左方先見乾父而后有31子卦,;右方先見坤母而后有31子卦,,故有“皆已生之卦”說。 《先天圖》圓圖自乾與姤之中起,,起巽右旋歷坤,、震至乾為一周,右方先見31子卦而后見坤母,;左方先見31子卦,,而后見乾父,故有“皆未生之卦”說,。 《先天圖》圓圖起震歷離兌,、乾、巽,、坎艮以至坤為一周,,坤之末為冬至,離兌之中為春分,,巽之初為夏至,,坎艮之中為秋分,故有“若逆知四時(shí)之謂”之說,。既言“逆知四時(shí)”,,則知《先天圖》圓圖必定為○模式。既為○型模式,,“圓者數(shù)之起一而積六”,,則其“陰陽消長之?dāng)?shù)”就必定為六數(shù)。 三 朱熹說邵雍《先天圖》的由來 朱熹認(rèn)為:“《先天圖》直是精微,,不起于康節(jié),,希夷以前原有。只是秘而不傳,,次第是方士輩所相傳授底,。”(見《朱子語類》卷六十五),。為此,,他便下工夫研究《先天圖》的由來。結(jié)果是:“須先將六十四卦作一橫圖,,則震巽,、復(fù)姤正在中間。先自震,、復(fù)而卻行以至于乾,,乃自巽、姤而順行以至于坤,,便成圓圖”(見《文公易說·答葉永卿》),。這里是說以大下二橫圖(見于《周易本義》之《伏羲八卦次序》與《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二圖)中分并拗轉(zhuǎn)而圍成大小二圓圖。至于“黑白之位”(以□替代卦陽爻符號(hào),,以■替代卦陰爻符號(hào))大下二橫圖,,朱熹于《答袁樞》時(shí)已說得明白:“來教又論黑白之位尤不可曉,然其圖亦非古法,,但今欲易曉,,且為此以寓之耳,。” 《周易本義》所列《伏羲八卦方位》與《伏羲六十四卦方位》二圖,,則是以大小二橫圖中分并拗轉(zhuǎn)圍成之圖(還原卦本符號(hào)),。小圓圖所標(biāo)“陰陽消長之?dāng)?shù)”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亦為大圓圖八貞卦之?dāng)?shù)),。則是把邵雍所謂“方者數(shù)之起一而積八”,、“順數(shù)之,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dāng)?shù)移植到了圓圖之上,。 以橫圖中分并拗轉(zhuǎn)而成之圓圖,是∽型模式,,其結(jié)果必定是:“以圓圖看,,又只一半逆,不知如何,?”(《文公易說》卷十七)所以,,《易學(xué)啟蒙》在解釋邵雍“數(shù)往者順,若順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數(shù)往也;知來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旋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來也。夫《易》之?dāng)?shù)由逆而成矣。此一節(jié)直解圖意,,若逆知四時(shí)之謂也”語錄時(shí),,只能說:“圓圖之左方,自震之初為冬至,,離兌之中為春分,,以至于乾之末交夏至焉。皆進(jìn)而得其已生之卦,,猶自今日而追數(shù)昨日也,,故曰數(shù)往者順,。其右方自巽之初為夏至,,坎艮之中為秋分,以至于坤之末而交冬至焉,。皆進(jìn)而得其未生之卦,,猶自今日而逆計(jì)來日也,故曰知來者逆,?!贝思瘸身樦r(shí)與逆知二時(shí),與邵雍“逆知四時(shí)”之說不合,。究其之所以有此之誤,,實(shí)以橫圖起乾至坤為“逆”,如此則圓圖左方起震至乾為“順”,,右方起巽至坤為“逆”,,于是就構(gòu)成了朱熹“圓圖又只一半逆”的迷惑。 邵雍《觀物外篇》曰:“先天學(xué),,心法也,,故圖皆自中起?!彼^《先天圖》之“中”,,乃指乾與姤之中或坤與復(fù)之中而言。朱熹則主張:“若論他太極,,中間虛者便是,。他亦自說圖從中起。今不合被方圖在中間塞卻,,待去出放外,。”(《朱子語類》卷六十五)顯然,,朱熹是以六十四卦象天之圓圖為“先天圖”(有天無地),,并以“中間虛處”為“太極”。實(shí)則《先天圖》方圓六十四卦七百二十八爻之全體即為“太極”,是一“母包子”模式,。朱熹此說皆因用橫圖中分并拗轉(zhuǎn)圍成圓圖而發(fā),。其橫圖之作則是以黑白之位層累疊加而成,始以六十四卦初爻為“兩儀”(三十二陽爻合一為陽儀,,三十二陰爻合一為陰儀),,進(jìn)而以六十四卦初、二爻為“四象”,,進(jìn)而以初,、二、三爻為八卦,,進(jìn)而以六十四卦初,、二、三,、四爻為“十六卦”,,進(jìn)而以六十四卦初、二,、三,、四、五爻為“三十二卦”,,終以初爻至上爻為六十四卦,。于是便有了袁樞“黑白之位尤不可曉”、“四爻,、五爻者無所主名”的批評(píng),。邵雍主“八卦相錯(cuò)者,相交錯(cuò)而成六十四卦”之說,,并曰:“獨(dú)陽不生,,寡陰不成也。”他怎么會(huì)把一個(gè)陽爻或一個(gè)陰爻“一分為二”呢,? 清儒王夫之,、黃宗炎、毛奇齡,、胡渭等皆抨擊以橫圖中分拗轉(zhuǎn)圍成的《先天圖》,。特別是毛奇齡于《仲氏易》開卷即斥“先天之圖,其誤有八”(一,、畫繁,;二、四五無名,;三,、三六無住法;四、不因,;五,、父子母女并生;六,、六子先母,,女先男,少先長,;七,、卦位不合;八,、卦數(shù)杜撰無據(jù)),。曰:“具此八誤,而以為伏羲畫卦次第,,如是不可通矣,?!贝税苏`之說皆因朱熹所作黑白之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大橫圖而發(fā),,于此著實(shí)見邵雍受了不白之冤。如果毛氏明了邵雍《先天圖》著實(shí)是由“卦之生變”而來,,大概就不會(huì)有“先天之圖,,其誤有八”的批評(píng)了。 2003年11月 附:邵雍《先天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