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東南40多公里的河北趙縣洨河上,有一座距今1400年,,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好,,曾經(jīng)由宋哲宗賜名為安濟橋的大石拱橋,“安濟”是可以完全渡過的意思,,所以安濟橋意為“安渡濟民”之橋,。因趙縣古稱趙州,所以大石橋又被人們稱為趙州橋,。1961年趙州橋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經(jīng)被開辟為景區(qū)。
趙州橋建于隋代開皇年間(公元581-601年),,大橋通體為巨大花崗巖石塊組成,,28道獨立石拱縱向并列砌筑組成單孔弧形大橋橫跨在洨水兩岸,結(jié)構(gòu)精巧新奇,,造型優(yōu)美,,趙州橋長50.82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趙州橋是世界橋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橋,。橋大拱兩端之肩上各設兩個小拱,這些敞開的小拱既減輕橋身重量,,又起到了減少流水沖力,、加速暢洪的作用,趙州橋的設計構(gòu)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jù)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xiàn),比我國晚了1200多年,。
趙州橋經(jīng)歷了10多次水災,,8次戰(zhàn)亂和包括1966年邢臺7.6級的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被譽為“華北四寶(趙州橋,、滄州鐵獅子、定州開元寺塔,、正定隆興寺菩薩像)之一”,, 1991年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橋北端東側(cè)建造了“國際歷史土木工程古跡”銅牌紀念碑,。趙州橋是世界上入選世界紀錄協(xié)會最早的敞肩石拱橋,。
1979 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組等四個單位組成聯(lián)合調(diào)查組,,對趙州橋的橋基進行了調(diào)查,,自重為2800噸的趙州橋,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層石條砌成高1.55米的橋臺,,且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趙州橋選址比較合理,,橋基穩(wěn)固牢靠,趙州橋的砌置方法新穎,、施工修理方便,。據(jù)記載,趙州橋自建成至今共修繕9次,,并在主拱券的上邊兩端又各加設了二個小拱,。
趙州橋有三絕:
1、“券”小于半圓,。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
2、“撞”空而不實,。
3,、洞砌并列式。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這樣說過趙州橋:“先不管橋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上網(wǎng)搜索一下,有關趙州橋的資料和評價比比皆是,,自然不必多寫,。
這里拍攝的是2012年6月時的趙州橋景區(qū)。
P1,、一孔勝跡壯山河,,千古絕構(gòu)歷滄桑。
P2,、安濟欣看千年橋,李春贏得萬口春
P3,、茅以升先生的《中國石孔橋》
P4、趙州橋的傳說
P5,、趙州橋全貌
P6—P7,、趙州橋兩側(cè)
P8、橋面
P9 、橋兩端肩上的小拱和鐵拉桿
P10,、橋面上的石欄桿
P11,、修繕時更換下來的石橋構(gòu)件
P12、清代深山猛虎欄板
P13,、明代人物故事欄板
P14,、御碑
P15、觀月廊
P16,、長廊
P17,、碑廊上的名家書法
P18、橋旁的關帝廟
P19,、設計和監(jiān)造者李春
千百年來,,民間均傳說趙州橋是神仙魯班祖師修建。其實,,有史料記載趙州橋是我國隋代杰出的匠師李春和眾多石匠集體建造,。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shù)更是巧妙絕倫,,它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jié)晶,。千年不倒的趙州橋?qū)儆凇肮砀窆ぁ敝鳎鬄碾y毀的趙州橋是建筑史上的典范,。在趙州橋的面前,,那些用精良的設備儀器建造出橋脆脆、橋危危的“大師”們難道還不該認真的反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