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來越熱,,飆到38度,可還是腳打后腦勺滿身事,。臂彎里公事包像塊粘熱的鐵板,,甩也甩不掉;干將路一眼看過去,,遠處景物彎彎曲曲,,叫人誤以為要直接蒸發(fā);不遠似有攤水樣的光亮,,而跑過去一看哪有水影,?這是迷途者在沙漠才能看到的海市蜃樓呵。 于是趕緊從主干道上飛也似本能地鼠竄到岔路的小巷,。 突然進入另一個洞天:一條河,,一條麻石小巷;安靜,;斑駁的陽光被墻頭探出的石榴紅綠花葉過濾,,清爽了許多;桅子花,,白蘭花——,,賣花老人長長的調(diào)子如后院井水里蕩漾的游絲,從幾十年前清涼的世界抽出來,,甩在身上,,好涼爽。 突然,,燥熱的時間停止了,。 這大概就是蘇州版本的涼爽,天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一】 商標(biāo)是戴望舒的 一條河,,一條麻石小巷;安靜,;桅子花,,白蘭花的輕柔叫賣——這是蘇州夏天的標(biāo)志,從未變過,。 這和蘇州城區(qū)格局有關(guān),,都是一條濕潤清涼的河加一個麻麻點點的石板路;賣花的姑娘從羊角辮一路走到銀發(fā)花布頭巾,,還是蘇州夏天的形象代言人,。 愛寫詩的戴望舒寫雨巷,丁香巷里突然他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更愛清涼雨中的丁香姑娘。 于是雨中丁香巷里的賣花女,,成了蘇州永久的標(biāo)志,。 詩人好浪漫;我們現(xiàn)在到丁香巷去看,,覺得似乎和其他小巷也沒有什么區(qū)別——粉墻和黛瓦,,怎么了?有人還專門從上海找來名模,,套上名造型師設(shè)計好的碎花藍布衫,,一切仿佛照舊——當(dāng)然,報酬是夠買癡情詩人的賣花女賣一年都不止的數(shù)字了——可是百張照片上就拍下兩個字:矯情,。 看看名模的動作:最常見的是在過街橫搭晾了衣服的竹竿下面,,輕輕仰起面部, 雙眼凄迷,,櫻桃般的粉唇微微張開,,尖尖下巴和修長的脖頸勾出一個性感的弧線……名字叫:清涼。 不是不好看,,在巴黎的T臺上這很美,;可惜在蘇州巷子里,叫人看了實在哭笑不得: 蘇州過街竹竿下面,,大家都是低頭疾過的,,還要緊貼墻角;因為往往竹竿上晾著褲子褲衩,,誰要從人家褲襠底下鉆,?過去遇到避不開,還要低頭呸一聲,,表示避諱,。仰頭性感是不假,,可惜我本將心向性感,奈何性感照褲衩,。 其實要自然的涼爽,,蘇州人有太多去處:新派的可以夜游古運河,去次古村,,采楊梅什么的,;老派的有大公園,古城門,。躲到胥門底下,,迎著從運河上吹來的風(fēng),買一只最便宜凍得最結(jié)實的冰棍,,回想三十年前少年時候那些陽光燦爛的夏天,。 【二】 冰,吃冰,,自制冰 今天吃冰很容易,,可惜如果我們統(tǒng)統(tǒng)去多數(shù)冷飲加工作坊打打工,保管再沒有胃口,。巨大的電動冰池,,經(jīng)年不刷,膠皮自來水管隨意丟在地上,,人工色素,,蛋白粉堆在墻角…… 到老人那里討個好法子:純綠色天然,沒有防腐劑,。 清代顧祿在《清嘉錄》中寫道:“土人置窖冰,,街坊擔(dān)賣,謂之‘涼冰’,?;螂s以楊梅、桃子,、花紅之屬,,俗呼‘冰楊梅’、‘冰桃子’,。鮮魚肆以之護魚,,謂之‘冰鮮’?!?nbsp; 當(dāng)時蘇州葑門外,,儲存“涼冰”的地窖就有24座之多,夠流行吧。 冰廠租用農(nóng)民水稻田制冰,。每年小雪過后,,水倒進稻田,水深保持五寸,。一經(jīng)嚴(yán)寒,,田里結(jié)水成冰,工人穿長統(tǒng)釘靴下到田里去打冰成塊,,收冰,。冰庫是兩尺厚的泥打墻,非常講究:近兩丈的廣木為主柱,,以長梢毛竹縱橫搭成屋架,,上面蓋兩尺稻草為屋頂。墻外從屋檐到墻腳,,四周層層圍上編緊的草苫,,使冰庫不透氣不通風(fēng),冰上還要撒鹽,,使冰變硬實,,以保證儲存冰塊即使炎夏也不會溶化,太聰明了,。 20世紀(jì)初,蘇州仍有兩大冰廠,,都在胥門地區(qū):一是公興冰廠,,二是天沍冰廠,他們和蘇州菜館業(yè)及肉店,、魚行,、野味、熟食,、冷飲店合伙開設(shè),,互相依存,雙贏兩利,,現(xiàn)在人的生意經(jīng),,人家早就會了;可是人家可沒有現(xiàn)在兒孫們仗著壟斷就大發(fā)財?shù)牟恍?,相反很便宜:民?9年時,,天然冰每擔(dān)50公斤售價兩元左右,一斤冰才二分錢,,劃算劃算,。 現(xiàn)在的冰棍老板日進斗金,可惜三年就要轉(zhuǎn)個行當(dāng),今天留神消協(xié)明天小心工商,;兩個老冰廠一干50年,,如果不是解放,說不定還要更長,。 【三】 涼的故事 太熱了,,那么就去趟虎丘吧。 虎丘夏天有專門的乘涼市,。明朝的文學(xué)偶像張岱強力推薦: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 太熱,,于是不想動彈,于是全蘇州自發(fā)進入黃金周狀態(tài),;不過人閑就有事生,,浙江人靠著片不安靜的海,就出海吹吹風(fēng),,順便做個生意,;山東太熱,可是又旱,,趕上壞皇帝時就只好造反,;蘇州水土太養(yǎng)人,你不動,,山上楊梅照結(jié),,水八仙照冒,人剛好可以在茶館里孵著,,孵不出大事件,,但卻有工夫孵出許多巧妙的語言。 馮夢龍又踱到茶館,,大家于是趕緊伸長了脖子:講個笑話吧,! “有個人脖子上懸著個大瘤子。一天晚上,,為了乘涼,,只好睡在神廟里。城隍看著奇怪:‘這是什么人,?’左右答:‘是踢氣球的吧,?’ “城隍大感興趣,便命左右把氣球取來,。這人醒來發(fā)現(xiàn)沒了瘤子,,高興回家了,。 “第二天,另一個長瘤子的聽了這事,,也到廟里去睡,,興奮的睡不著,還故意把瘤子擺在外面,;城隍又問什么人?左右一樣回答,。誰知城隍說: ‘昨天那個球太沉了,,不稱腳,,還給他吧,?!?/div> 大家爆笑。 “有一年夏天,,祝枝山和朋友在街上漫步,路過一個池塘,塘里種著荷花,。祝枝山出個上聯(lián):池中荷葉魚兒傘,。 “朋友連連贊對子出得好,如何對呢,?一抬頭,,他見一戶人家屋檐下有個燕窩,恰好一網(wǎng)蛛絲擋著入口,,立時說:梁上蛛絲燕子簾,! “祝枝山也贊:好好! “兩個人正在對捧呢,,背后突然響起一個沙啞的聲音: “被里棉花虱子巢。 “一個老乞丐。祝枝山和朋友瞠目結(jié)舌,?!?/div>
大家笑不出了,。 人世有代謝,,世事無常,,瘤子就是欲望,,虱子巢和魚兒傘燕子簾有什么區(qū)別,?究盡言辭,機關(guān)算盡又怎么樣,? 唯一牛的倒是老乞丐,,有心有對,輕松如常,,文豪也甘拜下風(fēng)了,。 【四】 清涼在心 以前乘涼時候聽過一個笑話,這次的說書人可是白居易: 夫婦倆人上街賣菜,,見有娶親隊過,就開始猜測聘金是多少,,三說兩說較上勁了,爭吵不休,。旁人勸:“旁邊的雞都在偷啄你們買的菜了,!這樣的小事就算了吧,?!闭l知道這對夫婦都很“同仇敵愾”:“還有兩百金沒說清呢,怎么是小事呢,!” 白老頭捋了胡子呵呵地笑,。外面的干將路上依然忙得云山霧罩,。 可曾問自己一句,,腳打后腦勺的忙,,真的那么重要?孩子入托難,,貴族式的進不去,,難道社區(qū)的幼兒園就會把孩子教壞,?今天這單生意不做,明天我就破產(chǎn),?官這次升不上去,,難道以后真的就再無機會? 我們也為開豪華轎車奔忙,,仔細想來,蘇州路堵,,速度反而比電瓶車還慢,;舒適也不過是夏天多個空調(diào)冬天有個暖煲,。為了在車?yán)餂觯瑩Q了三年心頭燒,。心里一片燥熱,只配腳打后腦勺,。 納涼并非找涼,涼爽未必在你尋找的地方,人世代謝,,世事無常,。白居易有《消暑》詩云: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心不動,,八方來風(fēng),,涼爽,。 |
|
來自: 風(fēng)雅蘇州 > 《風(fē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