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漢語中,,常常會有一些詞因為某些語言交流上的方便,改變它原來的語法功能,,這就是詞類活用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在我們閱讀古代文選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這種用法已經(jīng)沒有了,,只有在某些成語中還有著這種用法。下面就對成語中詞類活用現(xiàn)象分類進(jìn)行分析和論述,。
一,、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這種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中比較常見,應(yīng)用于成語中主要有五種情況:
1,、兩個名詞連用,,如果它們之間既不是并列關(guān)系、同位關(guān)系和偏正關(guān)系,,也不表示判斷,,則其中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比如說“敬賢禮士”中的“禮”和“士”都是名詞,,若都翻譯成名詞,,則意思不通,,所以此處的“禮”作動詞使用,是“禮遇”的意思,。此類成語還有:
報仇雪恨,、披發(fā)文身、披發(fā)纓冠,、汗顏無地,、禍國殃民、面墻而立,、心猿意馬,、如日中天
其中,當(dāng)兩個相同的名詞連用時,,其中必有一個用作動詞,,比如說“春風(fēng)風(fēng)人”和“春雨雨人”中的“風(fēng)”和“雨”后面接有名詞“人”,在此作為動詞,,譯為“吹拂”和“下雨”,。
2、名詞前有“能”,、“可”等能愿動詞,,名詞活用為動詞。比如說“不可名狀”中的“名”,,本是名詞,,但前面又能愿動詞“可”字,故在此作動詞,,意為“說出”,,此類成語還有:
能文能武、人皆可夫,、不可救藥
3,、名詞前有副詞時,名詞活用為動詞,。比如說“不期而遇”中的“期”,,本是名詞“日期”的意思,在此因前面有一副詞“不”,,所以在此作為動詞,,譯為“約定日期”。此類成語還有:
不謀而合,、不速之客,、不毛之地、未雨綢繆,、橫行不法,、不名一錢,、莫名其妙、不翼而飛,、言必信行必果,、密云不雨
4、名詞用“而”連接,,那么“而”字前面的或者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比如說“畫地而趨”中的“趨”字,“而”字之前是一個動賓詞組,,所以名詞“趨”作動詞,譯為“疾走”,。此類成語還有:不脛而走
5﹑名詞的前面有“所”字,,名詞活用為動詞。比如說“無所事事”中的“事”字,,用在“所”之后,,用作動詞,譯為“做事”,。
綜合以上五種情況,,當(dāng)名詞作動詞時,在詞中充當(dāng)謂語成分,,后面一般都有賓語,。
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本在句中起修飾名詞的作用,,但當(dāng)形容詞與其后的作賓語的名詞性詞組或代詞不構(gòu)成修飾性的偏正關(guān)系,,那么這個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比如說“厚此薄彼”中的“厚”和“薄”字,,與后面的“此”和“彼”這兩個代詞不構(gòu)成修飾關(guān)系,,所以在此活用為動詞,譯為“注重”和“清淡”,。此類成語還有:厚古薄今,、輕徭薄賦、清心寡欲,、全身遠(yuǎn)害,、紅男綠女。
此外,,當(dāng)形容詞前有能愿動詞“可”等時,,形容詞也活用為動詞。比如“不近人情”中的“近”字,,在此用作動詞,,譯為“合乎”,。
三、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形容詞的這種用法在成語中較為普遍,,活用為名詞的形容詞需帶有它所表示的名詞的人或事物的這類性質(zhì),,活用后相當(dāng)于一個名詞性詞組,一般處于賓語的位置,,充當(dāng)賓語,。比如說“喜新厭舊”中的“新”和“舊”字,用在“喜”和“厭”字之后,,充當(dāng)賓語,,故作名詞,譯為“新的事物”和“舊的事物”,。又比如“扶危濟(jì)貧”中的“?!焙汀柏殹痹诖艘沧鳛槊~,譯為“有危難的人”和“貧困的人”,。此類成語還有:
駕輕就熟,、衣輕乘肥、吐故納新,、摧枯拉朽,、棄舊圖新、推陳出新,、撥亂反正,、好高騖遠(yuǎn)、激濁揚(yáng)清,、勸善懲惡,、除暴安良、除殘去穢,、扶老攜幼,、刪繁就簡、隱惡揚(yáng)善,、善善惡惡,、避難就易、避實就虛,、避重就輕,、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嫌貧愛富,、惜老憐貧、敬老尊賢、劫富濟(jì)貧,、棄舊憐新,、居安思危、如蠅逐臭,、選賢任能,、抱殘守缺、取長補(bǔ)短,、棄邪歸正,、親賢遠(yuǎn)佞
四、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在古代漢語中也是一種詞類的常見用法。所謂使動用法就是指主語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為謂語的施事者,。在成語中主要分為名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以及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1,、 名詞的使動用法
一般名詞的使動用法即是主語使賓語具有名詞所表示的事物,。比如說“汗牛充棟”中,,“汗?!焙汀俺錀潯毕鄬Γ昂古,!笨勺g為“使牛出汗”,,此處用為使動用法,來比喻書籍極多,。此類成語還有:汗馬功勞,。
而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按照方位名詞所表示的方位行動。比如說“南轅北轍”中的“南”和“北”在此用作使動用法,,譯為“使轅向南”“使轍向北”,,心里想往南去,卻駕車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2、 動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即是主語使賓語發(fā)出了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這種用法在古代漢語中比較常見,,在成語中也較多應(yīng)用,且多以不及物動詞為主,。比如說“沉魚落雁”和“閉月羞花”兩個成語中的“沉”,、“落”、“閉”,、“羞”四字皆用了使動用法,,可譯為“使魚沉”,、“使雁落”、“使月閉”,、“使花羞”,。此類成語還有:
飛沙走石、驚天動地,、打草驚蛇,、破釜沉舟、興風(fēng)作浪,、勞命傷財,、眾口鑠金、妖言惑眾,、震天動地,、傾國傾城、感人肺腑,、蠱惑人心,、驚世駭俗、驚心動魄,、來之不易,、立竿見影、立身揚(yáng)名,、妙手回春,、披肝瀝膽、回腸蕩氣,、群輕折軸,、群蟻潰堤、振奮人心,、曲突徙薪,、痛心疾首、嘔心瀝血,、金舌弊口
3,、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所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主語使賓語具有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狀態(tài),。比如“富國強(qiáng)兵”中的“富”和“強(qiáng)”字,,“國”和“兵”是它們的賓語,此時,,“富”和“強(qiáng)”用作使動,,譯為“使國富”、“使兵強(qiáng)”。此類成語還有:
曲突徙薪,、精兵簡政,、豐衣足食、高枕而臥,、寒心酸鼻,、焦頭爛額、立國安邦,、光宗耀祖,、治國安民、強(qiáng)干弱枝,、強(qiáng)本抑末,、罄竹難書、堅壁清野,、節(jié)用裕民,、虛位以待、窮理盡性,、窮形盡相,、盡態(tài)極妍、正襟危坐,、清源正本,、窮兵黷武、賞心悅目,、自圓其說,、獨善其身
五,、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名詞的意動用法
所謂名詞的意動用法,,即為把此名詞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比如說“魚肉百姓”中的“魚肉”在此就用了意動用法,譯為“視百姓為魚肉”,。此類成語還有:
酒池肉林,、草菅人命、幕天席地,、民胞物與,、枕石漱流、黨豺為虐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即為主語認(rèn)為后面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所具有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比如說“不恥下問”中的“恥”字在此用了意動用法,這個成語可翻譯為,不以向身份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再如“幸災(zāi)樂禍”中的“幸”和“樂”,,也用了意動用法,可譯為“以別人的災(zāi)難為幸,,以別人的災(zāi)禍為樂”,。此類成語還有:
自高自大、重男輕女,、重理輕文,、不遠(yuǎn)萬里、目空一切,、兵貴神速,、安貧樂道、輕財好色,、是古非今,、樂于助人
六、數(shù)詞的活用
1,、數(shù)詞活用作動詞
比如“政令不一”中的“一”字在此用作動詞,,譯為“統(tǒng)一”。此類成語還有:
人百其身,、人一百己
2,、數(shù)詞活用作名詞
比如“殺一儆百”中的“一”和“百”,在此處用作名詞,,譯為“一個人”和“上百人”,。再比如“背城借一”中的“一”字在此也作為名詞,譯為“一次戰(zhàn)爭”,。
3,、 數(shù)詞活用作副詞
比如說“一無所有”是“什么都沒有,全都沒有的”意思,,其中的“一”可譯為“全”,,同類成語還有:
一無長物、一無可取,、一無所知
對于成語中的這些多種多樣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我們要牢牢掌握,這不僅對我們更好的理解這些成語很有幫助,,可以避免我們對成語的誤解和誤用,,而且對我們學(xué)習(xí)古代漢語也很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