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一段旅程在間隔十五個月后,,記憶還能如此清晰,,只有它——墨脫之路
墨脫,藏語意為“花朵”,。是藏傳佛教信徒向往的蓮花圣地,。 墨脫,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
墨脫之路需要敬畏,!
由于扎墨公路全線施工,,臨時改為每天早7點~晚7點52K設卡禁行,,為趕在7點前通過,,清早5點半剛過,,我們已從波密出發(fā)。車前不遠處的漆墨之夜,,狠狠的將燈光盡數(shù)吞噬,,令道路的延伸痕跡消失殫盡,左右更是沒有位置感,。
穿過正在修建的嘎龍拉隧道
除了車燈,四周一片黑暗,,一個不小心就會撞上設備
剛過嘎隆拉隧道不久,碰到一叉路口,,何去何從,,由于左邊路痕不明顯,習慣成自然的選擇了右轉,,開著開著,,第六感終于開啟了,有時我在想,,人在極致狀態(tài)下,,動物原始的本能防御力會回歸的。感覺不對的LG,,冒雨下車看路,,回來大喊:“停、停,,再往前幾米就是懸崖,,這邊路不對”,在泥濘中沒法掉頭,,只能摸著黑倒車,。
在我們停車找路時,有幾輛拉薩市政府的車也不認識路,,跟了過來,,多人下車,分頭尋找,,到底是人多力量大,,確定大致方向繼續(xù)前行,想想我們一輛車就這么不知深淺的摸黑闖入還真是有點后怕,。
隨著夜色漸漸退卻,,滿目的綠色映入眼簾,,伴隨著森林氣息的冷濕空氣浸入車內(nèi),原本暖和的身體,,在暖氣下還是感到陣陣的寒意,。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前趕到了52K,第一眼看到這塊牌子,,令我有點失望,,難道這就是扎墨公路上名聲大噪的52K?,! 只一排小木屋和一塊牌子,,卻是通往墨脫的必經(jīng)關卡!
現(xiàn)在所謂通公路,,真正意義上來說,,車是可以進去了,隨時隨地的塌方,,水毀而狹窄的路面比比皆是,,極多處路基已毀待修,就豐田4500越野車在那兒也一樣不能發(fā)揮強大作用,,不知一分鐘后會有什么路況在候著你,,近120公里路程,竟用了13個多小時,,天快黑才到墨脫縣城,。一路的強烈顛簸暫且不說,雨中的泥濘爛路(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這兒一年中有近七個月是見不到太陽的),,壞車阻塞,塌方維修....極大的考驗著我們的忍耐力,,以至到達后,,對回程還要重走一遍,都懷有隱隱的恐懼感,!
煙霧縹緲中夢幻般的秘境
早9:30,,泥濘的路上,排起長龍,,打聽方知,,前面數(shù)百米處,一輛滿載水泥的卡車由于路滑上不去,,退不下來,,前輪被大石卡住,這兒沒有信號,,無法通知救援,,致使全線阻塞達3小時之久,。
阻塞路的車上藏族司機們,他們常年在這條路上運送各種建材,、設備,,正常情況下大約每三天一個來回, 性格開朗的他們樂觀的面對每天伴隨著的各種困境,。車越聚越多,,最后幾十個藏漢族司機商量了方案,齊心協(xié)力,,將車退到路邊,,其它車輛才得以通過,。
不知何時翻在路邊溝里的卡車
墨脫縣四面環(huán)山,,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這兒一年四季如春,,吃飯時餐館里的重慶小伙告訴我們,,即便是冬天也只需在單衣上再加個外套。十月中旬的北京該是秋高氣爽了,,可這里是滿目翠綠,,植被豐富,針葉林,、闊葉林種類繁多,,由于海拔落差大,從高山寒帶植物到熱帶植物幾乎都能生長,。所經(jīng)之處到處能看到盤根錯節(jié)的參天大樹,,樹干上長著綠色的苔蘚和叫不出名的寄生植物,蔓延的老藤肆意的纏繞,、懸掛,,在雨霧的籠罩下,使有些憋悶而密不透風的原始森林有著一種不可言狀的神秘感,。
隨處可見倒下的樹,,路邊的這棵有數(shù)百年,堵塞中,,還數(shù)了半天年輪,,記得大約是二百多不到三百,呵呵
黑日橋,,再次遇阻,,水沖跨路面搶修中,安裝涵洞,,等了2個多小時,。
車來車往,,富有生機的80K驛站
途中水毀路面、塌方成常態(tài),,提心吊膽 ,、
峽谷兩邊熱帶闊葉林圍繞
108K和正在修建中的大橋,。有意思的是,,前面的路已將我們晃的暈頭轉向,在此休息時,,見到路邊修橋工人,,忙上前問后面的路怎樣,得到的答復是:還有一小段不好走,,以后就都是好走的路了,。可能是不想讓我們心情變得太壞,,或許是相比通路之前而言,,總之,期待一直延續(xù)到進入縣城邊的加油站,,也沒見到“好走的路”,,而我們則在驚嚇中,一路搖晃到了墨脫縣城,。
如此惡劣環(huán)境下的路橋建設者格外辛苦,,真誠的向他們致敬!
這應該是好路了
下面是西木橋,。剛過西木橋后有段泥濘異常的懸崖上坡路,,極窄,不得不非常非常小心慢慢通過,。沒敢舉起相機,。
113K雅魯藏布江大拐彎
可按不同需求組合的涵管,,在這兒它的用處尤為重要,,寄托著墨脫之路的希望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路況會越來越好走,!就在我們走出墨脫,于52K禁行處等待放行時,,巧遇了陪同中央扶貧考察工作組的墨脫老縣長尼瑪(現(xiàn)林芝地區(qū)專員),,面色黝黑,、中等個、非常樸實的藏族干部,。當?shù)弥覀兪菑谋本﹣砺眯袝r,,自然而然地就聊起了這條公路。他很實在的說:“雖說通公路了,,但短期內(nèi)還不具備旅游的條件,,全程沙石路大約還要2、3年,,通油路則需5,、6年才行?!?/p>
回程52K,,緊跟工作組車隊,提前通過了檢查站
扎墨公路塌方嚴重,,路基在毀與修建中不斷輪回
希望中的墨脫之路,,扎西德勒!
我不是個愛回頭看的人,,也不善言辭,,可從墨脫回來,卻時常在想,,這么辛苦是為了什么:人文景觀,?墨脫相比其它,好象沒有什么可以稱上極致的,,挑戰(zhàn),?更不值一提。腦海里不時的浮動著“未知”二字,,是的,,我們旅行更多的目的就是渴望去親身體驗“未知”!就是這個理由,,令我們樂此不疲的出行,,將自己:拋向高空十幾小時甚至更長的疲憊飛行中,扔到非洲大草原與獅豹共舞塵土飛揚的顛簸上,,踏入喜馬拉雅高原和珠峰艱難相視的無比激動下,!探訪與體驗:未知的神秘自然地理、未知的深邃歷史文化,、未知的奇特風土人情,、未知的凄美傳說故事,、未知的未知......。旅行中的人和事感動著我們,,旅行中的經(jīng)歷改變著我們,,無論是快樂還是沮喪,都會無比的享受這個過程,。 2013,,希望和熱愛旅行的朋友們能親身體驗更多“未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