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徐兵強(qiáng) 江蘇省華羅庚中學(xué) 2009-9 引言:臺灣詩人洛夫曾說過:“要是把唐詩拿去壓榨,至少能淌出半斤酒來,?!?/p> 臺灣詩人余光中的《尋李白》中他是這樣寫到“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p> 一,、酒的詩句知多少 1、中國是一個釀酒,、飲酒的國度,,也是一個賦詩,、吟詩的國家,很久以前,詩與酒便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咱們接觸過的酒的文字不少,我們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詩句,在學(xué)過的詩文里? “琵琶美酒夜光杯”,、“一壺濁酒喜相逢” “紅酥手,黃藤酒”這里陸游與妻子被母親分開,,他的感情是什么樣的,?無奈,憤恨,。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可以解憂,。 “舉杯澆愁愁更愁”,李白“憂從中來”,,看來用酒來解愁和用油來滅火一樣,。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時明明只有作者一個,,李白卻說是“三人”之眾,。這正是表達(dá)了作者此時心情的孤單。剛才的文章里說“醉了的人經(jīng)常說自己沒醉”,,咱們也可以說“孤獨的人往往說自己不孤單,。” 2,、《酒的遐想》 很偶然的靈感,,想到了酒。 第一個闖進(jìn)腦海的是“把酒問青天”的蘇軾,,那個當(dāng)年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感嘆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蘇軾酷愛飲酒,,他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非凡的氣概?。∈蔷瀑浥c他的嗎,?“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還是默默地與江水,、明月抒情吧,。 喝醉了,美也,愁也,。 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真的醉了嗎?如果他沒醉,,柳永一定醉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迸?,他好像已經(jīng)醉醒。那江頭的屈原一定醉了,,徹徹底底的,,“眾人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蔽液孟裼皱e了,屈原說他沒醉,,恩……哦,!酒醉的人總說自己沒醉…… 讓我仔細(xì)想想,一定有人醉過…… 有了,!辛棄疾醉過,!“醉里挑燈看劍”,對,!是他,!他“夢回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哦……還有那位“獨上蘭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李清照也醉在酒里。醉是酒的魅力,,那愁思呢,? 愁?不應(yīng)該責(zé)怪酒吧,?曹操說:“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崩畎渍f:“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笨磥砭普浅畹膲簟?/p> 慢慢咀嚼,,細(xì)細(xì)推敲品味,。 突然想到范仲淹,他說酒可以化作“相思淚”,,為何,?因為“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古人好像總醉在酒里,,醉在夢里,醉在愁里…… “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看來醉里的人很容易醒來,,但愁呢,?“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的話道出了真理,,就讓咱們“今朝有酒今朝醉”、“酒不醉人人自醉”,、“會須一飲三百杯”吧,! 望著祖國大好山河容易醉,望著英雄當(dāng)年“雄姿英發(fā)”容易醉,,望著曹雪芹勾勒的兒女情長容易醉,,醉得太多,醉得太美,,醉得值得,!又想起那句俗話:“酒逢知己飲!”就讓我們?yōu)橛讶艘蛔矸叫莅桑?/p> 思緒隨意自然地來到那座小城——布達(dá)佩思東北一百多公里的埃蓋爾,。在這塊大地下藏著許多美酒,,幾百年……冷冷的靜靜地醉臥在地下,余秋雨說那是秘藏的醉意,,連裴多菲和納吉的熱血都沒能改變它的恒溫,,連兩次大戰(zhàn)都沒能干擾它的美夢,埃蓋爾醉得是何等的固執(zhí)和執(zhí)拗??! 那些所謂陰暗中的心虛,曲折中的膽怯,,陳舊中的慌亂將被趕走,,即將消失滅亡,應(yīng)留下的該是那位“酒尚溫時斬華雄”的關(guān)云長吧?該是那位在天姥山吟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太白吧,?該是那位握劍長歌、醉臥沙場的辛棄疾,、陸游吧,? 我也被深深地灌醉了,醉臥在酒的酣夢里…… 二,、釀酒起源四傳說 談到酒,,首先大家關(guān)心的一個問題就是:酒起源于什么時候?又是誰發(fā)明出的酒,?現(xiàn)在有這么幾種說法。 1,、 上天造酒說: 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在《月下獨酌?其二》一詩中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的詩句,;東漢末年以“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自詡的孔融,在《與曹操論酒禁書》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說,;經(jīng)常喝得大醉,被譽(yù)為“鬼才”的詩人李賀,,在《秦王飲酒》一詩中也有“龍頭瀉酒邀酒星”的詩句,。此外如“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魂”,,等等,,都經(jīng)常有“酒星”這樣的詞句。竇蘋所撰《酒譜》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話,,意思是自古以來,我國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說法,?!稌x書》中也有關(guān)于酒旗星座的記載:“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飲食,。”酒旗星的發(fā)現(xiàn),,最早見《周禮》一書中,,據(jù)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在當(dāng)時科學(xué)儀器極其簡陋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能在浩淼的星漢中觀察到這幾顆并不怎樣明亮的“酒旗星”,,并留下關(guān)于酒旗星的種種記載,,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至于因何而命名為“酒旗星”,,認(rèn)為它“主宴饗飲食”,,那不僅說明我們的祖先有豐富的想像力,而且也證明酒在當(dāng)時的社會活動與日常生活中,,確實占有相當(dāng)重要的位置,。然而,酒自“上天造”之說,,既無立論之理,,又無科學(xué)論據(jù),此乃附會之說,,文學(xué)渲染夸張而已,。姑且錄之,僅供鑒賞,。 2,、古猿造酒說: 說酒不是人造的,是猿猴造出來的,。這種說法聽起來是有點幼稚,,似乎應(yīng)該排除在我們的話題之外,因為它不屬于人類的一種行為了,。無獨有偶,,法國也有鳥類造酒的傳說。這就證明,,酒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質(zhì)世界,,由于各種條件符合釀成的必然,于是就出現(xiàn)了酒,。人類,,在自然規(guī)律的啟迪下,發(fā)現(xiàn)酒,,進(jìn)而自覺地釀造酒,,這是順理成章的行為了。 3,、儀狄造酒說: 朱翼中的《酒經(jīng)》稱,,夏朝初年,名為儀狄的一個官員用桑葉包飯釀成酒以此獻(xiàn)給大禹,,大禹飯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為了飲酒而亡國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宮中暗暗流傳,。 4、杜康造酒說: 杜康造酒也是從漢代就開始傳說了,,叫做“少康造秫酒”,。少康就是杜康。我們都很熟悉的曹操有一句詩言,,說:“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闭f一喝了杜康什么憂愁都沒有了,,這個說明古代以杜康為酒名的很早就有了。 中國釀酒的歷史淵源久遠(yuǎn),,最初起始于商,、周時期,其中《史記?殷本紀(jì)》關(guān)于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的記載,以及《詩經(jīng)》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等,都表明我國酒之興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三、文人賦酒多雅名 自古以來,,文人學(xué)士多愛飲酒,,因而給酒起了許多雅名,如“金漿”,、“琬液”,、“瓊蘇”等, 酒在這里已成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酒鄉(xiāng)??停重M能不知,?!?/p> “黃流”:出于《詩大雅旱麓》中“瑟彼玉瓚,黃流在中”的句子,,舊時七大夫熟讀四書五經(jīng),,都知黃流即為杯中物,。 “歡伯”:此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熬茷闅g伯,除憂來樂,?!苯鸫脝栐凇锻萝帯吩娭袑懙溃叭顺慑忮?,又復(fù)得歡伯,。” “掃愁帚,,釣詩鉤”:宋代大文豪蘇軾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要當(dāng)立名字,,未用句升斗。應(yīng)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后便以“掃愁帚”,“釣詩鉤”作為酒的代稱,。般若湯佛教徒用的隱語,。據(jù)說唐代長慶年間,有一游僧到一寺廟誦經(jīng),,叫寺里的侍者沽回酒來,,被寺僧?dāng)S向柏樹,瓶碎,,這游僧說:“我誦《般若經(jīng)》,,要喝一杯酒,便聲音嘹亮,?!睂⑵科春希栈貪姵龅木?,幾口入肚,。般若湯之名由此而來。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先生曾題詞“香醇般若湯”,?!?/p> “曲生,曲秀才”:來源于《開天傳信記》中的神話故事,,唐代一道士法善與一群官員相聚,,大家正想喝酒時,突進(jìn)一年輕少年,,自稱曲秀才,,高聲談?wù)?,許久站起,如風(fēng)一般不見人影,,法善以為是妖魄,,等曲生又來時,用小劍刺他,,此生卻化為酒瓶,,美酒盈瓶,其味甚佳,,坐客皆醉,。后以“曲生”或“曲秀才”作為酒的名稱?! ?/p> “天祿”:語出《漢書食貨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yǎng)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yǎng)疾,?!毕鄠鳎宄┠?,王世充曾對諸臣說,,“酒能輔和氣,宜封天祿大夫”,。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出自劉義慶編的《世說新語》,,好酒稱“青州從事”,劣酒稱“平原督郵”,。因為青州境內(nèi)有齊郡,,齊與臍同音,凡好酒都是酒力下沉到臍部的,,從事又是美職,;而劣酒則不下肚,至橫膈膜為止,,平原有鬲縣,,與膈同音,督郵又是賤職,,故以此為喻,。 “千禧”:時值現(xiàn)代,,酒的命名更為名目繁多,舉不勝舉,,為慶千年之喜推出的“千禧”系列酒更是世人矚目,。真可謂:“都城多佳釀,偏偏愛京酒,,世紀(jì)慶典喜,,千禧玉液香?!?/p> 除此以外,,酒有“玉液”,“流霞”,,“紅友”,,“綠醪”,“金波”等美麗的別名雅號,。 四,、詩酒聯(lián)姻結(jié)良緣 在中國的歷史上,無論是上層的官府,,還是下層的貧民,,都飲酒,這就構(gòu)成了中國酒文化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chǔ),,使我們可以能夠通過酒和酒文化來窺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風(fēng)格和內(nèi)涵,,而在這期間,把酒文化推向高峰的卻是中國的文人,。 中國詩酒文化,,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獨立文化體系??v觀詩酒文化發(fā)展史,,酒醉詩情,詩美酒醉,;詩借酒神采飛揚,,酒借詩醇香飄溢。詩與酒,,相映生輝,,形成絢爛的文化景觀。 詩人艾青把詩酒交融,,比喻為“詩酒聯(lián)姻,,源遠(yuǎn)流長”。 詩人賀敬之把詩酒交融譽(yù)為“詩情如酒,,酒意如詩”,。 詩人綠原對詩酒從各自的內(nèi)涵向?qū)Ψ缴煅?,說:“詩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詩”,。 從古至今,,詩酒交融,詩酒聯(lián)姻古文詩句,,膾炙人口,,傳為佳話,豐富著多少文人的情感世界,。 (一)始于商周: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它通過文字記載了305首古代無名氏的詩篇,其中有44首涉及到酒,??梢哉f,首開詩酒文化之先河,。從此,,詩酒聯(lián)姻,便開始了它們在中國文學(xué)史與中國酒文化史的歷史長河中漫長而悠久的結(jié)伴航程,。飲酒想起詩,,賦詩想起酒。酒與詩好像是一對情侶,,從此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我們從中聞到濃冽的酒香詩意,。 飲酒是樂事,但由于受到生產(chǎn)力的制約,,釀造一點酒并不容易,。所以有了一點酒,往往想到我們的祖先,,用作祭祖之用,,與神靈共享,。 清酒既載,,驛牡既備。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大雅?旱麓》 酒是美妙的東西,有了它,,不僅要與神靈“共享”,,而且用以招待客人,。中華民族是個好客的民族。有親朋來訪,,都要以美酒待客,,一者是主人體面,二者也增加歡趣,。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小雅?鹿鳴》 (二)長于魏晉: 1、到了漢末,,天下動亂,,連年爭戰(zhàn),“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展于野,千里無雞鳴,?!比藗兊纳槐O?,故感慨良多,。把酒臨江,橫槊賦詩的曹孟德,, 是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希望平定各地的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河山,,使天下出現(xiàn)大治,,就可無憂無慮痛飲兩杯?!皩聘?,太平時,吏不呼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保ā秾啤罚┤藗冎v究文明,,講究禮節(jié)。互敬互讓,,尊老愛幼,,路不拾遺,無所爭訟,。國家的法度,,公正無私,判刑合理,,官吏愛民如子,。老天爺體察善良的百姓,風(fēng)調(diào)雨順,,倉廩滿盈,。他一邊飲酒一邊馳騁想像,為我們勾勒出一個人間樂園,,可說是開了“桃花源”理想世界的先河,。然而理想終歸是理想,醉意過后,,回眸人間,,一片混亂。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遙遙無期的目標(biāo),,其難無異登天。于是深感力不從心,,悲從中來,,這一杯酒,味道可就完全不同了,!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短歌行》 不想則已,,愈想愈悲傷,愈想愈苦惱,?!拔┯卸趴怠保梢越鈶n,。于是接著痛飲,,想從醉中解脫。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有限與無限的矛盾,,生命與死亡的矛盾,都融化在這杯酒中,。他那悲涼慷慨的歌聲,,震憾千古,差不多引起后世酒徒的一致共鳴,,而以“杜康”為酒的代稱,,也就從他這時正式開始。 2,、“竹林七賢”指的是晉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們放曠不羈,,常于竹林下,酣歌縱酒,。其中最為著名的酒徒是劉伶,。喝醉了酒,是“脫衣裸行屋中”,,意思是說在房間里赤身裸體奔走,,不是休息,而是繼續(xù)喝酒,,客人來了,,譏笑他這種行為,他卻說呢我是“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褲”,,問他們說您們怎么跑到我的衣褲里來啦?劉伶的妻子看他這樣貪酒,,就勸他戒掉,,那么他就對妻子說,我只有向鬼神禱告,,鄭重其事的來戒酒,,那么你去準(zhǔn)備祭奉鬼神的酒肉,那么他的妻子呢準(zhǔn)備了酒肉之后,,劉伶自己就到了房間里去祭鬼神,,那么許久不出來,妻子再進(jìn)去看他的時候,他已經(jīng)把酒都喝光了,,把肉都吃光了,,醉臥在供桌的旁邊。劉伶自謂:“天生劉伶,,以酒為名”,《酒譜》講述“常乘一鹿車,,攜酒一壺,使人荷鋪隨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劉伶經(jīng)常隨身帶著一個酒壺,乘著鹿車,,一邊走,,一邊飲酒,一人帶著掘挖工具緊隨車后,,什么時候死了,,就地埋之。阮咸飲酒更是不顧廉恥,,他每次與宗人共飲,,總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圍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豬群來飲酒,,不但不趕,,阮咸還湊上去與豬一齊飲酒。另據(jù)史料記載,,魏文帝司馬昭欲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卻不愿意巴結(jié)司馬昭,他就想了一個辦法,,用酒作為盾牌,,借醉60天不醒,使司馬昭“不得言而止”,,沒有機(jī)會開口,,逐作罷。魏晉的名土,,“狂放嘯傲,、棲隱山林、向道慕仙”,,人人有“避世”之想,。所以在宋朝葉夢得的《宋林詩話》里講:“晉人多言飲酒,,有至沉醉者,其意未必真在于酒,,蓋時方艱難,,人多懼禍,惟托于酒,,可以疏遠(yuǎn)世故?!?充分反映了晉代時期文人的心態(tài),,即由于社會動蕩不安,長期處于分裂狀態(tài),,統(tǒng)治者對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澆愁,或以酒避禍,,以酒后狂言發(fā)泄對時政的不滿,。這在當(dāng)時頗具有代表性,對后世影響也非常大,。 3,、陶淵明是第一個有意識地將詩與酒“攀親結(jié)緣”,并在詩中賦予酒以獨特象征意義的詩人,,“忘憂物”的指稱便是他的發(fā)明,。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清高自潔的大詩人。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自敘說:“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活畫出自己嗜酒如命,,隨意縱放的情貌,。作為詩人,他?!昂嬞x詩”,,在其現(xiàn)存174篇詩文中,,有56篇寫到飲酒,約占40%!他的飲酒詩主要表現(xiàn)自己遠(yuǎn)離污濁官場,,歸隱田園的樂趣,,稱頌從酒中品到的“深味”。這個“深味”,,就是“漸近自然”的人性自由,。讓我們欣賞他的佳作: 《飲酒詩》(之十四) 陶淵明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shù)斟已復(fù)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這首詩頗能反映他歸隱田園,“酒逢知己”的樂趣,,以及參與勞作,、與民休戚的平等精神。 陶淵明的時代,,是門閥士族的時代,,政治黑暗,官場腐敗,,且易招惹殺身之禍,。他痛感世道險惡,又不愿為五斗米折腰,,終于在42歲時棄官歸隱,,躬耕終身。蕭統(tǒng)在《陶淵明集序》中說:“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币徽Z道破了陶淵明詩酒中的深心,。所謂“寄酒為跡”,即借詩酒寄意遣懷,,抗衡濁世,,求得自身人格的清高與自為。他的詠酒詩,,首開風(fēng)氣,,對后世文人的飲酒生活和吟酒詩作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yuǎn)的影響,。我們可以從后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等人的類似詩作中看到這種影響。 (三)盛于唐宋: 唐代詩人雖然對魏晉文土的詩酒生涯不乏贊嘆,,不乏仰幕之情,,但唐代的詩酒基調(diào)與魏晉不同,有著明顯的分野,。 魏晉文人,,處在政治動蕩的社會,朝不保夕,,心中充滿憂傷和恐懼,,飲酒是為了消憂,,逃避現(xiàn)實,,無法譜出昂揚的情調(diào)。而唐代的詩人,,生于政治較為開明之世,,社會處在上升發(fā)展階段,故有一股朝氣,,回蕩于詩中,。詩情豪邁,酒情熱烈,,如奏黃鐘大呂,,有宏亮激越之音。 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將進(jìn)酒》 同是以飲酒為樂,,魏晉文人能唱得出這種聲音嗎?唐代的酒業(yè)到了鼎盛時期,,唐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達(dá)到顛峰,。酒與詩,這兩者之間,,到底存在一種什么關(guān)系,?簡而言之,相得益彰,。 在唐代許多詩人的心目中,,人生的最大快樂,,不是封侯拜相,不是擁有金山銀海,,不是得道成仙,,而是有詩與酒的享受。 九轉(zhuǎn)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 ——杜茍鶴《白發(fā)吟》 百事盡除去,唯余酒與詩,。 ——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 酒與詩是雙美,,缺一不可。只會端起杯來傻喝狂醉,,那一點詩意也沒有,。當(dāng)然酒與詩的“分工”又不同?!叭∨d或寄酒,,放情不過詩?!保ò拙右住兑萍胰胄抡罚└吒吲d興地飲酒,,詩也就流出來了。酒像是魔術(shù)師手中那根棍子,,它任意指揮,,詩人的情思就隨它而動?!袄畎滓欢吩姲倨?,酒的消耗與詩的產(chǎn)量成正比。李白的詩,,是一篇篇“醉”出來的,,酒氣熏天,酒香遍地,。酒像詩的觸發(fā)劑,,沒有它的投入,詩的產(chǎn)生形成就無從談起,。你聽,,李白是這么說的: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容,,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這不是李白一人如此,,其他的詩人,差不多也是這樣,。他們一邊作詩,,一邊飲酒; 一邊飲酒,,一邊作詩,。酒滲到詩里去,詩融人酒中來,,真是難分難解,。“酒里詩中三十年,,縱橫唐突世喧喧,。”(段成式《哭李群玉》)人的一生就這么度過,。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氣,,不會作官,不會發(fā)財,,沒人取笑,;而不會飲酒,,不會作詩,,則視為無能。許多人都以詩酒自豪,,貧不為恥,。當(dāng)官的死了以后,骨埋山丘,,塵隨風(fēng)去,,再也沒人理會,而詩酒之徒,,卻為人津津樂道,。 所以說魏晉之后的唐宋,它既是中國酒文化的全盛時期,,也是中國詩文化的全盛時期,。唐代詩人以其開闊的胸襟,宏偉的氣魄,,活潑歡暢,,飽滿健舉,創(chuàng)造出一種唐宋文人特有的詩酒浪漫情調(diào),,使酒文化在這座古代詩歌的顛峰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而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陸游,、辛棄疾等等,都是中國詩壇盛極一時的“好酒詩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一生顛沛流離,,希求報國施才而不遇,“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是他一生遭際的寫實;杜甫(712—770),,字子美,,早年科場不第,一生窮愁,,然工詩文,。他的詩忠實反映了唐王朝安史之亂前后由盛而衰的時代變遷,被后人譽(yù)為“詩史”,。據(jù)統(tǒng)計,,李白現(xiàn)存詩文1050首,與酒有關(guān)的有170首,,占總數(shù)16%左右,;他是得意的時候喝酒,失意的時候還是喝酒,,賓朋聚會的時候喝酒,,一個人的時候也是喝酒,有錢的時候喝酒,,沒錢的時候典當(dāng)東西還要喝酒,,所以李白給他妻子寫了一首詩《贈內(nèi)》:“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薄疤,!北緛硎侵鞴茏趶R祭祀的官員,這個地方是指東漢的周舴,周舴做了太常官,,周舴很是恪盡職守,,一年三百六十天里面有三百五十九天是主管祭祀的,所以要齋戒不能喝酒,,剩下那一天,,因為他很貪酒,所以整天的都在喝酒醉如泥,,李白用的就是這個典故,。讓我們再來欣賞幾首李白這樣的詩作: 《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曾多次隱居學(xué)道,,野山深林之中,這時他往往樂于獨斟自飲,,飄然來去,。如要尋酒友,凡夫俗子是不得入座的,。本詩中的“幽人”,,想必是一位與之氣味相投,仙風(fēng)道氣的高士,。從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看,,李白確實得到了陶淵明“任真”的嫡傳。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之三) 李白 刬卻君山好,,平鋪江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李白陪自己的族叔游洞庭湖,酒與景似乎是他們之間的中心話題,。這首詩開篇就提出要“刬卻君山好”,,已是不同凡響。接著說這平鋪的湘江水與洞庭湖也幻化成無限的美酒,,醉得整個巴陵洞庭沿江沿岸層林盡染,,萬山紅遍。這種比湖為酒,,天地同醉的奇思逸想更是仙風(fēng)邈邈,,語驚四座,令人不由嘆服。 《月下獨酌》(之二) 李白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圣,,復(fù)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醉,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這首詩,,是李白稱頌飲酒的一篇熱情奔放的宣言書,是其一生中對酒的最高禮贊,。酒為天地而設(shè),,酒為圣賢而存,酒是“通大道”,,“合自然”的不二法門,。這種李白獨悟的“酒中趣”,就是他所孜孜追求的率情任真,,不累世俗,,自由解放的理想境界,就是他借酒而造設(shè)的心靈天國,。 唐代詩人杜甫飲酒的名氣雖然沒有李白大,,但是他貪酒卻不在李白之下,杜甫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很能喝酒了,,以后便是“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fù)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杜甫現(xiàn)存詩文1400多首,,與酒有關(guān)的約300首,占21%,。杜甫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后寓居四川近十年,。他的詠酒詩寫實的成分居多,?!吧狡咳榫葡虑嘣疲瑲馕稘庀阈乙姺?。鳴鞭走送憐漁父,,洗盞開嘗對馬軍?!眹?yán)武是杜甫的朋友,,鎮(zhèn)蜀時曾聘杜甫為節(jié)度參謀,并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貧困時常資助接濟(jì)他,,這首詩的贈酒是其一例。蜀中釀酒素有傳統(tǒng),,青城山道士秘釀尤為著名,,今日還留傳其名釀“洞天乳酒”。杜甫受酒后,,即與鄰翁,、漁父等鄉(xiāng)老朋友分享,一面下棋消遣,,一面品嘗美酒,,其田園樂趣于此可見?! ?nbsp;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讲辉壙蛼?,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yuǎn)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杜甫貧居成都草堂時,門庭頗為孤凄冷落,。偶有傾心相與的朋友來訪,,其欣喜之狀自不待言。這首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情景,。詩題下原注:“喜崔明府相過?!泵鞲?,是唐人對縣令的一種尊稱。這位姓崔的縣令來訪時,杜甫邀約村鄰陪座共飲,。杜甫的北鄰是一姓王的縣令,,南鄰是朱山人,他們都好喝酒,,卻不大講究菜肴的多少,,可是熱忱待客的情誼卻很純真。舊醅,,是開壇數(shù)日而沒有過濾的濁酒,,其味易酸壞。而唐人好飲新釀制的酒,,所以杜甫以舊醅待客為歉,。 杜甫還有一首描寫盛唐時代文人浪漫飲酒風(fēng)習(xí)的名作《飲中八仙歌》,在古代飲酒詩中堪稱絕唱: 《飲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賀知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陽王李琎)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李適之)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崔宗之)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蘇晉)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張旭)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焦遂) 賀知章是否真正有過因飲酒過量,,以致眼花落井,醉眠井底的事實,,可以不論,。因為詩是藝術(shù),,不是歷史。在藝術(shù)中,,可以為傳神而使用傳聞或夸飾的語言去塑造鮮明個性,,這是古今中外的通例,這兩句詩只是想寫出賀知章那種劉伶式的“但得飲酒,,何論死生”的達(dá)者的坦然襟懷,。 汝陽王李琎,是皇室貴胄,,李隆基呼之為“花奴”的侄兒,。善羯鼓,與賀知章,、褚庭誨為詩酒交,,視其交游,即可想見其為人,,路見麯車就滿口流涎,,只任真性,無視禮法,。似鞲上蒼鷹,,時而舉目云天。此山野之意,,唯杜甫能解,,特為拈出。意謂汝陽之對酒垂涎,,只是無視富貴耳,,鹓之于腐鼠滋味不當(dāng)如是耶?且身為郡王,,無意權(quán)勢,,即使朝天,也必三斗而后可,,其瀟灑不羈,,可列名酒仙,決非爭權(quán)斗勢的宦途中人,。 李適之曾為天寶元年左丞相,,為奸相李林甫排擠以至仰藥而死。罷相后,,為詩曰:“避賢初罷相,,樂圣且銜杯?!薄叭召M萬錢”,,飲如長鯨吸川,,可謂豪飲,。心中不平,,而曰“銜杯避賢”,也是頭等胸襟,。詩中之意既愛之亦復(fù)哀之,。 崔宗之襲封齊國公,瀟灑風(fēng)流,,如玉樹臨風(fēng),,而滿腹牢愁,借酒發(fā)揮,。舉杯向天,,白眼閱世。雖只七個字,,卻是一篇崔宗之傳,。 蘇晉幼慧,以文章知名當(dāng)世,,曾得慧澄和尚的繡彌勒佛像一面,,非常愛賞,說:“是佛好飲米汁(酒),,正與吾性合,,吾愿事之,他佛不愛也,?!币蚨m長齋拜佛,卻往往無視佛法,,破戒飲酒,。是其心中明知佛是佛,酒是酒,,原無干涉,。我行我素,不為俗說所囿,。想見其逃禪偷飲時,,如逃出世網(wǎng),遺世獨立之態(tài),,醉中自是別一天地,,故飲酒不礙其拜佛之誠,拜佛不礙其飲酒之真,。人生得此真誠二字,,不唯杜甫愛之,,人皆愛之。 關(guān)于李白的描寫,,早已為眾口傳頌,。杜甫對李白得意時之崇仰,失意時之關(guān)懷,,一片真誠,,可動天日。詩中對李白的酒事,,如數(shù)家珍,。四句寫李白意氣飛揚,凌厲萬古,,極力頌揚其精神世界之高,。“不上船”,,謂因醉不能上船,,非不肯上船,前人已經(jīng)指出,。 張旭是一個非??蓯鄣木迫恕G铱词窌涊d:《舊唐書》:“吳郡張旭善草書,,好酒,。每醉后,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薄秶费a(bǔ)》:“旭飲酒輒草書,揮筆而大叫,,以頭揾水墨中而書之,。醒后自視,以為神異,?!睂懽侄籼柎蠼星也徽摚园l(fā)蘸墨而作書,,實駭聽聞,。不僅飲酒作字如有神助,而且醒后又自以為神,真是癡得天真可愛,。在王公前,,放肆而無所忌憚,知是有真才者,。有真才方能天真可愛,,有真才方能脫略公卿??上胍姰?dāng)其脫帽露頂,,酒后揮毫之時,,神思飛逸,,旁若無人之才人風(fēng)致。 焦遂于醉后始能出語驚人,,才學(xué)得酒力而益彰,。此與張旭同。焦遂口吃,,對人幾不能出一言,,只醉后始語言如射珠,才華四溢,。當(dāng)時人稱“酒吃”,。“方”字不可缺,,說他不到五斗不見其才,,既過五斗不見其亂。五斗為界,,“方”始“卓然”可驚,。杜甫為蒼生愛才,不唯只愛李白,。唯才人可飲酒,,因才力得酒力而益彰。因愛其品德才學(xué),,始覺其醉態(tài)之可愛,,作者意在風(fēng)神品格,亦“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這首詩結(jié)構(gòu)十分特別,。詩無頭無尾,驟起驟落,,段與段互不相關(guān),,如同一架屏風(fēng),分別展示著八幅酒徒畫像,,每幅都用寫意的漫畫手法,,寥寥數(shù)筆就活靈活現(xiàn)地勾畫出每個人獨具的神態(tài),。杜甫歌詠的“飲中八仙”,從其各自生平事跡看,,多是欲有作為而難有作為,,不得已沉湎于醉鄉(xiāng),以排遣憂愁,,忘卻世態(tài)昏濁,,現(xiàn)實感極強(qiáng),留人印象至深,。對他們這種可掬的醉態(tài)無限傾慕,。杜甫筆下這八位醉仙醉態(tài)之所以天真可愛,正是因為作者從簡潔的情節(jié)中,,渲染出包含在醉態(tài)中的那種高尚品格,,這才是他們的“神”。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僅以狂飲著稱,,而且也以善釀出名。他為官時,,分出相當(dāng)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釀造,。他上任一年自慚毫無政績,卻為能釀出美酒而沾沾自喜,。白居易的名作《勸酒詩》,,抒發(fā)了他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勸酒詩》白居易 勸君一杯君莫辭,勸君兩杯君莫疑,,勸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 心中醉時勝醒時,,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趨走。身后堆金拄北斗,, 不如身前一樽酒,。 到了宋代,朝廷推行酒類的專賣政策,,取得了大量的財政收入,,這不僅沒能抑制住文人飲酒,反而使人把酒看得更重了,,飲酒就成為一種追求,,宋代的詩人,他們的詩詞里到處有酒,把酒和詩意融合在一起了,,詩里面有酒,,酒里面有詩。 《對酒》陸游 閑愁如飛雪,,入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鶯有情亦念我,柳邊盡日啼春風(fēng),。長安不到十四載,,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環(huán)寶帶光照地,,不如留君雙頰紅,。 陸游(1125—1210),號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詩酒生活首先是同抗金復(fù)國大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充滿了熾烈的情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是他一生奮斗目標(biāo)的寫照。這首詩,,同樣貫穿了以酒澆愁,,憂圣憂民的詩酒情結(jié),反映了士大夫階層報國無門時普遍的心理感受,。詩人陸游曾感慨地詠吟:“百歲光陰半歸酒,,一生事業(yè)略存詩” 宋代的大文人蘇軾,酒量并不大,,但是很喜歡喝,,所以他自己講“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身后名輕,但覺一杯之重”,。 蘇東坡,,在山東密州,中秋節(jié)飲酒,喝到微醉時,,詩興大發(fā),,寫下豪邁悲涼的千古絕唱《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宋代詞人蘇東坡與辛棄疾的飲酒詩中,,“破愁解悶”之外,還增添了“無限野趣”與友情: 《飲湖上初晴后雨》(之一) 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崗,,晚雨留人入醉鄉(xiāng),。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dāng)屬水仙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學(xué)藝術(shù)家,,詩、詞,、文,、書法、繪畫全能,。蘇軾并不擅飲,,但頗好置酒招客,本詩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情景,,他自己曾說:“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余下者;天下之好飲,,亦無在予上者,。”這又為后世文人,,開啟了新一流酒風(fēng),。蘇東坡并且知酒、釀酒,,著有《東坡酒經(jīng)》專書,,以及詠“竹葉酒”、“洞庭春”,、“真一酒”,、“蜜酒”,、“桂酒”、“松花酒”等詩作,,不少都可以直視為釀酒史料,,留給我們一份珍貴的酒文化遺產(chǎn)。 《好事近?春日郊游》辛棄疾 春動酒旗風(fēng),,野店芳醪留客,。系馬水邊幽寺,有梨花如雪,。 山僧欲看醉魂醒,,茗碗泛香白。微記碧苔歸路,,梟一鞭春色,。 辛棄疾(1140—1207),字幼要,,號稼軒,,南宋著名愛國將領(lǐng)與浪漫主義詞人,一生戎馬抗金中,,飲酒高歌,,時發(fā)慷慨之論,但也不乏郊游野趣之作,。這首詞即是如此,,寫他騎馬踏青,野店醉酒,,山寺品茗,妙趣橫生,?! ?/p> 男性文人飲酒,女性文人也飲酒,,看來在宋代對女性的限制在飲酒是沒有體現(xiàn)出來,。宋代的詞人李清照,在家里是出身名門的小姐,,結(jié)婚以后是貴婦人,,但是她仍然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還有是“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這是一種悠閑的情調(diào),到了南渡以后,,國家淪陷了,,丈夫也死了,這時李清照的飲酒情調(diào)也就變了,,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總而言之,,唐宋文人,,幾乎沒有不飲酒的,,飲酒,,在唐宋詩人的情感世界中,找到了創(chuàng)作靈感的媒介,,想像豐富的奇妙載體,。杜甫說:“醉里從為客,詩成覺有神,?!标懹握f:“詩情恰在醉魂中?!毙翖壖舱f:“醉時拈筆越精神”,,蘇東坡更直呼酒為“釣詩鉤” 。他們都有李白,、張旭式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感受,,說明酒之于詩,功莫大焉! 四,、一脈傳揚: 這種詩酒風(fēng)習(xí),,在唐宋以下的元明清社會也得到傳揚,。讓我們再看看這一時期的幾首詩曲: 《中呂?陽春曲?知幾》(之三) 白樸 不因酒困因詩困,,常被吟魂惱醉魂,。四時風(fēng)月一閑身,。無用人,,詩酒樂天真。 白樸(1226—1312),,字仁甫,,又字太素,,號蘭谷。身當(dāng)元代異族統(tǒng)治時期,,寄居金陵,以詩酒自娛,,始終不仕,。他是元代著名戲曲家,散曲俊逸清麗,。這首小令的主題是及時行樂,,明哲保身,將生活之樂寄情于詩酒,。但卻常常在飲酒作詩時,,因吟不出佳句而苦惱。這種真率之情,,別具一格。 《把酒對月歌》唐寅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xué)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fù)能酒,,我今百杯復(fù)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yīng)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唐寅(1470—1523),,字伯虎,,明代著名書畫家,能詩文,,自恃為“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他仕途失意,,流落江湖,,那位七百多年前已“仙去”的李白,,便成為他心目中的偶象。這首詩,,仿效李白“把酒對月”的真趣,,于朗吟間傾注了無限景仰之情,并借以自況,,傲視群倫,。 酒不僅具有催發(fā)詩人創(chuàng)作靈感的作用,對于其他藝術(shù)家,,也具有激化興奮的功能,。晉代大書法家王曦之蘭亭雅集,曲水流觴之中醉書《蘭亭集序》,,成為千古佳作,。后來他清醒時又試寫了幾百次,都不能達(dá)到那種上乘的效果,。唐代書法家懷素,、張旭,醉書狂草,,也成為妙筆絕品,,后世難及。這一類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靈氣與原因,,只可能在酒中去尋找,。對于文學(xué)家和作家,酒也有類似的激化創(chuàng)作的功效,,明清時期尤甚,。著名的文學(xué)作品《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每天著書均離不開酒,,過著“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困日子,。一部《紅樓夢》,可以說是酒液中浸泡出來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關(guān)于宴飲,、配酒、酒儀,、酒德,、酒趣等知識與描寫,都寫得十分精彩,。有人統(tǒng)計,,全書120回中,共出現(xiàn)“酒”字580多次,。從第1回甄士隱中秋邀賈雨村書房飲酒起到117回邢大舅,、王仁,、賈薔等在賈家外書房喝酒止,直接描寫飲酒的場面共有60多處,,平均每兩回就要寫一次飲酒,。這樣的情例在明清其他小說里也能找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寫關(guān)羽溫酒斬華雄,,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以及桃園三結(jié)義等,都借助了“酒”作傳媒與線索,,來鋪寫情結(jié)與文章,。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描寫景陽崗武松打虎,以店家勸阻飲酒,,“三碗不過崗”相烘托,,飲酒十八大碗,上崗打死傷人猛虎,,更顯其醉后英雄本色,;描寫魯智深醉鬧五臺山,也以和尚飲酒,,不守清規(guī)來加以反襯,,增添其傳奇色彩,給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留下了至為深刻的印象,。這類文學(xué)作品中散發(fā)出來的酒文化韻味,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如此詩情,,酒意,,和彌漫酒香的文學(xué)作品傳到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和歡迎,,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譽(yù)為佳話,,是很自然的事情。 “詩寄情,、酒遣愁”,,詩酒聯(lián)袂,寄意遣懷,,既是文學(xué)史上的千秋佳話,,更是酒文化窺測的不變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是從《詩經(jīng)》到陶淵明再到李白、杜甫,、蘇軾,、陸游,、等“寄酒抒懷” 開始,逐步以展并漸至強(qiáng)盛的,,對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們的吟酒詩作產(chǎn)生過極為深遠(yuǎn)的影響,。茲擷采《詩經(jīng)》魏晉唐宋明清詩作賞析,足見此詩情酒意之風(fēng)尚正一脈相承的傳揚著,。 酒,,不僅對詩如此,在繪畫和中國文化特有的藝術(shù)書法中,,酒神的精靈更是活潑萬端,。畫家中,鄭板橋的字畫不能輕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與美酒款待,,在鄭板橋的醉意中求字畫者即可如愿。鄭板橋也知道求畫者的把戲,,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誘惑,,只好寫詩自嘲:“看月不妨人去盡,對月只恨酒來遲,。笑他縑素求書輩,,又要先生爛醉時?!薄皡菐М?dāng)風(fēng)”的畫圣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醉后為畫,,揮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黃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畫”,。“書圣”王羲之醉時揮毫而作《蘭亭序》,,“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而至酒醒時“更書數(shù)十本,,終不能及之”,。李白寫醉僧懷素:“吾師醉后依胡床,須臾掃盡數(shù)千張,。飄飛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懷素酒醉潑墨,,方留其神鬼皆驚的《自敘帖》,。草圣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于是有其“揮毫落紙如云煙”的《古詩四帖》。 從遺留下來如煙海的詩與酒交融的史料中,,兩者即結(jié)合在一起,,詩酒撞擊的燦爛火花,一直照耀著詩酒文化漫長的畫卷,?!敖杈茲渤睢薄敖杈剖銘选薄敖杈葡順贰笨梢哉f,沒有酒,,就沒有李白,,沒有蘇軾,沒有陸游,。酒為詩侶,,詩見酒魂,詩酒聯(lián)袂而行的歷史演進(jìn),,在古人心目中積淀為一種邏輯模式:飲酒必須賦詩,。不論是群飲行令,還是自斟獨酌,,詩情都應(yīng)該是酒興的必然產(chǎn)物,。詩酒聯(lián)姻,正不知道當(dāng)時到底是詩嫁給了酒,,還是酒嫁給詩,。只希望他們從“執(zhí)子之手”一直到“萬年好合”,給文人們以無限的抒懷,。 四,、酒之習(xí)作試身手 酒與人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誠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櫻桃酒、蘋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瑯滿目,,色彩繽紛,人見人愛。然而,,水果酒僅能淺啜,,不可多飲,一喝多了,,它那種膩人的甜味,會懨懨的滯留在喉頭,,去之難,,留之更難。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淡淡的,似有若無,。它不醉人,,也不膩人。它不會使你上癮,,你也絕對不會為它而瘋狂,。可是,,在一個微風(fēng)輕拂,、花香襲人的下午,你會不經(jīng)意的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過一段恬適愉快的時光,。在凄風(fēng)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擋住那洶洶涌來的愁緒,。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濃,、酒氣重,,一時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涂,,吐得五顏六色,。次日醒來,總在頭痛欲裂的狼狽里,,悵然地生出悔不當(dāng)初的感覺,。 葡萄酒呢,像友誼恒遠(yuǎn)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冽,,酒味雋永,。紅酒像瑪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誼的“精品”,。酒齡越老,酒味越佳,。喝著時,,戀它;不喝時,,念它,。它絕對不會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會讓你在微醺里對它魂牽夢縈,。 能為你兩肋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靈芝釀成的藥酒,。 這樣的酒,,世間絕少;能否遇上,,全看緣分,。拔開瓶蓋,便已酒香襲人,;小啜幾口,,酒氣繞舌、酒味雋永,。時常喝它,,健身益體,百病消除,。 倘若世人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杯里盛的是什么酒,,那么,酒后失態(tài),,與人無憂,。可嘆的是:常常有人錯誤地把椰花酒當(dāng)成葡萄酒,,狂喝之后,,徒呼自負(fù)。更可怕的是:有人刻意“以甲瓶裝乙酒”,,他人不慎喝下而被劣酒傷身,,為時已晚,。所以嘛,舉杯前,,該圓睜雙目,,認(rèn)清商標(biāo);輕啜時,,該提高警覺,,細(xì)辨酒味! (《甜咸人生》 [臺]尤今 著 臺北幼獅文化事業(yè)公司1995年版) 醉一杯詩意 江蘇省華羅庚中學(xué)高三(15)班 潘丹 把笑溶進(jìn)去,,把哭溶進(jìn)去,,把一生的寂然惆悵溶進(jìn)去,就有了它清冷溫醇的格調(diào),; 把生滴進(jìn)來,把死滴進(jìn)來,,把永世的姿態(tài)精神滴進(jìn)來,,就有了它空靈悠遠(yuǎn)的靈魂。 酒,,實在是有著太多的內(nèi)涵,。 現(xiàn)代人喜歡酒宴,一大群人吵吵嚷嚷,,碰碰杯一飲而盡,,往往又喝得太多。這實在是浪費了好酒,。 最好是在夜幕黃昏,,飄著細(xì)雨,獨自坐在窗前,,望著空中氤氳的水霧,,一杯酒,一本書,,一個人,。品酒,品書,,品人生,。 那一杯澄澈的液體,清冽,、清冷,、清明、清和,,不帶半絲雜質(zhì)的靜謐,。端著酒杯呷一口,,絲絲的涼意,略帶澀澀的辛辣,,滿口香醇,,一室繾綣。然后感覺它像上好的絲綢一般繞過唇齒,,滑進(jìn)喉口,,就像山澗清泉淌進(jìn)密密的叢林,清新,、清涼,、清寒、清寂,。直到流進(jìn)深暗的密林很久,,仿佛還能感受它縈繞在舌尖,徘徊在口中,。于是慢慢品味,,細(xì)細(xì)回味,連時間都定格在此刻,。 似乎有些醉了,,窗外愈發(fā)地朦朧,華燈初上,,一切變得遙遠(yuǎn)而迷離,。睜著迷蒙的眼,翻開書頁,,那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漢字在眼下跳動,。乘著酒性,去尋訪詩詞之鄉(xiāng),。我看到李白月下獨飲,,衣袂飄飄;我看到范仲淹酒入愁腸,,相思相隨,;我看到阮籍醉眼青白,酒香發(fā)動,;我看到蘇軾舉杯邀月,,羽化登仙;我看到李清照醉臥菊花,,香霧緲遠(yuǎn),;我看到辛棄疾品酒望遠(yuǎn),拍遍欄桿,。啊,,還有那個戀戀紅塵的陸游,,一壺酒懷妻;還有那個德也狂生耳的納蘭,,山水迢迢,,一生征程。那些文章,,那些詩歌,,那些鮮活的面容,在酒中近了,,遠(yuǎn)了,,淡了,隱了,。 想著那些人,,那些事,不禁喟嘆,;人生真是離不開酒,。它是人生窮途的一處桃源,現(xiàn)實再深暗,,這里也有明媚的春光;它是官場角落里的一場春夢,,即使宦海再深沉,,這里也有你施展才華的舞臺。它是生命旅程的一個驛站,,不管中途多少坎坷,,多少辛酸,這里,,仿若是母親永遠(yuǎn)的臂亭,。 我歌我訴,我飲我品,,一杯酒,,一本書,一個人,,在這寧靜的黃昏,,仿佛就是永恒的詩意。 醉 愛 江蘇省華羅庚中學(xué)高三(15)班 李曄 思也悠悠,,痛也悠悠,,醉也悠悠,愛也悠悠,。 慘白的月光瀉在蕭索的空庭,,簫聲嗚咽,。玉立寒秋,空階涼初透,,希文獨斟一壺酒,,本為暖胃,卻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好一個“相思淚” ,! 當(dāng)易安頹然醉倒花間的時候,,所有的哀思與苦痛噴薄而出,思吧,,痛吧,,醉吧,既然不能痛痛快快地活,,又不能痛痛快快地死,,就不如痛痛快快地醉下去,扔了那些清醒,。曾經(jīng)的舉案齊眉呢,?曾經(jīng)的琴瑟之樂呢?多少事欲說還休,,可與其痛到嘔血,,不如醉到干脆。就在清酒之中徹徹底底放縱,,管他“三杯兩盞”還是四壺五盅,,只要能醉了哀思,忘了苦痛,,何必拘泥,?沒有人會責(zé)怪高吟“新來瘦,非關(guān)病酒,,不是悲秋”的嬌憨女子,。 大地長天,遠(yuǎn)山滄海,。行走中的太白瘋狂地買醉,。“呼爾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難道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欲罷不能的念鄉(xiāng)之愁痛,?錯了,,故鄉(xiāng),?那算什么!碎葉或者長安,,他愿意歸去何方,?他愿意思念何方?太白的思痛已逾越了兒女情長,,他寧愿成為一位純粹的異鄉(xiāng)人,,沒有終點,也不需要終點,。而所謂的故鄉(xiāng),,只是一個假想的起點,一個可望而不及,,可唱而不可說的寄托,。于是他毫無掛念地在跋涉之中生存,伴隨無盡的哀思,,悲痛,,思的是幻想之中的報效祖國,痛的是現(xiàn)實之中的黑暗頹敗,,怎能不醉個一塌糊涂,,“但愿長醉不復(fù)醒”。生之痛楚,,湮沒于烈酒之中,。 思人,思國,,小悲,大悲,??杉幢銡w去了,遇見了就能不悲不痛了嗎,?痛,,痛之彌深。滄海桑田,,故鄉(xiāng)猶在,,人家卻亡。物是人非事事休,。 “你是這家的親戚嗎,?”“喔,不”,?!斑@家人打仗的時候死了幾個,,剩下的都逃到外鄉(xiāng)去了”。輕輕推開長滿苔蘚的木板門,,吱吱呀呀,,殘破的窗子在寒風(fēng)之中顫栗,空氣中滿是陰陰的霉味,。最后走到街的盡頭,,溫了一晚醇醇的黃酒,把所有的舊愁新痛融于酒,,凝成相思淚,,苦咽入肚?!俺钅c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其實,,有思,有痛,,有醉,,這些凝重深邃的感情,哪一個不是扎根于愛呢,?愛人,,愛鄉(xiāng),愛國,,若是不能暢快淋漓地厚積薄發(fā),,不如舀碗醇厚的青州從事,有多少愛,,醉多少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