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斜風細雨,,西山悠悠,煙波江上使人愁,,卻當此時,,遠遠一艘漁船橫了過來,人未近歌先至:“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此夫一唱天下驚,,原來不光是個釣魚的,,還是流行歌手來的,,而且釣魚居然可以有這種境界,太休閑了吧,。風采比起五柳先生家門口采菊何如,?想來五柳先生再不會炒作采菊那點子事了吧。自打首唱后,,朝里的文人高士們紛紛戴起漁父笠,,穿起漁父衣來了,經唐而宋,,再到元清,,多少墨客騷人乃至將相帝王都成了他的粉絲。寒村曠野,,處處輕笠綠衣,,一派和諧。要是擱到現(xiàn)在,,某衛(wèi)視是否也要舉辦個超級漁父呢,?說點正經的,漁父詞為何大受歡迎,,廣為流傳呢,?總觀其詞風飄逸,屏卻浮華,,意之所至,,即是神韻。葉韻一飛一肥字,,如臨其境,,筆勢淳樸而見性情,可謂大俗大雅,。再一斜風細雨盡得釣翁之妙也,。而詞旨超然,非空谷隱士者,,則不能道之,。正是這隱士精神唱出了廣大士大夫們的氣質。
作詞作曲者何人呢,?如此偶像,!乃張志和是也,此人為唐時道家人士簡稱道士,,號玄真子,。會稽山陰人,又云婺州金華人。博學,、能文,、能畫、善歌唱,、喜吹笛,,十八般文藝是樣樣精通?!澳晔e明經,,深受肅宗賞識,命待詔翰林,,授左金吾錄事參軍,。后坐事,貶南浦尉,,會赦還 ; 又以親喪,,不復仕?!彪[居于會稽東郊,,自號“煙波釣徒”。光這自號就夠超然的了,,再配上這首超超然漁父詞果真天下無雙,,別無釣徒。
史書有言,,唐大歷八年春,,湖州顏真卿與門客玄真子、陸羽,、徐士衡,、李成矩會飲,玄真為了感謝顏真卿送給他一艘漁舟首唱漁父詞五首,,還是朝中有人好啊,有了這私人游艇就不用在家經常被朝廷電視里各種BT廣告的妖言妖語給雷著了,,下面是曾獲得大唐TV年度杰出歌手獎的玄真子演唱自己作詞作曲的漁父歌,,大家歡迎: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霅溪灣里釣魚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純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干,,醉宿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還,。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唱的好嗎?好就給點掌聲啦,,顏,、陸、徐,、李隨即各和五首,,共得二十五首,“遞相夸賞,,而志和命丹青剪素,,寫景夾詞,須臾成五本,,花木禽魚,,山水景象,奇絕蹤跡,,今古無倫,,而真卿與諸賓客傳玩,嘆服不已,?!睆堉竞彤斎张c諸公唱和之后,其兄張松齡也趕來湊個熱鬧和答《漁父》一首:“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檜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彼朴袆襻炌剿偎贇w家之意。其兄恐怕是沒坐過船的,,見了浪就犯暈,,為弟弟作想。
顏,、陸,、徐、李所作漁父詞部分已失傳,,后宋人編《金奩集》僅收錄十五首?,F(xiàn)選錄其中結句第五字也用“不”字的五首 :
五嶺風煙絕四鄰,滿川鳧雁是交親,。風觸岸,,浪搖身,青草燈深不見人,。
極浦遙看兩岸花,,碧波微影弄晴霞。孤艇小,,信橫斜,,那個汀洲不是家。
洞庭湖上曉風生,,風觸湖心一葉橫,。蘭棹快,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名,。
舴艋為船力幾多,江頭雷雨半相和,。珍重意,,下長波,半夜潮生不奈何,。
偶然香餌得長鱏,,魚大船輕力不任。隨遠近,,共浮沉,事事從輕不要深,。
此五首和詞倒是一般般,,誰叫人家是釣徒呢,沒釣過魚就不要和了吧。道士寫寫也罷,,連和尚也跑來湊熱鬧了,,唐釋德誠禪師、船子和尚作《漁父撥棹歌》三十九首,,有其中兩首:
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端。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生涯,。拋歲月,臥煙霞,,在處江山便是家,。
可知和尚興致來了,大抵是和尚們缺乏娛樂活動,,竟然一和三十九首,,虛舟孤葉的,終究是搞洗腦工作的,,三句不離本行,。
到了五代時期,南唐后主李煜寫了《漁父》二首: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M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二首收錄于《全唐詩》內。他是唱和漁父詞中的第一位皇帝,,看來他倒是愿意一壺濁酒煮天下,,坐江山與坐漁舟,孰個快活恐怕只有后主明白個中滋味,。還有后晉和凝,,官至相,。他寫的《漁父》一首 :
白芷汀寒立鷺鷥,蘋風輕剪浪花時,。煙冪冪,,日遲遲,香引芙蓉惹釣絲,。
其詞不脫“冶艷絕倫”,,釣魚釣的好,香引芙蓉,,相國大人好個雅興,。前蜀花間派詞人李珣也有《漁父》一首 : “棹驚鷗飛水濺袍,影隨潭面柳垂絳,。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潮,?!贝藵O父終日買醉觀潮可見是自娛自樂一派。
又至北宋,,玄真《漁父詞》受到蘇軾,、黃庭堅兩位大腕的高度推崇。東坡是入魔了,,玩把新鮮的,,在玄真子原作上加詞,反正沒有人收版權費,,改為《浣溪沙》歌之,。其詞曰 : “西塞山前白鷺飛,楊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詞前序云 : “玄真子《漁父詞》此語妙絕,,恨莫能歌者,,故增數語,今以《浣溪沙》歌之”,。此后東坡又改寫《鷓鴣天》一首 :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于今更有詩 ?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欲避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痹~前序云 : “表弟李如篪言 : 《漁父詞》以《鷓鴣天》歌之,,更葉音律,但語少數句耳,,因以玄真子遺事足之”,。其勢恨不能早生幾百年與玄真子把酒論釣,想東坡一生數度被貶,,山林隱士生活是歷歷在目,,真正一生風波十二時,于今何處才有詩,。這就是東坡心中境界,。不過老夫牽黃擎蒼還是沒有這一竿長釣來得過癮啊,如果那時辦個VIP釣魚場不知道是否賺翻了,。同樣黃山谷也將《漁父詞》改為《浣溪沙》歌之,。詞云 : “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一改往日漁父形象,,增添了眉黛新婦和女兒秋波等靚麗元素,,此時的漁父恐怕是釣者自不在魚了吧,也著著實實讓魚兒驚艷了一回,,山谷對此改寫之詞,,頗為自得。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黃山谷嘗以其句增為《浣溪沙》且誦之有矜色焉,。”
宋 宋宋 趙
宋高宗趙構也和《漁父詞》十五首,,載入《寶慶會稽續(xù)志》內,。他是唱和漁父詞的第二位皇帝。十五首詞如下:
薄晚煙林澹翠微,。江邊秋月已明暉,??v遠舵,適天機,。水底閑云片段飛,。 扁舟小纜荻花風。四合青山暮靄中,。明細火,,倚孤松。但愿尊中酒不空,。 春入渭陽花氣多,。春歸時節(jié)自清和。沖曉霧,,弄滄波,。載與俱歸又若何。 駭浪吞舟脫巨鱗,。結繩為網也難任,。綸乍放,餌初沈,。淺釣纖鱗味更深,。 暮暮朝朝冬復春。高車駟馬趁朝身,。金拄屋,,粟盈囷。那知江漢獨醒人,。 儂家活計豈能明,。萬頃波心月影清。傾綠酒,,糝藜羹,。保任衣中一物靈。 青草開時已過船,。錦鱗躍處浪痕圓,。竹葉酒,柳花氈,。有意沙鷗伴我眠,。 清灣幽島任盤紆。一舸橫斜得自如,。惟有此,,更無居。從教紅袖泣前魚,。 誰云漁父是愚翁,。一葉浮家萬慮空,。輕破浪,細迎風,。睡起篷窗日正中,。 水涵微雨湛虛明。小笠輕蓑未要晴,。明鑒里,,縠紋生。白鷺飛來空外聲,。 無數菰蒲間藕花。棹歌輕舉酌流霞,。隨家好,,轉山斜。也有孤村三兩家,。 一湖春水夜來生,。幾疊春山遠更橫。煙艇小,,釣絲輕,。贏得閑中萬古名。 魚信還催花信開,?;L得得為誰來。舒柳眼,,落梅腮,。浪暖桃花夜轉雷。 遠水無涯山有鄰,。相看歲晚更情親,。笛里月,酒中身,。舉頭無我一般人,。 云灑清江江上船。一錢何得買江天,。催短棹,,去長川。魚蟹來傾酒舍煙,。
詞前總序云 : “紹興元年七月十日,,余至會稽,因覽黃庭堅所書張志和《漁父詞》十五首,,戲同其韻,,賜辛永宗,。”《庚溪詞話》說他的《漁父詞》“清新簡遠,,備《離騷》之體雖古人之騷人詞客,,老於江湖,擅名一時者,,不能企及”,。看人家這馬屁拍的,,現(xiàn)在的無產階級同志們還要繼續(xù)努力啊,,雖說也是個個精通此術,但也要拍出道道來,,否則真當屁吱呀一聲沒了,。馬屁終歸是過了點,但是趙皇帝也是才氣沖天,,那釣魚感覺誰釣誰知道,,一般人,不告訴他,。竹葉酒,,柳花氈,有意沙鷗伴我眠,,平日里,,吃香的喝辣的偶爾來把青酒柳氈天地一沙鷗,那叫一個愜意,。他治下之南國確實遠水清灣,,閑云逸趣。意境是有了,,可是缺點陽武之氣,,敵兵霍霍,咱南宋可不能皇帝視察完漁父,,老百姓熱烈響應朝廷中央號召都去釣魚了,,得,該干嗎干嗎了,。魚還是留給我們專業(yè)釣徒吧,。
陸游同志不甘寂寞也作《漁歌子》詞五首:
石帆山下雨濛濛,三扇香新翠箬篷,。蘋葉綠,,寥花紅,回首功名一夢中。
晴山滴翠水如藍,,聚散漁舟兩復三,。橫埭北,斷橋南,,側起船篷便是帆,。
鏡湖俯仰兩青天,萬頃玻璃一葉船,。拈棹舞,,擁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湘湖煙雨長莼絲,,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時,,潮落舟橫醉不知。
長安拜免幾公卿,,漁父橫眠醉未醒。煙艇小,,釣車腥,,遙指梅山一點青。
唐圭璋在《讀詞札記》陸放翁《漁歌子》條說 : “放翁詩詞,,有豪放閑適兩面,,此特其閑適一面,頗令人有倏然出塵之想,?!被厥坠γ粔糁校盼淌亲骼悟}句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就莼絲菰米新炊,來個橫眠自然醒吧,。
金世宗之孫完顏,,填有兩首《漁父》 :
楊柳風前白板扉,荷花雨里綠蓑衣,。紅稻美,,錦鱗肥,漁笛閑拈月下吹,。
釣得魚來臥看書,,船頭穩(wěn)置酒葫蘆。煙際柳,雨中蒲,,乞與人間作畫圖,。
紅稻美?難不成灑家在稻田里垂釣,,高手,。
金宣宗時,禮部尚書趙秉文《漁歌子》二首是 :
一葉黃飛一葉舟,,半竿落日半江秋,。青草渡,白蘋洲,,歸路月明山上頭,。
白頭波上白頭人,黃葉渡西黃葉村,。山幾朵,,酒盈尊,落日西風送到門,。
這哥們難道是畫家,?兩白兩黃。
元代著名文學家,、畫家趙孟頫《漁父》二首是: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落木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
儂往東吳震澤州,,煙波日日釣魚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到底是畫家,煙波來,,煙波去頗有丹青把式,。
趙孟頫妻管道升 ( 字仲姬,一字瑤姬 ),,是夫唱婦隨,,更唱《漁父詞》四首 :
遙想山堂數樹梅,凌寒玉蕊發(fā)南枝,。山月照,,曉風吹,,只為清香苦欲歸。
南望吳興路四千,,幾時回去霅溪邊,。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鉤船,。
身在燕山近帝居,歸心日夜憶東吳,。斟美酒,,鲙新魚,除卻清閑總不知,。
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老看到老爺子們個個漁父漁父的,,女同胞們不愿意了,,憑什么好的都你們想你們寫你們做呢,俺也試一回,。以上戲言,,趙夫人還是很為老公作想的,四首詞,,首首寫進老公心坎里面了,松雪見到,,稱 : “此《漁父詞》皆相勸以歸之意,,無貪榮茍進之心?!?( 見陳衍《元詩紀事》 ) 做官做久了,,便生漁父情,官場后遺癥如是也,。
元代道士張雨《漁父詞——贊船和尚》二首,,其一云 : 上釣金鱗不用多,蹚翻船子便高歌,。猶有在,,問如何?問取儂家張志和,?!?這個可是玄真同行,不過其作了了,無甚意,,看來道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才是王道啊。
至明代,,詞漸衰,,入清似有中興之氣,康熙年間納蘭容若,,更有一首后無來者之作《漁歌子》 :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
好一個憂郁王子,,將漁父變身為年少公子,,氣質超佳,定被當時閨閣女子引為夢中夫君了,。人淡淡,,水濛濛,那是相當朦朧,,誰還記得瓊老太太的月朦朧鳥朦朧來,。到唐圭璋先生在其《詞學論叢》中說 : 此“詞見徐虹亭《楓江漁父圖》。當時題者頗眾……皆有七絕詠之,。惟容若題小令云……,。時勝流,咸謂此詞可與張志和《漁歌子》并傳不朽,?!?/font>
一始一終,唱完千年,。千人則有千般漁父模樣,,可嘆世間千古漁父情。
古則古矣,,如今年代,,可還有西山流水白鷺漁父?將就著看看博物館的畫吧,。后有好事者作詩云:
一唱萬人隨,,
由來夢舊詞。
已成千古愿,,
漁父把誰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