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當前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社會領域教育地位邊緣化,。目標大而空,內容上偏重認知方面的學習,。方法上重說教輕體驗,,社會領域教育的隨機性、整體性,、持久性體現不夠,。這些問題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社會領域教育的低效乃至無效。為了改善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現狀,,需明確并強化社會領域教育的重要價值,,拓展內容,改進方法,,并注重發(fā)揮教師和環(huán)境的影響,。社會領域教育的特殊性決定其實施過程要做到三個“共同”,即共同作用,、共同參與,、共同影響。 【關鍵詞】幼兒,;幼兒園,;社會性發(fā)展;社會領域教育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是幼兒園專門以發(fā)展幼兒的情感和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fā)幼兒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其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它是由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及社會行為技能三方面構成的有機整體,,包括專門性社會領域教育和滲透性社會領域教育兩種形式,。社會教育是幼兒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當前我國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現狀并不盡如人意,,這讓我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我國幼兒園的社會領域教育實踐,去反思其中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對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一、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會領域教育地位邊緣化 反觀我們當下的教育不難發(fā)現,,它明顯呈現出“唯知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傾向,,從而使教育的目的并不落在成“人”而是落在成“材”、成“器”上,。在功利化價值取向的教育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單向度的人”的培養(yǎng),而看不到一個“完整的人”的存在?,F行的教育體制普遍重智育,,輕德育;重視幼兒知識的獲得,、技能的訓練,,忽視幼兒適宜的社會行為和良好的品德習慣的養(yǎng)成。因為,,在許多人看來,,社會性教育不能給幼兒獲得將來立足于社會的知識、能力,,也不能幫助幼兒很快獲得金錢,、權利等實質性的利益,因此,,被判定為“無用”,,在教育中不予重視。很多家長迫于社會競爭的壓力,,更關心孩子在幼兒園認了幾個字,,做了幾道算術題,而不太在意孩子的行為是否得體,,與同伴相處是否融洽,。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也將開發(fā)兒童智力作為教學重點,。同時,,社會性教育本身的內隱性和長效性的特點,又決定其不可能具有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社會領域教育的地位在無形中被邊緣化了,,與健康,、科學,、語言和藝術領域教育不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社會領域教育地位的邊緣化主要表現在目前我國許多幼兒園很少有甚至沒有專門的社會領域教學活動,,只是將其附帶地加入到其他領域的教學活動中,,作為副產品出現,或者是在想到時隨機進行,。從不少幼兒園教師的反饋來看,,他們承認社會領域教學活動較之其他領域教學活動比重是偏低的,它在幼兒園教育中算是“副科”,,可有可無。這種做法其實是在某種程度上將社會領域教育泛化成“萬金油”了,,即將它隨意滴入任何時間和場合,,而沒有意識到其具有獨特的價值、目標,、內容(包括核心經驗),、方法、途徑和評價體系,。 (二)社會領域教育目標大而空,,不易操作 《綱要》中社會領域的教育目標是:“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綱要》對幼兒園實施社會領域教育具有提綱挈領的導向性作用,,為教師制訂教育目標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依據,。但是這些目標本身并不適宜作為某一具體教學活動的目標。比如“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就要落實到是哪些社會規(guī)則,;再比如“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在具體的活動中需細化到做好哪件事,、責任感體現在哪里以及如何培養(yǎng)等等。然而,,在我國當前的社會領域教育實踐中,,許多教師對這一問題認識不清,通常會把《綱要》提出的導向性目標照搬到某一社會領域教學活動中,,因此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常常感到目標設定大而空,,不具可操作性。實際上,,教師需要在《綱要》所提出的統(tǒng)領性目標的基礎上,,制訂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目標,以及進一步細化到制訂某一具體活動的目標,,務使目標具有可操作性,。 同時,許多教師盡管知道目標要具體化,,但往往把握不好度,。有的教師就反映可能是因為自己把目標定得過高了,以至于未能產生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例如,,許多時候對幼兒開展社會情感教育是從引導幼兒愛他人開始的,思想境界有些過高,,從愛父母一直到愛祖國,,而且都是要求式的,并沒有為幼兒創(chuàng)設能產生這種愛的空間,,有時恨不得通過一次教學活動就達到目標,。以這樣的心態(tài)來制訂教育目標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實際上,,一個人要真正愛他人,,需要從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和周圍的人做起,,要了解所愛的人和自己的關系,,知道為什么要愛他人,還要有一個切身感受的機會,,而這正是我們目前教育中所缺乏的,。 (三)社會領域教育內容窄化 社會領域教育內容窄化表現為許多有價值的內容并未引起教育者充分的關注,有些內容甚至被劃在社會領域教育的范疇之外。比如,,禮儀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自然教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幼兒生活技能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自信心,、自我判斷力、自主性,、承受挫折的能力,、責任心),尊重他人,、團結協作,、與他人共同生活、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很多生存技能的培養(yǎng)就是從扣紐扣、系鞋帶開始的,,是從學習自我服務開始的,。這方面內容很多時候我們會放在健康領域進行,但這些恰恰是作為一個社會人所必須具備的社會常識和社會技能,,也應是社會領域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這里,我們并不是說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社會領域的教育內容,,而不是健康領域的教育內容,。事實上,它們無論放在健康領域還是社會領域都有其合理性,,并不重復,,因為兩者所強調的教育重點是不一樣的。比如,,“讓幼兒自己學會穿衣服,,保持衣著整潔”的內容,若放在健康領域,,一般強調的是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而放在社會領域,則是站在與幼兒的生物性相對的一面,,強調幼兒要成為一個社會人,,必須先具備獨立性、自我服務的能力和適宜的社會禮儀,。 此外,,就現有的社會領域教育內容來看,,各部分比例分配不均,所占比重較多的是社會認知部分,,而涉及社會情感和社會行為的內容較少,,對于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情緒、健康的個性,、良好的品質和適宜的社會行為的關注程度不夠,。 (四)社會領域教育方法重說教、輕體驗和實踐 教師普遍感到,,社會領域教育涉及面廣,,內容繁多,靈活性很大,,與其他領域教育相比,,實施起來難度較大,教學活動如果組織得不好,,就會顯得生硬和枯燥,。許多教師認為社會領域教學就是“空口說白話”。他們把社會領域的教育內容當成一種“知識”來教,,外在教化痕跡很重,。這實在是對社會領域教育的一種誤解。由于教師過分強調知識性,,輕視幼兒社會情感,、態(tài)度和社會行為的培養(yǎng),社會領域教學活動往往成了單向的灌輸,,幼兒的主體性體現得不夠,,探索、體驗的機會過少,,其后果必然導致幼兒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幼兒僅僅知道一些社會性的規(guī)則和知識,,很難達到真正理解,、內化的程度,自然難以自覺形成適宜的社會行為,。這樣的教育方法直接導致幼兒社會認知的表面化,,社會行為的不穩(wěn)定化和社會體驗的虛假化,造成社會領域教育的低效甚至無效,。 社會領域教育從更多意義上講是一種心靈的教育,,怎么能夠期待以簡單化、外在性、說教式的方法來實現教育目標呢?又怎能逼迫它在短時間內有外顯的效果呢? (五)社會領域教育的隨機性,、整體性,、持久性體現不夠 在實踐中,許多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社會領域教育的特殊性,,具體表現為:1.僅僅期望通過專門的社會領域教學活動來達到教育效果,,而忽視滲透在其他領域和一日生活中的隨機教育。隨機性是社會領域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但實踐中教師往往過分強調計劃性和系統(tǒng)性,,幼兒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按預設的進度和內容“參與”一番,。這樣做事實上忽視了專門的教育活動之外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的教育機會以及一些潛在因素的影響(如教師本身某些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有負面影響的言行等),,容易造成社會領域教育與幼兒社會行為和社會生活相脫節(jié)的現象。2.僅僅期望通過幼兒園組織的教學活動來達到教育效果,,忽視家庭和社區(qū)的教育,,各種教育資源之間沒能協調地共同發(fā)揮作用。社會領域教育是一個整體教育,,存在于幼兒園,、家庭、社區(qū)等方方面面,,與其他領域教育相比,,更需要依靠家園合作。比如,,教孩子跳舞唱歌畫畫,,不一定要同時教會家長,,但社會性教育一定要注重對家長的教育,,要把幼兒園、家庭,、社區(qū)聯系在一起,,建立一種“成長共同體”。3.僅僅期望通過幾次教學活動就達到教育效果,,而忽視社會教育的持久性特點,。實際上,社會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幼兒的表現可能會有反復,,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社會教育貴在堅持,。 二、改變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現狀的對策思考 個體要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需要經歷適宜而有效的社會教育,;站在生命全程觀的角度看待人的發(fā)展,,我們也需要適宜而有效的社會教育;從未來國家的發(fā)展,、民族的振興角度思考,,我們更需要適宜而有效的社會教育。面對當前我國幼兒不容樂觀的社會性發(fā)展現狀和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實施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并致力于將其付諸實踐。 (一)明確并強化社會領域教育的重要價值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施的效果直接決定著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水平,。從生命全程觀的角度看,,幼兒教育是為人的一生打基礎的教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對人一生的發(fā)展影響重大,。因為幼兒期是人格塑造,、品行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狀況直接關系到其未來社會性發(fā)展的方向和水平,。 人才素質的“木桶原理”告訴我們,,決定一個人能力大小的并不是其擁有哪一項特長,相反,,如果某項能力有所短缺,,其長項就會像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一樣,成為一種“多余”,。因此,,人的能力大小往往取決于素質是否全面。兒童社會性發(fā)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他各方面能力的發(fā)揮,,隨著社會性能力的增強,,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可能會“水漲船高”。 因此,,幼兒園教育不僅要有發(fā)展幼兒智力的目標,,更要擔負起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重任,要給予社會領域教育與健康,、語言,、科學、藝術四個領域同等的地位,。 (二)拓展社會領域教育的內容 “社會”一詞的內涵和外延是我們必須作出準確界定的,,因為對“社會”一詞的理解直接涉及到對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的定位。張宗麟在《幼稚園的社會》一書中指出,,“社會”包括最廣,,凡歷史,、地理、家庭,、職業(yè),、衛(wèi)生、風俗人情,、偉人事跡,、各國人的生活等都可在內。幼兒園的一切活動,,由廣義來說,,都是“社會”。由此可見,,張宗麟對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內涵的理解已經遠遠超越了“社會性”發(fā)展這一心理學范疇,,而指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 歐文指出,,“教育人,,就是培養(yǎng)他的性格?!彼傅摹靶愿瘛狈切睦韺W意義上的性格,,而是社會學意義上的性格,是習慣,、情感,、品德等要素的復合體。歐文十分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儀表,、風度和行為舉止以及遵守秩序和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他也十分重視對幼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提倡在集體中培養(yǎng)幼兒的仁慈,、正義,、正直、誠實,、有禮貌,、守秩序等好品格,。美國學者山姆·麥索爾斯(2009)豐富和拓展了社會領域的教育內容,,將其分為三個主要部分:1.個人及社會發(fā)展,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控制,、學習風格、與他人的互動,、解決人際問題,。2.社會與文化,,包括人類,過去與現在,,人類的相互依存性,,公民與政府,人與居住的地方,。3.個人的健康與安全,。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不同的社會性發(fā)展目標、內容和具體要求,。 借鑒中外教育家關于社會領域教育內容的思想和理論,,當前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需要拓展和加強的內容主要有:生活技能的訓練和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禮儀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自然教育,,感恩教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良好情緒,、個性和品質的培養(yǎng),,與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適宜的社會行為的培養(yǎng)等等。 (三)改進社會領域教育的方法 社會領域教育有其特定的目標和內容體系,,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這就決定了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必須采取符合幼兒和社會領域教育特點的方法。社會領域教育不是知識的灌輸,,它強調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實踐參與,。社會領域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不僅指所選擇的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現實生活中的教育契機,。為幼兒提供獲得真情實感的情境和實際鍛煉的機會。社會領域教育的大部分目標,,如自尊,、自信、責任感,、積極的情緒,、文明禮儀、社會交往能力,、適宜的社會行為等,,既不能單靠講解說理實現,也不是靠組織幾次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就能奏效的,。只有在大自然,、大社會這樣的真實生活情境中,,幼兒社會學習的任務才能有效地完成。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力所能及的社會生活實踐才是幼兒社會學習的基本途徑,。因此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應把引導幼兒了解社會現象,、接觸社會事物、與社會成員密切交往作為主要途徑和方法,。 幼兒的社會性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他們相當一部分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不是發(fā)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而是發(fā)生在實際生活活動中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 的同時,一定要對幼兒的潛在學習給予足夠的重視,,將對幼兒的社會教育滲透在其他領域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另外,幼兒社會性學習具有很大的反復性,,很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社會領域的相當一部分內容需要重復學習,。同時,,幼兒社會性的培養(yǎng)需要整合各種教育資源,需要家庭,、幼兒園,、社會保持一致、密切配合,,以確保教育效果,。 (四)注重發(fā)揮教師和環(huán)境的影響 社會領域教育要達到有效乃至長效,還要重視教師和環(huán)境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教師自身的社會性發(fā)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水平,。模仿是幼兒的一大特點,教師的榜樣對于幼兒的社會性學習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華德福教育十分重視教師的榜樣作用,崇尚善良和唯美,,重視讓幼兒通過接觸美好的事物來感受到美,、親切和溫暖,以此來塑造幼兒美好的心靈,。教師要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向幼兒表現出高尚的情操,。教師的自律可以成為幼兒學習自我控制的一個基本模板,。歐文認為,,建立幼兒之間以及幼兒和教師之間良好的依戀關系,是開展社會教育的基本前提,。 環(huán)境對于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也有重要的作用,。瑞吉歐教育將幼兒園環(huán)境視為一個可以支持幼兒社會交往的因素,強調要讓環(huán)境來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從空間的安排到材料的選擇,每一事物都能傳達溝通的意圖,,形成人際交流的氛圍,。在空間安排上,他們認為劃分出大小不一的空間區(qū)域有利于不同人數構成的群體開展各種不同的合作學習,。最小的空間可供幼兒開展個別或一對一的活動,;稍大一點的空間有利于幼兒學習表達與傾聽,使溝通更容易進行,;更大一點的空間可以支持幼兒的合作,,讓幼兒通過協商、競爭,、比較,,獲得許多關于社會行為的基本規(guī)則;最大的空間被稱為“廣場”,,可設在走廊或門廳,,各班各組的幼兒可在此碰面交流。材料的有效投放也可以促進幼兒的交往,,增加他們的社會經驗,。分享、謙讓,、輪流,、交換等交往技能,都是幼兒在解決與同伴間因玩具和材料而引發(fā)的沖突的過程中獲得的,。在這樣的交往中,,幼兒通過比較、反省,,不斷從與他人的關系中認識自我,,了解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另外,,在活動室里設一面鏡子,,不僅有助于幼兒形成自我意識,而且可引導幼兒注意自己的形象儀表,。 我們在實踐中可以借鑒華德福教育和瑞吉歐教育思想,,重視通過教師的榜樣作用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種隱性課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教師的打扮應干凈、大方,、美麗,;行為要得體,儀態(tài)要優(yōu)雅: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積極的個性品質,;要關愛,、接納每一個幼兒,和他們建立起親密的關系,,和他們平等,、友好地相處,努力營造快樂,、和諧,、溫暖的氛圍;合理利用和改變空間,,創(chuàng)設出有利于幼兒互動交往的環(huán)境,。相信教師所做的這些努力可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會在幼兒的心里留下印記,,幼兒會主動從中吸收促使其社會性發(fā)展的養(yǎng)料,。 (五)共同作用、共同參與,、共同影響 社會領域教育不同于其他領域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尤其應滲透在各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二是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三是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以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社會領域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在開展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時要做到三個“共同”:共同作用,、共同參與、共同影響,即專門的社會領域教學活動與滲透在其他領域和一日生活中的社會教育共同作用,;幼兒園教師,、家長和社會多方教育力量共同參與;教師的榜樣,、教師自身的社會性發(fā)展水平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共同影響,。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實現社會領域教育的有效乃至長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