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忱+深度訓練,,讓你在高壓力下仍能表現(xiàn)出色 天分究竟是什么,? 一九九一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 和兩 位同事進行了史上最全面的調(diào)查,,研究杰出表現(xiàn)的起因為何,。 他們把研究對象(德國著名的西柏林音樂學院中的小提琴手)分成三組。第一組都是 特別杰出的學生:他們都期望自己的演奏水準能達到登峰造極之境,,躍上國際樂壇,, 成為頂尖的小提琴獨奏家。他們都還是小孩,,是平常被形容為天賦異稟,、幸運地生來 就擁有音樂基因的神童。 第二組學生表現(xiàn)也非常優(yōu)異,,但還不算頂尖小提琴手。學校預期他們畢業(yè)后能成為全 球各大頂尖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但不會成為獨奏家,。最后一組則是能力最差的學生 :想要當音樂教師的青少年,他們的入學標準也比較寬松,。 我們乃是根據(jù)教授的評估加上在公開競賽的成績等客觀標準,,來評定這三組的能力水 平。 在一連串辛苦的訪談后,,艾瑞克森發(fā)現(xiàn)這三組學生的成長過程驚人地相似,,看不出系 統(tǒng)性的差異。他們都是在八歲左右開始正式學琴,,在即將十五歲時,,首度決定要成為 音樂家,教過他們的音樂老師平均有四.一位,,除了小提琴之外還學過的其他樂器則 平均有一.八種,。 但是這三組學生有一個令人意外的差別;的確,這個差異實在太明顯了,,艾瑞克森和 他的同事幾乎不可能沒看到──認真練習的時數(shù),。 最杰出的小提琴學生到了二十歲的年紀,平均練習時數(shù)已達一萬小時,,比第二組的優(yōu) 秀小提琴學生多了兩千多小時,,更比希望日后當音樂老師的學生多了六千多個小時。 這些差異不但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而且實在是非比尋常,。頂尖提琴手為了能夠成為 大師級演奏家,足足比同輩多花了幾千個小時來練琴,。 還不止如此,。艾瑞克森也發(fā)現(xiàn):毫無例外,凡是躋身頂尖高手之列的小提琴家都經(jīng)過 苦練,,每個孜孜不倦,、努力不懈的學生也都達到卓越的境界。頂尖高手脫穎而出的唯 一因素無他,,就是努力練習,。 這項發(fā)現(xiàn)令艾瑞克森等人十分震驚,明白這將形成典范轉移,,改變了大家理解“卓越 ”的方式──換句話說,,最重要的關鍵乃是練習,而不是天分,。他寫道:“我們推翻 了‘由于內(nèi)在天分使然,,不可能改變(技巧高低水平上的)差異’這樣的論點。我們 的論點是:頂尖專業(yè)水準與一般水準的差異其實反映了持續(xù)不斷自我提升的努力和堅 持,?!?/p> 本書第一部的目標乃是說服各位艾瑞克森的說法是正確的:天分其實不像你以為的那 么重要,你可以達成遠超過目前能力的任何成就,,但不是靠所謂正面思考的力量那類 的無聊練習來達到目標,。我們的論點乃是根據(jù)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最新發(fā)現(xiàn),這些研究證 實了人類能透過特殊練習,,改變身體和心智狀態(tài),。 說到底,天分究竟是什么,?許多人都以為,,一旦看見,他們自然就會曉得,。他們可能 注視著一群孩子,,然后從孩子的動作,、彼此互動和適應的方式,判斷哪個孩子具備成 功的潛在因子,。有一位著名小提琴學校的總監(jiān)就曾經(jīng)表示:“頂尖的小提琴老師都有 這種慧眼,,能看出年輕音樂家里面,誰才真正具有音樂天分,,未來能脫穎而出,,成為 偉大音樂家?!?/p> 但是,,這個老師怎么會曉得,在亮麗表現(xiàn)的背后,,這個看似才華洋溢的年輕演奏家沒 有經(jīng)過許多小時的特殊訓練呢,?他怎么知道,經(jīng)過了多年練習之后,,這個年輕人和其 他學生最初在能力上的差異是否仍然維持不變,?事實上,無數(shù)的研究都顯示,,他并不 曉得,。 比方說,有一項針對英國音樂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頂尖演奏家的學習速度并不會比成就較 低的音樂家快:經(jīng)過一個又一個小時的練習,,不同的小組進步的速度幾乎沒有兩樣。 差別只在于,,頂尖演奏家練習的時數(shù)比較多,。進一步的研究顯示,盡管很多頂尖演奏 家似乎從小就展露音樂天賦,,但往往只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愿意多花一些學費,,請老師 到家里特別指導。 但是那些才十來歲就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的音樂神童,,又要怎么說呢,?他們的學習速度 豈不是超快嗎,?不,,不是這樣。我們在下一章會談到,,雖然許多神童仿佛在超短的時 間內(nèi)達到巔峰,,但實際情況是,他們從呱呱墮地到青少年時期,,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壓縮 了大量的練習,。 正如同吉爾大學(Keele University)教授史洛波達(John Sloboda)所說:“絕對 沒有任何證據(jù)顯示高成就者有一條‘快速成功之道’,。”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選手 尼可勞斯(Jack Nicklaus) 的看法也一樣:“沒有人可以不經(jīng)過練習,,不經(jīng)過大量 的思考和不斷揮桿擊球,,就可以熟練高爾夫球運動的種種技巧。大多數(shù)高爾夫球員最 感到挫折的不是缺乏天分,,而是沒有辦法始終如一地揮桿擊出好球,。而要做到這點, 唯一的辦法唯有多練習,?!?/p> 艾瑞克森指出,透過拉寬視野,,我們也會看到練習的重要,。想想看,今天在人類努力 自我提升的每個領域,,標準幾乎都大幅提高,。就以音樂界為例:李斯特在一八二六年 創(chuàng)作第五號超技練習曲《鬼火》(Feux Follets)時,大家都說這首曲子太過困難,, 無法彈奏,,但是今天每一位頂尖鋼琴家都會演奏這首曲子。 運動界的情形如出一轍,。一九○○年奧運會場上,,當男子一百公尺短跑冠軍跑出十一 秒的佳績時,大家都認為奇跡出現(xiàn)了,。但是今天,,這樣的成績恐怕連進入全美中學田 徑選手選拔賽的最后決賽都有問題。一九二四年的奧運會根本禁止選手在花式跳水競 賽中出現(xiàn)空中翻騰兩圈的動作,,因為太危險了,,但現(xiàn)在這是很平常的動作。在一八九 六年奧運馬拉松賽跑項目得冠軍的跑者速度只比今天波士頓馬拉松賽的參賽標準快幾 分鐘而已,,成千上萬名業(yè)余馬拉松跑者都能跑出這樣的速度,。 學術界亦然,標準一直不斷往上提升,。十三世紀的英格蘭學者培根(Roger Bacon) 表示,,要精通數(shù)學,非得花上三,、四十年的工夫不可,。然而今天,幾乎每個大學生都 學過微積分,。以此類推,。 重點在于,,人類之所以不斷進步,并不是因為我們的天分愈來愈高:達爾文的演化需 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一定是因為大家花更多的時間練習,練習得更勤 ,、練習方式也更聰明的緣故,。所以推動進步的力量乃是練習的質(zhì)與量,而非基因使然 ,。如果這是社會進步的原因,,那么個人的進步也一樣。 躍升卓越的神奇數(shù)字 所以問題在于:你需要花多少時間練習,,才能達到卓越的境界,?結果,許多研究都共 同指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從藝術到科學,、從棋賽到網(wǎng)球賽,想 要在任何復雜困難的領域達到世界頂尖地位,,至少都要花十年的工夫,。 比方說,美國心理學家賽門(Herbert Simon)和蔡斯(William Chase)發(fā)現(xiàn),,在西 洋棋壇上,,幾乎所有國際知名的棋圣“都至少花了十年時間為棋賽密集作準備?!痹?/p> 音樂界,,海斯(John Hayes)也發(fā)現(xiàn),至少必須投入十年的時間專心作曲,,才有可能 成為一流作曲家,。這是他在著作《完全問題解決者》 (The Complete Problem Solver)中的核心論點。 有一項針對二十世紀九位頂尖高爾夫好手的研究顯示,,他們都在二十五歲左右贏得第 一個世界級比賽冠軍,,而這時候,他們平均都已經(jīng)有十年以上的高爾夫球齡了,。無論 在數(shù)學界,、網(wǎng)球界、游泳界或長跑界,,學者也都觀察到同樣的現(xiàn)象,。 甚至在學術界都一樣,。有一項研究分析了十九世紀一百二十位最重要的科學家和一百 二十三位最著名的詩人和作家,,結果發(fā)現(xiàn)從他們的處女作誕生到他們發(fā)表最好的作品 ,,差不多都經(jīng)過了十年。所以,,十年是達到卓越境界的神奇數(shù)字,。 葛拉威爾在《異數(shù)》這本書中指出,各領域的佼佼者每年都大約花一千個小時練習( 如果超越這個數(shù)字,,就很難維持練習的品質(zhì)),,所以他稱我剛剛說的十年定律為“一 萬小時定律”。想要在任何復雜的工作領域達到專業(yè)水準,,這是必需的基本練習時數(shù) ,。當然,這也是艾瑞克森的研究中頂尖小提琴家的練習時數(shù),。 現(xiàn)在,,想想看有多少次你聽到有人輕忽自己的潛力,說一些:“我本來就不是天生的 語言學家”或“我沒有數(shù)學頭腦”或“我缺乏協(xié)調(diào)能力,,所以對運動不在行”之類的 話,。不知這些悲觀的論調(diào)有什么根據(jù)?通常他們都只是馬馬虎虎地練習個幾星期或幾 個月,,就這么說,。但科學證據(jù)告訴我們,要邁向卓越,,必須投入幾千小時的練習時間 ,。 在往下講之前,應該先強調(diào)一下接下來幾章的重點:這個論點的真實性會對于我們選 擇怎么過我們的人生,,產(chǎn)生迫切的影響,。如果我們相信達到卓越的關鍵在于天分的話 ,那么一旦我們在早期沒有顯露充分的潛能,,就會輕言放棄,。而且在上述前提下,這 樣做很明智,。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認為天分和我們的未來成就無關(或只有些微關系),那么我 們就比較可能堅持到底,。更重要的是,,我們比較有可能竭盡全力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最 大的機會:我們會努力結合一切有助于達到巔峰的因素,無論是好老師或適當?shù)脑O備 都好,。如果我們的想法是對的,,那么我們終究會達到卓越的境地。所以如何看待天分 的本質(zhì)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