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層次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中提出的一種關于人的需要結構的理論,,也是國外心理學家試圖揭示需要規(guī)律的主要理論,該理論基于三個基本假設,,即:[1]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夠影響他的行為。只有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滿足了的需要不能充當激勵工具,。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復雜的(如自我實現(xiàn))。
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后,,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xù)努力的內在動力,。
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由低到高,并分別提出激勵措施,。[2]
生理需求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饑、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安全需求
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事業(yè)和喪失財產威脅、避免職業(yè)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jiān)督等方面的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后,,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系的需求。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后,,社交需求就會突出來了,。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這一層次是與前面兩個需求層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層次,。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需求的表現(xiàn)越來越明顯,。
尊重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wěn)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自我實現(xiàn)需求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xiàn)個人理想,、抱負,發(fā)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干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xiàn)需要所采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五種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3]
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fā)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五種需要可以分為高低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于低一級的需要,,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高級需要,,、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占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fā)展而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fā)展后,,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關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價值,,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沒有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該理論既有其積極因素,,也有其消極因素。 [4]
積極因素
第一,,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人類需要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的。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發(fā)展過程,,基本上是按照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進行的。
第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占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于從屬地位。這一點對于管理工作具有啟發(fā)意義,。
第三,,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他認為人的內在力量不同于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xiàn)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
消極因素
第一,,馬斯洛過分地強調了遺傳在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認為人的價值就是一種先天的潛能,,而人的自我實現(xiàn)就是這種先天潛能的自然成熟過程,,社會的影響反而束縛了一個人的自我實現(xiàn)。這種觀點,,過分強調了遺傳的影響,,忽視了社會生活條件對先天潛能的制約作用。
第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帶有一定的機械主義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類需要發(fā)展的一般趨勢,。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這種需要層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種機械的上升運動,,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通過思想教育可以改變需要層次的主次關系,。
第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只注意了一個人各種需要之間存在的縱向聯(lián)系,,忽視了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往往存在多種需要,而這些需要又會互相矛盾,,進而導致動機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