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錄:帶你了解中華各種鬼 影子鬼 拘魂鬼。相貌與常人無異,常常結(jié)伴出入,喜穿紫衣.他們身上藏著將死者的名字和時間的名冊,按照時間到達將死者的身邊,呼喚將死者的名字,聽到他們呼喚的人,靈魂就會出竅.之后拘魂鬼會拿繩索捆住魂魄,將其帶往冥界.是的,他們就是和黑白無常搶生意的.... 錢柜鬼。 此鬼和KTV沒什么關(guān)系......又名守財鬼,和大家印象中的守財奴不同,這類鬼其實并不癡迷于錢,他們守著寶庫,只是等待著有緣人來取.這類鬼不會害 人,甚至可以說是賜福之鬼,誰要碰上了那就發(fā)達了.錢柜鬼的模樣有兩種,一種是管家模樣,一種是衛(wèi)士模樣 針口餓鬼,。 此鬼胃口不小,嗓子眼兒卻只有針孔細,給他再好的山珍美味也咽不下去,只能眼巴巴地聞個香味,靠喝白水度日.此鬼終日饑火中燒,痛苦不堪,悲催地讓人動容 食發(fā)鬼。 此鬼喜食人的頭發(fā),尤其是嬰兒的胎發(fā),誰家孩子被他調(diào)戲了便會結(jié)下鬼緣.因此,嬰兒的第一次之胎發(fā)不可為了方便隨意亂丟.成年男性的頭發(fā)他是沒什么興趣的,但未婚美女的秀發(fā)他卻很愛.所以中國古時候的黃花閨女理完頭后,常常是把落發(fā)一把火燒掉 投胎鬼。 一聽名字就知道是趕去投胎的鬼.這類鬼經(jīng)常能夠托夢,告訴別人自己轉(zhuǎn)世的地點和名字.投胎鬼很有時間觀念,最忌擔(dān)耽誤了投胎的時間,所以他們的經(jīng)典形象就是狂奔 住不凈巷鬼,。 此鬼由生前極不講衛(wèi)生的人所變,變成鬼后依舊保持了光榮的傳統(tǒng),只要是臟亂不凈,污濁不堪,臭到常人無法忍受的地方,便是此類鬼所居之處.此鬼沒有殺傷力,只是會尋合適的傳人,讓他(她)變得和自己一樣邋遢 樹中住鬼。 顧名思義,此鬼多居住木中或樹下,很愛整蠱,但不傷人.他最愛干的事就是躲在樹里制造靈異,讓被嚇尿的愚民喊他樹神.總體來講,還是很好搞定的一種鬼 神通鬼,。 此鬼的智商堪稱冥界翹楚,非常具有魅力和感召力,喜歡說神話,做鬼事,迷惑世人走火入魔,斬離人道.那些邪 教組織的頭目,死后基本都是要變神通鬼的 食唾鬼 ,。又名企吒,食量不小,但只能以人的唾液為食.常喜歡親近有吐痰習(xí)慣的人,每聞咳嗽及攢唾沫的聲音,就非常高興.此鬼生前用不干凈的食物騙人說是干凈的,或是拿根本不能吃的東西施舍給出家人和乞丐,就會得此報應(yīng)......那些用地溝油的餐廳老板,你們等著吧! 黑無常。 身材高大,一張黑臉,頭戴一高帽,上書"一見就發(fā)".手拿索命鉤,只有將死之人才能看到,由于是索命鬼使,所以黑無常并不會和活人有什么互動,,但火焰低的人在快斷氣人的身邊,也許會看到 白無常,。 黑無常的好基友,同為陰間鬼使,服飾搭配類似,只是全身皆為白色,手里的兵器換成了哭喪棒.傳說黑無常一臉兇相,白無常卻笑顏常開,帽子上還寫了四個大字"一見財開" 血糊鬼。血糊鬼為女性,通常也只有產(chǎn)婦才能看到,此鬼手里提一血紅色布袋,內(nèi)有血肉模糊的東西,什么也不干,就站床邊惡心你此鬼是由于舊社會醫(yī)療技術(shù)太落后而難產(chǎn)死亡的,所以現(xiàn)在很難碰上,如果碰上了......不要理她就行了. 四交道鬼。此鬼喜歡住在交通要地旁的陰暗處,專門戲弄心中有惡之人,輕則讓他走失迷路沒地方停車,重則讓他違規(guī)罰款,發(fā)生車禍(好KB....)有怒路癥的朋友可要小心啦! 鱉幽靈 小兒鬼 虛耗,。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傳說他們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一只腳穿鞋著地,另一只腳掛在腰間,腰里還插有一把鐵扇子.據(jù)說唐玄宗曾經(jīng)在夢中見到一 個小鬼偷盜了自己的玉笛和楊貴妃的香袋,玄宗便叫住小鬼,小鬼就自稱"虛耗". 大頭鬼 ,。顧名思義,大頭鬼長了一顆巨頭,即使是境界最低的大頭鬼,腦袋也有一般人的三個大。大頭鬼一般出現(xiàn)在道路兩旁,由于頭太重,行走速度很慢,而且經(jīng)常要用雙 手托住大頭,以免跌倒.在鬼的世界里,大頭鬼就像吉祥物一樣,非常溫和,幾乎沒有任何攻擊性. 使執(zhí)杖鬼,。 執(zhí)杖鬼是閻羅王的使者,外形丑惡可怕,手持刀杖,頭發(fā)蓬亂,長唇下垂,長耳大腹,受閻羅王派遣,捕捉罪人.執(zhí)杖鬼好歹算是冥界的公務(wù)員,但混得著實不怎么 樣,只能以"風(fēng)氣"為食,是真正意義上的喝西北風(fēng). 落頭氏 ,。平時混在人群中,看起來和普通人也沒兩樣,可一到夜里脖子就開始伸長,甚至比長頸鹿的脖子還要長.....最牛的是他的頭還能和身體徹底分離,在飛行的時候,落頭氏會吃蟲子,以耳朵代替翅膀. 欲色鬼 地下鬼。 專門居住在地下洞穴或者黑暗之處,這些地方陰暗潮濕,久而久之地下鬼身上全染上了疫病.此鬼生前是小人,常躲在暗處背后傷人,死后便遂了愿,在暗處待了個爽.美到令人 |
|
來自: 老阿更 > 《傳統(tǒng)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