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詩詞鑒賞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6分) 浪淘沙 歐陽修 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絳紗囊里水晶丸,??上旖躺庍h,不近長安,。 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一從魂散馬嵬關,,只有紅塵無驛使,,滿眼驪山。 (1)聯(lián)系全詞,,賞析“偏”字在表達上有何作用。(2分) (2)“只有紅塵無驛使”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作簡析,。(4分)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文后題目(8分)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誣陷被貶為睦州司馬,,本詩寫于赴任途中,。 (1)本詩頜聯(lián)景物描寫有何作用?試作簡析(4分) (2)試分析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 滕王閣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①,。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②,。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注釋:①渚:水中小 洲,。佩玉: 一種玉飾物,,通常懸掛腰間。鳴鸞:車上鸞的鳴聲,。罷:停止,。②物換星移:物象變幻,星辰移動,,指時間流逝,。 (1)這首詩的頷聯(lián)有什么寫作特色,渲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4分) (2)簡析詩歌中詩人所表達的情懷,。(4分) 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后面問題,。 送別杜審言 宋之問 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①,維舟吊屈平,。 可惜龍泉劍②,,流落在豐城。 【注】①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凌傲,缺鄉(xiāng)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zhèn)東軍事,。②龍泉劍:傳說在豫章豐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 氣非常,。中有雙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 (1)請從情與景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lián)。(5分) (2)古人評此詩“一個‘嗟’字,自然蘊藉,,寫盡了作者的復雜心情”,,請結合全詩進行具體分析。(6分) 5.閱讀下面的古詩,,按要求作答,。(6分) 清平樂 春晚 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 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注釋:①王安國,,王安石之弟,為人耿直,, 一生不得志,;②小憐,北齊后妃,,擅彈琵琶,,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構想奇特,,別開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造成了強烈的抒情效果,?(4分) (2)有人說此詞“成一家風骨”“結筆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請簡要分析,。(2分) 6.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齊安郡中偶題 暮熱游荷池上 杜 牧 楊萬里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 西風,。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 時分的景色,均以荷與 為詩歌的主要意象,。(2分) (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 “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 7.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吟籠鶯 清 納蘭性德① 何處金衣客②,,棲棲③翠幕中,。有心驚曉夢,無計囀春風,。 漫逐梁間燕,, 誰巢井上桐。 空將云路翼,, 緘恨在雕籠,。 【注】①納蘭性德,清王室貴族,。②金衣:黃鶯別名金衣公子,。③棲棲(xīxī):忙碌不停,亦解為孤寂零落,。 (1)簡要分析,,本詩前兩聯(lián)是怎樣照應詩題中的“籠”字的。(4分) (2)簡要分析,,本詩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8.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宿廣惠寺 黃庭堅 鴉啼殘照下層城,,僧舍初寒夜氣清。風亂竹枝垂地影,,霜乾桐葉落階聲,。 不遑將母傷今日,無以為家笑此生,。都下苦無書信到,,數(shù)行歸雁月邊橫。 (1)本詩首,、頷兩聯(lián)同為寫景,,但側重各有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 (2)尾聯(lián)是詩人的言情之語,,請分析詩人是如何言情的,。(4分) 9.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示三子 (宋)陳師道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wěn),。 注:第一首詩是詩人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jīng)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第二首詩寫于元祐二年(1087),,當時詩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計稍微好轉(zhuǎn),即從岳家接回妻兒,,一家得以團聚,。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兒們剛回來的時候。 (1)第一首詩的前兩句,,哪兩個詞用得好,?為什么?(3分) (2)這兩首詩都以以反常之筆見深情(所謂反常之筆,,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實卻符合情理的筆法),,請結合兩首詩的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8分)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1)題目為“夜雨”,但全曲卻無一個“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寫“雨”的,?請簡要分析,。(4分) (2)這首曲子都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11.閱讀下面的一首唐詩,,完成問題,。 西江①晚泊 趙嘏② 茫茫靄鐳欠西東,柳浦桑村處處同,。 戍鼓一聲帆影盡,,水禽飛起夕陽中。 【注】①西江:指長江的九江至南京段,。 ②趙嘏:山陽(今江蘇淮安)人,,晚唐詩人,曾官渭南尉,。 本詩寫景富有動感,,充滿畫意,請作簡要賞析,。(6分) 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舉目縱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時,。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涼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 (1)頷聯(lián)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蘊含了什么樣 的感慨,?(5分) (2)簡要分析尾聯(lián)在全詩中的作用,。(5分) 1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 秋雨嘆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①顏色鮮。著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shù)黃金錢,。 涼風蕭蕭吹汝急,恐汝后時難獨立,。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三嗅馨香泣,。 注:①決明:一種植物,有羽狀復葉,,秋日開黃花,。 (1)在前四句中,詩人運用了哪些手法描寫決明?詩歌塑造了決明怎樣的形象? (5分) (2)清代仇兆鰲在《杜詩詳注》中評說這首詩“語雖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認為詩中寄寓了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 (6分) 14.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問題。 暮過山村 賈島(唐) 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 (1)作者在首聯(lián)怎樣描繪了山村景象?(5分) (2)結合全文看,,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6分) 15.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問題,。(6分) 海 棠 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宋】吳 潛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老去惜花心,,相以花無語。 羽書萬里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 【注】①“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昊潛作此詞的前三年,,蒙古就開始侵擾四川,,但到達合州(今合川)時,遇到守將王堅的頑強抵抗,。②錦江頭:代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國”之稱,。 (1)上闋能體現(xiàn)海棠花開之快、觀賞者驚喜之情的兩個詞分別是 ,、 。(2分) (2)指出這首詩的主要寫作手法并簡析作者的情感,。(4分) 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韓十四江東覲?、?/p>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 【注】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②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士老萊子,,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黃牛峽:位于宜昌之西。 (1)“萬事非”在詩中具體指哪些內(nèi)容,?(3分) (2)請簡要分析頸聯(lián)在寫景上的主要特色,。(4分) (3)請結合詩句,概括詩人抒發(fā)了哪些感情,。(3分) 1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8分) 浪淘沙 歐陽修 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絳紗囊里水晶丸??上旖躺庍h,,不近長安。 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一從魂散馬嵬關,只有紅塵無驛使,,滿眼驪山,。 (1)聯(lián)系全詞,,賞析“偏”字在表達上有何作用。(4分) (2)“只有紅塵無驛使”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作簡析,。(4分) 18.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問題。 臨江仙 送錢穆父①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③,,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③,。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以錢穆父:蘇軾的友人,,使被謫出知瀛洲。 ②改火:一年,。 ③筠:竹,。 (1)“送行淡月微云’’營造了什么樣的氛圍?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5分) (2)“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方法?贊揚了友人什么樣的品格?(6分) 19.閱讀下面一首明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秋發(fā)庾嶺注 湯顯祖 楓葉沾秋影,涼蟬隱夕暉,。梧云初暗靄,,花露欲霏微。 嶺色隨行棹,,江光滿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鵲正南飛,。 [注]作者上書抨擊朝政,,觸怒權貴,被貶為徐聞典史,,此詩寫于赴任途中,。 (1)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4分) (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孤鵲”這一意象,。(4分) 2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江神子 賦梅寄余叔良① 辛棄疾 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吹,。曉風吹,。花意爭春,,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 未應全是雪霜姿。欲開時,。未開時。粉面朱唇,,一半點胭脂,。醉里謗花花莫恨,渾冷澹②,,有誰知,。 [注] ①是作者在江西帶湖賦閑時所作。余叔良,,辛棄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淡泊 。 (1)作者筆下的梅花有什么樣的特點,?(3分) (2)從“醉里謗花花莫恨,,渾冷澹,有誰知”中,,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處世態(tài)度,? 參考答案一、古詩詞鑒賞 1.(1)從結構上看,,“偏”字呼應上闋的“可惜天教生處遠”一句,,同時從內(nèi)容上凸顯了楊貴妃不顧客觀實際.一味追求個人享樂的情態(tài)。(結構.內(nèi)容各1分)(2)寫道路上,,被過往行人車馬揚起的紅塵依然如故,,但唐玄宗.楊貴妃都已作古,為貴妃送荔枝的驛使再也見不到了,。詞句中寓含了作者對玄宗.貴妃荒淫享樂.亂政誤國的批判及對后人應以此為鑒的勸戒,。(解釋詞句2分,寫作意圖2分) 2.(1)頷聯(lián)通過對“人去后”,、“日斜時”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寫,渲染了長沙賈誼故宅的蕭條,、冷落,、寂寥的氛圍,,(2分)烘托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1分)為下文抒發(fā)感慨做鋪墊,。(1分)(2)本詩借古傷今,借賈誼被逐長沙之事,,表現(xiàn)自己無罪被貶的悲憤和痛苦,,(2分),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強烈的控訴,。(2分) 3.(1)(4分)情景交融,。頷聯(lián)寫滕王閣周遭的景物與氣氛。當年歡宴歌舞的主人們俱已逝去,,滕王閣顯得冷清寂寥,,朝暮相伴,惟有云朵雨點,,渲染了一種蒼茫,、凄冷的氣氛。(2)(4分)詩人面對永恒的存在,,產(chǎn)生了盛衰無常,,人生短暫之感,也委婉地流露出詩人時不我待,,急切地想建功立業(yè)的心情,。 4.(1)參考答案:頷聯(lián)寓情于景(1分)?!昂訕虿幌嗨汀保号c好友別離固已難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傷之外,,又增添一種遺憾之情,。(2分)“江樹遠含情”:想象送別情景:友人遠去了,唯江邊垂柳,,臨風依依,,惜別之情,無窮無盡,,運用擬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寫出了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2分)(2)參考答案:一個“嗟”字,,直貫篇末,,渲染了一種悲涼沉重的氣氛。一寫惜別之情,因同知己離別而悵惘,。二寫傷懷之情,,為故人不得志而感傷。用孫楚,、屈原的典故,,借他們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寫對友人的撫慰與希冀,,以龍泉劍終于被有識之士發(fā)現(xiàn),喻友人也終將脫穎而出,,再得起用,。于憤懣不平中寄托了對友人的深情撫慰與熱切期望。(每點2分) 5.(6分)(1)描寫了一幅夜雨過后,,萬花凋謝,,殘花遍地的暮春圖。(1分)比喻,,將“滿地殘紅”比之美麗的宮錦被污,表現(xiàn)出面對殘春的痛惜之情,;(1分)擬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感情,不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饒有趣味,;(1分)借景抒情,,強化了傷春、惜春之情,。(1分) (只寫手法不分析不得分)(2)結句由傷春的琵琶聲寫到觸目皆是的楊花始終不肯飛入畫堂朱戶權貴之家,,寄托了個人身世之慨,寫出了自己的真性情,,(1分)是作者耿直不阿人格的象征,。(1分)只寫是否有同感,但不分析不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 6.①、傍晚 西風 ②,、擬人表現(xiàn)手法,。前 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diào)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xiàn)嬌羞之態(tài),,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diào)活潑有趣,。 7.(1)本詩前兩聯(lián)從三個方面照應詩題中的“籠”字的:從動作方面描寫黃鶯被迫在籠中棲息(1分),、從心理方面 寫黃鶯在籠中焦躁不安(1分)、從聲音方面寫黃鶯在籠中感受不到春的溫馨而悲啼(1分)的情狀,。所以,,雖未提一“籠”字,也寫出了“籠”這個特殊環(huán)境對鶯的影響(1分),?!娟P鍵詞語:棲息、不安,、悲啼,、環(huán)境;只答修辭手法及其作用不得分】(2)作者借黃鶯表達了雖處在金衣翠幕之中,,卻受到雕籠的束縛,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滿,,(2分)懷才不遇(或“白白浪費青春年華”)的怨恨(1分),。 8.(1)首聯(lián)側重整體,取“鴉啼”,、“殘照”,、“僧舍”、“夜氣”之景,,渲染背景,,既交代了自己的行程,圣粵出了僧舍的特點:寒,、清,;頷聯(lián)側重細節(jié),取風霜,、“竹枝”,、“桐葉”之景,細致描摹,,營造出僧舍夜晚的冷清之境t是首聯(lián)的延續(xù),。二者點面結合,,相得益彰。 (2)尾聯(lián)第一句,,詩人借“無書信到”直抒胸臆,,表達自己漂泊不走、鄉(xiāng)恩難解的苦悶,;第二句,,詩人蕩開一筆,融情于景(或“間接抒情”),,借夭邊歸雁尚可歸家,,反襯自邑有家難歸的凄苦之情。 9.第一問:“斷”和“復”用得好,。(1分)“斷”寫出詩人與家人音問不通,,彼此生死未卜的處境;(1分)“復”字寫詩人謫放時間之長,,表現(xiàn)了詩人度日如年、孤獨苦悶的心境,。(1分)第二問:第一首“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即是以反常之筆寫深情,,因為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扒楦印迸c“不敢問”,正表現(xiàn)了詩人這種矛盾的心理,。(2分)后一首,,①前兩句即是以反常之筆寫深情?!叭ミh即相忘,歸近不可忍,?!薄凹聪嗤敝皇菬o奈而已,,其實并不曾忘卻,不然何以家人團聚的日子近了卻又興奮難抑呢,?“不可忍”正說明詩人對親人懷著一腔不可抑制的思念,。②三、四兩句寫兒女已回到眼前,,詩人卻記不清他們的容貌,,恍惚難以相認,似乎無情,,但是,正是因為別時兒女正小,,見面時兒女形貌已非,,這正說明離別的時間已久,正可見分離時惦念之苦,,相憶之深,。③最后兩句寫與親人們團聚,自知不是夢,,可心里卻恍惚不定,,懷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傲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不是夢”,,心里應踏實安定,卻又說“忽忽心未穩(wěn)”,,這一反常之筆,,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詩人深怨別離之苦,反映了他對妻子和兒女們的真摯深切的愛,。(2分,,后一首詩只要答對一點就可以給兩分) 10.(1)用間接描寫的方法,通過“夜雨”落在梧桐,、芭蕉上的聲音,,使人想見滴滴答答的夜雨。(4分)(2)漂泊的孤苦,,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父母的懷想。(4分)(少一點減1分,,答3點得滿分) 11.(6分)詩前兩句描繪了江上以及岸邊柳浦桑村籠罩在暮靄中的朦朧之狀,,(1分)后兩句轉(zhuǎn)寫夕陽中戍鼓聲從遠處傳來,,歸船卸帆,水禽升飛,。(2分)寫景由靜人動,,極富動感,畫意恬靜,、安寧,,(2分)盡現(xiàn)晚泊之驚喜,一掃旅途之惆帳(l分)(如從動靜對比,、有聲無聲對比等角度來賞析“富有動感,,充滿畫意”,言之成理亦可,。) 13.(1)秋日風雨中可草的“爛死”與決明的,、“顏色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或以百革度襯決明)。把決明的葉與花比喻成“翠羽蓋”和“黃金錢”,。(兩種手 法各1分),、決明在風雨中花開燦爛,香遠益清,,堅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資質(zhì)美好卻身處亂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外在形象1分,,內(nèi)在形象2分)(2)①前四句表躅了作者對如決明樣有高尚情操與人格的君子的欣賞與贊美。(2分)②“涼風蕭蕭然汝急,,恐汝后時難獨立”句,;傳達出對于富有才華,卻遭受摧殘的君子的關愛與擔,,更是對他們難逃悲劇結局的同情與哀嘆,。 (2分)③“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三嗅馨香泣”句,,見出詩人對自已徒然白首卻元所成就的自傷,,面對動蕩,、混亂的衽會現(xiàn)實,,無奈而憂慮,體現(xiàn)了他的憂世情懷,。(2分) 14.(1)起句從聽覺(1分)形象寫起,,詩人路過一個山村,遠遠便聞到山澗的潺潺流水聲;在“數(shù)里”的范圍內(nèi)能清晰地聽到細微的水聲,,可見山區(qū)的寂靜凄冷(1分),。次句為視覺描寫(1分),,映在眼簾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鄰”,生動地渲染出山村的蕭索而冷落的氛圍(1分),。勾勒出一幅荒涼的山村遠景(1分),。(2)詩的開局以“寒水”“少四鄰”寫起渲染荒涼景象(1分),給人以寂靜清冷之感(1分),;三四句以“怪禽啼叫”,、“落日恐人”描摹山區(qū)蕭瑟陰森的景象(1分),給人以恐懼不安之感(1分),;五六句寫初月高懸,,烽火不過秦地,描繪了山區(qū)的寂靜平安(1分),,給人以平靜心安之感(1分),;七八句隱隱約約地看到山村人家宅邊常種的桑柘樹和茅舍上升起的裊裊輕煙,先前的驚懼心情漸漸平靜下來(1分),,轉(zhuǎn)而產(chǎn)生一種歡欣喜悅的感情(1分),。(第三點可不答) 15.(1)“一餉”、“盡” (2分)(2)手法:聯(lián)想(在衰暮之年觀賞海棠,,聯(lián)想“海棠國”的戰(zhàn)局)(1分)情感:借寫海棠,,抒發(fā)自己心憂國事的悲慨和壯心不已的豪情。 (3分,。簡析1分,,作者情感2分) 16.(1)(3分)①戰(zhàn)亂連年,山河破碎(1分),;②親人離散,,生死未卜(1分);③老友分別,,難以重逢(1分),。(2)(4分)①以靜襯動(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句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xiàn)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1分),。②寓情于景(1分),“白馬江寒樹影稀”句描寫江邊寒風吹骨,、樹影稀疏的凄涼之景,,表達詩人因友人離去的孤寂傷感之情(1分)。③虛實結合(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句屬虛寫,,寫詩人想象韓十四坐船過黃牛峽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句屬實寫,,寫詩人在江邊送別韓十四的情景(1分),。④聽覺與視覺相結合(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句作者從聽覺角度形象描繪韓十四一路輾轉(zhuǎn)旅途艱險的情形;“白馬江寒樹影稀”則從視覺角度描繪了當時的離別之景(1分),。評分建議:答對其中兩點即可,。(3)(3分)①“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表現(xiàn)了對戰(zhàn)亂導致生靈涂炭的憂憤之情,;②“我已無家尋弟妹”表現(xiàn)了對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白馬江寒樹影稀”表現(xiàn)了對因友人離去的惜別之情,;④“此別應 須各努力”表現(xiàn)了作者對友人的勉勵之情,;⑤“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之情。評分建議:答對其中三點即可,。 17.(1)“淡月微云”營造了在夜間為友人送行時凄清幽冷的氛圍,,表現(xiàn)了作者與友人分別時抑郁無歡的心情。(共5分,?!胺諊?分,“心情”3分)(2)運用了比喻和對偶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友人已經(jīng)修煉到了心如古井,、不起波瀾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樣有氣節(jié)有節(jié)操,。贊揚了友人淡泊,、豎貞的品格。(共6分,?!靶揶o方法”2分,“品格”2分,,分析2分) 18.(1)①點明時令特征,;(1分)②描寫秋天蕭條景色烘托內(nèi)心思想感情,(1分)為全詩定下凄涼傷感的基調(diào)(1分),。(2)①“孤鵲”體現(xiàn)了愁苦與茫然,,(1分)②作者以“孤鵲”自喻,(1分)表現(xiàn)了內(nèi)心的孤寂與傷感(2分),。 19.(1)梅花含苞欲放,,春寒料峭,在雪中的美麗姿態(tài),。(2)世人皆醉,,我獨醒的一種心有不甘,、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不和其他人同流河污的淡泊名利的處世態(tài)度,。 |
|
來自: liubaoliang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