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墓碑坐落在太平門外板倉村,。其墓碑上的碑文由明太祖朱元璋撰寫,。令人不解的是碑文中竟然有句讀。句讀是上世紀(jì)初才在我國啟用的書面斷句方法,,竟然出現(xiàn)在600多年前的墓碑上,,令人驚訝。本文提出了兩種解釋,,真相如何,,還有待研究。 南京鐘山北麓太平門外板倉村,,有明初賜葬的中山王徐達墓,,墓前神道碑碑文標(biāo)有句讀(標(biāo)點符號),,這不僅在我國古碑中極為罕見,而且還有幾個難解之謎,。 徐達(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22歲隨朱元璋起義,,剛毅勇武,屢立戰(zhàn)功,。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以徐達為右丞相,,封魏國公,。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故,,“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中山王,,謚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 徐達死因諸說不同,?!睹魇贰氛f他“背疽……病篤,遂卒,?!倍耖g傳說朱元璋晚年猜忌群臣,剪除勛臣宿將,,徐達患背疽,,朱元璋特意賜蒸鵝(鵝為發(fā)物),食之而死,。 徐達墓園規(guī)制宏偉,,坐北朝南,面對鐘山,,近靠玄武湖,,山水相依。神道長約300米,,有牌坊,、神道碑各一,,石馬、石羊,、石虎,、武將、文臣各二,,石雕精致,,神態(tài)逼真。徐達夫婦合葬墓封土堆直徑約14米,、高2.4米,。 墓前神道碑是明代功臣墓碑中最大的一塊,通高8.95米,、寬2米,、厚0.7米,下承龜趺,,上刻云龍,,碑額篆書“御制中山王神道碑”。碑文由明太祖朱元璋撰寫,,大學(xué)士宋濂書丹,。共28行,每行72字,,約2100字,,記載了徐達生平和功績。此碑奇特的是,,碑文中竟然有句讀,。我國古代文字從無標(biāo)點符號,由讀者自己斷句,,稱之為句讀,。標(biāo)點符號興起于上世紀(jì)初“五四”白話文時。然此碑文每句話后面都加上了斷句的圓圈,,堪為罕見,。說法有二:一是認為農(nóng)民出身的朱元璋不因循守舊,打破傳統(tǒng),,自加句讀,;二是認為碑文由大臣代筆,惟恐皇帝讀時不便,,故加圓圈斷句,,而刻碑時,石匠害怕獲罪,連標(biāo)點也一并刻上,。這個歷史之謎,,尚待專家研討。 (來源:《江南時報》 蘇洪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