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特級教師是怎么上課的—— 從“把時間還給學生”說起 ——在華中師范大學一附中聽課有感 陶維林
學校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這—次有幸到武漢的兩所名校學習,,在華中師大一附中的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進華中師大一附中,,在教學樓的入口處可以看到醒目的幾個大字——把時間還給學生,,這體現(xiàn)了他們的一種教學理念,,后來,聽了他們特地為我們開設的6節(jié)課,,其中有一節(jié)是特級教師殷希群上的,。他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體現(xiàn)了“把時間還給學生”的理念。 一,、七分鐘不說一個字,,忍得好 上課始,教師只說了五個字“先做一道題”,,然后在黑板上寫出題目: 已知z=2-i,,求z6-3z5+z4+5z3+2的值。 在之后7分鐘的時間里,,教師沒再說一個宇,,教室里除了聽到學生在紙上演算的沙沙聲之外,靜悄悄,,在這7分鐘的時間內(nèi),,所有的學生都在埋頭演算,沒有做其他事情的.我聽課不計其數(shù),,幾乎沒有看到過有教師像殷老師這樣做的,,這就是殷老師與一些教師的一個不同之處,也是高明之處,,在學生埋頭演算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室中巡視,能夠觀察到每一個學生都在做什么,,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能夠適時介入,,給予必要的指導。 而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一個普遍現(xiàn)象是,,教師把題目往黑板上一寫,不到一兩分鐘,,甚至幾秒鐘,,就開始“啟發(fā)”“分析”,而此刻學生甚至連題目都還沒有看完,,更談不上弄清題意,,也談不上有自己的思考;有的教師也注意到應該讓學生先想一想,,但是所留的時間卻很少,,同學們剛剛開始的思考被打斷,只好聽教師講,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即便想自己獨立思考完成的,,也難以忍受教師發(fā)出的噪音,教師的所謂“分析”也基本是做題給學生看,,而且對技巧津津樂道,,對那些看起來比較“笨”、容易想到的“大眾化”方法卻不屑一顧,,整個過程很少有學生的參與,,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在教師滔滔不絕地演講過程中,,學生并不需要動手,愛聽不聽,,看窗外,、看天花板的有,做其他學科作業(yè)的有,,甚至還有用手機發(fā)短信,、照鏡子的,由于教師自己忙著演講,、忙著演算,、忙著板書,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行為也無暇發(fā)現(xiàn),,無暇進行教學管理,。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不愿意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講得多的現(xiàn)象,,在當前教學中很普遍。 教師提出問題后,,首先應該讓學生自己嘗試解決,,不要幫他們讀題目,讀題是解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要與學生爭這個機會.再說,,在高考考場上,,教師也不可能幫學生讀題目,,認知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全班整齊劃一,,教師要耐心,要忍得住,舍得給學生留時間,,課堂教學急不得,!教師不耐心的一個直接結(jié)果是,“導”得多,,“牽”得多,,代替得多,不要忽視了是誰在學習,!是他們在學習,,不是教師學生力所能及的事就讓學生自己去做,不要越俎代庖,,這是教學的一條原則,。 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機會讓給學生,,當然不是指所留的時間越多越好,,也不是指教師就不要講,放任學生,,不走極端,,關鍵在于要恰當,要適時介入,,比如,,問問學生做完了嗎?有不會做的嗎?哪里有困難,?等,,講什么?講學生有困難的地方,如果學生都會了你還講什么呢?你講那些他們不會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學會.怎樣講,?解題教學,一般應該按照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來進行,,或者至少做到九個字“有什么?干什么?怎樣干,?”教師要講如何分析每一個條件,揭示它的本質(zhì),;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條件:畫個圖,、列個表理解條件;初步估計或確定條件的使用方法,;關注條件之間的聯(lián)系等,,也就是弄清楚“有什么”。明確任務,,知道要干什么,,增強目標意識:能否把一個大的任務分解為幾個小任務,?能否轉(zhuǎn)化成另一個任務?等等,,然后再思考采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制定一個大致的解題方案,教師應該在每一道題的解答上給學生做示范,,暴露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不是把解題過程抄到黑板上去,做題給學生看,。久而久之,,他們便向你學會了怎樣解題。許多教師開口高考,,閉口高考,,卻不想一想學生在高考考場上到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對概念的理解,、知識的熟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領會,,靠的是通過你的教學,,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思考”。而不是反復看著你解題,,復制你的解題過程,,尤其是那些只能欣賞難以復制的解題技巧。教師要講通法,,絕不能在學生面前耍技巧,。再說那些技巧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嗎?如果是,,你就應該暴露是怎么想出來的這一思維過程,,化巧為不巧。教師要幫助學生端正解題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要努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 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機會讓給學生,,是因為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發(fā)展學生,,不是教師(雖然教師也得到發(fā)展,但主要不是發(fā)展教師),,學習是學習者的體驗,、感受、感情,,就應該讓學習者親自動手做,,親自動口說,親自動腦子想,,陸游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強調(diào)要真正學會——地知此事,,需要“躬行”,,奧蘇伯爾認為,學生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并不是將現(xiàn)成知識簡單地“登記”到原有認知結(jié)構(gòu)中去,,而是要經(jīng)過一系列的積極的思維活動,這說明,,即使是接受式學習,,也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接受,,主動的學習是有效的學習,,教師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讓他們減少依賴性,。 數(shù)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涉及的知識點可能并不多,但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運用能力要求卻很高,,甚至要求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鑒于此,,就需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不理解就無法遷移,無法運用,,而要理解知識就必須了解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要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就需要進行必要的操練,,就必須有學習者自己的動手實踐,、親身參與,就需要獨立思考,,要運用知識還必須選擇恰當?shù)姆椒?,接受某種思想的指導,,方法、思想的形成又需要一個過程,,不是簡單地可以通過告訴就能夠解決的,,教學教學不是“告訴教學”!學習是任何其他人都代替不了的,,不能以為還是自己講來得痛快,,耍操練,要獨立思考就需要時間,,教師應該自覺地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來操練,來思考,、來表演,、來張揚。 二,、不僅向?qū)W生要結(jié)果,,更要過程 7分鐘之后,同學們都基本有了結(jié)果,,上黑板板演的兩個學生也做完了,,教師開始組織交流。首先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同學的解法,。其主要過程如下: 生1:原式= 生2:原式= 師:結(jié)果是2嗎,?是2的同學舉手,有沒有不同的解法,? 寥寥數(shù)語,,了解了情況,征求了意見,。讓沒有上黑板的學生也有發(fā)表意見的機會,,而不僅關心答案是不是2。同學們都得到了答案,,教師卻故意裝起“傻”來,。 師:××(指生1),你是怎么想到這樣做的呢,?尤其是怎么想到弄出個z2-4z+5來,?把過程告訴大家。 生1:由z=2-i,,把它作為一個系數(shù)是實數(sh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z1=2-i,那么,,還有一個根就是z2=2+i,。根據(jù)與系數(shù)的關系,,有z1+z2=4,z1z2=5,。于是,,這個一元二次方程是z2-4z+5=0。設法從z6-3z5+z4+5z3+2中把z2-4z+5分離出來,,它是零。 師:直接代人,,雖然可以用三項式定理來計算,,顯然太繁瑣,他(指生2)的方法像是古代的泰九韶算法,,也很好,,也獲得了結(jié)果。 生2的解法有他獨到的思堆過程,,也許真的是從“秦九韶算法”獲得的啟發(fā),,不讓他們來展示哪能被發(fā)現(xiàn)? “你是怎么想到這樣做的呢?”“怎么想到弄出個z2-4z+5來?把過程告訴大家,”殷老師不僅向?qū)W生要結(jié)果,,更向他們要結(jié)果,、方法產(chǎn)生的思維過程,重視過程的教育價值,,沒有過程就沒有思想,,思想在過程當中,正如殷老師所說:“他們都在尋求一種整體代換,,合理地利用條件,,而不是直接代進去陷入繁瑣的計算”,既關注任務又關注條件,,是既有分析又有綜合的數(shù)學方法,, 數(shù)學是思維科學,數(shù)學教學是思維的教學,,要把思維教學落到實處,,就應該注意挖掘結(jié)果背后的思維過程,這思一維過程又往往是“漁”,,是“宗”,,是思想。 不僅要向?qū)W生索要思維過程,,教師也要向?qū)W生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不僅要暴露成功的思維過程,也要暴露失敗的思維過程,,暴露由失敗走向成功的思維過程,,暴露思維過程的教學,,往往讓學生感受到的是自然,似乎都在意料之中,,是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經(jīng)驗發(fā)生了對接,,是師生之間的心理共鳴,學生的感覺是,,孝師能夠想到的,,我也差不多能想得到,這就對了,,待高考的那一天,,教師在考場外能夠想到的,學生在考場內(nèi)差不多也想到了,,如果經(jīng)常讓學生感受的是“老師你想得真好,,要讓我自己想,怎么也想不出來”,,那當然就糟糕了,,教師在考場外能想得到,學生在考場內(nèi)怎么也想不到,,這怎么可能取得高考的勝利呢,?要取得高考的高分靠什么?一個重要的依靠就是終于向老師學會了怎樣解決問題, 許多時候,,題目做完了,,結(jié)果出來了,也就結(jié)束了,,說“為結(jié)果而教是當前解題教學的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絕不是夸張,,解題當然要獲得結(jié)果,不為獲得結(jié)果的解題教學也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只是為了結(jié)果而解題就背離了解題的目的,尤其是中學數(shù)學中的解題教學,,學數(shù)學要做題目,,這是司空見慣的,但是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么?”做任何事都有目的,,目的不明確是肯定做不好那件事的,!我認為,解題的目的是為了理解概念,、熟悉知識,、掌擁方法、領會思想、發(fā)展思維,、學會思考,,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教學應該圍繞著這個目的來展開,我還認為,,解題教學的過程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弄清題意(包括分析條件,明確有 解題后必須回顧反思!問題的解決大致分成哪幾個部分?每一個部分做了些什么?條件用到哪里了?用到了哪些方法?涉及哪些思想?等等,,通過反思,,才能發(fā)掘出那些可以遷移到其他問題解答過程中的東四(比如算法——解決一類問題的明確的有限的可行的步驟),逐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講解題過程,,更要講思維過程,;講解法,更要講算法,;教解題,,更要教怎樣解題。 三,、一堂課研究三道題,,少而精 這堂課,殷老師只帶領學生研究了3道題,,這與我所見到的—些教師的解題教學過程不同,,數(shù)量似乎少了—些,既不是說做的題目越多越好,,也不是說做的題目越少越好,,不是一個簡單的數(shù)量問題,關鍵在質(zhì)量,,尤其是教學過程的質(zhì)量,。 殷老師每給出一道后,不僅給時間,,而且都叫幾個學生上黑板板演,,這也是許多教師不愿意做的:怕板演浪費時間,怕學生在黑板上寫得亂,,怕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下不了課,,怕這怕那就是不怕他們把問題最后暴露高高考的試卷上,板演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法,不知為什么現(xiàn)在教師用得不多,,有的教師只叫—個人上黑板,,當這位學生在黑板上做的時候,還一直站在他旁邊看,,為什么要板演?應該叫幾個人來板演?板演時是—個人做同一道題還是各做各的題?板演后誰來評價?評價什么?都缺乏深入思考,,對板演的目的不清楚,當然就用不好這個手法,,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已經(jīng)退休的特級教師王永健說“我在南京市第一女子中學教書,,學校教室四面都有黑板,這些黑板不是為出黑板報用的,,而是為了讓學生上黑板練習用的,,一堂課可以讓兩三批學生上黑飯,每批七八人,,加起來有半數(shù)左右學生有練習的機會,,”可見,這位老教師對板演津津樂道,,我們?yōu)槭裁床缓煤眠\用呢?板演就是大家練習時有幾個人在黑板上做練習,,他們是同學的代表,這樣可以暴露練習中的問題(問題是不可以遮蓋的),。有錯誤可以及時糾正,,避免重犯,;有典型的好的方法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學習;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使得自己的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等等,。學生板演后應當首先引導全體學生來評價,,而不是首先由教師評價,這是他們互相學習的機會,。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是評價者,,他們自己也一定會認真練習,否則無法判斷別人做得怎么樣,。評價時當然要評價做得對不對,?哪個做得好,好在哪,?有時還要請板演的學生再來講一講,,你的解法是怎么想出來的?甚至講一講發(fā)生錯誤的心路歷程,讓大家受教育,。教師應當抓住來自學生的材料教育學生,。 我更贊成殷老師這樣,題目雖然少了一些,,但是每一題都搞透了,,從這幾道題的解答中領悟了許多道理,而這些道理又可以遷移到其他題目的解答中去,,把教育作用都發(fā)揮出來了,。也許有教師提出疑問,其他的題(比如第4題第5題)不講了,。我的回答是“是的,,不講了?!蹦銚氖裁茨??擔心丟掉的那道題會考到?那么,,你講過的題一定會考到嗎,?你講的題即便會考到,你讓學生記住你的解題過程,、記住答案嗎,?因此,我們一定要把通過解題到底給學生什么,,徹底想個清楚,。 一堂課上得好不好,當然不是看題目做得多還是少,,題目是做不完的,!要把例題的教育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就一定要精心挑選,、認真?zhèn)湔n,,對例題的各種解法(尤其是產(chǎn)生過程)、變式等了如指掌,、教學中始終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放在首位,,教會學生怎樣面對一個新的問題,,教會思考。 四,、結(jié)束語 解題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研究解題教學是十分必要的,。讓我們改善解題教學的行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提高解題訓練的科學性,,不再“拼力氣”,不再傻練,,減少盲目性,,真正讓解題訓練成為思維訓練,就可能少做些題也能學好數(shù)學,,也能取得高考的好成績,,就可能把學生過重的負擔減下來。 解題教學就是解題教學,,與考試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但是,在前面我多次把解題教學與高考聯(lián)系,,不是功利,,似乎一切都是為了高考,是因為,,許多教師一談起教學(也不僅解題教學)就談高考,。這當然不能全責怪老師,問題在于,,對學生在高考考場上到底靠什么取得成功仍缺乏深入思考,。 把時間還給學生就是把原本屬于學生的時間還給學生。把練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把活動的時間還給學生,,把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來觀察、來歸納,、來概括,、來探究,、來交流,、來參與舉例、參與定義,、參與再創(chuàng)造……教師不要去占,、去爭、去搶,,而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數(shù)學通訊》20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