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政為民,,多予少取 ——《管子·牧民第一》新讀 陳敏昭 (三門峽行政學院社會管理教研部 472000) [題之意]《管子·牧民篇》在一定程度上講,是管子“執(zhí)政為民”理念的主題,。國富兵強,,國弱兵疲。所以,,富國強兵的第一要務是引導人民發(fā)展經(jīng)濟而不是自作主張,、指手劃腳、主導經(jīng)濟,。執(zhí)政者必須明白人民群眾是真正的主體,,任何計劃失去了群眾的支持都將化為泡影,;其次,舉四維(禮,,義,,廉,恥),、克己,、遠小人、禁止欺詐,;其三,,執(zhí)政為民,憂民之憂,,樂民之樂,,為民眾排憂解難,執(zhí)政的法寶就是“予之為取”,;其四,,執(zhí)政必須貫徹執(zhí)行十一個原則:⑴把政權交給有道德的人,國家就有了穩(wěn)固的基礎上,;⑵大力發(fā)展糧食生產(chǎn),;⑶種植桑麻、飼養(yǎng)六畜,、多種經(jīng)營,,財富用之不竭;⑷政策指令要順乎民心,;⑸用人所長,;⑹刑罰公開、嚴厲,、透明,,向人民指出犯罪必死的道路;⑺敞開立功必賞的大門,,獎必兌,、賞必實;⑻不強干辦不到的事就是度量民力,、量力而行,;⑼不追求得不到的利,就是不強迫人民去做他們厭惡的事情,;⑽不貪圖一時之僥幸,、做事要謀求長遠、立足于可持續(xù)發(fā)展,;⑾不欺騙人民,、不愚民,;其五,執(zhí)政要中立,,不偏不倚,,不私不親;用人以長,,因才施用,。 [原文]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jīng),,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廟,,恭祖舊,。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則民乃菅,上無量,,則民乃妄,。文巧不禁,,則民乃淫,不璋兩原,,則刑乃繁,。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只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今譯]凡是有一定土地,、領牧一定人民的君王,,必須致力于四時農(nóng)事,確保糧食貯備,。國家財力充足,,遠方的人們就能自動遷來,荒地開發(fā)得好,,本國人民就能安心居住,。倉庫糧食充裕,人們就知道禮節(jié),;衣食豐足,,人們就懂得榮辱。君主使用的物品合乎法度,,六親就可以相安無事,;四維(禮,義,,廉,,恥)發(fā)揚,君令就可以貫徹推行,。因此,,減少刑罰的關鍵,在于禁止奢侈,;鞏固國家的準則,,在于整飾四維;教導和訓化人民的根本辦法,,則在于尊敬鬼神,、祭祀山川,、敬重祖宗和宗親故舊。不注意天時,,財富就不能增長,;不注意地利,糧食就不會充足,。田野荒蕪廢棄,,人民也將由此而惰怠,;君主不注意節(jié)制,、揮霍無度,則人民胡作妄為,;不禁止文飾,、投機取巧,則人民放縱奢靡,、墮落,;不堵塞這兩個根源,犯罪者就會大量增多,。不尊鬼神,,小民就不能感悟;不祭山川,,威令就不能遠播,;不敬祖宗,老百姓就會犯上,;不尊重宗親故舊,,孝悌就不完備。四維不發(fā)揚,,國家就會滅亡,。 四維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jié),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jié),,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軸,;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今譯]國家有四根支柱,缺了一維,,國家就傾斜,;缺了兩維,國家就危險,;缺了三維,,國家就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傾斜可以扶正,危險可以挽救,,傾覆可以再起,,而滅亡了那就不可收拾了。什么是四維呢,?一是禮,,二是義,三是廉,,四是恥,。有禮,人們就不會超越應守的規(guī)范,;有義,,就不會妄自求進;有廉,就不會掩飾過錯,;有恥,,就不會趨從壞人。人們不越出應守的規(guī)范,,做領導的地位就穩(wěn)固安定,;不妄自求進,人們就不巧謀欺詐,;不掩飾過錯,,行為就自然端正;不趨從壞人,,邪亂的事情也就不會發(fā)生了,。 四順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故刑罰不足以畏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上位危矣,。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 [今譯]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順應民心,。政令所以廢弛,在于違背了民心,。人民怕憂勞,,我便使他安樂;人民怕貧賤,,我便使他富貴;人民怕危難,,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滅絕,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為我能使人民安樂,,他們就可以為我承受憂勞;我能使人民富貴,,他們就可以為我忍受貧賤,;我能使人民安定,他們就可以為我承擔危難,;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們也就不惜為我而犧牲了。單靠刑罰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伯,,僅憑殺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悅誠服,。刑罰繁重而人心不懼,法令就無法推行了,;殺戮眾多而人心不服,,做領導的地位就危險了。因此,,滿足上述四種人民的愿望(樂民,,安民,富民,,生民),,疏遠的自會親近;強行上述四種人民厭惡的事情,,親近的也會叛離,。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這個原則,是治國的法寶,。 十一經(jīng) 錯(同“措”,,擱置)國于不傾之地,積于不涸之倉,,藏于不竭之府,,下令于流水之原,使民于不爭之官,,明必死之路,,開必得之門。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錯國于不傾之地者,,授有德也;積于不涸之倉者,,務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養(yǎng)桑麻育六畜也,;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順民心也;使民于不爭之官者,,使各為其所長也,;明必死之路者,嚴刑罰也,;開必得之門者,,信慶賞也;不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強民以其所惡也,;不處不可久者,,不偷取一世也;不行不可復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德,則國安,;務五谷,,則食足,;養(yǎng)桑麻,育六畜,,則民富,;令順民心,則威令行,;使民各為其所長,,則用備;嚴刑罰,,則民遠邪,;信慶賞,則民輕難,;量民力,,則事無不成;不強民以其所惡,,則軸偽不生,;不偷取一世,則民無怨心,;不欺其民,則下親其上,。 保持國家和諧穩(wěn)定,、長治久安的十一個原則 [今譯]把國家建立在穩(wěn)固的基礎上,把糧食積存在取之不盡的糧倉里,,把財貨貯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里,,把政令下達在流水源頭上,把人民使用在無所爭議的崗位上,,為人們指出犯罪必死的道路,,向人們敞開立功必賞的大門,不強干辦不到的事,,不追求得不到的利,,不可立足于難得持久的地位,不去做不可再行的事情,,是國家和諧穩(wěn)定,、長治久安的十一個經(jīng)典原則。那么,,什么是把國家建立在穩(wěn)固的基礎上呢,?就是把政權交給有道德的人。何謂把糧食積存在取之不盡的糧倉里,?就是要努力從事糧食生產(chǎn),,增加供給,。所謂把財富貯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里,就是要種植桑麻,、飼養(yǎng)六畜,、多種經(jīng)營。何謂“把政令下達在流水源頭上”呢,?就是政策指令要順乎民心,。什么是“把人民使用在無所爭議的崗位上”呢?就是用其所長,。向人民指出犯罪必死的道路,,就是刑罰公開、嚴厲,、透明,。向人民敞開立功必賞的大門,就是獎必兌,、賞必實,。不強干辦不到的事,就是度量民力,、量力而行,。不追求得不到的利,就是不強迫人民去做他們厭惡的事情,。不可立足于難得持久的地位,,就是不貪圖一時僥幸、做事要謀求長遠,、立足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所謂不去做不可再行的事情,就是不欺騙人民,、不愚弄人民,。這樣,把政權交給有道德的人,,國家就能安定,;努力從事糧食生產(chǎn),民食就會充足,;種植桑麻,、飼養(yǎng)六畜、多種經(jīng)營,,人民就可以富裕,;令順民心,威令就可以貫徹,;使人民各盡所長,,各種用品就能齊備,;刑罰公開、嚴厲,、透明,,人民就不去干壞事;獎必兌,、賞必實,,人民就不怕死難;量民力而行事,,就沒有干不成的事,;不強使人民干他們厭惡的事情,欺詐作假的行為就不會發(fā)生,;不貪圖一時僥幸,,人民就不會抱怨;不欺騙人民,,人民就擁戴君上,。 六親五法 以家為鄉(xiāng),鄉(xiāng)不可為也,。以鄉(xiāng)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毋曰不同生,,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xiāng),,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如地如天,,何私何親?如月如日,,唯君之節(jié),。 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貴,。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惡,。故君求之,,則臣得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惡之,,則臣匿之。毋蔽汝惡,,毋異汝度,,賢者將不汝助。言室滿室,,言堂滿堂,,是謂圣王。城郭溝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強力,不足以應敵,;博地多財,,不足以有眾。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故禍不萌。 天下不患無臣,,患無君以使之,。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之,。故知時者,,可立以為長。無私者,,可置以為政,。審于時而察于用,而能備官者,,可奉以為君也,。緩者后于事。吝于財者失所親,,信小人者失士,。 [今譯]用治家的方法要求去治理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不能治好;按照治鄉(xiāng)鎮(zhèn)的要求治理國,,國不能治好,;按照治國的要求治理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應該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鄉(xiāng)的要求治鄉(xiāng),按照治國的要求治國,,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不要因為不同姓,就不聽取外姓人的意見,;不要因為不同鄉(xiāng),,就不采納外鄉(xiāng)人的意見;諸候國不要因為不同國,,而不聽從別國人的主張,。象天地對待萬物,沒有什么偏私偏愛,;像日月普照一切,,才算得上君主的氣度。 駕馭人民奔什么方向,,看君主重視什么,;引導人民走什么門路,看君主提倡什么,;號召人民走什么途徑,,看君主的好惡是什么。君主追求的東西,,臣下就想得到,;君主愛吃的東西,臣下就想嘗試,;君主喜歡的事情,臣下就想實行,;君主厭惡的事情,,臣下就想規(guī)避。因此,,不要掩蔽你的過錯,,不要擅改你的法度;否則,,賢者將無法對你幫助,。在室內講話,,要使全室的人知道;在堂上講話,,要使?jié)M堂的人知道,。這樣開誠布公,才稱得上圣 天下不怕沒有能臣,,怕的是沒有君主去使用他們;天下不怕沒有財貨,,怕的是無人去管理它們,。所以,通曉天時的,,可以任用為官長,;沒有私心的,可以安排作官吏,;通曉天時,,善于用財,而又能任用官吏的,,就可以奉為君主了,。處事遲鈍的人,總是落后于形勢,;吝嗇財物的人,,總是無人親近;偏信小人的人,,總是失掉賢能的人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