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江南鄉(xiāng)間的文化符號(31)木瀆古鎮(zhèn):江南園林之都
圖·文 穿山甲1268
圖1
木瀆鎮(zhèn)屬于蘇州市,,與蘇州古城一樣也有2500年的歷史,。
為什么叫“木瀆鎮(zhèn)”?
相傳吳越春秋末年吳王夫差為了取悅美女西施,在靈巖山頂建館娃宮,,調(diào)運大批木材在此,,,“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積木塞瀆”,,木瀆便由此得名,。
自古以來,木瀆人文薈萃,,人才輩出,,自北宋至清末,共出進士 25 人,,舉人 30 余人,,其中狀元 2 名,榜眼 1 名,。著名人物有: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詩人,、詩選家沈德潛,清末啟蒙思想家,、政論家馮桂芬,,以及近現(xiàn)代的刺繡皇后沈壽、臺灣政要嚴家淦等等,。
乾隆的宮廷畫師徐揚繪有一幅反映當時姑蘇繁華風貌的寫實性長卷《盛世滋生圖》,,又名《姑蘇繁華圖》,全長 1225 厘米,,其中一半篇幅畫了木瀆,,木瀆當年之繁華可見一斑。清代乾隆南巡六下江南,,六次駐蹕木瀆,,與他的老師沈德潛吟詩唱和,與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娛,,留下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傳說,。鎮(zhèn)上古宅庭院深深,小橋流水悠悠,,其中胥江為伍子胥所建,,乃我國第一條人工運河,香溪因西施在此洗妝滿河生香而名,木瀆的每一條河,,每一座橋都有一個古老美麗的傳說,,具有極高的觀賞和休憩價值。
木瀆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鄰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橋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園林,、名人故居等眾多的人文古跡,因而,,木瀆景區(qū)名列太湖風景區(qū)十三個景區(qū)之首,。
作為中國唯一的園林古鎮(zhèn),木瀆在明清時有私家園林 30 多處,,迄今仍保留了 10 余處,。其中,嚴家花園乃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后歸木瀆首富嚴國馨,園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處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約,,顯示了營造者獨具匠心的造園藝術(shù),,現(xiàn)代建筑學家劉敦楨、梁思成等人數(shù)次考察此園,,倍加推崇,,稱其為蘇州當?shù)貓@林之“翹楚”。
我在木瀆沒有購買門票,,也沒有進收費的景點,,只是沿著中市街和香溪隨便走走,初春的天氣,,徜徉在小河邊,,感覺還是很愜意的。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拍攝時間:2009年2月28日
拍攝地點:蘇州市木瀆鎮(zhèn)
拍攝設(shè)備:尼康D200,,尼康A(chǔ)FS17-55/2.8G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