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浣花溪,,又名百花潭,,在成都西南郊,相傳因 《浣花溪記》,明代學(xué)者鐘惺作。鐘惺(1574—1624年),,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神宗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進(jìn)士,。其著作有《隱秀軒集》三十二卷,《四庫全書總目》存錄他名下的作品達(dá)十一種,。 本文記述了游覽浣花溪和杜甫祠的經(jīng)歷,。文章著力予描寫浣花溪的清幽與秀麗,贊賞杜甫在窮愁奔走中,,還能擇勝而居的寬闊襟懷,,起到了人與地互相輝映的作用。文末憤世嫉俗,、鄙視豪貴的一筆,,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作者對杜甫的敬仰,和對浣花勝地的熱愛,。本文見解不落常套,,對景物的描繪較為形象、細(xì)膩,。 【原文】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1]。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huán),、如玦、如帶,、如規(guī)[2],、如鉤,色如鑒,、如瑯玕,、如綠沉瓜[3],窈然[4]深碧,、瀠回[5]城下者,,皆浣花溪委[6]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7]在焉耳。 行三,、四里為青羊?qū)m[8],,溪時遠(yuǎn)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9]。水木清華,,神膚洞達(dá)[10],。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11],。舁夫云通灌縣[12],或所云“江從灌口[13]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fù)見溪[14],。如是者數(shù)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15],。橋盡,,一亭樹[16]道左,署曰[17]“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18],。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19],,乃睹“浣花溪”題榜[20],。過橋,一小洲[21]橫斜插水間如梭[22],,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23],,始為杜工部祠[24]。像[25]頗清古,,不必求肖[26],,想當(dāng)爾爾[27]。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28]時所為也,。碑皆不堪讀[29]。 鐘子[30]曰:杜老[31]二居,,浣花清遠(yuǎn),,東屯險奧[32],各不相襲[33],。嚴(yán)公[34]不死,,浣溪可老,患難之于朋友大矣哉[35],!然天遣此翁增夔門一段奇耳[36],。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37],,可以應(yīng)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38],。 時萬歷辛亥[39] 【注釋】 [1]萬里橋——舊名長星橋,,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傳說三國時,諸葛亮命費祎出使吳國,,在此餞行,,費祎感嘆說:“萬里之行始于此?!币虼烁姆Q萬里橋,。 [2]玦(jué)——似環(huán)而有缺口的玉佩。規(guī)——畫圓形的工具,,這里指圓弧,。 [3]色如鑒、如瑯玕(láng gān),、如綠沉瓜——顏色像鏡子,,像美麗的石頭,,像綠沉瓜。鑒,,鏡子?,槴\,美石,。綠沈瓜,,一種深綠色的瓜,史載梁武帝西苑食綠沉瓜,。 [4]窈(yǎo)然——幽深的樣子,。 [5]瀠(yíng)回——水回旋的樣子。 [6]委——水流聚的地方,。 [7]少陵——杜甫曾在長安縣南少陵居住,,自稱少陵野老。 [8]青羊?qū)m——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浣花溪附近,。傳說是老子與關(guān)尹喜相約會見的地方,,明初蜀王朱椿重建。 [9]平望如薺——平望過去,,樹木像薺菜一樣,。平望:平視 [10]水木清華,神膚洞達(dá)——水光樹色清幽美麗,,使人感到神清氣爽,。 [11]這句說:自青羊?qū)m向西,所流經(jīng)的橋有三座,,距離都不到半里路,。 [12]舁(yú)——抬轎子的人。灌縣——今四川灌縣,。 [13]江——指岷江,,長江的支流。灌口——灌縣城南山名,,岷江自此分流為三,。古人有“岷山導(dǎo)江”的說法,并把長江及其支流都稱為“江”,。 [14]稍斷則復(fù)見溪——稍有空缺,,就又能看見溪流。 [15]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溪邊的人家)編起柴竹做門戶墻籬,,很是整齊。 [16]樹——建立。 [17]署曰——寫著,。 [18]武侯祠——紀(jì)念諸葛亮的廟祠,在成都市南百花潭上,。 [19]復(fù)以水檻——此語連上文的意思是說:板橋兩帝有欄桿,,上復(fù)頂蓋,像走廊一樣,。 [20]榜——匾額,。 [21]小洲——水中的陸地。 [22]橫斜插水間如梭(suō)——橫在水中,,像任插著的梭子一樣,。梭,織布用的梭子,。 [23]梵安寺——又名草堂寺,、浣花寺,草堂建成前,,僧人復(fù)空曾召留杜甫寓居寺內(nèi),。 [24]杜工部祠——在浣花溪上,宋朝呂大防所建,。杜甫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 [25]像——杜甫的像,。 [26]肖(xiào)——相像,。 [27]想當(dāng)爾爾——憑主觀想象,認(rèn)為如此,。 [28]別駕——明代州府副長官通判的別稱,。署華陽——代理華陽縣令。署,,代理官職,。華陽,今四川華陽,。 [29]碑皆不堪讀——碑文已風(fēng)蝕得不能讀了,。 [30]鐘子——作者鐘惺自稱。 [31]杜老——對杜甫的尊稱,。 [32]東屯——在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城東瀼溪岸,,據(jù)說后漢時公孫述在這里屯過田,所以叫做東屯,。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杜甫從成都遷移到這里居住。險奧——形勢險要,、地方僻遠(yuǎn),。 [33]相襲——相同,。 [34]嚴(yán)公——指嚴(yán)武。嚴(yán)武做劍南節(jié)度使時,,經(jīng)常照顧杜甫的生活,。嚴(yán)武死后,杜甫無所靠,,于是離開成都東下,。 [35]這句說:如果嚴(yán)武不死,杜甫可以一直在浣花溪住下去,,在患難中朋友的幫助太重要了,。 [36]夔門——夔門峽,即四川省東部瞿塘峽西口,,為四川東面門戶,。這句說:但這也是天意讓杜甫來到夔門,使那里增加一些勝跡罷了,。 [37]暇整——同“整暇”,,嚴(yán)整從容的樣子。 [38]司城貞子——春秋時陳國的大夫,,姓名不祥,,死后尊為司城貞子??鬃恿魍龅疥悋鴷r,,曾經(jīng)住在司城貞子的家里。這句意思說:在飄泊不得意時,,能夠潔身退隱在風(fēng)景幽勝的地方,,心懷安詳鎮(zhèn)靜,隨時可以出來救世濟(jì)民,,正像孔子避居在司城貞子家里的時候一樣,。 [39]萬歷辛亥——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 [40]頃之——不久,。霽——天晴,。 [41]使客——朝廷派來的使臣。 [42]監(jiān)司郡邑——按察使(一省司法最高長官)和府,、縣長官,。監(jiān)司——監(jiān)察州縣的地方長官。 [43]冠蓋——仕宦的代稱,。稠(chóu)濁——繁亂,。 [44]磬(qìng)折——打躬作揖,彎腰似磬,指熱衷于官場的人,。喧溢——聲音噪雜,。 [45]迫暮——傍晚。趣(cù)——趕快,。 [46]是日——這一天,,指 [47]楚人——竟陵古代是楚國地方,,所以鐘惺自稱楚人。 【譯文】 出成都城南門,,左邊是萬里橋,。向西折行的細(xì)而美、長而彎,,所見像套連的圈兒,、像開口的玉環(huán)、像帶子,、像圓規(guī),、像彎鉤、水色像明鏡,、像碧玉,、像濃綠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現(xiàn)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著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帶,,然后才有“浣花溪”這一專門名稱,,這是因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兒。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qū)m,。溪流一會兒遠(yuǎn),一會兒近,。青竹翠柏郁郁蔥蔥,,顯得對岸濃蔭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盡頭,,平望像一片薺菜,。水光樹色,清幽而絢麗,,使人表里澄徹,,神清氣爽。從青羊?qū)m往西,因溪水匯流而架設(shè)了三座橋,,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轎夫說通向灌縣,或者這就是所謂“江從灌口來”的說法吧,。 溪東面住有人家,,這時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匆?;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現(xiàn)在眼前,。像這樣的情形有好幾處,。溪岸人家用樹枝、竹條編扎成門戶和籬墻,,很是齊整,。走盡了橋,路的左邊立著一座亭子,,題寫著“緣江路”幾個字,。過了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橋跨越溪身,,橋上有臨水的欄桿覆圍著,,到此才看見題著“浣花溪”字樣的匾額。過橋,,是一片小小的陸地,,像梭子那樣橫斜著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環(huán)繞著它,,沒有橋便無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題字為“百花潭水”,。從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過橋經(jīng)過梵安寺,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畫得十分清朗古樸,,不見得一定強求惟妙惟肖,但想來杜甫應(yīng)當(dāng)是這個模樣,。還有一塊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著杜甫的傳記,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華陽縣令時所制作的,。碑文都沒法讀了,。 鐘子說:杜甫的兩處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環(huán)境幽遠(yuǎn),,在夔州東屯的,,地方險僻,兩者互不相同,。假如嚴(yán)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過晚年,患難時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這位老詩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現(xiàn)罷了:在艱難潦倒中流離奔波,,卻仍能選擇勝地處身;胸襟安閑從容,,可以應(yīng)付世事,,這同孔子變換服裝、客居在司城貞子家里避難時的情形是一樣的啊,。 其時為萬歷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時像是要下雨,,不一會兒便云開天晴了,。朝廷使臣出來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州縣長官邀請參加飲宴,,官場中人稠雜而渾濁,,象石磬那般彎曲著身子打躬作揖,喧鬧聲充滿四方,。將近黃昏時分連忙回家,。這天清晨,我偶然獨自前往,。楚人鐘惺記錄此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