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高效課模式體會與反思
文·清風淡云
高效課堂立足于課堂,通過教學改革,實現“低耗高效”,是最接近于理想課堂的教學形式。它以模式驅動,以導學案統(tǒng)領,以小組組織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本質,以“三維目標”為目標,以發(fā)展學生為方向的一種教育思想體系。高效課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本學期我們也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新課程的實施使我的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一步得到轉變, 以往“師問生答”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正在蛻變,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大多數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半學期實施高效模式以來我有以下體會:
1,、要真正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教師須要做到三要
一要關注學生的需求,以此成為推進教學進程的依據,。所有的預設都是為了不曾預約的精彩,。由原來固定單一線路變?yōu)楝F在的多元設計。二,、要減少對學生的控制,、放開對學生的制約,我們會發(fā)現孩子其實非常聰明,,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有更豐富的答案。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學生,,給他們活動的機會,、思考的空間。三,、要學會真正有效地評價學生,。在課堂上,,教師都知道即時評價,但到底什么樣的評價才是真正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評價呢,?為了鼓勵而鼓勵,,為了評定而評定,將最終失去的學生對評價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啟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語言來打動學生的心靈,,使評價確實評而有價。
2,、改變傳統(tǒng)的教研形式和內容
在與教師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教師對新課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在教學行為上卻又無法充分體現出來,。最關鍵的原因是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所以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研形式,變單純的理論學習為“解決問題”的教研形式,。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不針對問題的研究是沒有實效的教研活動,因此提高問題的針對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實效的前提,。進行科學的課堂觀察,,以“案例”為載體,找出問題的癥結,,表達活動實施中的困惑與成功,、活動中的疑難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借此來引發(fā)更多的教師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反思,、探討與教育實踐有關的問題,,提升教師將新理念融于教學行為的能力和教育教學的實踐智慧。
3,、提升教師反思的內涵
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認識。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通過與教師的互動交流,,我們看到教師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可以從三方面進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尋找具科學性又具藝術性的教學行為,,通過反思將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閃光點,,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學行為是在什么樣的情境下發(fā)生的,?背后支撐它的教學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學策略是什么,?成功行為給我的啟示是什么,?第二,負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學行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歸因分析??梢赃@樣思考:教學中遇到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的外部環(huán)境和內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決這類問題,?這個問題給我的啟示是什么?第三,,對比反思,,根據前后兩次教學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學前后理念和教學行為的變化進行對比反思,,可從中受到很多啟示,。教師通過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專業(yè)化成長的步伐,。
反思之一: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和要在一節(jié)課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一節(jié)課只有45分鐘,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是需要不斷合作、探究,、交流的,,而這個過程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個時間如何調控和把握,?在觀摩課上,高手老師們似乎完全沒有這個難題,,但對我們這些平民老師來說,,確是一個難題,,我想,這就要求我們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在能夠引發(fā)學生思維處一定要放,,讓學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盡情地享受馳騁思維的樂趣,;但當學生的已完成了這個思維過程后,就要及時收,,像上面的討論,,當學生的描述處于不斷重復時,就要及時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用新的信息再次激發(fā)學生新的思維,。這樣開闔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又注重了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體驗過程,。
反思之二:學生的預習是影響高效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只要老師能有計劃、有步驟,、堅持不懈的指導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導,久而久之,,學生良好預習習慣便能養(yǎng)成,,自學能力也隨之發(fā)展。實踐證明,,通過有效的引導學生預習,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普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學生被動的學變?yōu)橹鲃拥膶W。這也正是目前我教學中存在的一大弱點,,來年的教學中我要準備設計三個學案:1課前預習案2,、課中導學案 3、課后檢測案
反思三:深入學習,,扎實研究,,提升自己的課改能力,,平時多注意積累學習材料,寫出自己的經驗,,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做到在前行中反思;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進步,,在進步中發(fā)展自己的能力。
反思四:多研究評價方案,,采取多元評價激發(fā)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并且與學生的各項表現緊密結合起來,除了進行小組評價外還要對特優(yōu)生以及希望生給予適時評價,。
以上是自己半學期來實施高效課改模式的一點心得體會,,時間關系就分析到此,不足之處難免,,請同仁朋友看后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